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情境化作业的路径探析

2023-09-01 05:51冯敬洋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冯敬洋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新课改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令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出现了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同时突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新趋势。文章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为例,通过教学中情境化作业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的过程,研究语文情境化作业的实施策略,以期达到助力学生“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作业;核心素养

“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将语文作业情境化即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场景中和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主动地实践,从而在实践和体验中产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认同[1]"。在教学中,情境化作业有以下几种实践途径。

一、在作业中再现“美的”情境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目标的内容除了古诗文以外,基本都是描述美景的课文。这正是新课改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目标指向。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经验让他们的兴趣或者审美情趣多集中在耀眼的、色彩突出的事物上。课本中带来的季节更替的变化美,自然现象的动态美,动植物的姿态美、品质美……往往不能被学生深入关注。因此,再现“美的”情境应是三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秋雨》和下册第三课《荷花》,两篇都是写景类文章,其课后习题的内容相似,其情景化作业可进行如下设计。

(一)情境化作业设计

做个“会写诗的小小摄影师”

1.课前拿起相机或手机拍摄小区里的秋景,拍摄池塘里的荷花,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己觉得最美的荷花图片,将电子版发送给老师。

2.课上对着屏幕中的照片说一说为什么拍摄这处美景,也可以说一句话赞美它,哪怕是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课前摄影成果

有的学生真的会找来一片完全没有枯萎痕迹的金黄的银杏树叶拍下照片,专门找到没有开放的荷花苞拍下来。

(三)课中交流成果

学生A:我拍的金黄色的银杏叶像金子。

学生B:我们小区路上落了很多叶子,更像金色的地毯。

学生C:我专门拍了荷花,但是我不知道粉的、白的荷花像什么。

学生D:我们学过,“美好的事物可以像美玉”。

…………

(四)课后迁移

选一种你觉得美好的植物画一画,再仿照课文第二段的样子写写它的美。

在交流過程中,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他的照片有多美,也想赶快为他的照片作上一句优美的诗。一时间,学过的、没学过的修辞都被学生自己感悟到了,课文中那句“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的意思也不言而喻。课后,学生还会继续用画笔挥洒着自己对美的热情。

二、在情境作业中找到对寓言哲理和美好品质的认同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注重精神和思维导向的课文占了很大的比重。上册第三单元和下册第二单元都是寓言故事题材的课文;上册第八单元和下册第八单元都是关于美好品质的题材内容。这是新课改里核心素养内涵中文化自信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

小学生经历了爱听父母讲故事的阶段,到了三年级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已有经验中对哲理和品质的认识通常不够全面,对背景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因此,设计以故事和人物背景为导向的情境化作业很有必要。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都是歌颂人物美好品质的课文,背景都是抗战。主人公分别是白求恩和赵一曼,突出的美好品质都以奉献精神为主。然而,奉献精神有别于小学生所熟悉的乐于助人,奉献精神强调的是不求回报的爱的付出,载体往往是某种事业。让学生体会奉献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同身受。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中,如果学生不能体会“阵地”的意义,感受不到“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又怎么能认同白求恩的伟大?现在的小学生从来没有饿过肚子,他们也不容易发自内心地理解那个“粗瓷大碗”对于战士的意义。在这两课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影任务。

(一)情境化作业设计

1.观看电影《长津湖》。

2.思考三个小问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阵地”是什么;(2)找出你认为最危险的一幕;(3)找出最令你感动的一幕。

(二)问题(1)交流成果

学生A:“阵地就是不能被敌人占领的地方。”

学生B:“阵地是方便战士们打仗的地方。”

学生C:“阵地是一个守住了就能打胜仗的地方。”

…………

有了这些体会,就很容易引导学生体会“阵地”是战士们浴血奋战也要守住的地方,而手术台上没有硝烟战火,却被白求恩当做“阵地”,可想而知他是把自己当做一名像战士一样的医生,治病救人时的白求恩像战士守住阵地一样执着救治伤员。

(三)问题(2)交流成果

学生A:“我觉得最危险的是战士们躺在乱石堆躲避敌军飞机侦察。”

学生B:“最危险的是雷公开车躲避炸弹轰炸,带走标识弹的时候。”

…………

这几处情节中,战士们随时都有被炸死的危险。而在回忆完“雷公”将标识弹开车带走的情节后,教师问学生可否用“乐于助人”来形容“雷公”时,有的学生甚至忍不住发笑。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学生已经融入激烈的战争场景,甚至已经把自己当做一名战士。他们认为战士为了打胜仗,为了救更多的战士,和他们平时借给同学一支铅笔,为班级劳动是两种事情了。在这种情景体验中,对于课文主人公奉献精神的认同与体会已经不言而喻。

(四)问题(3)交流成果

学生A:“我认为最感人的地方是战士们被埋在雪里一动不动,直至冻死。”

学生B:“最感人的是圣诞节敌人用篝火舞会、美味的肉罐头等食物来庆祝,而志愿军战士吃的是冻得会把牙齿硌掉的土豆。”

…………

学生从自己捕捉的镜头中体会到了志愿军们在“吃”的问题上有多么大的坚强意志,这也正是课本中赵一曼的精神体现,是那只“粗瓷大碗”对于战士们和我们现在人的价值意义。

导演用电影的场景和画面在搬运历史故事,搬运生活,搬运情感……让观者身临其境;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和导演一样,教师在搬运知识,让学生感同身受。情境化的语文作業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获得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感同身受的认同会达到更好的价值引导效果,也可以更多地增加价值内化的可能。

三、让习作的情境“可视化”

三年级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基本都需要设置活动环节,在教材的导向下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不难,而在有趣的实践活动后让学生会写出来往往是习作教学的难点所在。

让习作的情境“可视化”就是给学生提供可视化的范文和素材,目的是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自己体验过的情境,在文本情境中习得合适的结构,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

例如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很多学生写去游乐场的经历时可能会用大量文字介绍去之前的准备,去的过程,又或者是在逐个介绍玩了什么等。笔者在班级群中发布多篇范文,给学生布置了“选范文”的任务:

(一)作业设计

1.选一篇你喜欢的范文。

2.尝试找出与你的经历和体验相同的部分。

3.圈画精彩语句,说说圈画的原因。

4.给范文标上段落序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段落意思。

(二)问题1和问题2交流

学生A:“我找范文是写去水族馆,我也去过,里面有很多可爱的鱼,但是最精彩的还是水上表演。”

学生B:“我选的范文是写去游乐场玩,作者和我一样都最喜欢玩过山车。”

学生C:“我选的范文是写抓鱼,我也抓过鱼,特别有意思!”

…………

(三)问题3交流

学生A:“我圈画了‘车一下子冲下了滑道,我的心激动得快从嘴巴里跳出来了,因为这句话和我坐过山车时的心情一样。”

学生B:“我找的是‘我用力用力再用力,涨得满脸通红,简直红得像西红柿一样,因为这里写得很真实,我也和别人玩过掰手腕比赛。”

…………

完成前三项任务的交流之后,笔者根据交流成果引导学生解决了选题和选择写作重点的问题,重点即写高兴的经历要抓住其中一件事或一个项目着重写。并根据第四个问题的交流帮助学生设计出写作结构,归纳出可借鉴的素材。

(四)总结归纳

1.结构:①去哪玩;②最有趣的事情(动作,表情,心情,语言);③其他有趣的内容(略写);④结尾(心情)。

2.素材归纳。

这里的素材归纳可以用概括的方式放进结构总结中,显得更直观。

在这样“选范文,找情境,理结构,列素材”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找到习作的方向,也能建立习作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四、对情境化作业设计途径的思考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审美经验

课文中的美本就源自生活,让学生在行动中积累生活经验,才有可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对美的认同,从而达到培养审美经验的目标。

将课文中“美”再现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秋雨》和《荷花》中的情境化作业设计以外,情境化的语文作业还可以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的绘画,《燕子》可以画,《火烧云》可以画,甚至连《大自然的声音》也可以画。当你让学生画“声音”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思考声音应该怎么画:它可以是水面的涟漪,是风儿吹过弯曲的线条,是动物们嘴边的音符,甚至是鸟儿们的口型和眼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己去发掘美时,单纯稚嫩的心灵也许比我们的内心更富有想象力。

在学习《金色的草地》《小虾》等状物类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不易获取时,可以用视频资源来代替。仔细观察、用心记录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状物深入了解的过程。

总之,情境化作业应注重设计能调动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将自己融入美的作业形式;设计让学生自觉了解被观察对象是什么的活动形式;设计让学生主动感知事物变化,获得属于自己真实体验的实践形式。

(二)在感同身受的情境中获得价值认同

教师的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感同身受的体验才能更有效地达到价值培养的目标。

除了设计引导学生体验故事背景的观影活动以外,在学习其他有关人物品质的课文时,例如《司马光》《我不能失信》两课,可以设计“和人物对话”形式的活动作业:课前准备自己想对人物说的话,课中一起交流解答,课后继续丰富和了解人物相关的生前身后事等。

寓言和童话故事类的课文,可以设计在课前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有关的内容,指导学生读有关书籍、文章,使他们有初步的了解;并在课内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课外学到的知识交流给其他同学[2];最后,还可以阶段性地安排“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将平时情境化作业中的阅读成果在读书会上分享。

总之,情境化的作业应充分考虑当下小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围绕课文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环境设计提升学生融入感的作业形式。

(三)在作文范文中联系生活体验

情境并非一定是三维立体的,在平面的文本中找到生活情境体验的迁移,同样可以达到知识和技能获取的目标。

除了《那次玩得真高兴》以外,状物类的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也可以在文本情境中提炼写作方法。如根据范文引导学生从正视、俯视、侧视等角度写观察结果;也可以写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特点;还可以模仿梅花、竹子写植物的品质等。

在《奇妙的想象》和《这样想象真有趣》两篇习作中,应注重在范文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找到想象力发挥的方向。可以在课前读范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总结范文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或是找到与常规认识反差最大的特点;在课中交流时,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设计的角色身上的特点;再以举例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合理的作文结构。

总之,情境再现首先要根据习作要求设计具有导向作用的品读范文要求,让学生在范文找到自己所体验过的情境;然后在共鸣的驱动下引导学生选择素材、提炼主题、遣词造句等;最后形成“我能想”“我会写”的习作自信与习作成就感[3]。

情境化命题体现了评价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素养本位的转变,是当下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4]。情境化的作业设计相对于命题来说范畴更广,作用更大。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丰富的情景化作业设计策略,提升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效度,让作业完成减负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聂日佳.如何设计情境化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7).

[3]傅宝青.小学习作范文的应用价值、组织架构和学习要素[J].教育学术月刊,2022(1).

[4]闵慧.小学语文情境化命题的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21(20).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