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闭环管理思维,设计职工健康关爱项目

2023-08-26 01:19孙占辉
人力资源 2023年7期
关键词:职工服务管理

文/孙占辉

A 公司是某国有骨干企业,为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幸福感,留住核心人才,A 公司启动一系列幸福企业活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是影响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缓解职工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A 公司启动了“职工健康关爱项目”研究工作。结合内外部调研,在深刻把握市场健康管理资源及内部需求的情况下,借助相关管理方法论,探索与构建A 公司职工健康管理体系。

调研情况

为了做好“职工健康关爱项目”,A 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走访了市场上部分优秀的健康管理公司及内部主要成员单位,调研结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健康问题受到重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职工越来越不满足于体检等基础健康服务,家庭医生、药品供应、绿通挂号等深层次需求逐渐成为刚需。A 公司联合当地医院为基层员工提供了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一系列专业科室的问诊服务。现场工作人员还给员工免费发放了健康手册、常用药品等。职工都表示,平时看病,每个科室都要挂号排队,今天一次可以咨询这么多科室,还是免费的,特别方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

●建立数字健康管理系统

企业为职工建立“监测—评估—干预”的健康管理模式。一方面,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对公众医疗健康生活的不断渗透之下,健康小屋、健康穿戴等载体,将医院、企业、职工在互联网平台进行链接,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健康管理系统,市场上围绕“医疗资源+健康管理”形成的健康产品品类繁多;另一方面,由于职工认知水平的提升,职工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预测、干预和维护越来越重视,而手机APP 等新工具的运用,使得职工能够及时获取自身健康指标及健康知识,与此相对应是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养生保健等相关产品和内容也受到了职工的普遍欢迎。

●员工对健康服务有需求

近年来,职工受工作繁忙、饮食习惯不科学等因素影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增高、颈椎病等慢性疾病较为常见,职工对健康关爱项目存在较高的期望。A 公司下属部分成员单位曾尝试推动职工健康项目,但是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两个顾虑:一是政策因素,虽然健康企业建设规范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健康企业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但是并没有明确列支渠道,存在审计风险;二是成本因素,经过初步摸底,市场上报价健康小屋建设成本一般在40 万元以上,绿通挂号等其他基础性健康服务成本也在1000 元以上,如果没有合理的列支渠道,额外支出过高的成本将影响企业管理层实施的决心。

项目设计过程

●运营体系设计思路

为了保证职工项目精准落地,A 公司借助基于数据流的企业运营框架SDAF 闭环管理方法论对职工健康关爱项目进行了分析和设计,SDAF 即Sense、Decision、Action、Feedback 这四个单词的缩写,分别是感知、决策、行动、反馈。不同于质量管理的PDCA 方法论,该方法论将数据作为一个中心,从产品到运营,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

1.Sense(感知):基于抽象的职工健康数据,感知职工健康特征,包括整体状况特征和个体状况特征,并将结果提供给企业决策者。

2.Decision(决策):基于职工感性需求和职工健康特征显示出的问题,企业管理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确定决策目标,设定健康关爱项目内容。

3.Action(行动):基于决策目标,制定全方位达到目标的动作,包括采购渠道、职工消费方式等。考虑到成本约束,可基于已有的福利政策,尽可能降低额外采购成本。

4.Feedback(反馈):以“用户体验”和“运营效果”为中心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优化服务产品或运营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情况,建立以下项目运营思路:

基于大数据管理技术,可以发现员工在体检中的异常项,并指导员工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并根据A 公司已有的职工保险,设计采购健康管理服务产品。与此同时,基于保险福利项目消费数据,预测职工关注度,评价和优化健康方案及增加体检加项筛查预警,建立职工健康管理闭环系统。

●运营框架体系搭设

图1 项目运营思路

1.建立大数据引擎。大数据引擎是基于职工健康档案建立的。过去,由于职工健康档案没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存在未及时登记、分类、归档等问题,导致利用途径少,数据不贯通,使用价值发挥不充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A 公司借助大数据技术,引进健康管理公司协助建立职工健康数据档案,打通“数据孤岛”,并作为决策的依据,让职工健康档案数据真正“活”起来。

2.开展年度职业健康管理。职工年度体检是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调研发现,医疗机构在职工年度体检工作中普遍存在报告解读不深入、缺少健康指标长期趋势分析等问题,A 公司借助职工健康档案,委托健康管理公司组织医疗资源开展职工体检报告深度解读,描述职工健康特征,并针对职工体检指标状况及潜在疾病风险提出可行性改善建议,针对单位提供职工队伍健康评估报告,作为单位制定健康管理计划的依据。

3.制定健康管理方案。A 公司基于职工感性需求和大数据显示的职工健康状况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健康管理活动。在企业端,可委托健康管理公司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共建健康小屋、设置心理健康室、组织健康促进活动等。在职工端,可委托健康管理公司给职工提供家庭医生、门诊预约绿通、导医一对一陪同、取送药品、住院安排、手术安排、专家会诊等针对性健康服务。以家庭医生为例,可以提供24 小时电话咨询、网络在线健康咨询、线上视频问诊,可以组织专业医生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或者由合作医院相应科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疾病的咨询与诊断。

4.基于保险设计健康服务采购。为了充分利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池资金,A 公司可委托保险公司结合职工健康方案向相关健康管理公司采购健康服务产品。即,健康管理公司向A 公司职工提供健康服务,费用由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公司结算,经费支出纳入补充医疗保险。

5.评估优化并提升客户体验。运行一定时期后,随着职工健康档案、管理体系、运营机制逐步完善,A 公司可利用保险公司或健康管理公司运行数据,尤其是职工服务消费数据,预测职工关注度,一方面评价和优化健康管理方案,另一方面基于职工关注点,可以适当增加体检加项筛查预警。

项目研究成果

经过调研及设计,A 公司职工健康关爱项目研究工作获得了如下成果:

●完善职工健康管理体系

通过开展健康数据采集,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全方位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以职工健康关爱项目为基础,A 公司可按照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健康环境、健康宣教、健康文化的大健康管理思路完善制度,对亮起健康“红灯”的中高风险职工进行健康监测,帮助职工改善健康,带动企业建设与职工健康的协调发展。

●形成了落地性强的项目方案

通过SDAF 闭环管理方法论,A 公司将职工健康关爱项目从需求定位、评估决策、采购及消费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并且通过补充医疗保险解决成本列支问题,保证了项目可操作性。与此同时,A 公司还与保险机构合作,利用集中批量采购,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了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

在制定职工健康方案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作用,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A 公司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设置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加强人才关爱力度。具体表现为健康报告解读、购药、健康小屋等基本服务做到全员覆盖,同时,针对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开设家庭医生、绿通、陪诊等高价值增值服务。

A 公司关于职工健康关爱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需求、成本、列支渠道等项目运行的各个方面,达到了三个效果:一是以项目的实施带动职工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职工健康档案的重塑,为后续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二是以职工健康特征确定健康服务采购内容,实现需求端与实现端精准匹配,确保项目的科学性;三是将健康服务成本支出与已有的保险项目内容进行对接,实现额外成本的管控,确保项目的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职工服务管理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