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策略分析

2023-08-26 01:00施璇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施璇

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从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巨大挑战。高职院校再次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开创新格局,提升新要求,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坚持知行合一,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指导主体,坚持工学结合,厘定紧密黏合企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形式,坚持科学统筹,建立评价与保障相结合的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069-04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育训相结合[1]。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宁夏职教20条”及相配套的系列政策文件,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带来了巨大挑战。高职院校思政课必须适应自治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对接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特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职业院校发展作出了明确指示,为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立足高职院校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明确新方向,映显新格局,提出新要求,完善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新方向:明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既要明确政治目标、道德目标和生活目标,也要关注职业目标[2]。《方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区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依照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构建动态、立体式思政课教学体系,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明确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2所,高职在校生6.6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38%。各个高职院校整合教学资源,在思政课教学设置、学时安排、实践教学中与行业、企业对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活动。部分院校率先建立了现代“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打破校际壁垒,共享思政课网络课程资源。使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将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既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二)新格局: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机制

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结合宁夏区情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各个高职院校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专业群的双向对接通道,做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五个对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与技能教育、职业素养相结合,全面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无缝隙的耦合机制,多措并举,组建覆盖重点产业,跨界融通的新型职业教育集团和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让学生有机会走进企业,在“大思政”课堂上了解企业文化,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新要求: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人才培養机制

为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3]。各职业院校全面贯彻《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各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办学主体的作用,在自治区级重点或骨干企业持续培育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完善企业人才贯通式的培养机制,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企业产业需求侧的紧密对接,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建构专业素养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锻造出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短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育人模式的改革,我区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对宁夏高职院校3605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思政课立体式教学仍然存在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教学模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组织保障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一)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职业教育的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在产教融合模式中,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符合新时代职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结合宁夏区情,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助力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宁夏12所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考核、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基本制度体系,但是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各行业组织、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等出现“肠梗阻”。全区实践教学基地不能互通共享,增加了学生到企业观摩、调研、学习的壁垒。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实效性、针对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校实践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机制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从而引发实践教學整体盲目性。各个高职院校由于专业设置不同,没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地数量有限,未能完全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导致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出现诸多不适应的现象,诸如迷茫、缺乏明确人生目标、心态调适能力差等,不能很好地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组织保障有待完善

产教融合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各个高职院校主动适应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对教学组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在教学中需要用好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教学安排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各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且专业分布不同,容易出现教学组织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具体来说,在学生参与度上,缺乏资源整合效度,不能保障学生全覆盖;在时间安排上,缺乏弹性机制,由于各二级学院学生实践时间安排不同,协调时间比较困难;在活动组织上,思政课教师需要把教学场域拓展到工厂车间、社区大院、田间地头,需要专业的老师带队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学院领导及相关的学院职能部门要为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教学组织保障,及时协调,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搭台子”,增加学生到企业参观,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机会。

三、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育人实效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对接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补齐短板、提升内涵、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坚持知行合一,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指导主体,坚持工学结合,厘定紧密黏合企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形式,坚持科学统筹,建立评价与保障相结合的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机制,全面支持各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协同发展,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构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育人实效。

(一)坚持知行合一,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指导主体

高职院校应建构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指导主体。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培养“双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双师”素养,形成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创新教学团队。一是组织思政课教师到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自觉主动地将思政课教学改革融入校企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全力培养懂专业实践规律的“双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二是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掌握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契合点,提升思政课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思政课教师知识体系结构,积极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分工合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互动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学习,深入生产车间一线了解企业文化,企业人才发展需求。三是以“立体式”全方位教学空间拓展教学场域。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搬到企业、工厂、车间,为学生倾心讲授法律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党创新理论的学理阐释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打造产、学、研、转、创一体模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坚持工学结合,厘定紧密黏合企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形式

在产教融合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工学结合,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是开拓专题化教学。思政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强化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联动机制,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的深度互嵌,将思政大课堂融入学生车间、工厂实践的全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等内容,将教学目标和要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专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载体,充分利用校内、社会的有效资源开展“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案例讨论、项目活动、参观学习、聆听讲座、交流心得等多种形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化思想自觉为行动自觉。运用实践诠释理论,深耕新思想、开拓新思路、探究新方法、总结新规律、完善新机制,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与专业内涵建设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训,促进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明确思政课教育的职业导向[4]。

二是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发展阶段,对接我区九大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专业性、创造性、主动性创新型人才。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视域下,思政课教师积极与企业共同策划合作,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鼓励青年学生进企业参观车间,亲身参与和沉浸式体验,培养学生以劳树德和以劳增智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教学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主动担当、严谨敬业、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是创新思政课学习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思政课要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具象化地实施产教融合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依据青年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开展开放、平等、多元的互动大课堂,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思政课教学贯穿企业实践实训全过程[5]。

(三)坚持科学统筹,建立评价与保障相结合的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机制

基于产教融合,宁夏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思政课立体式教学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各个高职院校领导牵头组织形成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党委领导班子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方面要切实做到“四个到位”,即统筹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支持到位。在高校党委领导下,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具体措施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各个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定期组织“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交流会,联合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产教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为教学提供更多便利。以此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企业培养爱岗敬业,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才。二是加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质量评估督导组织机构,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方式以及标准,定期评价和督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过程、效果等具体指标。以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阶段性考核为评价要素,全方位地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从而实现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科学化、过程化、系统化的考核模式, 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9-24).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 5365341.htm.

[2] 沈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启示[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56-15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2019-09-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 t20190618_386287.html.

[4] 谭仁杰. 社会实践与高校德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23.

[5] 王新春,尹元华.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34-37.

(荐稿人:曾辰,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