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2023-08-29 06:19央吉
求知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文章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主旨,分析了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动因,并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所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提高教学情境构建质量、优化生活化教学素材选择、加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做好课堂活动总结分析几方面逐一论述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误区;对策

作者简介:央吉(1986—),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齐哈玛镇寄宿制学校。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既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广大教师开始对新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如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等,其实施目的均是希望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求知欲,但部分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理解误区,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相关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主旨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传统的教学活动放置到真实的生活背景中,通过此种方式避免既往理论教学中所存在的失真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此种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遵循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现代化社会建设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1]。生活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不再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点,而是灵活地使用教材,转变原本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生活化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将生活实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才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动因

(一)知识内容较为抽象

数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数量、结构、变化、空间,是学生步入义务教育阶段所接触的第一门理科课程,学习的内容相较其他课程而言更为抽象。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发育成熟,认知能力也有限,仅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很难掌握数学课程知识点的运作规律和机理。因此,教师需要设置相应的生活情境来引導学生反思与探索,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具象化,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

(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从本质上说,数学学科属于形式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而言,其所教授的内容相对枯燥。我国义务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秉承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会利用长篇大论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索的兴趣,其均与教学形式单一有关。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构建起不同的教学情境,消除部分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恐惧感”,使其对数学课程产生学习兴趣[2]。

三、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所存在的误区

(一)不注重教学情境的构建

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便是将教学活动放置到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而部分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却将重心放在了教学活动内容的传达上,忽视了教学情境的构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投入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活动中。这也充分体现了部分教师在进行前期的教案编排时考虑得不够全面,导致部分教学内容的设置流于形式,没有吃透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主旨,最终不仅会耽误教学进度,还会影响教学成效。

(二)素材选择脱离生活实际

生活化教学不仅要激起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还要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效用,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一定的感性认知,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但部分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现金购买相应的物品并学会换算,但在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部分物品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格不符,这容易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一定的误导[3]。

(三)没有和教材内容相融合

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生活化教学的情境构建与素材选择都不是唯一与固定的,造成了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实施生活化教学而实施,没有和教材中的内容深度融合,使得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教师教学的意义,在课堂上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后续的考试过程中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与考试内容相联系。

(四)未能构建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泼好动,生活化教学既能对其产生吸引力,也会让其在教学活动中迷失自我。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经常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情况,无法控制好教学的节奏,这也使得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了维持纪律上,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部分教师有时过度地注重教学内容的推进,而忽视了学生是否适应此种生活化教学模式,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

四、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教学情境构建质量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新课标更倡导提高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引入新课知识或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学生可能会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要将教学情境构建纳入前期的备课环节,提高教学情境构建的真实性、结构性、系统性,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

第一,教师应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教材中的知识与素材是有限的,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以及知识内容,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做好相关知识与素材的梳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构建起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初始印象,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4]。

第二,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构建。部分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课前导入环节的构建,导致后续学生无法快速投入教学情境中。因此,教师要利用上节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每节课开始前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消除学生的不安感;或者通过一些数学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第三,为学生设定角色。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使其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扮演店员,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安排剧本以及商品的价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优化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

第一,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并构建教学意义。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在教室内进行汇总,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计算物体的面积。教师可以将学生计算后的数据作为介绍学校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作为小小讲解员,为其他学生或新生介绍校园的布局,让学生所参与的教学活动具备较强的实用意义。

第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要加大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关注,了解其思想动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相较于一些沉闷的主科课程,学生更喜欢美术、劳动、体育等能够充分动手、动脑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实现跨学科的生活情境创设。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一课时,在教授完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为班级制作日历,在日历中加入自己的创作与想象,并进行评比,将制作得较好的日历挂在班级内展览。

第三,选择一些时政热点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具有人文价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当前人们关注的时政热点为中心,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教学素材的收集过程中,促进师生共同完成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加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

新课改之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增加了许多图画内容,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图片以及對话,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生活化教学的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生活化教学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性。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教材开篇三个学生围着一箱酸奶在计算一箱酸奶内有几瓶酸奶,教师在此时可以加大对实物的运用,利用真实的酸奶让学生动手探究数一数,并利用此教学情境引出新知识,学生便可以在脑海中对这抽象的知识内容形成一定的认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转变既有的“题海战术”,这样不仅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还可以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教材“做一做”中的形式来记录自己假期的一天,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提供的信息设计相应的问题,如“小红9点钟正在做什么”,然后利用教室内的钟表来向学生询问分针和时针的指向。这样便可以提高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

另外,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学情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作为日后课内知识延伸的重要教学工具,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

(四)做好课堂活动总结分析

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将课堂活动与理论知识内容相结合,做好穿插安排,这样“一紧一松”才能够让学生了解教学的意义,促进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以及案例合理编排在教学环节中,标注好所需时间,匹配相应的讨论与反思环节,并在总结环节让学生梳理探究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与知识点,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让其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解题思路。

另外,教师在每次课堂活动结束后,也要设立相应的评价环节。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即时性评价;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小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便能够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了解到生活化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师应将教学过程如实记录,作为后续教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内容,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在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期待以及感兴趣程度,可以设置相应的调查问卷。一是可以了解当前学生的思想动向;二是可以知道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将其作为后续生活化教案制订的重要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还可以快速地达成教学目标。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提高其实效性,不能为了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而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中心,提高教学与教材知识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不能脱离实际,保证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以此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颖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193-195.

[2]杨利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误区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3):128-130.

[3]苏小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53-154.

[4]周培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5):138-139.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