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量与质的影响

2023-08-29 08:28刘琳田朔
中国商论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间品进口

刘琳 田朔

摘 要: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量与质两个维度出发,研究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阶段创新的量与质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高强度进口的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差异化政策,充分发挥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的创新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间品;进口;贸易自由化;创新数量;创新质量

本文索引:刘琳,田朔.<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6):-08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8(b)--04

进口贸易自由化是我国加入WTO后的重要承诺,中间品贸易的大幅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关税减让也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特征。根据世界银行的WITS数据库,我国中间品进口的最惠国简单平均关税率从2001年的13.39%下降至2017年的7.75%,经过进一步自主降税,2021年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达到7.4%。从贸易结构来看,到2020年,我国中间品进口总额达到15684.27亿美元,占总进口的73.3%,占全球中间品进口的15.7%。所以,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创新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除了本身的科技力量外,充分利用外部技术与资源,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尤其是我国入世以来对核心零部件等中间品的关税政策,降低了企业引进中间品的成本,同时将多样性的优质中间品投入生产环节,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1 文献综述及机制分析

基于中间品进口自由化与创新对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现有对进口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存在促进论和抑制论两派观点:持促进论的学者认为,企业的研发创新主要依靠中间品进口,中间品进口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专利增加都具有促进作用,且与最终品相比,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的影响更突出、稳定。Goldberge等(2008)从实证角度研究中间品贸易,认为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促进了企业对技术的吸收与模仿。Colantone和Grino(2014)使用1995—2007年25个欧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数据发现,新的中间品对欧洲国家新产品的创造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Chen等(2017)和Coelli等(2020)分别使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一致认为进口自由化对研发与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持抑制论的研究中,一类学者认为进口中间品会导致对国外产品的依赖,通过依赖效应和替代效应降低了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意愿,而长时间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也导致利润低端化,进而使研发资金变少,最终抑制企业的创新;另一类学者认为进口竞争减少了企业创新,这与熊彼特效应是一致的。

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不乏笼统研究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综合创新两阶段分别研究创新的量与质的文章颇显匮乏。因此,本文借鉴创新的相关文献,从创新两阶段的视角出发,研究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中国企业创新量与质的影响,并做出异质性分析。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贡献有:首先,丰富了对创新的每一阶段分别考察创新量与质这一多环节、多角度的研究视角。其次,避免了单独使用专利数量等来衡量创新的片面性。最后,目前单独精确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量与质的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微观数据进一步研究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不同特性企业的影响作用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2000—2016年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涉及两套数据库:一是CSMAR数据库;二是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按照企业名称及年份将上述两大微观数据库进行匹配后,对匹配成功的样本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样本区间内ST和*ST的企业;(2)剔除当年新上市、已经退市或被暂停上市的企业;(3)剔除总资产、固定资产值为负值的样本数据;(4)专利授权与申请数量、政府补贴为零值时,取自然对数之后变为缺失值,故用各指标原值加1取对数加以替代。

2.2 理论分析与模型说明

关税能较为直观地反映进口贸易自由化的程度,WTO的Tariff Download Facility数据库覆盖了高度细化的产品层面的关税数据,且比较容易获得。此外,本文还以异质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作为本文核心解释变量的中间品进口自由化,使用中国对外国设置的中间品进口关税作为衡量指标。除此之外,因为各个进口来源国市场份额在企业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为更准确地衡量企业所面临的自由化程度,本文借鉴余淼杰、智琨(2016)的思路,以企业当年从某一国进口某种中间产品的金额占企业当年从世界各个国家进口中间品总额的比重作为权重,构建企业层面的中间品关税(hzjptariff),以衡量企业2000—2016年的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程度。

其中,k表示产品;c表示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指企业i在t年从国家c进口的中间产品k的金额;指企业i在t年进口产品k的总金额;是指在t年从国家c进口产品k时征收的从价税。关税数据来自WTO的Tariff Download Facility数据库。

由于企业的创新成果要经历从创新研发到投入使用的过程。本文参照韩先锋等(2015)将创新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一方面,总的申请量与授权量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创新数量的多少,发明专利作为专利三种类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其申请与授权的数量可以反映出创新的质的高低。另一方面,专利的申请只能作为企业利用资源进行創新研发的能力,而专利的授权才能使创新得以转化为社会经济价值。因此,本文将专利的总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作为衡量创新第二阶段技术转化的量与质的代理变量,将专利总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作为衡量创新第一阶段的量与质的代理变量,并以此作为稳健性分析之一。

2.3 模型构建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企业层面创新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

其中,下标i和t分别表示企业和年份;被解释变量lnnepit为企业i在t年的创新;本文分别用专利总授权量(lntotalgrant)和发明专利授权量(lnigrant)表示创新第二阶段技术转化的量与质,用专利总申请(lntotalapply)和发明专利总申请量(lniapply)衡量创新第一阶段技术开发的量与质。lnhzjptariffit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表示中国企业对外设置的中间品进口关税。除此之外,本文在基准回归中引入企业进口产品种类数(impnum)、资产收益率(roaa)、企业规模(L)、企业净利润(netprofit)、企业年龄(age)、政府补贴(itamount)、赫芬达尔指数(hhi_b)作为控制变量;和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层面的固定效应;为随机干扰项。为统一数量级,本文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处理,表1为本文所采用的样本中主要变量取对数后的描述性统计。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中间品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的基准回归

表2为式(1)的基准回归结果,每一列的回归都控制了企业的年份固定效应及地区固定效应。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企业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的专利总授权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系数皆显著为负,表明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创新技术转化过程的量与质的发展,也就是说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量与质有促进作用。控制变量方面,进口中间品种类数、资产收益率、企业员工人数、净利润、政府补贴对创新两阶段的量与质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口中间品种类数越多,企业越有更多的空间与机会,从不同的中间品进口中获得各种利益来促进企业本身的创新。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的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良好的经营状况能对企业创新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员工人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来源,充足的劳动力是企业能够有更多资源进行创新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的净利润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直接动力,是企业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所以净利润越高,企业不仅越有研发投入的经济来源支持,还具备进行创新的动力,所以对企业的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政府补贴无疑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政府支持与鼓励,所以给企业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动力。除此之外,企业年龄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认为成立年份较早的企业大多数是一些传统的企业,这些企业不像现在大多数新兴企业拥有年輕的思维与人才,与时俱进的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也因此受到抑制。行业四位代码的赫芬达尔指数对企业创新各个阶段的量与质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行业的竞争会产生“熊彼特效应”,抑制企业的创新。

3.2 稳健性检验

为使所得结果更可靠,本文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2的(3)~(4)列所示。在表2的第(3)列和第(4)列中,本文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衡量创新第一阶段技术开发的量与质的专利总申请(lntotalapply)和发明专利申请量(lniapply)。核心解释变量(lnhzjptaiff)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可以得出随着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专利总申请和发明专利总申请都不断增多,即中间品进口自由化显著促进创新第一阶段的量与质的提高,稳健性通过。

4 异质性检验

考虑到基准回归的结果是不区分类别的,从总体意义上揭示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却忽略了企业的本身属性及行业属性等异质性。所以,本文按照不同的依据将企业进行不同的分类,分别讨论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不同特性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表3展示了异质性检验结果。

4.1 基于进口强度的异质性分析

本文按照企业总进口金额的中位数,将企业划分为高进口强度企业和低进口强度企业。表4的第(1)~(4)显示,中间品进口自由化虽然对高进口强度企业和低进口强度企业创新的量与质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通过分组系数检验可以看出,对两种企业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别,且对高进口强度的企业影响效果要更强。相较低进口强度的企业,高进口强度企业在进口规模、进口强度都扩大以后,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习与吸收进口高质量中间品带来的先进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优质中间品,这可以给高进口强度企业节约要素成本、扩大利润,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经济支持。所以,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高进口强度企业创新的量与质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于低进口强度企业。

4.2 基于行业属性的异质性分析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标准(2017),将行业分类为高技术样本和非高技术样本。由表5的第(1)~(4)列的lnhzjptaiff的系数可以看出,从企业创新的量和质任一角度来看,中间品进口自由化都对高技术产业产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而对非高技术产业不产生显著性影响。首先,高技术产业本身拥有的更成熟的配套设施可以更有效地对进口的高质量中间品进行加工改造,为企业的下一步创新提供要素支持。其次,高技术产业本身拥有的优质人才,更有能力来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并转化为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而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所以,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CSMAR数据库的匹配样本,构造衡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创新两阶段的量与质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创新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分析和异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阶段的量与质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对高进口强度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量与质的影响更显著,对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创新的量与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中间品进口自由化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特点的企业实施具体的政策与鼓励方针,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各种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面对中间品进口的同时,主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利润、加大研发投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宋跃刚,郑磊.中间品进口、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20, 321(11):26-44+135.

BLOOM N., DRACA M., VANEENEN J. Trade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The Impact of Chinese Imports on Innovation, IT and Productiv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6,83(1): 87-117.

崔景华,李浩研,王昕.中间品、最终品的关税政策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制造业2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1(5):93-102.

罗长远,张军.中国出口扩张的创新溢出效应:以泰国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57-80+204-205.

GOLDBERG P K, KHANDELWAL A K, PAVCNIK N, et al. Imported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Domestic Product Growth: Evidence from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25(4):1727-1767.

COLANTONE I, CRINO R. New Imported Inputs, New Domestic Produc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4, 92(1):147-165.

CHEN Z Y, ZHANG J, ZHENG W P. Import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7(94):205-220.

COELLI F, MOXNES A, MOE K H U. Better, Faster, Stronger: Global Innov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20,104(2): 1-42.

Liu Q, Qiu L D. Intermediate input imports and innov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patent filing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6,103(9):166-183.

張杰.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活动的抑制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7):68-83.

LIU Q,LU R,LU Y. Import Competition and Fir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1,151(2): 102-650.

韩先锋,惠宁,宋文飞.贸易自由化影响了研发创新效率吗?[J].财经研究,2015(2):15-26.

余淼杰,智琨.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利润率[J].经济研究,2016(8):57-71.

猜你喜欢
中间品进口
中间品进口与中国企业创新
——基于进口关联化、多样化与高度化的多维视角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美国对华反倾销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间品进口为视角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对进口代收保付业务的思考
中间品进口对出口增加值影响的文献述评
中间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质量影响研究
进口中间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
再顶平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