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2023-08-30 11:09刘景卫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初高中高中历史学科

刘景卫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适应高考改革需要,高一历史教学也随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也日益重要。高中教师应不断修炼内功,转变教学观,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理清历史发展主线,建构完整的历史体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总结与转变,以适应高中历史学习及新高考需要。

历史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趣味性和生动性。历史教学应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只有被激发了历史学习的兴趣,才能有进一步探究历史的欲望和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始终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这里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教材中适当补充一些生动感人的材料,如诗词、故事、歌曲、图片、表格等,或烘托课堂氛围,或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或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或化深奥晦沼为简单生动;只要用得合情合理,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春秋五霸时,可以补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韧复国的材料;在讲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了,可以添加年过六旬的左宗棠抬棺上前线,无畏生死,率领清军抗击沙俄,最终收复国土的故事;这类故事的补充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历史知识。

初中学生一直把历史作为副科, 即使历史参加中考,但其地位与语数外大学科不能比,与物理化学学科也不能比。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错误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件事。高中开学之初就应该告诉学生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学习的相同与不同,要让学生认识高中历史学习在学科地位、课程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不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初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从高中学习任务看,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属于主课,需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并且是高考文科必考科目之一,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引用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以及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来说明历史学习的实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主动完成高中历史学习任务延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叶圣陶曾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没有养成历史学习的良好习惯,还保留着对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应根据实际教学适时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預习、阅读、笔记、听课、作业、练习、复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并采取具体措施督促学生养成历史学习的基本学习习惯。高一历史教材每一课知识点都比初中要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非初中可比拟的,要在一节课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很艰难的。为此,教师应在新授课之前布置预习任务,在上新授课时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如必修一第五课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根据课标可以适当布置些预习题: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对希腊文明产生什么影响?2、什么叫做城邦?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有何影响?3、雅典民主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4、概括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的认识,掌握某一学习领域中的基本历史概念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化难为易作用。如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响起》一课时,讲清历史概念就非常重要。这一课涉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和北伐。而其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北伐初中学生都重点学习过了。而学生的理解的难点就在这几个概念,只有重点讲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的概念,这一课就容易理解得多。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历史教师如果达到第三境界, 学生必然是始终兴趣高涨。

如袁腾飞老师的历史课让学生终身难忘,与其扎实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

系统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记忆,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是学习的正途。中考使得学生被动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但他是零散的,这些知识极容易遗忘,因此必须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独木桥引上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的阳光道;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体系,在识记上融会贯通,在运用上触类旁通,才能适应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的高中课程,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

高一是学生逐步熟悉和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过程。高一的历史课程学习,是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逐步认识、适应、调整的过程,是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技能方法、甚至是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由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转变。因此高一非常有必要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构建学科学习架构,形成历史学习素养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初高中高中历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超学科”来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