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改革实践研究

2023-08-29 11:32伞洪光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高职院校改革

伞洪光

摘 要:加快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经验总结,明确了高职体育课程“德体并修、知行合一”的改革方向,探索出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改革的具体内容,构建了高职体育课程“三立、三改、三分、三融、三用、三通”立体化改革创新体系,并提出完善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立体化实践改革体系的建议,旨在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六个三”;改革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一般课题“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六个三改革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JG21EB238)和2022 年度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规划课题“德体并修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编号:2022LTXH075)的研究成果。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改革步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体现高职体育课程特色,培育全面发展人才,进行德体并修、知行合一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明确高职体育课程“德体并修、知行合一”改革方向

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特点。立足职业教育, 适应社会岗位, 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学生, 高职体育作为基础性工程,需要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达到德体并修、知行合一的效果,这是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德体并修一是指德育与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同向、同行、同段、同频,达到巧妙融合、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指德育与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效果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时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品德修养,也就是德、技、体这三个层面的融合发展。

知行合一原本是指学生道德意识、思想意识、掌握知识与付诸实践行动相统一,在本次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是指将体育道德意识、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技能的运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精神的行为体现融为一体。

2 探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确定“六个三”具体内容

高职学校体育肩负着全面育人的使命,落实三全育人方针,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三立、三改、三分、三融、三用、三通”的“六个三”立体化改革。“三立”是指: 一建立体育课程研究团队,二建立体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库,三建立体育课程改革考核标准;“三改”是指: 一改体育教学设计,二改体育教学文件,三改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三分”指分专业、分类别、分阶段;“三融” 是指融专业、融企业、融德育;“三用”是指:一使用线下体育课,二使用线上平台的体育教学资源,三使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三通”是指:一通体育两项运动技能,二通中华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念,三通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言行一致,求同存异。达到求知明理、强健体魄、精通技能、展现中华体育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审美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才能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体育课程“三立、三改、三分、三融、三用、三通”立体化改革创新体系

明确了“六个三”具体内容后,高职体育课程要想收到教学效果,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施。如何将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具体内容在体育课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真正体现出来,切实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需要构建“六个三”立体化改革创新体系,即: 以“三立、三改”为教育引领,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模式; 以“三分、三融”为改革核心,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机制; 以“三用”为平台,提供优质资源;以“三通”为改革宗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 以“三立、三改”为教育引领,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模式

作为高职体育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地实施体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找准育人角度—— 德体并修、知行合一。体育课程有着独特的特点,在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课程内容, 提高体育技术、技能,同时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实现德、体、技并修。学生将所学用于体育实践,德行体现在生活、工作中,实现知行合一。其次,提升育人能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体育课程研究团队与案例的引导。高职体育课程要体现“双主体”教学观念,保持与时俱进、育时代人才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培训学习,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社会人才的需求,明確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育人能力。体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提高育人本领的重要途径,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改进等方式共同提高,可以通过典型成功体育课程改革案例的引导,积累经验、找准途径。第三,做好育人改革—— “三改”的设计与实施,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才能落地见成效。“三改”是指:一改体育教学设计,二改体育教学文件,三改体育教学评价主体。上好课,需要设计好课, 体育课程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以及巧妙的设计与安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只有教师,还可以有学生本人、同学、行业企业,从不同角度、不同评价主体给予较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落地见成效。

体育课程是由不同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瑜伽等构成,体育运动项目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将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组建成团队,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和使命,能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凝聚德育元素于体育课程之中。根据体育课程开展情况,建立典型的课程改革案例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明确体育课程育人目标, 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定位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合理确定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主体, 凸显体育课程教学的时代性、特色性、创新性,凸显育人模式特色,育新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3.2 以“三分、三融”为改革核心,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机制

创新体育课程育人机制,围绕“立德立志、增智健体、成才用才”,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达到“德体并修、知行合一”的效果,“三分、三融” 改革是核心。

“立德立志、增智健体”,“三分”改革见成效。“三分”指分专业、分类别、分阶段。分专业是因材施教的充分体现,将学生依据专业特点和岗位性质划分成不同的授课对象,实现同一门课程面向不同授课对象求同存异,凸显特色。分类别是将公共体育课项目按照各项目特点分成传统类、团队类、舞蹈类、体能类、休闲类五大类别,成立五大类别研究团队,找出体育运动项目特点的共性和个性,突出个性、发挥共性,特色育人。分阶段是根据课程教学的不同学期、不同课时阶段设定不同的体育课程改革主题。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显隐结合, 育人于有形亦无形,德体并修,知行合一。

立足供需,成才用才,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三融” 发挥特色引领。“三融”是指融专业、融企业、融德育; 融专业是指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岗位所需,针对学校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道德素养设计体育教学。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融企业在于走进企业,学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作为人才培育的目标,落实“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理念, 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扎根行业、企业,立足时代需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必须注重教育改革创新,才能面向未来。立足时代需求,依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行业企业对学生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共同能力需求,调整体育教学方案,搭建具有职业体育特色的育人体系。融德育在于将德育的品德修养、价值观念等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3.3 以“三使用”为平台,提供优质资源

“三使用”是指:一使用线下体育课,二使用线上平台的体育教学资源,三使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使用线下体育课主要包括传统类的武术,团队类的足球、篮球、排球,舞蹈类的健美操、排舞、街舞、爵士,体能类的体能训练、塑身、田径,休闲类的羽毛球、轮滑、毽球等;使用线上平台的体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超星网络平台上的《体育》《体能》《武术》《排球》《轮滑》《健美操》《羽毛球》《篮球》《塑身》《田径》等以及智慧职教、学银在线上的课程;使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课、体育文化周、第二课堂比赛、体育文化宣传板等。

线下发挥体育改革特色,线上横向拓宽指导、纵向拉长时间,加之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综合熏陶,强健学生体魄,调节学生心理, 增强学生自信,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3.4 以“三通”为改革宗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体育课程是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校期间学生至少学会两项体育锻炼项目,通过体育项目的课内外学习与锻炼,将中华体育精神巧妙地融于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过程感受中华体育精神,学会体育锻炼方法,掌握体育锻炼项目技能,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

4 完善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立体化实践改革体系的建议

4.1 学校高度重视高职体育课程实践改革,广辟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对高职体育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体育的发展。学校越重视高职体育,高职体育的政策引导、制度保障越完善,高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研究性越高,进而高职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得越快,改革思维活跃、改革劲头十足,高职体育课程的实践操作思路广、实践摸索深、积累的经验多,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就明显。

加大宣传力度是推动高职体育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了解高职体育、从事高职体育锻炼、发挥体育锻炼德育价值、激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除了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作用,离不开校园体育文化,离不开宣传引导。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宣传能体现出时代性、创新性、引导性、凝聚性,宣传引导需多样、多途径, 借助电子屏、宣传栏、报纸、文化长廊等发挥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无处不在、时时存在的效果,才能加快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与发展速度。

4.2 提高高职体育课程师资队伍水平,加大培训力度

体育教师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其课程改革的水平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实施。加强高职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改革理论水平,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是推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对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造诣深厚、人文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才能将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加深、推进。

4.3 不断反思调整,确保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 立体化实践改革的时效性、针对性、精准性

反思是提高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立体化实践改革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实践、总结、归纳,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保持与时俱进,将理论上升为实践, 积累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立体化实践改革经验、提高改革的效果,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体育运动项目特色,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因就业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确保高职体育课程“六个三”立体化实践改革的时效性、针对性、精准性。

參考文献:

[1] 李响, 郭修金.“五育融合”视角下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时代价值、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J]. 体育学研究,2023,37(1):95-101.

[2] 赵扬, 周晓宇, 盛誉. 新时代高校体育育人融入“三全育人”体系策略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38(8):33-36.

[3] 尹志华, 付凌一, 孙铭珠, 等.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 体育学刊,2022,29(4):104-111.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高职院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