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

2023-09-01 23:46张佳静
大众文艺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琵琶思政课程

张佳静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堪称瑰宝,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琵琶课程主要面向专业学生进行开设,属于一门专业技能课。在琵琶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目标是对学生系统地掌握规范的演奏技能进行培养,还会对学生系统地掌握规范的音乐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在器乐学习中运用已经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进行启发,让学生对所学乐器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多种风格的优秀琵琶作品进行学习,增强音乐视野,促使音乐素养的提高。对此,探索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具有更大的价值,有利于发挥琵琶教学对于课程思政育人的优势和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价值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不断实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在会议中,主要强调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思政工作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根本问题的关系。在教学中,需要将教学的中心环节放在坚持立德树人方面,并且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贯穿,让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教育发展新局面得到更好的实现。在教学中,需要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运用好,坚持思政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促进思政教育针对性最大化的提升,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得到有效满足,其他的学科课程教学都需要将一段渠守好,更要种好责任田,让每一门课程和思政理论课一同发展,促进协同效应的形成。在会议的讲话精神中可以发现,高校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育人的主任的作用发挥出来,紧密抓牢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尽可能地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全程育人的目标更好实现,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有很多民族音乐,在这些民族音乐中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伟大风骨。在中国民乐琵琶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可以让高校教师逐渐深入课程思政意识,提高思政修养,最大可能的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从而在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培养的同时,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出来,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燃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将文化传播的重任肩负好以外,也需要承担好美育传承者、德育实践者的角色责任,教师在将专业知识分享给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效的道德浸润,以及相应的文化熏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让相关教学和课程思政存在一定关联,推动思政教育理论和传统音乐文化思想融合,对社会发展所需的艺术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在琵琶教学中,体现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不言而喻,需要学校和教师广泛探索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方法,提高琵琶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水平[1]。

二、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问题

(一)未能提升教师思政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带领学生获得相对独立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对学生的演奏技能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学生的音准、音色辨别能力,让学生拥有独奏、重奏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加关注,带领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社会文艺演出和相关专业的比赛活动,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锻炼和培养。然而在这当中也存在未能提升教师思政建设的问题,对知识传授比较重视,对围绕音乐知识基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忽视。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只是重视音乐作品、音乐现象的艺术性阐释,未能加强教师思政建设,未能将这些内容放在文化情境中,促使学生和教师去学习和研究,也没有在其中的体系中放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予以关照,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让教师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体现琵琶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课程[2]。

(二)琵琶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效果并不明显,存在琵琶教学内容有待优化的情况,正是因为琵琶教学内容不够创新,所以影响思想政治课程和琵琶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制约琵琶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建设。怎样对琵琶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开发运用,将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功能体现出来,是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运用和体现面临的问题。在琵琶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与风格、音乐体裁与特征。在这些琵琶曲目中,本身就包含思想教育的特征,完全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琵琶教学中,很多传统和近现代曲目都来自民间音乐,具有很强的世俗音乐基础,包括十分多样的道德伦理、人生观、价值观等吧,而且隐性的思想道德内涵也在其中。虽然琵琶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与思政课程有关的教学知识,但是因为不少学校使用的琵琶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所以很难与现代化的高校思想课程教学相融合,不利于对学生展开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在琵琶教学中,只是围绕教材和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其中包含的思政课程知识,未能积极扩大琵琶教学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琵琶教学曲目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对学生的良好素养进行培养[3]。

(三)教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琵琶演奏和发展一直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传递,尤其是很多在当时创作出的拥有鲜明革命性的经典红色曲目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弘扬和传承,对大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培养等方面具有关键的价值。在琵琶课程教学中,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之间有着较大的共通性,为了更好地在琵琶教学中体现高校思政课程,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并且在琵琶课程中对思想教育素材进行挖掘,这也是琵琶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的基础,通过音乐本体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有利于再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带来有效的道德浸润,以及相应的文化熏陶。然而,因为不少学校和教师在琵琶教学中,对思政课程的渗透和体现重视不足,只是关注琵琶教学理论和技术技能的教学,从而导致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效果不理想,阻碍琵琶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另外,在琵琶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运用现代化技术,向学生讲解琵琶课程思政教学知识,进而也导致学生对于琵琶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不足[4]。

三、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方向

(一)围绕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

现如今,琵琶课程在实践学科德育的基础上,对琵琶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进行发掘和整理,打造思政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琵琶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和教育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目前为了在琵琶教学中体现高校思政课程,需要在思政课程渗透下,对琵琶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的改革方向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在课程内容方面将传统章节打破,对内容顺序进行重新组合。比如,结合课程规模开展琵琶教学,其中包含理论模块、实践模块等。通过多样化授课形式地开展,有效节约教学资源。比如,自行排练经典片段等,也可以将固定项目引入带动教学,比如,各类比赛等,对新型评价和考核方式进行重新制定,加强教学成果的检测[5]。

(二)根据行动研究方法组织其活动

在琵琶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高校思政课程体现出来,需要根据行动研究方法组织琵琶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方法,组织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学校可以对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等研究性实践进行引领,对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并且进一步优化教研活动的内涵,构建和思政教师进行沟通合作的关系。让思政教师参与到琵琶教学中,尽可能地带领学生理解思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作品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进一步分析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教学分工,然后在活动过程中一边实验,一边总结,不断增强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高度,推动教师共同成长。学校在琵琶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将教师的示范性作用凸显出来。琵琶表演是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一支力量,而且更容易被社会中的人们关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琵琶专业教师带头进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观教育公平公正的观念和原则,进而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琵琶教学中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水平,增加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素养[6]。

五、高校思政课程在琵琶教学中的体现策略

(一)提升教师思政建设

一方面,教师需要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主动地将思政课程融入琵琶课程教学的原有理念中,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深度参与其中,有效融入高等教育的政治大环境中,形成教书和育人的信念。在拥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入学习。将琵琶课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出来,充分实现专业知识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的结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拥有更加深厚的知识,沉淀和知识结构,科学认知思政元素。还要推动知识教育和价值观、道德观等融合起来,在琵琶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进而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又可以受到有效的思想教育,真正达到传道和授业解惑的统一。

(二)扩大琵琶教学内容

琵琶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思政教育之间有着较大的共通性,在琵琶课程中,对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挖掘,不仅是琵琶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的先决条件,还是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琵琶作品背景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其中包含曲目的时代背景,还有作曲家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的历程等。比如,在《唱支山歌给党听》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其中作家背景进行讲解和分析,还可以对歌曲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该作品通过简练、质朴的歌词,激昂和动听的旋律,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感激和赞美之情体现出来。一直以来,这首歌曲都传唱不衰,是比较经典的一首歌曲。通过作家背景和歌曲背景的了解与分析,能够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共鸣,将创作灵感激发出来。还可以将学生的精神动能挖掘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智慧和力量,对红色革命基因进行传承,运用革命精神,增强境界、涵养气概。通过青春和热血将生活以及学习中的难题破解,进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政价值。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琵琶作品主题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发掘,在琵琶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主题有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弘扬,还有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在这个琵琶作品的教学中,主要对英雄们的壮举进行了热情歌颂,还弘扬了英雄们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在该乐曲的创作中,主要运用传统琵琶舞曲的叙事体形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西洋奏鸣曲式结构进行了借鉴,加强了民族音调和琵琶传统手法的融合,获得较大的成功,成为中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琵琶史上的作品,促进了中国传统民乐的发展,实现了琵琶舞曲的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在琵琶作品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可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足够的感受,在提高民族自信的基础上,又促进琵琶教学中思政教育内涵的融入[7]。

(三)改革琵琶教学形式

第一,在选择曲目方面。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表现力和个性十分鲜明。中国作曲家成功地探索出很多种的琵琶音乐风格,对大量优秀的琵琶作品进行创作改编,将民族音乐的魅力彰显了出来,是国家宝贵的音乐财富。大多数的音乐作品中都包含对党和人民的深切感情,还拥有爱国主义情怀,存在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是红色经典民族音乐作品,是琵琶教学过程中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绝佳教材。比如,琵琶曲《红星歌》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加红色经典作品的弹奏比例,让学生在弹奏中对红色历史有深入了解,促使学生掌握更多与红色音乐有关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以后,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对大学生崇高的道德理念进行引领,凸显贡献的作用和力量。第二,在授课形式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个别授课、集体授课的方式,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在个别的教学中,将学生个性化培养当作重点,通过一对一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学习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生活,寻找到新的学习方向。在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学中,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让学生有效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纠正。为了让这些学生不掉队,也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加强现代化技术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利用琵琶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软件、现代技术,对学生进行琵琶教学,然后讲解琵琶教学中包含的思政元素。

结语

在琵琶教学中,高校教师是对知识进行传播的重要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路人,更是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的实践者,亦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教师的德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政的建设效果产生决定影响。在构建琵琶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合途径中,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教学提供保障。还要扩大琵琶教学内容、改善琵琶教学形式,进而更好地提高琵琶教学中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现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琵琶思政课程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窈窕淑女琵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