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2023-08-29 11:14覃佩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双碳思想政治教育

覃佩

摘 要:教育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与培养理念应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在综合性、协同性、保障性方面存在不足。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其制度保障;构建合作平台,鼓励融合模式创新;倡导绿色理念,共创教育生态系统。

关键词:高校;气候变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00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02

2022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7月,基于“双碳”目标,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特别指出若干高校要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形成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具体而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助力我国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应当对“双碳”战略推进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再审视。

本文旨在解析“双碳”目标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与气候变化教育的耦合协调发展,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一、“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双碳”目标提出后,气候变化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气候变化教育仅依靠专业教育是不够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对年轻人的气候认知改变微乎其微,难以摆脱单纯生硬的说教。而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价值,拓宽教育维度,深化高校学生对生态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一)气候变化教育仅依靠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在“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尤其在确保下一代能够意识到并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方面至关重要。换言之,要改变个体对气候变化自我效能的理解,就需要公开讨论,使群众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知识。当前,全球各国均已开展大量研究,探索气候变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对待这类课程的态度。大多数研究认为,气候变化教育必须强调人类可以改变社会,学生需要参与并给予共同的积极行动和相互支持,且“参与性、跨学科、创造性和情感驱动的气候变化教育方法最为必要。就当前我国的发展趋势而言,气候变化教育更可能发展为独立于环境教育的一种模式,其内涵更广泛。换言之,气候变化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一个延伸部分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应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研究对这个发展方向做出了佐证,认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在影响年轻人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为上基本无效。可见,单纯通过科学教育来推动气候变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国际上大部分研究表明,合作、跨学科、参与性和体验式学习计划更加能够对年轻人的态度和行动产生影响。这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校准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价值转化

在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通常被具体化为生态文明教育,担负着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一方面,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价值。有研究表明,以气候变化教育为代表的绿色教育有助于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减少课堂纪律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传统课程学习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逻辑相似。气候变化教育需要从微观角度入手,数量充足的个体赋能方能推动整体情况的质变,这和社会价值所倡导的发挥自我实践、承担个体责任来满足社会需要的逻辑相同。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后,其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更加明确,可以从不同维度满足广义的社会价值。气候变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重宏大叙事、轻个人实践的模式,旨在让高校学生都成为气候变化响应行动的参与者,在全球范围内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由此完成社会价值的有效转化。

二、当前我国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

为推进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就需要剖析当前二者融合所面临的挑战。综合而言,我国的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模式机制的保障性、合作共建的协同性及认知视野的综合性方面存在不足。

(一)模式机制的保障性不足

当前我国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融合在保障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气候变化教育工作的依法推进,缺乏科学的管理。同时,没有专门的气候变化教育管理机构,在气候变化教育的具体领导与执行机构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规定。再加之在气候变化教育的宣传力度、落实效果、教育水平等方面尚未形成规范。气候变化教育水平差异性较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教育的产教融合动力缺失。由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社会力量对其关注度较低,造成了我国气候变化教育的产教融合动力缺失的现有局面。

(二)合作共建的协同性不够

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质在于思想观念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教育所要求的专业性,思政教育与之协同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思政课教学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存在制度困难。思政课程通常由思政课教学单位和思政课教师完成,但思政教师的专业领域对气候变化教育涉及较少,获得气候变化领域相关信息的渠道也较为单一,因此要构建教学单位间的合作共建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涉及高校的多个部门,需要打破各部门间壁垒,建立自上而下的合作机制才可完成。同时,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必然要求这些相关部门在共建思政课方面实现协同创新。其次,高校思政课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共建还存在实施难度。当前,许多高校普遍与许多红色场馆、革命遗址等红色教学基地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但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合作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气候变化、碳排放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几乎空白,合作模式也没有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这给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带来了一定困难,使其融合从理论向实践转变存在一定难度。

(三)认知视野的综合性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思政大课堂进行,对气候变化如何融入现有思政教育体系尚缺乏较为成功的尝试。囿于思政教育理论的精准性,将气候变化领域国内外纷繁多变的信息提炼,凝聚成可以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知识点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来自各种新兴媒体的碎片化信息提高了归纳总结的难度。站在国家视角去观察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教师拥有坚定的政治站位、对理论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广泛认知不同环境、不同语境下的情况,全面客观地归纳并找到与思政教育相契合的切入点,这对教师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依靠立体、全面、多维的认知,才能将从历史经验和伟大成就得出的理论与气候变化议题深度融合,并以此拓展高校学生的视野,增加其对气候变化以及碳排放问题的关注。

三、气候变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涵盖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着力点。同时,各高校应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构建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平台及体系。具体而言,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其制度保障;构建合作平台,鼓励融合模式创新;倡导绿色理念,共创教育生态系统。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制度保障

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虽然都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针对高校学生气候变化教育问题的制度建设仍相对滞后,许多地方实际上还没有出台相关法规与政策,用以指导处理气候变化教育问题,有悖于国家“双碳”的战略要求。因此,教育界应该认识到教学活动对大学生环境关注、环境行为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气候变化教育,将气候变化教育制度化,推进其具体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建立以专家小组为核心的工作体制是解决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中制度困难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成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督导组应当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学专家、有专业知识的专家等共同组成,旨在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协调、监督。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制定更为全面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其他先进思想的高效融合。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师资保障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下,积极探索跨学科知识生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社会学科体系,为上好“大思政课”注入新鲜的学术观点,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纵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加强学术研究与知识创新。以科研反哺教学,增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科研意识,培植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用科研促进“大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发展平台,鼓励模式创新,改进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合作模式

要破解气候变化教育启动与发展瓶颈,解决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痛点问题就需要构建融合沟通平台。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气候变化教育面临着认知视野的综合性不足、合作共建的协同性不足、模式机制的保障性不足的“三不足”问题。而融合平台不仅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帮助思政教师了解气候变化教育,还可以有效降低专业领域间的合作成本。融合平台是连接高校间、学院间和教师间的平台,利用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有需求的授课教师能够获得研究热点、实时信息等,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融合平台的构建切忌局限于单一专业領域资源,而要有多学科背景的力量共同组成,形成综合优势。另外,在“双碳”目标下的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不能够只局限于课堂教育,而应当打开课堂边界,鼓励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生活实践中积极传达相关理念。例如,可以举办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创建零碳课堂、零碳校园,进行生态游学等。

(三)倡导绿色观念,扩大宣传推广,共创气候变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生态系统

促进气候变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应当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加入,构建包括企业、社区、公民等在内的气候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生态系统,从基层开始进行理念推广,不断扩大实践范围,沉淀积累可行经验,逐步提升投入量级,形成多样、稳定、可持续的模式,激活整个系统的内在禀赋,最终形成牢固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只有在有机的动态结构下,才能从点、线、面逐级搭建起完善的社会宣教体系,让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将个体的理解升华成群体意识,汇聚绿色低碳的全民力量,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才真正拥有了抓手与着力点。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代需要与时俱进,抢占国际舆论高地,掌握全球议题的话语权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共识,投入的精力与所需的资源是成正比的,当全社会对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广泛的认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才能更加完善。距离“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间越来越紧,面对日益加速变化的国际形势,要实现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高校思政教育将气候变化教育融入其中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提供优秀可用的人才,持续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参考文献:

[1] David Rousell,Amy Cutter-Mackenzie-Knowl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givi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voice” and a “hand” in redressing climate change[J].Children's Geographies,2020(2).

[2] Brownlee M T J, Powell R B, Hallo J C. A review of the foundational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 beliefs in climate change: 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J].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13(1).

[3] hman J,hman M.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practice:An analysis of student discussions about climate change[J].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13(3).

[4] Feierabend T,Eilks I.Innovating Science Teaching by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on Teaching about Climate Change[J].

Center for Educational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11(1).

[5] 郭永园.全面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N].光明日报,2022-06-30.

[6] 石书臣,韩笑.“大思政课”协同机制建设:问题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2(6).

[7] 曹霞,李壮爱.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绿色教育立法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双碳思想政治教育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