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骚乱的少数裔之殇

2023-08-26 04:50白莉莉
看世界 2023年15期
关键词:姆巴赫尔马赛

白莉莉

2023年6月30日,法国马赛,抗议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当地时间7月4日晚间,法国司法部称,法国警方已经逮捕了接近4000人,其中还包括1200多名未成年人。至此,这个国家持续数日的骚乱,总算有了走向平息的迹象。

7月4日晚,总统马克龙会见了302位市镇官员,商讨受骚乱影响城市的重建工作。局势是否真的乐观,马克龙不太确定,他表示,高峰已过,但未来几周,还需要保持谨慎。

短短几天,骚乱和暴力席卷了整个法国,多个大城市一片狼藉。在法国对外广播新闻网France24的主页上,出现了大量商店被抢掠和街区房屋遭焚毁的画面,在一个新闻直播镜头里,著名的旅游胜地—巴黎香舍丽榭大道上,大批示威民众四散逃离。

形势一度告急,迫使总统马克龙取消了参加原本计划好举行的德国访问和欧盟首脑峰会。

而这次骚乱的星星之火,来自一次枪击案—一起事先并未张扬的开枪致死事件。

2023年7月1日,法国楠泰尔,一名妇女在纳赫尔去世的地方献花

17岁少年之死

在《巴黎人报》发布的一条视频里,少年纳赫尔的母亲莫妮亚,神情悲伤地出镜了,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

“我的孩子,就这样被他们带走了。”

她還记得,儿子早上还跟她吻别,说:“我爱你,妈妈。”

就在一个小时后,莫妮亚被告知,有人开枪击杀了她的儿子。莫妮亚茫然无措地说:“我应该怎么做?他是我的生命。他是我的一切。”

她还说:“他还是个孩子。他需要母亲。”

这天,正好是巴黎当地时间的6月27日,早上8点15分左右,17岁的纳赫尔开着一辆黄色的奔驰,出现在巴黎近郊的小城镇,楠泰尔市。

他被骑摩托车的警察叫停,后者认为他涉嫌多次违反交规,并要求进行检查。

引信点燃,舆论场很快炸开了锅。一个巨大的争议点在于,警察到底有没有滥用警权?

根据巴黎警方的说法,警察开枪的原因,是认为纳赫尔突然开车,是为了挣脱交警,警察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开枪的行为只是为了自卫。

然而,在互联网上,群情激愤的法国网友并没有听信这一套说辞,在反复比对事发当时的监控录像之后,认为当时查车的警察只是站立在奔驰车的左侧,车辆的突然启动不会对警察构成生命威胁,而开枪的行为则是典型的滥用警权,这简直不可饶恕。

事发后,楠泰尔市和巴黎其他地区当晚发生了多起警察与示威者间的暴力冲突。第二天,就有近200人被捕,170名警察受伤。

在巴黎,警方不得不紧急调集2000余名警力维持社会安全秩序。法媒报道,内政部长达尔马宁下令采取坚决行动,对暴力骚乱者尽快予以逮捕,在全国共派出45000名警察,并使用装甲车。

事情并没有平息下来,反而激化了法国社会诸多潜在矛盾,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法国社会的众生相,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

失控

枪击案的蝴蝶效应,很快就形成了。

从6月30日开始,法国国内从南到北,从巴黎到马赛的多个城市,出现打砸抢烧事件,他们点燃汽车、焚烧垃圾、投掷烟火……不少市政厅、学校和警察局等建筑,都被放火烧毁。

在巴黎的郊区拉伊莱罗斯,袭击者将一辆汽车撞向市长的房子,当市长妻子试图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逃离时,不幸被撞伤;

在马赛,多名年轻人闯入一家枪支店,至少偷走了四支猎枪,马赛市长就此呼吁,国家政府应立即增派军队,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在里昂,该市市长格雷戈里·杜塞公开表示,里昂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骚乱,他呼吁警力增援,并表示“里昂正在被前所未有的烈度、堕落和暴力的骚乱困扰”。

纳赫尔的祖母

2023年7月4日,法国巴黎,总统马克龙会见了302位市镇官员,商讨受骚乱影响城市的重建工作

这次骚乱的星星之火,来自一次枪击案。

局势显然失控,地方官员们无不忧心忡忡。身在权力顶层的国家元首,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事的态度却值得玩味。

就在此前不久,马克龙在马赛对法国记者说:“没有什么能证明一个年轻人的死亡是合理的。”他呼吁“保持冷静,以实现正义”。“我想表达整个国家对所发生的事情和年轻的纳赫尔的死亡的感受,并告诉他的家人我们的声援和国家的情绪。我们有一个少年被杀害了,这是令人费解的,不可原谅的。”

在访谈中,连任以来民调支持率迅速下跌的马克龙,用“法国需要平静,不需要骚乱”这句话,来形容他在开启第二个五年任期后,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就算是在漩涡里挣扎的局中人,这时也坐不住要出面发声,抗议那些借枪击事件而在社会层面打砸抢烧的无良暴徒。

在骚乱出现后,纳赫尔的祖母发出呼吁,希望所有人都能停止暴力。“对那些正在打砸破坏的人,我要说:停下!那些暴力破坏的人,是把警察打死我孙子当成他们发泄情绪的一个借口。”

这位自称“受害者家属”的老太太认为,虽然巴黎警方存在滥用警权,但任何用暴力扰乱社会的行为都得不到任何支持,而从这个角度看,她反对那个用枪射杀了自己孙子的警察,但又支持巴黎警方打击此次骚乱的施暴者。

法国各地的市镇首长们,也忍无可忍了,集体发起了集会示威,呼吁“重返共和秩序”,以试图终结暴力冲突。

少数裔之殇

在纳赫尔被枪杀的4个小时之后,曾经凭借电影《无法触碰》而问鼎东京电影节和凯撒电影奖影帝的奥玛·希发推悼念他,并表示“只有公正的事实,才能纪念这个孩子”。

随后,法国球星、法国国家足球队队长姆巴佩发布了一条动态,表示自己为法国伤心,为17岁的纳赫尔感到遗憾和难过。“目前的情况不可接受。我要向纳赫尔的家人和朋友致哀,这个小天使太早地离开了我们。”

姆巴佩也成为继奥玛·希之后,第二位对这起公共突发事件公开发声的法国公众名人。在姆巴佩发言之后,他在法国国家队的队友孔德、迈尼昂等球员也先后对此事發声。

根据路透社的统计,自2017年以来,法国警察在交通拦截过程中的致命枪击事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人。虽然我们无从判定法国警方在这些年是否进行选择性执法,或者法国警方这个群体里,是否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种族主义势力,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漩涡中心的纳赫尔,自身所携带的北非血统,是一把打开法国社会情绪阀门的钥匙。

2023年6月30日,法国巴黎,警察在示威现场控制一名抗议者

马克龙希望开始展开痛苦、长期的工作,以了解导致这些事件的深层原因。

在这起“致命枪击”发生之后,为纳赫尔发声的群像,也越来越清晰:这些公众名人,绝大多数自身也都有非洲血统,且都在过往的种族歧视事件中公开表达过不满和抗议。他们基因里的血统和肤色,他们在社会层面的身份和角色,决定了他们不得不站出来对此发声表态。

姆巴佩拥有喀麦隆血统,作为“法国第一球星”,他的态度,成为观察法国公众名人舆论动向的一个绝佳样本:

在纳赫尔事件被曝出的当天,姆巴佩选择发声声援纳赫尔。而当法国各地爆发各种大规模冲突和骚乱事件之后,姆巴佩对此又予以了严厉的抨击,他说:“自这一悲惨事件发生以来,我们目睹了民众对愤怒的表达,我们可以理解其内涵,但其形式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你们破坏的是你们自己的财产,你们自己的街区,你们自己的城市—你们获得成就感的地方。”

而就在本周,成百上千的民众,聚集在楠泰尔的伊本·巴迪斯清真寺及其外围,参加17岁的纳赫尔的葬礼,并对他表示哀悼。从现场不难发现,纳赫尔事件所引发的民愤,又被法国较贫穷郊区居民长久以来的不满所激化,许多移民及其后代就生活在这些地区,他们说感觉自己被警察针对,受到歧视,且缺乏机会。

这或许,才是巴黎、马赛、里昂等地爆发骚乱的症结所在:当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年被警方枪杀,哪怕他在过去有过多少次犯罪记录,哪怕他在此前触犯过多少次交通规则,他的社会角色,他的血统基因,他的出身环境,他的成长背景,都足以让和他一样成长起来的少数族裔感同身受,进而成为法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4日以来,骚乱有了走向平息的迹象。但纳赫尔事件的所暴露的问题和影响,也许才真正开始。法国总统府办公室官员表示,总统马克龙希望开始展开痛苦、长期的工作,以了解导致这些事件的深层原因。

责任编辑何承波 hcb@nfcmag.com

猜你喜欢
姆巴赫尔马赛
姆巴佩:成长的烦恼
马赛: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不要奖金的姆巴佩
e时代
e时代
中国特色的“山马赛”,你到底了解多少?
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柯西问题的截断赫尔米特展开方法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关于赫尔维茨ζ函数导数的积分渐近展开式
巨胸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