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3-09-03 14:17刘国琴吴国栋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农村

■刘国琴 吴国栋

宝山区现有9 个镇,103 个行政村,其中规划保留保护村35 个,有部分农宅农田的过渡村37 个,无农宅空壳村31 个。2022年底,已成立9 个镇级经济联合社,102 个村级经济合作社,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716.9 亿元和232.5 亿元,比2017 增长38.6%和22.5%。全区村均可支配收入1506.9 万元,比2017年增长18.1%。

2013年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宝山区分红村数量从5 个村增加到2022年度的63 个村,年分红总额从1456 万增加到1.6 亿元,10年来累计分红约9 亿元,累计人均分红7206 元,惠及人员约12.4万人,其中累计人均分红最高的村达71207 元。

一、主要做法

(一)分类施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宝山区南北部区域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级政府立足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利用镇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源等优势,分类施策,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资金,聚力发展。北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基础较薄弱,各自资金量相对较少。根据这一现状,北部地区由镇级统筹搭建平台,区域内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成立平台公司,投向符合产业导向、潜力大、收益稳的优质项目,实现集体资金效益最大化。全区已建立罗村、鑫村和月村三个镇级平台公司,如罗店镇2018年底由20 个村经济合作社和镇资产公司各出资500 万元成立罗村公司,参与市场化运作,每年村经济合作社可获得出资额10%的投资收益。2020年起罗店镇规定收益的70%用于成员分红。目前,该部分收益累计用于分红约2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约500 元。

二是盘活存量,升级发展。20世纪90年代南中部地区镇村集体企业发展较迅猛,产生了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厂房,但目前大部分企业或效益低下或产业导向不符合要求,企业关停并转。这部分资产资源需进行二次升级改造,提升资产资源高效利用。如杨行镇泗塘村将旧工业基地整体转型成集科技研发、绿色生态为一体的泗塘生态科技园区,收入从原来400 余万元增加到1000 万元;庙行镇野桥村将原建筑面积约2.2 万平方米的仓储区升级改造为智力产业园四期,建成后将有效改善该地区环境品质,并提高产业水平,提升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三是创新方式,联动发展。南北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身资金、资源优势,通过“村+村”“镇+镇(园区)”等方式互相合作,共同参与集体经济发展。如大场镇场中村与罗店镇天平村签署了5 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产业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前合作开发“天平壹号”,发展农旅配套餐饮业,已成为当地颇具人气的“网红”餐厅。

(二)加强扶持,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基本运转经费财政保障机制。2015年宝山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2018年在试行的基础上,重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区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形成以村级自我积累与公共财政托底相结合的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机制。2016-2022年区财政安排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总额约达3.6亿元,保障范围从2016年的30 个村增加到2022年的46 个村,平均每村补贴资金从85 万元增加到148 万元,切实加强了区级财政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

二是创新奖补资金支农方式。以培育内生动力为目标,创新中央、市级奖补资金支农方式,一改原来的平均主义。2019年起连续三年整合中央农村改革奖补资金,定向扶持罗泾镇10 个纯农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投资盘点美味中央厨房项目,2022年该项目实现销售收入约3 亿元。

(三)盘活宅基地,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罗泾镇、月浦镇和罗店镇抓住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集中居住改造契机,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农民将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参与到休闲民宿、职工公寓、乡村旅游等项目,不仅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招商环境。

月浦镇聚源桥村由村牵头,企业和村民友好协商,有5 栋闲置农宅整体出租,成功打造了一水间主题民宿、禾坤生态企业公寓、萌影动漫办公民宿,形成企业下乡办公租赁新模式。目前,整栋农房出租年租金最高已达14.4 万元,农房单间出租月租金由原来的500 元提升至1200 元,每年每户村民增加收入5 万至10 万元。

罗店镇天平村通过集中居住改造,将原先的农民兵营式危房改造成“天舒苑”农民小区。针对农民的闲置房屋,罗店工业园区与天平村合作规划了“人才公寓”项目,以“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村委园区双向管理”为运营模式,将房屋租赁给园区内企业人才,平均每户每年收入增加5 万元。

罗泾镇塘湾村作为全市首批9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村之一,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个母婴亲子综合康养村,引入国内知名母婴康养品牌馨月汇。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房整栋出租年租金由原来的5-6 万元提升至8-10 万元,农房单间出租月租金由原来300 元提升至500-600 元。

(四)强化监管,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经营监管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制定了分账管理、村级资产委托镇管、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意见、公务卡结算、重大事项决策流程等文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筑牢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的制度笼子,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逐步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监管的机制。

二是专项监管,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上海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管力度。一方面开展区级审计,2021年对9 个镇27 家镇级企业实施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另一方面对照《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标准》,开展专项检查,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

三是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出租行为。资产租赁收入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以经济合同管理为抓手,规范出租行为,提高集体资产运行质量。主要措施有建立送审制度、准入机制、制订指导价格、规范合同年限、建立备案制度等。以镇为单位,按区域制定房屋和土地租赁的指导单价,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能级不高

宝山区农村集体经济以仓储租赁为主,村级可利用资源“小而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产业业态重复,物业档次不高,难以引进优质项目。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属村民自治组织,资金资产资源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出于对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因素的考量,收益较稳定的“租赁经济”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首选模式,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内生动力不足,转型意识不强。

(二)农村复合型人才缺乏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主要以村经济合作社理事会或村两委人员为主,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聚焦集体经济发展精力不足;由于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收入水平相对有限,个人发展空间较城市而言相对狭小,留不住当地人才;因农村集体资产的特殊性,对资产安全性和保值增值的要求高,各方面限制条件较多,外部优秀人才也不愿进入。农村地区缺少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农民就业主观能动性不足

部分农民因征地等各种因素,其经济条件比较好,主动就业的能动性不足;部分农民年纪较大、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不高,能从事的岗位或劳动强度较高或报酬较低,因此就业意愿也不强烈,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区级统筹平台,发挥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效益

2022年11月宝山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区级联系会议机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区级统筹平台公司成立、后续运作等事宜。建议尽快成立区级平台公司,在“保本金安全,保持续收益”前提下,整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绑定优质项目,参与全区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转变意识,多途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遵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单单固守“租赁经济”这一模式,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履行民主程序的前提下,融入到乡村振兴、科创中心主阵地和城中村建设中,多途径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模式。

(三)加强人才培养引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多维度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破解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的制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要加大本地人才挖掘、利用和培育,让曾“走出家乡”的成功人士重新“走回家乡”;要鼓励本地大学生学成回乡工作;要引入有能力的外来经营人才落户到乡村工作。

(四)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民就业

以转变农民就业观念为导向,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农民的择业能力。引入企业资源,举办定向招聘宣讲会。企业合作,挖掘合适的岗位,定向开展企业宣讲会,让农民深入了解企业、了解岗位,提高人岗匹配率,促进农民市场化就业。□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农村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