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型湖泊主养鳙鱼健康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2023-08-30 14:51王昌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4期
关键词:鳙鱼效益分析技术

王昌辉

摘要 丘陵型湖泊主养鳙鱼健康养殖模式是一种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在近乎纯天然环境下合理放养,科学管理、安全捕捞,获得生态优质健康商品鳙鱼的养殖模式。本文以安徽舒城万佛湖主养鳙鱼健康养殖模式为例,从基础环境调查、养殖技术要点、成鱼捕捞过程、效益评价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合理发展湖泊净水渔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丘陵型湖泊;鳙鱼;健康养殖;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65.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4-0060-04

丘陵型湖泊主养鳙鱼健康养殖模式是指利用丘陵型湖泊自然条件,遵循生态学原理,依据鳙鱼的自身生长规律,在养殖过程中不投喂人工饵料,不施放化学肥料,让其在纯天然状态下生长成商品鱼。这种商品鳙鱼未受到有害物质侵染,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属于健康和安全的食品。安徽省舒城县万佛湖发展丘陵型湖泊主养鳙鱼健康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文现将该养殖技术及效益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1 基础环境调查及分析

做好湖泊基础情况调查是发展湖泊鳙鱼健康养殖的前提。

1.1 湖泊周边环境

万佛湖为丘陵型湖泊,面积50 km2,可养殖水面3 350 hm2。20世纪,万佛湖曾水生植被茂密,渔业资源丰富,但一度由于采砂盗砂现象泛滥,湖区水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渔业生产亦遭受损失。近十年来随着禁砂工作的开展和生态保护管理力度的加大,水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渔业资源也得到迅速恢复,湖泊周边环境持续向好。今后仍需保持完善各项举措,严格控制污染源,继续做好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确保健康养殖的环境要求。

1.2 湖泊水质理化因子及浮游生物

经过现场测定和实验室检测,万佛湖水质硬度尚可,碱度较低,高锰酸钾指数达标,近年来氮、磷元素被充分吸收。湖泊浮游藻类以绿藻为主,绿藻平均生物量占藻类总量的78.69%,硅藻平均生物量占藻类总量的11.62%,蓝藻较少,且硅藻较绿藻呈现快速增长趨势,显示湖泊水质清洁度向好。2019年万佛湖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为9.23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53 mg/L;2020年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为9.87 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49 mg/L[1]。

1.3 湖泊水质类型

根据湖泊水质及营养状况,一般将淡水湖泊分为3种类型,一是贫营养型湖泊,二是中营养型湖泊,三是富营养型湖泊。经湖泊水质理化因子分析和生态综合检测,万佛湖水质轻度污染,属贫-中营养型水体,为国家地表Ⅱ类水,适合发展主养鳙鱼的渔业发展模式。

1.4 鱼产力测算

湖泊中鳙鱼的天然饵料主要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藻类、腐殖质、有机碎屑及上游河水带来的营养物质,鳙鱼产力是指以浮游生物现存量为基础,将天然饵料转化为商品鱼产量的能力,鳙鱼产力的大小主要由湖泊中天然饵料丰欠程度决定[2]。万佛湖鳙鱼产力测算见表1。

1.5 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调查结果和湖泊营养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质保护方案,确保水质稳定在地表Ⅱ类水。确定年产商品鳙鱼180 万kg,回捕率30%以上,鳙鱼起捕规格≥2.5 kg,产值3 000万元以上。形成完整优化的万佛湖鳙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2 养殖技术要点

2.1 加强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

考虑到鳙鱼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苗种培育工作尽量做到自繁、自育、自养。每年从家鱼原种场补充选购一定数量原种亲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亲鱼培育,以保证鱼苗质量。苗种培育的水体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1995和GB18407.4—2001标准要求,生产用水水质符合GB 11607—1989规定;水深和面积符合《中国池塘养鱼技术规范》要求,苗种培育严格按照《鳙鱼苗种培育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置独立的排灌设施和增氧设备,并做好各种记录和养殖日志。培育周期1~2年,下塘鱼种规格多在200~400 g/尾,其间做好适时分塘,严禁使用禁用药和化肥。

2.2 把好鱼种投放环节关

2.2.1 投放鱼种质量  为把好投放鱼种质量关,应在苗种培育阶段定期抽查检验,从饲料投喂、水质控制、日常管理、消毒管理、鱼病防治、产地检疫等方面检查能否满足鳙鱼生态健康养殖要求。冬季投放鱼种前,技术人员应亲自到苗种生产塘口检验鱼种质量;鱼种运输到湖泊入湖前,技术人员抽查验收,要求鱼体达到体色鲜亮、规格统一、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入湖。

2.2.2 投放规格  鱼种投放规格按水面大小、水位深浅、水质肥瘦及预期产量高低而定。大规格鱼种是增产和稳产的必要条件[3]。一是大规格鱼种体质好,耐受力、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二是鱼种规格越大被水鸟、肉食性鱼类等天敌捕食的概率降低;三是小规格鱼种易沿湖泊拦网逃逸。养殖实践证明,随着鳙鱼放养规格逐渐加大,回捕率稳定在30%~45%,提高了回捕率,也压缩了养殖周期。但通过对比历年数据,发现虽然随着投放规格的加大,回捕率有明显提升,但规格加大到一定程度,商品鱼的增重倍数有所降低(见表2),可见,不能一味追求加大投放规格,较适宜的投放规格在4~10 尾/kg,体长在20~25 cm,能取得较好的收益[4]。

2.2.3 投放时间和方式  鱼种宜实行冬季投放,具体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至翌年1月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此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较较弱,便于拉网操作,运输损伤小;二是此时鱼种体质健壮,适应湖泊环境能力强;三是开春水温回升,适口饵料充足,鱼种生长旺盛,延长了生长期;四是避免了鱼种越冬管理,节约成本。考虑到鱼种对湖泊环境有个适应性过程,以及免遭冬季候鸟及掠食性鱼类的捕杀,可先在湖泊鱼种投放地点附近选择一个网拦库湾,对鱼种进行过渡性暂养。鱼种进入库湾前,用4%的食盐水对鱼体消毒处理10 min。安排专人24 h看管,经过适应性暂养,至3月底前再投放湖泊。

2.2.4 投放密度和搭配比例  根据当年湖泊饵料系数实际情况,鱼种放养密度一般为60.0~67.5 kg/hm2(表3),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当搭配10%左右的鲢、草、鳊、鲤、鲫、鲴等其他养殖品种。

2.3 加强鳙鱼健康养殖日常管理

2.3.1 湖泊水质调节  遵照生态健康养殖的生产标准,运用鱼类生态学和养殖工程学原理,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使鳙鱼饵料生物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区间,以满足鳙鱼正常摄食和生长需要。湖泊水质调节一般采用2种方法:一是敞水区以生物操纵调节搭配养殖品种;二是以种草移螺的生态修复方法扩增水生动植物资源。

2.3.2 饵料来源控制  生产中饵料来源于湖泊中的天然饵料,主要是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等,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不施放化学肥料等。

2.3.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巡逻,防止电鱼、毒鱼、偷鱼等情况发生;检查防逃拦网是否安全;经常观察鱼群活动状态,抽检鱼体体表状况,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防和及时补救工作;同时加强巡视湖泊上游和周边是否产生新的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2.3.4 做好健康养殖记录  包括苗种采购、安全管理、捕捞运输、鱼病防治、销售记录等,建立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每年对照鳙鱼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进行认证1次,确保符合健康养殖要求。

3 湖泊鳙鱼健康养殖捕捞技术

3.1 捕捞工具工法

鉴于万佛湖为丘陵型湖泊,鳙鱼捕捞适合采用湖泊深水网箔捕捞方式。网箔捕捞实质上是一种陷阱性渔法,其渔具结构组成是运用纤维网线编织形成固定形状的网衣,再将网衣按照某种固定方式布设在鱼群活动的通道上,使鱼群易进难出而达到捕捞目的。经过多年改进和逐步完善,深水网箔已成为万佛湖主要的渔具渔法。另外,抬网灯光诱捕也是万佛湖的主要捕捞方法之一,并将太阳能发电运用于灯光诱捕,解决了湖面用电线路过长的难题,保障了湖泊用电安全。

3.2 捕捞时间

改季节性捕捞为常年性捕捞。即每年3—12月采用深水网箔捕捞作业,6—9月采用深水网箔和灯光诱捕抬网共同作业的捕捞方式,此种捕捞方式降低了联合渔法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达到了轮捕轮放预期效果。

4 小结

4.1 优质苗种供应是前提

优质的鱼种是湖泊鳙鱼健康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苗种供应尽量实现自繁、自育、自养,选购鱼种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原良种场,鱼种品质有保证,成活率高,生长快。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苗种,检疫合格后投放。

4.2 合理的放养规格、密度、搭配比例是关键

湖泊生态健康养殖的鳙鱼,其身体成长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应根据湖泊水体营养类型和饵料系数,同时参照近几年鳙鱼生长规格、回捕率等指标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合理的放养规格和密度,使放养规格、数量、搭配比例与水质状况及饵料资源相适应,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4.3 先进的捕捞方式是保证

一是深水网箔和灯光诱捕抬网捕捞均属被动性诱捕,捕捞方式温和,商品鱼未受强烈刺激即捕起,做到了无痛苦少损伤,商品鱼品质得到了保障。二是常年性捕捞可以错季节销售,提高了经济效益。

4.4 湖泊鳙鱼健康养殖模式优化

通过对万佛湖鳙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优化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湖泊鳙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即鱼种投放时间为12月至次年1月,投放方式为暂养至3月份;搭配比例(1~2)∶(8~9),投放量60.0~67.5 kg/hm2,鱼种规格150~300 g/尾;鱼种质量按健康养殖要求;捕捞方式为3—12月深水网箔捕捞,6—9月灯光诱捕抬网;起捕规格鳙2.5 kg、鲢1.5 kg;增重倍数4.0~6.0;养殖周期2~3年。

5 效益评价

5.1 经济效益可观

2011—2020年,连续大幅度投放鱼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均投放鱼种21.81 万kg,年均捕捞103.88 万kg,放养鳙鱼年增重倍数约为4.70,年产值突破2 000万元。若购买鱼种价格与商品鱼出售价格相同,1 kg鱼种当年将会生产出4.7 kg鳙鱼,投入与产值之比高达4.7,去除其他成本,效益仍十分可观。

5.2 社会效益明显

由于采取健康养殖模式,保障了商品鱼品质,渔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湖泊水质得到保护,周边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5.3 生态效益显著

作为水源地湖泊,通过放养滤食性鳙、鲢等鱼类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生态修复方式,对环境副作用小,成体低,可达到保护湖泊水质和净水渔业效益双丰收。尽管湖泊上游河流和雨水仍会带来生活污水,但自实施该项措施以来,湖泊水质并未受到污染影响,且有逐渐向好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湖泊开展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根据生物操纵理论,鲢、鳙吃掉了部分浮游生物,改善了水质,对防止湖泊水质恶化起到了显著作用。鱼类身体也是摄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长成的,按照鲢、鳙鱼机体所含N、P的量推算,随着商品鱼的捕起,每年从湖泊中约带走氮17.9 t、磷1.16 t,相当于每年带走碳酸氢铵(NH4HCO3)107.8 t、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2H2O]14.9 t,净化湖泊水质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作为安全的饮用水来源。同时,鳙鱼生态健康养殖属于绿色低碳渔业,每年吸收、固定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了碳排放,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志兵.杭州西湖浮游生物调查及其与运河杭州城区段水质的对比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9:15-16.

[2] 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一种水库大面积生态养鱼方法:CN201210253342.5[P]. 2013-05-15.

[3] 耿明顺.浅析高沙地区水库鳙鲢生态养殖[J].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6(3):73-75.

[4] 张峰,何跃.大水面鲢鳙鱼生态养殖放养量及鱼产力探讨[J].科学养鱼,2020(4):80-81.

(責编:何 艳)

猜你喜欢
鳙鱼效益分析技术
深水钓鲢鳙鱼的优越性
选对钓点钓鲢鳙
红鳙鱼和黑鳙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