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词调研究

2023-09-01 01:26郭丽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下片词调无名氏

郭丽霞

(1.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2. 新疆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疆温宿 843100)

据《词名索引》[1]检《迎春乐》调,迎春乐又名迎春乐令、辟寒金、舞迎春、辨弦声、攀鞍態。此调在《全宋词》中留存21 首,在《全金元词》中留存4 首。据刘尊明先生的统计,在宋代206 个词调中,《迎春乐》词调排125 位,排位居中[2]。然而在现有研究中,该词调尚未被充分关注,对其源流及体式还存在颇多争议。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源流发展、体制特征进行分析探索。

1 《迎春乐》词调溯源

关于此调起源,影响较大的说法大致有3 种,即起自晏殊、起自柳永,或起自无名氏。

1.1 起自晏殊

持此观点者主要依据《钦定词谱》。 该书认为此词调起源于晏殊,而列柳永《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为正体,其云:“此体始于晏词,因晏词换头句八字,宋人无照此填者,故取此词做谱。 ”[3]此说失误主要体现在两处。 一是《钦定词谱》所录柳词换头句为“良夜永,牵情无奈”七字,目前据《全宋词》及《乐章集校笺》,柳词换头句均为“良夜永,牵情无计奈”八字,与晏词同,则《钦定词谱》引用之词所据版本当有脱漏。二是“宋人无照此填者”的说法有误。此调换头句为八字折腰句者共3 首,除晏词、柳词外,欧阳修词(薄纱衫子裙腰匝)亦是。 陈果青主编的《词学词典》在《迎春乐》词条下亦注曰:“调见宋柳永《乐章集》……始于晏殊,盖换头处多一字,作八字句,宋人无照此填者。 ”[4]此说引自《钦定词谱》,明白可见。

1.2 起自柳永

因为柳永对词调、词体的开创之功较大,认为此调为柳永所创者也较多。 吴藕汀、吴小汀著的《词调名辞典》中,《迎春乐》词条下,注此调出处有二:一是调见宋柳永《乐章集》卷中,二是调见《碧鸡漫志》卷二金宇文虚中词[5]。 以时间为序,则《词调名辞典》认为该调起自柳永。 马兴荣、吴熊和等主编的《中国词学大辞典》中,《迎春乐》词条下亦曰:见宋柳永《乐章集》[6];田玉琪《北宋词谱》一书中,《迎春乐》“调释”部分首句即曰:《乐章集》注林钟商[7],亦认为此调创自柳永,而又曰“同期晏殊、欧阳修、张先有词”云云。目前大部分辞书也多持此说。

1.3 起自无名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该调创调为《高丽史·乐志》中所载无名氏词(神州丽景春先到)。刘尊明在《唐宋词调研究》一书中即持此观点。

刘尊明先生根据词调名最初皆是赋本意, 认为无名氏此词“神州丽景春先到。看看是,韶光早”乃是赋早春,词句所赋属本意,应为创调。晏殊词(长安紫陌春归早)也是合本意的。而柳永、张先、欧阳修等作多赋相思恋情,皆与本意不合。 再考察创作时间,无名氏词应早于柳永。《高丽史·乐志》原文在《迎春乐》标题后有小字所注“令”字,该调之后又收两首令词《浪淘沙令》和《御街行令》,这两首词皆可考为柳永所作。 根据收录的次序排位,则此词当为宋初人作,至迟不晚于柳永,或为柳永同时代人,也有可能是柳永的佚词。 然后比较无名氏词与晏殊词,“晏词用韵与无名氏词属同部,内容与声情亦较接近,似有唱和或模拟之迹象。兹姑订无名氏为此调创始之作,而以晏词、柳词等皆为稍后晚出者”[8]。刘尊明先生此论甚当,惜未曾展开细说,仍作了存疑。

除以上3 种观点外,万树《词律》首列秦观词为正体,而以柳永、晏殊为“又一体”,正如刘尊明所说“自非探源之举”,不再赘述。

以上各说法中,刘尊明之说最确。本文就其未曾展开的部分试作论述,试分析无名氏词与晏词。无名氏词上片首句“神州丽景春先到”,晏殊词为“长安紫陌春归早”,所咏皆为某地春景,一说“春先到”,一说“春归早”,是为对举,有模仿、应和的意味;下片末二句无名氏词为“莫惜醉重游,逡巡又、年华老”,晏殊词为“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一说“年老”,一说“年少”,对举意味鲜明,且皆以“莫惜”二字开头,有劝慰趁年少纵情享乐的意思,两首词在内容上、声情上确实非常相似。再看二词的用韵,无名氏词依次为“到、早、好、道、草、老”,晏殊词为“早、草、晓、觉、道、少(筱韵上声)、少(啸韵去声)”,二词皆用上去韵,重复的韵有3 个,仍似有模仿应和之迹。 但无名氏词上片第三句未用韵,上片共三韵,在全部存词中仅此一例,其余词作上片皆作四韵,则不难推断:无名氏词当为最早,用韵尚未定型,故仅此一首。 自上片用四韵后遂成定式,此后皆是四韵,所以晏殊词应当晚于无名氏词。综上所述,无名氏词收录顺序早于柳永,咏调名本意,且体式尚未成熟定型,应该是最早的创调之作。

2 《迎春乐》词调体式

对《迎春乐》词调体式的划分,前人有诸多观点,以清万树的《词律》和王奕清等奉敕所编的《钦定词谱》最具代表性。 本文梳理了常见的几种说法,提出了自己划分词调体式的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分类。

2.1 现有的《迎春乐》词调体式划分

2.1.1 《词律》归为五体

万树《词律》[9]列秦观、柳永、杨无咎、方千里、晏殊五体。 以秦观为首,其他体式皆参照秦观词,述其不同处。体式一,秦观词。51 字,下片首二句七字句格式为34,与上片一三句的七字句43 体式不同。 体式二,柳永词。51 字,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八字,与秦词异。 体式三,杨无咎词。 51 字,第三句句法上三下四,与秦观异。体式四,方千里词。52 字,上下片结句皆6字,与其他词都不同。体式五,晏殊词。53 字,上片第三句为8 字,下片首句也为8 字,比秦观词各多一字。

2.1.2 《钦定词谱》归为七体

王奕钦等编纂的《钦定词谱》列体式七种:其一,双调52 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例柳永;其二,双调53 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例晏殊;其三,双调51 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例秦观;其四,双调51 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例杨无咎;其五,双调51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例贺铸《迎春乐》(云鲜日嫩东风软);其六,双调51 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例无名氏;其七,双调52 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例周邦彦《迎春乐》(清池小圃开云屋)。

2.1.3 《中华词律辞典》归为六体

潘慎、秋枫《中华词律词典》[10]将《迎春乐》体式列为六种:其一,双调49 字,上片25 字五句四仄韵,下片24 字四句三仄韵,例宇文虚中;其二,双调51字, 上片26 字四句四仄韵, 下片25 字四句三仄韵,例秦观;其三,双调51 字,上片26 字四句四仄韵,下片25 字四句三仄韵,例杨无咎;其四,双调52字, 上片27 字四句四仄韵, 下片25 字四句三仄韵,例柳永;其五,双调52 字,上片27 字四句四仄韵,下片25 字五句三仄韵,例周邦彦;其六,双调53字一体,上片27 字四句四仄韵,下片26 字四句三仄韵,例晏殊。

2.1.4 《北宋词谱》列为八体

田玉琪《北宋词谱》中列《迎春乐》为8 种体式,并标贺铸与周邦彦词为正体。 其一,林钟商,双片53字,上片27 字四句四上去韵,下片26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柳永;其二,小石调,双片50 字,上片26 字四句四上去韵, 下片24 字四句三上去韵, 例张先;其三,双片51 字,上片26 字四句四上去韵,下片25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秦观;其四,双片51 字,上片26 字四句四上去韵,下片25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贺铸;其五,双调,双片52 字,上片27 字四句四入声韵,下片25 字四句三入声韵,例周邦彦;其六,双片49 字,上片25 字四句四上去韵,下片24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宇文虚中;其七,双片50 字,上片26 字四句三上去韵一平韵,下片24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王喆;其八,双片51 字, 上片26 字四句三上去韵一平韵, 下片25 字四句三上去韵,例马钰。

各家所列,颇有差异,舛误之处也不少,如《钦定词谱》云周邦彦“清池小圃开云屋”词“后段五句”,其实不准确,应为四句;且单列杨无咎词为一体,要知杨词乃是对周邦彦词的模仿之作, 可谓先后顺序错乱。 再如宇文虚中词,上片第二句为五字,下片后二句为两个五字句, 与其他体式绝不相同,《词律》《词谱》却都没有提及。 《中华词律词典》中列出六体,不够完整。《北宋词谱》对词调体式的划分最为细致,字数一致的又按使用上去韵、 入声韵或平声韵的不同而标示为另一体,其列周邦彦词(清池小圃开云屋)为正体,并指出该调用入声韵始自周邦彦。其说有两处令人存疑: 一是未提及欧阳修词, 欧词全用入声韵,早于周邦彦;二是周邦彦词三首,稍有细微不同,两首为入声韵(“清池小圃开云屋”与“桃蹊柳曲闲踪迹”),一首为上去韵(人人花艳明春柳),若据用韵列为两体,后世词人的模仿之作也随之分列两体,是否会使体式趋向纷繁呢? 且周词三首用韵虽有入声与上去之差异, 但毕竟同属仄声韵, 向来亦不以此区分,不若列为一体。另一处差异是上片第三句前两首为八字折腰句,第三首非折腰,亦不足凭此而分列两体。 同一人同一词调之作,稍有细节的变化,并非巨大的差异,貌似列为一体更简洁明了。

2.2 《迎春乐》词调体式新划分

据上文梳理可知, 这些词谱书籍划分词调体式的依据是凡有不同, 另列一体, 且错漏因袭之处颇多,致使体式纷繁。至田玉琪提出应列词作数量多者为正体, 如此更能凸显出体式流传发展中的历史选择。 本文则试图同时体现某一体式的发源与发展变化,故先列最早者以明源流,再列数量最多者以示体式最盛。故本文划分体式的依据是将总字数、句数相同,且一句之中字数也相同者视为一体。在同一体式下, 某一处句子单独出现了应用仄声韵而用了平声韵, 或应用平声韵却用了仄声韵的情况, 只视为偶然,不看作另一体。 一句中字数相同者,折腰与非折腰或是依据词意的自然断句, 或是吟唱时技法的处理,仅视为短暂的停顿,而非体式的差异。对于用韵,就按平声韵、仄声韵来总体区别,仄声韵里不再细分到上去通押或是押入声韵。 秉此思路, 结合现存作品,拟将《迎春乐》分为八体,列最早的无名氏词与数量最多的周邦彦词(包括后世的次韵仿周邦彦体)为正体,其余词作皆为变体。 (下文体式中符号“○”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平可仄,“⊙”表示仄可平,“△”表示平韵,“▲”表示仄韵,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两种正体的谱例,变体从略。 )

其一,正体,双片51 字,仄声韵。 上片26 字,四句,句式为7676,三仄韵;下片25 字,四句,句式为7756,三仄韵。 上去通押,例无名氏。 贺铸《辟寒金》《辨弦声》《舞迎春》《攀鞍態》四首亦属此体,不同者是上片第三句由无名氏之不用韵改为用韵, 上片增为四韵。金代马钰两首亦是,所不同者在于上下两片第二句都不用折腰句法,且上片第二句用了平韵。以上诸作虽略有差异,但总字数、句数,一句中之字数皆相同,应视为一体。 例词如下(见图1)。

图1 (《迎春乐令》〔宋〕无名氏,《全宋词》3831 页[11])

其二,变体,双片53 字,仄声韵。 上片27 字,四句,句式为7686,四仄韵;下片26 字,四句,句式为8765,三仄韵。 上去通押,晏殊。 柳永词亦为此体,而变上片第三句为三五折腰句法。

其三,变体,双片50 字,仄声韵。 上片26 字,四句,句式为7676,四仄韵;下片24 字,四句,句式为6756,三仄韵。 上去通押,张先。

其四,变体,双片52 字,仄声韵。 上片26 字,四句,句式为7676,四仄韵;下片26 字,四句,句式为8747,三仄韵。 押入声韵,欧阳修。

其五,变体,双片51 字,仄声韵。 上片26 字,四句,句式为7676,四仄韵;下片25 字,四句,句式为7765,三仄韵。 上去通押,秦观。

其六,正体,双片52 字,仄声韵。 上片27 字,四句,句式为7686,四仄韵;下片25 字,四句,句式为7756,三仄韵,周邦彦。存诗三首,两首为通篇押入声韵, 一首为上去通押。 前两首上片第三句为折腰句法,第三首为非折腰。 杨无咎、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各有次韵模仿之作,其押韵、折腰皆与周词无异,是为一体。 例词如下(见图2)。

图2 (《迎春乐》〔宋〕周邦彦,《全宋词》601 页)

其七,变体,双片49 字,仄声韵。 上片25 字,四句,句式为7576,四仄韵;下片24 字,四句,句式为7755,三仄韵,宇文虚中。

其八,变体,双片50 字,平上去通押。上片26字,四句,句式为7676,三仄韵一平韵;下片24 字,四句,句式为7656,三仄韵,王喆。为更直观地了解各体式,列表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本文最终将《迎春乐》词调归纳为八种体式。二正体,六变体。无名氏词为创调,亦是目前存词中唯一一首上片三韵者, 正可说明其出现最早,故列为正体。 另一正体为周邦彦所创,其词作三首,加上后世应和者所作,共计11 首,占到存词的44%,影响较大,也列为正体。 其余六种变体,除晏殊、柳永合列一体,剩下皆为单篇单作,全部视为个例。

表1 《迎春乐》词调体式表

3 结束语

《迎春乐》词调目前存词25 首,体量偏中,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但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其词调起源众说不一, 对其体式划分亦存在遗漏缺失或以讹传讹的情况。 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宋初无名氏词(神州丽景春先到)乃为创调。 对其体式进行划分, 认为应列创调词为正体, 如此更能明其源流,同时将数量最多的词作体式也列为正体,以更好地显出流传发展中接受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体式,故《迎春乐》 词调二正体分别为无名氏词与周邦彦词,其余词作皆单篇呈现,列为变体。

猜你喜欢
下片词调无名氏
光伏玻璃冷端下片机组创新改造
“我没有名字,也无家可归”——关怀城市“无名氏”
词调学研究的学术空间
宋代无名氏词研究文献综述
《高丽史·乐志》词调下小字标识考释
我所认识的民国作家无名氏
词调异名现象与词调流行之关系
春光好
近10年(2000-2010)词调研究论文综述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