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研究与开发

2023-09-03 15:34黄涛
中国市场 2023年24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服务型生态旅游

摘 要: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具脆弱性,同时工业发展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自然的生态恢复能力有限,因此相对于其他产业链而言,旅游业更加适合当地的发展现状。文章选取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域,依据生态服务型经济模式及市场营销学4p模型,主张发展生态旅游,以生态服务型经济为基本体系,带动青藏高原经济的同时,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并提出发展战略和建议。

关键字:生态旅游;青藏高原;市场营销学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4-0000-00

1 引言——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现状

青藏高原地区虽然是一个世界上重要的野外生物和植被资源丰富的宝库,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已经远远地超出其自身的能力范围,但由于目前青藏高原在地质,气候,物种等方面较为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易因此受到各种外界干扰,且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有限,导致了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和开发一直都处于缓步推进的状态。

2 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青藏高原

长期以来,国家虽然向青藏高原各地投入了巨额的财力2012年以来,国家与相关单位和当地政府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条例以完善监测高原环境的考核体系,而截至2020年,西藏累计为西藏投入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资金(人民币达814亿元)和物力,人力,尝试通过挖掘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当地的各类新兴产业和技术手段来推动和促进西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给西藏带来了发展的重要障碍,大多数西藏新兴产业很难在这种高度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然而这些目的不仅没有实现,同时对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青藏高原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业不同,它可以有效地为青藏高原冲破封闭环境的壁垒,同时又易于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小,同时具有强大发展前景,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且多数资源较为独特(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兔狲、雪豹、马麝和藏羚羊等多种生物),在旅游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不可替代性。

3  可持续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

生态社会文明的加快建设始终认为是一项关乎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也是中华民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的计划。目前我国在加快推进野外和生活物质文明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开展方面已经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举措并已经初步取得一定的实际成效,但总体上属于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的被动的生态保护方式,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财力。

生态服务型经济作为一种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一,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是生态服务型经济的根本目标。第二,多主体参与是生态服务型经济的基础,与政府主导的以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保护方式相区别,生态服务型经济注重多主体发挥自身力量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第三,生态资源价值市场化是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的手段。因此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应当是以生态服务型经济为主,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去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

4 实施生态旅游战略

(1)政策:青藏高原地区要以生态产业的构建为突破口,在产业层面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以生态型產业体系替代原有的生态破坏性产业结构,以产业转型保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必须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①政府应给予大量经济去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②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当地民众参与保护环境和辅助当地旅游;③吸纳更多相关专业的人才为第三极的生态事业做贡献;④鼓励环保企业入驻第三极,为打造第三极的优良生态环境出谋划策。

(2)法律:第三极的生态环境提供的生态价值极高,所以应当以保护为主,经济发展为辅。为了维护和提高该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保护自然生态多样性、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健康良性循环,制定《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人为破坏行为。激励绿色经济、循环型经济的发展和对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限制高污染、低能耗、高物质等产业的发展;依法责令关停其他破坏自然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并严重损害其自然生态系统管理职能的违法企业。

(3)管理:因第三极的生态较为原始,开发较少,科技运用并不发达,且覆盖面窄,因此在人流控制上应当适度。同时为了人与自然能够更好的和谐共生,政府应当建立良好的生态旅游制度,将当地社区—游客—企业—环境—政府连成循环的经济与生态一体的服务价值。在不同时期应当控制人流量,以及控制游客的活动范围。

4 策划

4.1产品: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将围绕青藏高原的三个生态系统功能区域规划分别作为3个组成部分,而旅游产品也可以依据这些区域创造不同的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

4.1.1分区域-不同的环境,自然的魅力

(1)生态功能调节区

水源生态涵养与综合利用保护功能区、土地资源保持与综合利用保护功能区和森林防风固沙利用功能区,三者作为旅游区并未有太多产品可供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力较强,且极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因此该区域趋向于专业化人士参与(专业学生或老师以及志愿者等以体验为主,注重水质监测、地质保护和风沙预警);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体现的是生物类别的多样化,而不同生物的栖息地不同,以此分区开设生态公园,依据生物不同的稀有程度和危险性区分,开设"重点保护区""危险生物区"等(禁止游客近距离接触,仅供观看)、面对于危险性极低且稀有程度低的生物可以适度允许游客与之接触。

(2)产品提供功能区

农产品提供功能区-"农产品养殖"、"农产品包装与销售"、"农产品美食尝鲜"等;林产品提供功能区-"植树体验"、"林产品购买"、"手工艺品制作"等。

(3)人居保障市场

衣(如:民族服饰-制作,购买,自定义服饰等)食(如:当地美食-品尝,制作,手信等)住(如:特色民宿-动物元素,文化元素,地区元素等)行(如:娱乐-马术等)

4.1.2分年龄-不同的路线,注重体验感

消费者在不同的年龄和阶段,由于其生理、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变异,他们对于旅游商品的要求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年龄区域细分出许多不同的旅游者和特点,可以划分为少数儿童市场(例如:小型动物娱乐场等)、少数青年市场(例如:爬坡、漂流、大型户外体验戏剧杀等)、中老年人市场(如:购物、高营养补品、动植物观赏等)。

4.2价格

根据调研问卷中所有旅游者对于旅游商品的人均费用和预算情况进行统计,再通过结合旅游顾客资料和信息管理的數据库中对过去的客户和潜在顾客的年平收入、职业等情况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类型的旅游商品进行不同的定价,实现真正的差异化和精准定价,最大程度上赚取利润。《中国城市居民对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支付意愿》采样问卷的对象是27所城市,收集了13254份网络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探究了人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的程度,从而进行消费者满意度定价策略。

4.3 分销

因为第三极的相关旅游产业较少,因此可以与附近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捆绑销售,或者作为某些企业的休假奖励,和夏令营等团体进行行销,方便控制人流量。

4.4  行销

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低成本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重点投入网络宣传,邀请各大旅行博主前来体验旅行产品并帮助地区宣传,重点突出产品"独有"特色。

(1)建立良好的网络社群营销:要尽量充分利用一些网络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和网络社群(例如:知乎,贴吧等),因为在这个论坛里面的许多人都是有着自己对于美食或者是美景的某种兴趣和热爱,吸引相同爱好的游客前来旅游。

(2)无线移动营销:与中国移动等网络平台厂商进行战略合作,利用这些移动营销平台与其他互联网营销技术结合进行更为深度的无线营销和市场沟通。

(3)微博与微信营销:可以运用微博与微信平台,将包含各种旅游产品信息的视频、图片以及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上进行宣传,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4)抖音营销:抖音这个当前最热门的短视频 app ,拥有着一条可以充分放大旅游景点核心价值的传播途径和口碑媒体。

5  结论

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是必要的,旅游业所产生的大量交通,物流,信息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打破通往青藏高原各个旅游地区的国内对外交通封闭性,带动贸业的繁荣和经济发展,还可以聚焦更多的专业人才。尽管目前青藏高原的生态旅游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但发展趋势却充分证明它是一个实际上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发展前景也十分广泛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 刘同德.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王振波,梁龙武,褚昕阳,等.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效应测度及交互胁迫关系验证[J].地球信息科学,2019,21(9).

[3] 仇焕广,张祎彤,彭奎.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院理论尧模式与实践[J].改革,2020(8).

[4] 覃贻花.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 张锐,刘焱序,赵嵩,等.中国城市居民对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支付意愿——以中国27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3):13.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性重点生态保护功能区总体规划[R/OL].[2007-10-31].https://www.docin.com/p-2020217826.html.

[作者简介]黄涛(2001—),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服务型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