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靶向”提升技能 “护航”职工权益

2023-08-29 07:40杨文俊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总工会工匠靶向

杨文俊

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1.95%;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7.79万项,参赛职工1132万人次;产生“五小”创新成果54.4万项,创造经济价值327.1亿元;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组织和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的比例稳步提高;“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产业工人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山西省各级工会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同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有突破的活动,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2022年全国产改评价考核中,山西省产改工作获得“优秀”等次。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职工家

“科技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涌现,高技能人才成长速度迈入了‘快车道,一系列激励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在省总工会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劳模工匠宣讲会上,党的二十大代表、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韩利萍结合自己的参会感受和成长感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宝武太钢集团不锈冷轧厂冷连轧作业区班长牛国栋讲述自己与“手撕钢”的故事。“从笔尖钢到0.02毫米‘手撕钢,再到0.015毫米‘手撕钢成功面世,这是团结、奋斗、创新的成果,我们要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宣讲中,牛国栋慷慨激昂。

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山西省各级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大思政”理念,树立“一盘棋”思想,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个人诉求的契合点,生动活泼、创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职工家。

“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宣讲活动,只有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才能落到实处。”榆社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孟利飞介绍。该县总工会与县文之旅艺术中心签订合同,根据不同的听众拟订主题、确定演出内容;组织文艺轻骑兵在县城丁字街小广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慰问演出活动……榆社县总工会组织的一出出精彩宣讲节目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省总工会新建100个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省级示范站点和100支示范队伍,利用宣讲站点开展常态化宣讲,开展“建党百年山西重大工运事件重要工运人物寻访展示活动”,推出70场“送理论、送文化、送温暖,进项目、进工地、进企业”活动,带动各级工会举办相关活动近千场,一线职工在文化滋养中接受思想洗礼,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走进企业、走进车间,进了班组、入脑入心。

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以先进文化培育职工,以正确舆论引导职工,以高尚精神感染职工,以真诚服务赢得职工。各级工会在教育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上,主题更鲜明、引领更有力,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更显特色、更具实效。

大力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

“十年来,我们的设备每隔两三年就要迎来一次更换升级,工会为我们办培训班,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大家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收入也成倍提高了。”从事法兰锻造工作30年,山西天宝集团职工陈建军亲眼见证了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如今数控机床普遍应用的高速发展变化。

定襄县是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40万吨,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随着数控设备、碾压机、大型油压机等先进设备被普遍采用,生产效率和质量高速提升,对职工技能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22年7月,忻州市工匠学院天宝分院、定襄工匠学院先后挂牌成立,定襄县总工会组织法兰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劳模工匠前来授课,截至目前已培训职工928名。

技能人才是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工会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力量上聚焦、资源上倾斜,构建起“工匠学院+技能竞赛+‘五小创新大赛+工匠选树”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体系。山西工匠学院成为全国首家省委正式批准成立的省级工匠学院,11个市和1个省级产业相继成立工匠学院,成为打造职工素质提升、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的重要平台。

当前,全省有500.5万名技能人才,占全省从业人员的28.8%,把他们的智慧转化为一个个好项目、壮大为一个个新产业,能够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积厚成势。

省总工会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关键问题作为竞赛的工种和内容,不断完善竞赛的内容与机制。聚焦能源保供和产业转型,全省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7.79万项,参赛职工1132万人次,选树技能带头人7.7万人,4.5万人通过技能比赛晋升技术等级。各市深入开展“五小”竞赛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建设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3013家,产生“五小”创新成果54.4万项,取得专利10362项,创造经济价值327.1亿元。

近日,历时7个月,山西省11个市、100多家单位工会踊跃参与,推选出168名候选人,2022年度山西省“新时代最美劳动者”发布,忽东风、吉克达富、聂利生、屈旭琪等20位来自全省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入选。他们中,有的在煤电保供一线,有的在技术创新一线,他们用汗水诠释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业绩,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点亮万家灯火。

一名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强劳模和工匠选树宣传,重点面向基层一线、重点领域和科技前沿,培育挖掘先进典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周建民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实现山西“大国工匠”零的突破。发布“新时代最美劳动者”“三晋工匠”年度人物。“晋阳工匠”“大同工匠”“阳泉工匠”“忻州工匠”“平阳工匠”“河东工匠”等选树命名活动叫响做实,使对劳模的尊重、对劳动的认可、对工匠的推崇深入人心。

当好“娘家人”做好“暖心事”

天水岭位于208国道,是晋城通往河南的必经之路。2021年,泽州县总工会联合泽州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天水岭建立“大货车司机之家”。如今,“大货车司机之家”已经成为过往司机休息的必选之地。“无论司机在哪里工作,只要是泽州县人,我们就可以将其纳入澤州县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泽州县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王海峰介绍道。

随着新技术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就业群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天穿梭于城市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省总工会积极推动“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下最大力气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当前,新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1037个,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万名,产业工人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走进2022年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爱心驿站”称号的河津市莲池公园“爱心驿站”自建点,窗明几净,微波炉、饮水机、空调、药品箱、雨伞等常用物品一应俱全。该驿站附近仅环卫工就有30余人,还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时常来休息、热饭、接水,使用率非常高。在“爱心驿站”午休的环卫工人周妙枝说:“‘爱心驿站建起以后,我们有了一个在外的‘家。”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服务。各级工会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职工维权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陆续推出,提升了服务产业工人的精准度和覆盖面,职工底气更足了、笑脸更多了、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总工会工匠靶向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工匠神形
工匠赞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