认同与承认: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身体表达与互动

2023-08-26 04:47周永康马思奥郭立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认同

周永康 马思奥 郭立亚

摘    要   在符号互动理论、认同理论、承认理论基础上形成整合性分析框架,对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身体表达与互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青年健身者简单的身体表达蕴含着复杂的动机与策略,同时身体表达、互动与自我认同及社会承认有着密切的联系。健身无疑使健身者的身体发生了积极改变,但是被消费主义文化裹挟的身体呈现出等级化,由此引起他者蔑视与自我贬低,并对人们的身体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了身体伦理观的不正义。基于此,倡导在承认与对话的基础上构建正义的身体伦理观,构建以尊重、包容差异为核心的身体承认共同体,促进人际之间的平等对话,致力于重塑包容性的身体文化。

关键词   健身群体;网络社交平台;身体表达;身体互动;认同;承认

中图分类号:G80-051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3.04.010

Abstract   Body is a fascinating and unique coat of each of us, in the modern society more and more young fitness lovers prefer to express their bodies and interact on online sociali platforms. Researchers make us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as the basic research paradigm, combine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and recognition theory, finally analyze those body expression and interaction. We find that the simple body expression of young fitness group contains complex motivation, content and strategies. At the same time, body expression, interac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recognition.There is no doubt that bodybuilding has brought positive changes to the body. However, the body coerced by consumerism culture is taking on hierarchy, results in otherscontempt and self derogation, and also negatively affect peoples body-identity, and finally causes physical injustice. Based on these, we advocates a body ethics with justice on the basis of recognition and dialogue, a community of body recognition holding respect and tolerance towards differences, to promote an equal dialogue among bodies, and reshape an inclusive body culture.

Keywords   fitness groups;online social platforms;body expression;body interaction;identity;recognition

1   文獻回顾与问题提出

从古希腊到19世纪,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作为物质性的身体,长期以来是被某些哲学家和宗教界人士所排斥和贬抑的。如笛卡尔就极力贬低身体,认为人是心灵的存在,而不是身体的存在,两者是不相关的2种存在[1]。从尼采开始,身体才回归到身体本身,身体话语成为解释世界的新视角。梅洛-庞蒂则彻底地颠覆了理性(精神)中心论与身心二元论,提出“现象身体”这一概念,突出灵与肉的统一,与尼采共同奠定了后续身体研究的理论基础[2]。20世纪80年代,长期缺席和忽视身体的社会学出现了研究的“身体转向”,布迪厄、吉登斯等理论家开始将身体问题化,认识到身体是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的重要议题,身体社会学由此兴起[3]。社会学家一般是沿着2条路径展开对身体的研究和思考的:一条是结构主义路径,以特纳、弗兰克、奥尼尔、洛克、希林等人士为代表,关注制度、文化、权力对身体的结构性制约,即关注“对身体做了什么”;另一条是行动主义路径,以弗兰克、戈夫曼等人士为代表,关注身体是如何行动、呈现自我、构建自我的,即关注“身体做了什么”[4]。近年来,对身体进行的跨学科研究纷纷出现,主要涉及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主张从新的综合的视角研究身体和人的社会行动。同时,身体社会学也出现了一种文化转向,如物质身体文化研究的兴起,主张将抽象的社会身体回归具象的物质身体,以理解身体文化现象的本真[5]。

随着身体崛起时代的来临,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加持下,健身、休闲、娱乐、跳舞等基于身体的活动促成了身体时尚化的时代潮流,“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所有重要的政治和精神事宜都要通过身体的渠道来阐述”[6]。由是,健身无疑成了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鲍曼、费瑟斯通、特纳等学者沿着福柯的权力规训、莫斯的身体技术、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身体等理论路径,对风靡欧美国家的健身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比如鲍曼分析了明星如何通过身体技术中的“软技术”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关注;费瑟斯通指明了追求身体的外观美是人们处理身体与自我及世界的关系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7];特纳则将健身等行为称为“身体实践”,是一种自我规划,“在这个自我规划中,个体通过建构自己的身体来表达需要”[8]。而中国语境下的身体研究起步较晚,从21世纪初开始,西方身体理论才逐步被介绍到中国,一些学者由此开始结合中国的现实进行了理论思考与经验研究。就健身而言,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健身的动机、身体表达与情感体验[9-10];健身与性别气质的建构[11-12];健身对身体形象建构的哲学与美学研究[13-15];健身的媒介实践与脱域健身共同体建构[16-17]等。总体来说,国内关于身体问题特别是健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性的探讨较多,经验性研究比较少。

进入21世纪以来,健身在我国各地广泛兴起,成为重要的时尚文化。与此同时,健身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在网络化时代,借助新媒体设备,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健身者开始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身体表达和互动。对于运动的身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产生的新现象,有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运动身体的意义生成的相关问题[18],但是对与普通个体在网络社交平台呈现身体有关的认同、承认、身体文化、身体伦理的研究较少。健身运动的流行使身体有了更多的在场性,引起了众多关于身体和身体关系的伦理讨论。青年健身者如何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身体展演与交流?身体表达与互动折射出哪些有关身体认同与承认的机制?消费主义文化下如何构建既强调身体的物质性、又强调身体体验与文化差异的正义身体伦理观?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作出学理性的解释。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符号互动论

社会互动一直是社会理论研究中的经典议题,其中符号互动论是解释各类互动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提出了“自我”的概念,受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影响,自我与环境相整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受到重视[19]。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把自我意识的形成指向了“他者”,关注到微观层次的互动,真正推动了符号互动论的发展[20]107。米德作为集大成者,综合了前人的成果,系统阐述了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能把情境具有的特征区分开,并呈现在个体的经验和理解之中,指导个体参与社会活动[21]137。之后,布鲁默采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认为人们通过互动得以解释周围的环境与关系,并进一步发现了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22]。在布鲁默之后,戈夫曼创造性地把人际交往比作舞台表演,完善了符号互动理论体系。进入网络化时代,人们将在现实空间的身体展演与互动实践拓展到了网络虚拟空间,由此表现出新的互动展演特点,这些都依然需要借助符号互动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阐释。

2.2  认同理论

自古希腊人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开始,一些人便有了对认同问题的思考。认同有着“同一”和“归属”的含义,分别体现的是对“我是谁”和“我们是谁”的追问,具有深刻的主体性内涵。对于“我是谁”的思考,学界主要从心理学的自我同一性取向和主体间的互动取向对个体层面的自我认同进行探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我生命的叙事与建构。而米德将个体的自我认同置于社会互动中,以一种实践的主体间性及个体与社会的关联域作为重要支撑[23]。对于“我们是谁”的反思,认同体现的则是个体对自身群体性的判断,比如人们总是自觉地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并根据自我身份区分不同的群体。随着福柯、莫斯、戈夫曼、吉登斯等人士都将身体纳入认同理论的思考视野,从中不难发现,“身体会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自我认同感中的核心要素”[24]1。此外,自我通过身体的行动构建与周围人及世界的联系,并据此确立自身的生存价值与社会地位,也使身体成为“积极行动的自我的‘所在”[25]。因此,本文中的认同的内涵主要侧重于个体对“我是谁”的追问,强调个体在积极介入经验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符号的表达与互动的方式建构自身,形成对自我的认同。

2.3  承认理论

关于承认的思考与讨论,主要萌芽于德国哲学思想。黑格尔沿用了费希特界定的承认的概念,强调个人主体性的形成离不开基于承认的社会关系[26]。霍耐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承认的维度,从家庭、法律、社会层面划分出爱、权利和团结3种承认形式,将承认视为基础性、统摄性的道德范畴,认为人们需要不断地为承认而斗争。与认同相比,承认更加强调主体间性,突出一种关系视角,承认关系中的主体应当是互为主体的存在,对于他者的承认来自于主体的需求[27]。此后,泰勒推动了对承认的理解由自我认同向平等承认的理论转向,倡导建立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的承认观,在人际互动和对话中理解并承认差异、包容区隔,从而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28]。

认同与承认紧密联结,泰勒提出“我们的认同部分地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29]。但是我们已经提到认同理论更凸显个人主体,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分裂主义的盛行,不利于促进共同体的团结和融合[23]。而承认理论对主体间性的强调和对共同体团结等议题的关注,可有效突破认同理论的局限。因此,本研究将承认视为认同的逻辑前提,同时将认同问题置于承认理论的统括之中。当前,网络文化与身体文化的融合使现代社会个体围绕身体的自我认同、互动表达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此对相应的伦理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符号互动论作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并整合了个体层面的认同理论和霍耐特等人士提出的承认理论,着眼于信息网络时代的青年健身群体的身体表达与互动,探讨他们在网络社交平台基于身体形象的自我展演机制,并探讨了在多元文化视角和社会正义诉求下如何建构符合道德规范和时代意义的身体伦理观及塑造包容性的身体文化等问题。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

健身一词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以适度发展身体肌肉,使体形美观匀称的竞技运動,也泛指各类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运动。本文研究的青年健身群体主要是指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进行塑形增肌的健身爱好者,这类健身群体更为注重自己的身材,追求的是身体形象的塑造,身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更加突出的在场性。本文的研究者常年在健身房锻炼,多年的健身经历使自身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健身群体,并建立了友好的社会关系,经过目的性抽样最终选择了24位健身爱好者作为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为20~35岁的来自不同职业的青年人。他们有的习惯于在健身房进行锻炼,有的在户外利用简单的器材锻炼(街健),还有的选择在家中或宿舍锻炼,无论健身锻炼的地点在哪儿,他们都是健身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成长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时代。他们活跃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具有丰富的身体表达与语言互动体验。本文研究者主要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与他们进行线上深度访谈,对有条件见面的受访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从而获得了详实的经验材料,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撑。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信息,本文选取“健身”的英文单词“Bodybuilding”的首字母B作为受访者的编号代码,受访者均知晓并同意访谈内容用于本研究。

4   完美身体展演:身体表达与互动的动机、内容与策略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年健身爱好者开始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交流和分享他们的健身经验、感受及照片,将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互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对青年健身爱好者的深度访谈发现,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身体表达与互动有着不同的动机,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和策略对身体进行展演,简单的“身体秀”有着复杂的考量。

4.1  身体表达与互动的动机

4.1.1  获得流量关注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都有机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网络社交平台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而宽松的展演与交际的舞台,有亮点就有可能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主角。青年健身群体通过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健身照片,主动地将自身的身体置于大众的凝视下,从而实现自己的身体在场。身体不仅是狭义上的肉体,同样是人的自身价值的载体,对于健身爱好者而言,美好身材的展示及与他人通过身体的社交互动可以展现自己强壮的肌肉、优美的身体曲线及健康的生活状态,从而传达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在身体表达过程中,身体便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以此博得他人的关注与赞赏。例如受访者B01提到:“我刚开始在健身房锻炼时是不敢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照片的。训练了大概一年多后,肌肉有了明显的线条,我才每次在训练完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照片,想使更多的朋友看到我的训练成果。”

布迪厄将身体视为一种文化资本形式,并与其他资本紧密联系。当人的身体在虚拟空间中成为资本以后,便具有了价值,并可以作为中介联结起社会成员,且能使之形成互动关系。随着人的身体的符号化和象征化,人的身体逐渐发展为一种获利的手段,并在互动表达过程中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展现良好的身体形象,身体便成了一种象征,从而能为自身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受访者B06通过微信添加了很多健身好友,其平时会在微信朋友圈售卖蛋白粉或其他健身补剂,在其于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健身训练照片后,微信朋友圈的健身好友因看到其健身训练后的好身材而与其购买了健身营养品。

4.1.2  进行印象管理

身体作为人类最朴素但又最迷人的外衣,是表达自我的一种符号,同样也是人际互动中的关键要素。身体与性别、健康、审美甚至能力相关联,通过直观的身体符号能够直接地展示自己,并促使他者认识和认同整体的“我”。在晕轮效应下,美好的身躯会使欣赏者对展示者其他方面的品质作出更好的评价。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身体展示,既展示了男性魁梧有形的身姿、女性凹凸有致的身形,同时也塑造了健康、富有活力、阳光的正面形象,通过展现自己得体的言行举止,实现了自我形象的正面建构,是一种积极的印象管理实践。这从受访者B22可见一斑。受访者B22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在健身房练习瑜伽动作和撸铁的照片,想在心仪的异性心中树立一个热爱运动、阳光向上、充满活力的女生形象。

4.2  身体表达与互动的内容

4.2.1  展示身体形象

青年健身爱好者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身体表达与互动时,往往倾向于以身体形象的图片或视频为主要内容,凸显自己的肌肉和身材。在身体形象展示的过程中,健身爱好者会有选择性地对身体进行整体展示或局部展示。整体展示往往主要是表现健壮的身材或“S”型身躯,而局部展示则是突出展示者的“倒三角”等优势部位,由此形成的互动也进一步聚焦到这些具有选择性的身体展示上。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好身材的展示及由此得到相应的正面反馈会使他们感到愉快和自豪,身体的被凝视既会使展示者产生紧张情绪,同时也会使其获得一种短暂性的“肌肉偶像感”。受访者B23表示,她比较追求身体的整体线条美,通常会在某个网络社交软件上更新自己的训练状态,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S”型身材。受访者B04同样表示由于自己背部练得最好,所以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最多的也是自己的背部,并希望观看者能点赞。

4.2.2  介绍健身知识

一些健身“大佬”除了发布身材的照片和视频之外,还会用文字或视频直播的方式讲解和传授健身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关于身体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健身不等同于简单的运动,科学有效的健身对锻炼过程中的肌肉部位、动作、组数、次数、体重、组间隔及日常饮食都有着细致而严格的要求。当健身爱好者通过不同方式传授专业的健身方法时,能为其身体表达披上一层知识性的“外衣”,身体也就更有学理性色彩。在讲解完相应的健身知识后,学习者也会针对健身与知识分享者展开讨论,身体便成了社会互动的载体。例如,受访者B19在一家健身会所担任教练,健身知识比较丰富,平常也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训练照片,分享一些健身知识,以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她的健身课程。受访者B15平时则主要是在操场上借助一些简单的支架辅助训练,并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运营了关于街健的帐号,定期发布日常训练的视频和科普有关街健的训练方法,以期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街健并参与。

4.2.3  记录生活变化

当健身成为青年健身爱好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健身也就成为其重构自我的重要方式。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生活故事,并在日益变化的生活中叙述、理解并重新认识自己。通过健身对外在形体进行改变,可以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设定健身目标,投入时间并凭借毅力达成目标,最终实现体形的蜕变,这是每个健身爱好者有关自我的重要叙述。而这种关于自我身体故事的叙述也会为个体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例如:受访者B24谈到,她每周都会在某网络社交平台发布锻炼的信息,就是想记录这个有意义的改变过程。同时,健身者分享自身的变化,不仅能对他人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也能得到他人的钦佩与赞赏,并在这些正面评论中完善对自我身体甚至是自我精神的认知;而受访者B21则是在分娩后体型变形、生活态度变得消极、情绪不好时,通过每天坚持在健身场所健身使得自身恢复了分娩以前的体形,生活态度也变得更积极了。她就是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通过发布自己两年多身材变化的视频而记录着自己的生活,由此给予其他健身者以鼓舞。

4.2.4  交流健身体验

健身作为身体的“改造术”,一方面体现了健身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健身者以身体为媒介与外界交流情感与体验生命的过程。健身爱好者通过健身实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健身体验,同时也会伴随着快乐、紧张、焦虑等多种情绪。在健身房场域中,健身者进行着丰富的身体在场的实践,敏锐地感受着自我和他人的身体活动。对于健身的入门者而言,刚开始训练会有肌肉酸痛的体验。而对于熟练的健身者而言,一次状态良好的训练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同时肌肉维度增大会使健身者感到亢奋和愉悦。在不同的健身阶段与健身情境下,健身人群会有不同的身体体验,健身爱好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无疑是一个分享身体感受并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例如:受访者B09会经常在某网络社交平台记录自己健身的体验和心情。他坦言,健身不仅是为了使身材变好,也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并且在健身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朋友,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而如果训练不到位,也会沮丧和自我怀疑。对于上述这些,受访者B09都会通过某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记录。

4.3  身体表达与身体展演的形式与策略

青年健身者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身体表达和身体展演时,一般会精心地进行设计与考量,力图呈现出最佳的身体形象与状态,以此获得观众的认可。

4.3.1  时间与空间的考量

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基于一定的时空情境,卡斯特尔认为:对于网络社会中的大部分行动者而言,意义的建构是围绕着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并自我维系的原初认同[30]。因此,健身者发布身体形象的时间和空间也具有着特殊的含义,早晨的健身动态说明健身者作息规律、意志力强,而晚间的健身动态则暗示了健身者虽然工作与生活都忙碌,但是仍然会挤出宝贵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空间体现出的意义也是如此。在健身房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从侧面反映了健身者沉浸于健身氛围的状态,室外的体育锻炼动态则表达了健身者不拘束的一面。于是由不同时间和空间组合而成的健身动态信息具有了不同的表达效果,时空成为健身者展示身体形象的一种工具。例如受访者B20喜欢下班后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然后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动态信息,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观众。此外,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组合也会影响健身者与观众在网络社交平台互动的效果。一部分身体展示者会专门发布动态的时间和地点,尽可能选择流量最集中的时机,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社交互动。受访者B22就是因为晚间查看微信朋友圈的人数多,一般会选择晚间发布其在健身房锻炼的动态信息,而且微信朋友圈关注者如果知道她日间上完课后晚间还能坚持健身,会有更多人为她点赞。

4.3.2  视觉效果的设计

视觉效果涉及身体表达者的身体姿态、衣着、面部表情及其发布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因素。正如米尔佐夫所言,视觉文化“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日常生活。”[31]于是人们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在网络社交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完美的效果。例如受访者B04谈到,很在意拍摄的照片的效果,因此,在拍摄照片时很注重光线和身体造型,力求通过恰当角度的光线和不同身体姿势以更好地凸显想展示的肌肉部位。除了通过不同的姿势展现身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使用专业化的软件美化图像和配置相关文案也很有必要。一方面适量的特效和文字能更有效地吸引身体欣赏者的关注,并塑造出“肌肉偶像”形象,使观众关注自己想要表现的方面;另一方面,身体表达产生的完美效果也能使身体展示者进一步认同自身身体的理想一面。

4.3.3  表达方式的选择

身体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图片表达、视频表达、以文字为主并以图片或视频为辅的表达,不同的表达方式指向了不同的目的。一般而言,受访者在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关系组建的传播范围相对有限的网络社交平台上,因受到平台功能的限制,更倾向于用图片配以适当的文字进行表达,以此获得来自亲朋好友的点赞和鼓励;而受访者在以陌生人为主要受众的公共网络社交平台上则更倾向于用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身体,以获得相对更广泛的赞赏,但是也有可能招致负面的评论或非议。例如:受访者B02就喜欢在某个以陌生人为主要受众的公共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或图片。受访者B14也选择在某个以陌生人为主要受众的公共网络社交平台上记录自己的健身过程。这2位受访者都是考虑到上述网络社交平台的受众大多是陌生人,会大胆发布一些图片或视频,而且能获得许多点赞。还有一部分健身者表示,当自己的健身锻炼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又有了一定的粉丝量之后,就会考虑发布一些健身教学的“干货”,在微信公众号或者某些网络媒体专栏中科普健身知识,成为专业的健身知识传播者,这既能见证自己在身体锻炼方面的成就,也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5   身体表达、社交互动中的认同与承认

网络社交平台为青年健身群体进行身体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虚拟空间,健身者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身体,其他的网络社交平台用户则可以通过点赞、弹幕、评论等方式与健身者展开关于身体的语言交流和互动。以身体为媒介,个体在根据他者的反馈形成自我认知的同时,也在通过自我身体的表达传递自身的身体观,积极地寻求社会认同。

5.1  身体表达与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的看法和认识,其形成来自与他者的互动和他者的评价。健身者的身体表达是将自我身体呈现在公共场域中,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健身者基于互动的结果建构自己的身体图景,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5.1.1  身体的自我客体化

米德对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21]197。“主我”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创造性和冲动性;“客我”是自我的社会化部分,通过社会互动形成和发展[21]197。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的象征符号,逐步形成了将自我作为对象来看待的客体化思维[32],个体开始脱离自己本身,以第三方观察者的视角看待自我,更加重视他者眼中的自己而非主观的感受。随着短视频等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美好的身体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被定义的美好身体标准激发着一些健身者更加严格地进行健身训练,他们常常将“我”从身体脱离出来,对自我身体进行严格审视。身体的自我客体化会使人将身体作为“物”进行监视,那些身体自我客体化水平较高的健身爱好者对自身身体的察觉会更加敏感,更易引发身体情绪失调。这其中便隐含着身体的社会比较,当主体认为自身的身体没有达到社会审美标准时,会因对现实身体感到不满而引发身体羞耻感。例如受訪者B10在计划的正常训练日如果因为其他事情没有训练,就会感到特别烦躁,认为没有锻炼就会减少肌肉,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5.1.2  身体的自我凝视与自我监控

健身是健身者处理自我与自身身体的关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健身者会不断地调整对自身身体的感知,这种自我与自身身体的持续互动深刻地影响着健身者的自我认同。在身体期望的激励下,健身者会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审视与观察,用一张张照片记录自己的身材变化,以他者的视角凝视与监控自我身体,进而发现现实与预期的差距,鞭策自身更加严格地训练。其中的凝视不等同于实际的“看”,其折射出的是“看”的机制及“看”所隐含的关系[33]。健身房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充满凝视的场所,身体成为在其中健身的健身者注目的焦点。无论是镜前的拍照、还是肌肉的展示,健身者都脱离于自身,将自我的身体作为“被看”和“被监控”的对象,而当凝视者将目光投向自己的身体时,身体便构成了个体进行自我反思的“镜子”。健身房中环绕四周的巨大训练镜、置于明显处的体重秤、充满激情的运动标语等都激发着健身者不断地审视自己,对自我的身体进行反思、规训和改造,为自我凝视与监控提供了充分且便利的条件。例如受访者B05一般都会在镜子前训练和拍摄照片,这样能细致地看清训练的动作及肌肉的变化,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受访者B08则每次走进健身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称体重,体重增加了就很开心,说明训练产生了效果。

不仅仅是健身房场域中存在着对身体的监控,其他场域同样如此。虽然在操场上没有健身房中的标语、体重秤、巨大的玻璃镜等,但是简单的器械也会成为监控身体的工具。健身者会在意做引体向上的数量是否增加,坚持俄式挺身俯卧撑的时间是否变长,甚至会用手机镜头记录每一个动作,并进行复盘分析,每一个数字和指标都成为检验训练成效的重要参考。例如受访者B16有半年时间在练习俄式挺身俯卧撑,从团身开始练起,后来慢慢尝试分腿,然后坚持2 s或5 s,基本上每次都会将手机放置在身旁摄录自己做的动作,之后再看标准不标准。

5.1.3  身体的自我叙事与自我建构

身体是自我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者对身体的自我叙事体现了生命个体按照自己意愿改变自身身体现状的生命体内在机制。在现代社会,认同是以反思的形式不断进行自我叙事形成的,而这些自我叙事的核心正是对身体的关注[24]172。健身者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身材的变化,一方面记录了自身生命的新故事,内化并赋予自身生命更丰富的意义感;另一方面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将自身的生命故事呈现在受众面前,也为他者增加了动力,能激励困境中的人走出叙事闭锁,重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例如受访者B13在健身前体重达90 kg,经过认真地坚持锻炼,一年后体重减轻了十多斤。健身不仅改变了他的外貌和体态,更改变了他对生活的看法,使其变得更积极。

吉登斯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概念,其蕴含着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对自我的探寻与建构[34]。身体作为健身者可以直接感知的存在,对身体的规划也就成为健身者的“生活风格”的重要选择维度之一。健身者走进健身房,在健身过程中感受身体、建构自我、创设自己的生活方式,为特定的自我认同赋予具体的表现形式。而身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外衣”,能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同时,也往往成为自我标签化的重要工具。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身体审美潮流和身体审美取向,当个体不符合当前的身体审美时尚时,就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会对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受访者B12在健身之前认为自己是个胖子,内心很自卑,难以认同和悦纳自己。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对自我的定位也经常需要处于社会的坐标系中。“我是一个胖子”这一认知折射出的是个体在以瘦为美时代被排斥而产生的疏离感与孤立感,是由群体压力导致的自我认同的偏差。由胖子锻炼成“肌肉男”,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不仅仅是健身者身材的转变,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自我认知。自我的建构需要依托于群体,当个体归属于某个群体之后,对自我的定位会更加明确。在现代消费主义影响下,身体塑造有了新的可能,使身体表达具有了商品性的价值与意义,因而身体在某种程度成了划分社会阶层的新维度,塑造身体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当健身者走进健身房,将自身锻炼的过程展示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同样是对自身的一种归类。个体通过融入健身群体,可以赋予自我新的内涵,从而通过身体表达构建新的自我。

5.2  身体表达与他者承认

健身者对身体的自我认同构成了“我是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者的承认不仅能增强个体对“我是谁”的认知,也能反映社会层面对“我”的肯定。于是健身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承认,会绞尽脑汁设计出相应的身体表达方式,在互动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展示自己的身体优势。

5.2.1  主体间性:从个人身体到关系身体

黑格尔认为,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来自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35]291。对于个体而言,另一个自我意识便是他者,来自他者的承认能帮助个体理解环境、反思自我。针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强调主体之间具有平等地位,是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机统一[35]291。主体间性涉及的主体——人与人、人与身体、身体与身体之间是彼此承认与充分融合的,进而能实现社会对自我的认同。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健身者通过身体表达进行的互动建构了一种新的基于身体产生的社会关系,因此,身体成为建构网络社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互联网作为一个宏大的包含一切电子媒介的媒介[36],其内容不只是网络用户讨论的现象及输出的观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用户及其社会关系都囊括其中,由此成为一股巨大的形塑社会个体和社会关系的力量。身体作为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展示的对象,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成为所属个体的象征,而作为个体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身体表达也就承载了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人看到的不僅是具象的身体,也有通过身体展现的其他信息。从这一意义而言,身体实现了从个人身体向关系身体的转变。

5.2.2  身体偶像的塑造与崇拜

当今,消费文化将身体置于突出位置,通过影视作品、商业广告等在大众媒体的宣传,女性“S”形的身材和男性饱满而强健的肌肉激发了一些受众对好身材的追求。偶像与崇拜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偶像会引领身体时尚,带动崇拜者进行身体改造[37]。在健身房中,拥有强健的肌肉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们的训练过程往往会成为健身房中全场健身者中的焦点,饱满的肌肉象征着力量,也使健身“大佬”在无形中拥有“肌肉权威”,成为健身房中在场健身者的崇拜对象。例如受访者B07谈到,由于自己在健身房的健身群体中是个新手,所以健身时便跟着那些“大佬”学习,模仿他们的动作,希望自己也能练成他们那样的体形。对于被崇拜者而言,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呈现自己的身体时,自己似乎也成了被受众瞩目的偶像。其实,每一位健身者积极的自我身体表达是一种对自我身体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他者承认的渴望。

5.2.3  身体表达与网络社交平台互动中的区隔和博弈

布迪厄认为社会世界是由不同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38],并将这些小世界理解为不同的场域,这些场域构成了各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身体场域作为社会场域中的子场域,是理解个体参与社会互动、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活动领域。在健身场域中,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身体观,健身者的身体表达及与受众的互动受健身者个体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健身者对美的身体的观念也各不相同。例如受访者B18是女性,不想把肌肉练得太饱满,她只想使身体看起来有一些曲线即可。而受访者B06是男性,则认为肌肉块练得越饱满越好,因为比赛时肌肉的饱满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指标。

在健身场域中,各位健身者对自己身体的改造也会受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经济收入为例,健身房的建设规格本身就有高端和低端之分,高端健身房器材完备、服务设施齐全、入会价格相应较高,在健身房的选择上就已经对健身者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行了初步划分。此外,健身虽然与个人的勤奋训练有关,但是如果有私人教练指导、有健身营养补剂辅助,训练效果会更加明显,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健身爱好者也就有着不同的健身实践。同时,在健身场域中,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炫耀资本,作为一种审美标准将健身者区隔开。在某一健身房中,健身者会根据最直观的肌肉量将健身人群大致划分为“健身小白”“普通健身者”“肌肉大佬”几个层次,健身者同样会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进行自我归类,对待与自己不同层次的其他健身者,有着不同的交流与行为模式。肌肉在健身场域中象征着一种权威,“肌肉大佬”往往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健身器材的使用也具有潜在的优先性,而“健身小白”则相对弱势。例如受访者B08就属于“健身小白”,因为与“健身大佬”一起训练有压力,于是更愿意与健身水平差不多的朋友一起训练,或者选择自己一个人健身。

身体的区隔使得不同的健身者都想争夺共同的社会认同资源,进而彼此之间产生了博弈。一方面身体表达本身就是博弈的过程。社会主流审美观、网络流量、社会认同等都是健身者博弈的对象,身体表达者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使自身在健身场域中处于优势,从而凸显自身身体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美的身体的观念也存在博弈。追求身材匀称的健身群体会认为其他追求体重重、肌肉块大的健身者的身上都是“死肌肉”,而后者对前者微量的训练强度则嗤之以鼻,双方的目的都是要争取社会对自我身体观念的认同与承认。两类健身者博弈的目的都是为自身争取社会认同资源,合理的博弈能激发个体健身意志,而当博弈失控之后,则会形成对异质健身群体的排斥与诋毁甚至更严重的行为,在互联网场域中的健身者之间的语言攻击正是非理性博弈的体现。

5.3  他者蔑视与自我贬低

在健身场域中,蔑视是承認的否定形式,对一部分身体表达的承认意味着对另一部分身体表达的否定。对身体表达的积极的认同与承认能增强个体的信心,促进其由自我认识作出相应行动的良性循环,他者对身体表达的适当的蔑视也能激起个体寻求改变的意志,奋力实现自我突破。但是蔑视和否定往往会使个体产生错误的身体观,陷入自我怀疑并进行自我贬低。

5.3.1  身体的等级化与污名化

社会审美体系赋予人的身体以各项指标,将身体符号化和等级化,于是身体不再是单纯的肉体,而是具有了社会意义。身体的等级化是将身体作出高低优劣之分,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也从身体本身转移到身体在等级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影响到个体的身体感知和自我认同。身体的等级化便于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以指标符号形式呈现的身体,能激励健身群体向更完美的方向努力,并且由此进行的身体分类能使一部分“优等”的身体获得称赞,还能鼓励某些个体更加自信和勇敢地进行身体表达,但是对更多“不完美”的身体却可能会施加压力。譬如“胖子”“竹竿”等污名化的标签附加到“不完美”的身体上,会使个体产生消极情绪,严重者更是会影响到个体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

那些在身体等级中处于较低序列的个体一方面会受到社会主流审美文化的排斥,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他者的评论。这些外部压力不断向个体传递“不完美身体”的信息,最终可能会使接收信息的健身者将这些信息内化成自我意识,从而形成“我不完美”的认知。受访者B12就是因为被称为“肥猪”而产生了被蔑视的压力,从而决定减肥和健身,目的就是希望改变自己不完美的身体。而身体的污名化不是仅针对那些“不完美”的身体,对于有“完美”的身体的人,污名化的压力同样存在。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将自己部分不适宜裸露的躯体在公共领域进行展示是一种不良行为,甚至会上升到对身体展示者的人格污蔑。例如受访者B20谈到,他在微信朋友圈最初会发布一些有裸露躯体部位的全身照片,但是被家中的长辈多次批评,在微博上发布的照片也被一些阅览者说成有伤风化。

因此,身体的等级化使拥有完美身体的个体产生了更大的信心和获得了更多的鼓励,但是也使拥有不完美身体的个体产生了身体受挫感。在自我和他者的双重凝视下,个体对身体的感受会更加敏感,而污名化的压力也会加深个体对自我的怀疑,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

5.3.2  羞耻的身体

根据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想象中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影响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并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20]118。身体等级化的后果是社会会对身体作出高低优劣之分,一些个体由于自己的身材不符合主流审美标准和身体不被主流审美文化承认而容易产生身体羞耻感,即因自己不完美的身材而感到羞愧和耻辱。而认真考量他人对自己身材的评论是建构自我身体观的重要过程,但是过度在意外界的评论是对自身身材不自信的表现,加之对自身身材的不完整认知,易造成负面的身体认知体验,导致个体对自身身体的自我贬低。

于是有些健身者对身体局部的刻意回避便成了其想被承认的一种方式,通过呈现身体完美的一面和遮掩不完美的另一面而在公共领域树立自身身体的正面形象。例如受访者B11因为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胸部的一颗很明显的痣,所以对正面胸肌拍照时会穿紧身衣,或者选择拍摄没有瑕疵的背部肌肉。但是身体是一个整体,当获得他人对身体完美一面的积极评论后会加深健身者对自身身体不完美一面的贬低。个体在错误的身体认知下会更加排斥展示不完美身体的一面,选择性沉浸于他者的正面评论中。因此,身体羞耻实质是个体对自我的否认。

6   相互承认与对话:构建正义的身体伦理观

身体伦理建立在涉身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既强调身体的主体性,又强调身体的社会性,同时也关注涉及身体的文化差异。身体伦理学视角下的自我与身体是不可分离的,身体与自我主体意识的关系既是统一的,也是不稳定的、可变的[39]。身体伦理观念影响个体对身体的认知和态度,进而会影响身体功能的发挥,而异化的身体和身体关系对身体伦理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重塑身体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在社会正义的框架内于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身体表达和互动,对正向塑造身体伦理观至关重要。

6.1  消除身体与身体关系的异化

健身的初衷旨在使身体通过训练变得健康,以展现主体的本质力量。但是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身体和物化的资本相联系,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符号,会压抑作为主体的自我,并加速身体与身体关系的异化[40]。随着健身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由各种标准定义的完美身材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人们通过各种时间策略、空间策略及知识策略把身体作为自我规训的实践载体[41],并使之具有了超越其本身的社会价值。由此,身体焦虑便成为当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焦虑产生的消极情绪会进一步促使一些人对身体进行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身体的改变又导致了身体关系的改变,消费主义的审美价值取向使身体符号化和等级化[42],加之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对身材的差异的不断放大,甚至会使对身体的评论上升到对个体人格层面的评论。异化的身体和身体关系也使一些人失去了对身体及其伦理的正确认知,把基于身体表达建立的社会关系推向违法的境地。要消除异化的身体与身体关系,需要重塑人对身体的主体意识,并建构平等、相互尊重的身体伦理秩序,引导和促进有差异的身体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从而激发更多个体参与体育健身,增强身体素质。

6.2  构建身体承认共同体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意义的社会共同体早已烟消云散,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观念冲突时常发生。由此,超越传统意义的共同体,构建以尊重、包容为核心的承认共同体便成为应对现代多元社会的观念冲突的应有之义[43]。建构身体的承认共同体,实质是强调身体的主体间性,表现为尊重身体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充分肯定身体功能发挥的作用和身体所有者的人格尊严。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认同)的形成,是通过不同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实现的。一方面,一个主体只有在与另一个主体的承认关系中,才能对其自我有所意识,也即主体间的承认构成了一个主体获得自我意识的先决条件[44]。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主体在与另一个主体之间的社交互动中感受到另一个主体对自我的态度,从而能形成理解环境、反思自我的社会意识。同样,作为他者的另一个主体也是如此形成相应的社会意识。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身体承认是社交互动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彼此的身体权利、个性与人格尊严。由此,各自的自我认同才能得以实现。

6.3  促进差异化身体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哈贝马斯看来,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是建立现代社会认同的关键,而实现相互承认的基本前提是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语情境下进行沟通,即基于“沟通理性”的对话[45]。其中的沟通理性的核心是主体间性,“‘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凸显出来的”[46],“互动参与者通过世界上的事物形成沟通将相互的行为协调起来,一旦自我有了行为,而他者表达了相应的立场,他们就进入了一种人际关系”[47]310。哈贝马斯认为,在这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及受工具理性约束的现代社会,体现主体间性的对话可能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唯一出路[47]310。主体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样需要对话,差异化的身体主体通过语言、文字甚至是身体姿态进行沟通,以此传递各自的身体形象和观念,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了解,达成共识,进一步实现认同。而对话意味着社交互动双方或各方要遵循共同的、普遍的价值规律,尊重各自話语意志的平等与自由,每个人都应享有合法的平等的话语权,并符合有效的论证和理由充分的要求,而不被他者非法排斥与压制。

6.4  重塑包容性身体文化

促进健身成为个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我国民众真正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涵。包容性的身体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个人在健身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乐趣,并在身体运动中实现自我认同,从而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个体的异质性越来越明显、个性化更加凸显、身体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人们对身体的态度也各有不同。包容性的身体文化既强调遵守共同的身体伦理观和道德规范,又强调身体表达和社交互动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不同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尊重、理解和认同,实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网络信息时代,每一种行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都会被无限放大,网络社交平台的社交活动既能成就某些参与者,也能在瞬间对其造成伤害,包容性的身体文化能为身体表达与社交互动建构合理的边界,既能使身体表达与社交互动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又能凸显身体表达者的个性特征。作为身体的展示者,应在符合社会正义的法律道德框架内展示自己的身体,给予他人正向的健身激励,助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作为身体的欣赏者,同样应该以网络社交的表达方式,既尊重他人,以包容的态度欣赏身体展示,用正义的语言表达对他人身体的赞赏,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

7   结束语

本文基于认同理论和承认理论,着眼于网络信息时代青年健身群体在网络社交平台的身体表达与社交对话互动现象,分析了青年健身群体如何通过身体表达获得自我认同及如何实现差异化身体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经研究发现,青年健身者通过身体的“雕刻”与网络展演吸引网络社交平台其他用户的关注,博得他者肯定性的赞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积极的自我认同。但是在消费主义审美文化的影响下,身体成为一种新的符号,有些人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美”的身体,使人与自身身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异化倾向,其中包括身体的等级化、符号化、污名化等现象。既会有一部分完美的身体在网络社交平台获得他者的承认,也会有一部分不完美的身体在网络社交平台遭遇他者蔑视与自我贬低。因此,要将网络社交平台中的身体表达从异化状态进行重塑,建构一种正义的身体伦理观,在承认共同体中重塑和谐、包容性的身体文化,既使个体实现关于身体的积极的自我认同,更好地认识身体和自我,也要使差异化的身体主体得到承认和尊重。

参考文献:

[1]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录[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28.

[2]  马德浩,季浏. 体育的身体之维:基于梅洛-庞蒂哲学的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6-79.

[3]  文军. 身体意识的觉醒:西方身体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3-81.

[4]  赵方杜. 身体社会学: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4):27-35.

[5]  熊欢.从社会身体到物质身体的回归——西方体育社会学身体文化研究的新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8):113-121.

[6]  肖恩·斯威尼,伊恩·霍德. 身体[M]. 贾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

[7]  MIKE F. The body in consumers society[M]. London:Sage,1991:78.

[8]  布莱恩·特纳. 身体与社会[M]. 马海良,赵国新,译.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278-279.

[9]  彭秀祝. “雕刻身体”:青年健身群体的身体实践与情感体验[J]. 中国青年研究,2020(3):78-84.

[10]  李宁,姜全保,杨竞,等. 健身者的个体社会资本会影响其健身动机吗?——来自健身人群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6):696-704 .

[11]  李荣誉,刘子曦.健身与男性气质构建——从X市健身房的实践出发[J]. 妇女研究论丛,2018(3):108-118.

[12]  熊欢,王阿影. 性别身体的挑战与重塑:健身场域中女性身体实践与反思[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49-58.

[13]  赵歌. 身体张力、身体塑造与自我认同——兼析“塑身类”运动在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哲学”意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2):38-44.

[14]  赵歌. 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J]. 体育科学,2019,39(1):85-97.

[15]  赵永峰,赵歌.消费时代体育健身对身体形象构建的哲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21,57(10):107-113.

[16]  汪流,高宣.脱域健身共同体的形成与应对[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2):173-178.

[17]  付若岚.健身App用户的具身性媒介实践与身体问题的自我建构[J]. 社会科学研究,2021(5):206-212.

[18]  张越,翟林,曹梅. 青年女性运动身体的在场、互动与意义生成——基于哔哩哔哩健身用户群体的网络民族志[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4):21-27.

[19]  乔纳森·H·特纳. 社会学的理论结构[M]. 邱泽奇,张茂元,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5.

[20]  查爾斯·霍顿·库利. 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 包凡一,王源,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1]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 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2]  周晓虹. 学术传统的延续与断裂——以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例[J]. 社会科学,2004(12):62-69.

[23]  曹卫东. 从“认同”到“承认”[J]. 人文杂志,2008(1):42-48.

[24]  克里斯·希林. 身体与社会理论[M]. 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5]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 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02.

[26]  王凤才.  “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哲学的重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101-112.

[27]  赵琼. 认同还是承认?[J]. 哲学分析,2020,11(2):15-29.

[28]  宋建丽. 承认政治与后权利时代的正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2-18.

[29]  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M]. 董之林,陈燕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90-291.

[30]  曼纽尔·卡斯特尔. 认同的力量[M]. 夏铸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31]  尼古拉·米尔佐夫. 什么是视觉文化[M]. 王有亮,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

[32]  丁东红.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35-39.

[33]  汤拥华. 福柯还是拉康:一个有关凝视的考察[J]. 文艺研究,2020(12):5-19.

[34]  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 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91-92.

[35]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6]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

[37]  解迎春. 偶像影响的媒介演化与社会的偶像焦虑[J]. 当代青年研究,2022(1):57-65.

[38]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 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39]  周麗昀. 身体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视域[J]. 学术月刊,2009,41(6):45-51.

[40]  闫金敏,戴雪红. 资本逻辑下的身体异化现象及超越[J].理论月刊,2022(5):26-31.

[41]  唐军,谢子龙. 移动互联时代的规训与区分——对健身实践的社会学考察[J]. 社会学研究,2019,34(1):29-56.

[42]  高昕. 权力规训视域下的健身实践——以健身房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12):30-36.

[43]  李和佳,马晓艳. 现代性视域中的承认共同体[J]. 求实,2006(7):41-43.

[44]  阿克塞尔·霍耐特. 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M]. 张曦,张逸凡,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4.

[45]  尤尔根·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 沈清楷,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5.

[46]  尤尔根·哈贝马斯.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M]. 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3.

[47]  尤尔根·哈贝马斯.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 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22-09-08

第一作者简介:周永康(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E-mail:zyk@swu.edu.cn。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16;3.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715。

1. College of State Governa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3.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猜你喜欢
认同
试论现代中国文学认同的价值取向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好莱坞影片的美国文化认同性诉求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