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2023-09-01 20:39邓可煜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中职

邓可煜

(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云南普洱 665000)

一、引言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应有之意。实践育人作为中职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其内涵是依托专业理论知识支持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起到对外行动力和对内价值观的重塑,其广泛的教育场域和人本性复归使其成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1]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已然成为职业院校开展最广泛的德育实践活动。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意义

(一)笃志润德,培育职业素养

根据《志愿者服务条例》志愿服务被界定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向社会或他人提供服务的方式,自愿无偿开展的公益活动”[2],是我国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渠道,其内涵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精神,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逐渐成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中职医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倾向于选择服务行业,由于受限于学历,往往只能选择从事最为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区的工作岗位,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对他们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依托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成为中职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议题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因为对于中职学校生来说,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强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直接地接触到志愿服务对象,在服务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职业使命和社会价值,对自己的专业及未来职业有更为深刻理性认知和感性理解,不断增强其职业素养,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中对学生和社会人的进行一个很好的角色转换。

(二)立心铸魂,厚植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在中职学校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服务活动,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使其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协调统一。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经常性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唤醒内心觉悟,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道德遵循。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价值多元化和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极大挑战,越来越多的人陷入重物质轻精神的畸形价值追求,甚至出现精神危机,我们广大的青少年也深受影响。由于中职学生大都处在心智发展不完备的年龄,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得其更容易受到思想侵蚀,被不良文化污染。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重要途径,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是培育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对当代中职学生脱离精神困境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境界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同时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涵育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从自我认知、思想意识和个人行为等维度,对家国情怀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从而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把“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的“大我”之中,自觉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三)同频共振,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志愿服务是以政府部门、学校、基层自治组织为主导,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是中职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重要体现。中职学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积极吸纳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不同主体参与到志愿服务内容设计、效果评估和项目评价等环节的方式,在不断中职学校丰富志愿服务内容的过程中,推进中职学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建设,这既有利于打破以往传统实践育人模式以学校为主导的困境,又能通过“校企”“校社”合作的方式,逐步解决志愿服务以往在项目内容开展中的供需壁垒,实现志愿服务在供需层面的帕累托最优。除此之外,通过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能够逐步建立良性、充分互动的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打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切实形成育人合力,这对于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水平,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中职学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价值体系塑造缺位,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浅薄

从价值层面看,服务社会、互助、仁爱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价值取向,与当前中职学校在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中注重的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但是,当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普遍侧重于学生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培养,尽管近些年随着课程思政的广泛开展,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有所提高,但志愿服务仍被大部分中职学校简单的划归为“文明校园创建”的一部分,未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进行重新整合,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志愿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由于对志愿服务的主旨认识不够深入,而难以通过现有的认知和理解做到知与行的转换,志愿服务中蕴含的职业素养培育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加之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前期普遍缺乏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参与,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面,致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流于形式。此外,中职阶段作为学生心智、价值观和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若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缺乏前期正确价值体系的系统构建,容易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仅停留于实践层面,而未能起到深层次的育人和价值塑造的目的。

(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逻辑不严密,活动开展缺乏靶向性

当前中职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由学校团委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以班级管理任务的方式下发给班主任,由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带学生参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而大部分班主任由于缺乏系统的志愿服务活动和指导教师培训,使得其在缺少明确的活动总纲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活动开展的思路不清、开展方式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若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学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结果系统的评价考核,这就会造成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不到位,而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视作一个学业任务,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志愿服务完成度不高,从而无法体验甚至是无视志愿活动实践能给自己带来能力的提升和必要的社会经验积累,最终以消极应付活动了事,而达不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增强育人效果的目的。

(三)志愿服务活动评价与激励方式单一,缺乏内生动力

开展志愿服务实践的目的是在育人过程中让中职学生深入社会、增加经验、培养职业素养和意识。但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开展,使之达不到育人效果的整体最优。目前,中职学校在志愿活动的开展中普遍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过于强调对于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对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标准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定量定性的评价标准依据,使得指导老师在对学生的志愿服务评价的过程中,呈现出主观性强、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造成过程化监督失效和阶段评价缺位。此外,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但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缺乏对学生制度性的鼓励,使得大部分学生将参与志愿活动视为“无偿的”的高尚道德实践行为,片面窄化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也难以将志愿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造成了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3]但在激励机制方面,由于低估了志愿服务激励功能对学校有效开展志愿活动的作用,大部分中职院校目前尚未建立志愿服务相关的激励机制。

(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滞后,专业特色优势难以发挥

专业性本应是中职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在开展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协同规划,使得志愿服务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较低,志愿服务活动的选择由于缺乏对当地社会服务需求的了解,而在具体开展中表现为自成一体,在服务育人和服务社会方面均未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就拿目前中职学校志愿服务的开展项目来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仍然同其他中职学校一样,主要以校园附近的街道和社区开展综合环境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的形式为主,一方面使得志愿服务项目未能凸显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社会认可度不高;另一方面学生专业训练和职业素养和意识难以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得到提高,使得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效果和意义大打折扣。

四、优化路径思考

(一)重构课程体系,厚植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既是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其强化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落实上述目的,关键在于将志愿服务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特色的有机结合。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以遵循教育规律和志愿精神的引领为前提。[4]为此,在中职学校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状况和思想认知状况,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专业特色和优势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思想素质教育方式,促进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具体而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课程设置中,明确将志愿服务纳为中职课程思政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参加志愿实践活动的方式将志愿服务精神和内涵深扎于学生心中,加强志愿服务的文化浸润。同时,积极运用网络教育、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传播媒介,打造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提高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熏陶和价值培育,加强中职学校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体意识。

(二)完善制度体系,明确活动目标

学校要充分认识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育人方面的作用,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学情和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从责任分工、制度保障、开展形式、内容选择和考核评价方式,全面系统地规划志愿服务活动,破除以往将志愿服务任务化机械性执行的被动局面,从源头保证全过程育人的效果。以过程化管理方式替代原先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在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实施方案的确定和活动成果总结等环节,尊重学生的意见,充分体现中职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吸纳专业课教师、校外导师等共同参与中职学校志愿服务指导队伍之中,化解以往专业性指导意见不足和志愿服务活动过于行政化的困境。

(三)完善评价激励体系,强化学生参与内在动力

立体多元的评价激励体系的形成是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关键,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其有效执行有利于将志愿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是志愿服务活动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在评价体系方面,采取主观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材料收集、阶段性评价、达成的目标、宣传报道、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既要涵盖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心得体会、班级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学校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评定反馈等基础性材料,又可包括阶段性宣传报道和成果展示等材料。一方面,完善对于志愿服务管理的过程性管理制度,以志愿服务手册中的具体过程性考核指标替代原先单一的志愿服务时长的考核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总结表彰工作,对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志愿服务时长与积分挂钩,形成积分兑换的实物奖励机制。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通过颁发奖励证书和荣誉称号的方式,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鼓励,并将志愿服务活动中所获得的证书及荣誉称号作为学生在评优评先中的重要参考条件。每学期由学校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进行推选测评,推选“志愿服务之星”,给予特殊激励标识,张贴在学校专门设置的荣誉者宣传栏中的方式进行外部的正向激励,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自我驱动式有序发展良性循环。通过升旗仪式朝会、主题团日、“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系列主题活动等形式,以正确育人导向,向全校学生进行优秀典型和模范引领的宣传,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校内影响力,为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活动氛围和积极导向,进而带动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四)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深化与社区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不断整合社会实践资源,创新社区与学校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打破现存的志愿服务在开展内容上的供需矛盾,积极探索符合中职学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学习需求的志愿服务模式,逐步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如中职卫校可定期开展门诊导医、陪诊、义诊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并依托“护士节”、世界卫生日、艾滋病日等卫生相关的节日,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公众进行卫生知识的科普及健康教育服务等。除此之外,依托共青团和学校社团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将志愿服务内容进行专业上的细分,依托现有的实践教育基地,逐步形成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提高志愿服务供给在社会效能和育人效果上的帕累托最优。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中职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志愿……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