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谁还会相信我能做好呢

2023-08-30 06:33黄婧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宗祠博士后城中村

黄婧

还记得我当年参加高考时的语文作文题是“拒绝平庸”,结果那年全省的语文平均成绩不及格。在那年,平庸的我语文考了79分,而语文总分160分。其实在少年时,我总有一股没来由的自信,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非常特别的存在,甚至可以名垂青史。可是后来,我遇见足够多的事、足够多的人,发现自己真的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也试着接受自己的平凡。

我是江苏人,在读博士以前,我一直待在家乡的舒适区里。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保研,还沾沾自喜于不用经历考研的厮杀。研究生毕业后,我对博士就读学校的选择还是拘泥于江浙沪地区,因为离家比较近。然而,机缘巧合之下,我被远在广州的中山大学录取。被录取后,我犹豫过,但我还是想尝试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于是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来到广东,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广东地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丁兴旺,几乎所有当地同学的家里都不止一个孩子。同时,这里特别看重宗祠文化,比如有名的陈家祠,集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和彩绘壁画于一体,极具岭南特色,让我这种从小没有接触过宗祠文化的人在看到它第一眼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这些发现让我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有多么匮乏。城中村是广州的特色。从学校北门出去,穿过马路就能到达江边,对面是耸立的高楼,扑面而来的是广州的繁华与包容。然而,从学校小北门或者小西北门出去,立马会进入逼仄的小巷,这就是城中村了。在广州,有无数这样的城中村。当我从熟悉的城市走出来,突然感觉世界变大了,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就不应该保研本校,而应该拼尽全力去一个更好的平台,也许就能收获更广阔的视野。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更有勇气向未知的土地进发。

当我在辽阔的大世界里迈开步子时,也有一些坚硬固执的东西在内心的小世界里悄然瓦解。

我以前很胆小,害怕在人群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听报告时,我明明对演讲者的内容有一些疑惑,却很少主动站起来质疑;偶尔大胆提问的时候,会脸红,有时讲话还会结巴。因此,在学术生涯里,我也很少去申请什么奖项,总觉得自己肯定竞争不到。直到來西湖大学做博士后,我在导师和学院老师的鼓励下,参与了“西湖优秀女性博士后奖”的评选,赶在截止日期当天上交了所有材料。

没想到,我竟然成为最终的三个获奖者之一。意外之余,我意识到,也许更优秀的人没有参与评选,但在所有候选人中,我们要相信自己就是佼佼者。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如果执着于跟他们比较,只能让我们深陷不自信的沼泽,我们只需要跟过去的自己比较,点滴的进步都值得肯定。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谁还会相信我能做好呢?

颁奖典礼上,我们需要发表获奖感言。我的“习惯性”胆怯又出现了。我的先生鼓励我,害怕做不好,归根结底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我们不擅长临场发挥的话,就把发言内容烂熟于心,不管在哪里停下,都能再接回去。在反复练习后,我终于在台上展现了一个自信的自己。

短暂的高光时刻之后,工作和生活归于平淡。一天,我得知了一个英语角活动,很想参加,却又纠结起来,怕去了不知道干什么。我问自己:是不是想用英语去交流,提高口语水平?答案是:是。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活动当天,我硬着头皮加入了一个有外国人的聊天队伍,大家聊了学术课题,明显能感觉到外国友人在其中也有点尴尬,这反而让我放松了一些,原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自在嘛。在自由聊天的环节中,我没有同伴,只能主动跟旁边的男生搭讪。在聊天中得知,他是西湖大学第一届本科生,他们班里有60个人,女生很少。他告诉我,很多女生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科研。我也回忆起高中读理科时,班里的男女比例还没有这么不平衡。顺着这个话头,我提到在科研领域,女性比例在逐级减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女性绽放光彩。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敢于踏出第一步,后面的事顺其自然就好。一旦有一个好的开头,我相信,大部分事情都会有一个比我们预想要好的结尾。

去异地求学,主动申报奖项,独自社交……我慢慢懂得,一直担心、害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胆小,将自己束缚在自己画的圈里。普通不代表失去自我,不代表一无是处。勇敢一点,自信一点,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去收获更优秀的自己。有时候,人的潜能真的会超乎自己的想象。

猜你喜欢
宗祠博士后城中村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慷慨宗祠祭先贤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