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哲理散文“三观”品读法探究

2023-09-03 13:55王卫强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宗璞王君紫藤萝

王卫强

哲理散文比较注重通过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以阐发思想内涵,由眼前细微事物触发联想而感悟人生哲理。对于哲理散文教学而言,以“三观”品读法,即宏观析结构、中观赏句段、微观品词语来处理文本教学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本篇论文结合王君老师的《紫藤萝瀑布》课例,探究初中哲理散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宏观析结构,感知作者构思之巧

在进行哲理散文教学时,教师通常要先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整体行文方式和写作构思,掌握哲理散文的常见文章结构,如文中的人、物、情线索等,然后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哲理,最后还要通过反复诵读、整体理解,分析出文本由浅入深表现哲理的写法。

宏观上,对课文进行结构分析,是快速梳理哲理散文内容的有效方法。在《紫藤萝瀑布》教学中,王君老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咏物抒情哲理散文的写作手法,然后引领学生分析宗璞先生在文章结构上的四个写作技巧(精致简洁的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的“人”“物”穿插、痕迹不露的时空穿越、由“实”向“虚”的自然升华),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在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在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将“物”与“情”巧妙融合的过程,王君老师安排学生寻找文中与作者“行踪”相关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分析,引导学生找到了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我”的角色;同时,通过分析“插叙”这种“穿越”式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清晰地找到文本的时空线索,鏈接了内容上“过去”与“当下”。最后通过对文章“联想与想象”写作手法的分析,读懂了文章由“实”向“虚”的自然升华。这四个结构技巧的概括,很好地解决了对散文结构“散”的梳理,体现了王君老师独特的结构处理艺术。

二、中观赏句段,感受文章语言之美

中观上,对句段进行赏析,是哲理散文教学的重点。在《紫藤萝瀑布》课例中,王君老师是通过对两段紫藤萝花描写的对比阅读,引入对课文句段的赏析,引导学生领略散文大家宗璞的语言之美。课堂中,王君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一段打乱了顺序的“紫藤萝花”细节描写,从中得出细节描写也是非常讲究顺序的。然后又通过对“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段落的分析,得出写景物时需要运用“整体到局部的有序展开”的描写技巧。接着,课堂花了很长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背文章中的“美句”,边读边赏,边赏边背,“读”“赏”“背”相结合,尤其注重对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赏析,于赏析中品味遣词造句之美,并让学生明白美句锤炼需要运用“巧夺天工的比喻拟人”修辞技巧,于诵读中感受宗璞先生的慧眼匠心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整个句段赏析中,王君老师充分利用“朗读法”来串联课堂 ,引导学生在写作技巧和情感分析中品味语言,最后获得思想的启迪,体现了细腻的文本分析艺术。

三、微观品词语,感悟文章用情之深

在散文教学内容选择上,词语的品析经常被忽略。而王君老师将微观上的词语品析,放到了本节课的后段,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处理技巧。

在品析文章词语的过程中,王君老师通过课文中的三组优美词语,带领学生领略文本遣词方面“高雅新奇的文言气质”。然后,进一步分析解读宗璞先生深厚的文言功底与她书香家庭中成长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又通过“生死迷”“手足情”“流向人的心底”“生命的长河”等关键词,转入到对文章“意”的分析,自然流畅,展现了高超的课堂过渡技巧。

感悟哲理,是哲理散文教学的核心和难点。课例中,王君老师通过宗璞先生的《哭小弟》引入文章的创作背景,并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结尾的“哲理抒情”段,再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感悟带领学生体会作者对“弟弟”的深情与祈祷。最后,课堂以“你想把紫藤萝送给谁?”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水到渠成地对文章中心进行了解读,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共情,也完成了本节课的素养目标。

王君老师的课例《紫藤萝瀑布》“三观”品读法,提供了哲理散文教学方式的一个方向,带我们一起找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宗璞王君紫藤萝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美丽的紫藤萝
走进书里瞧一瞧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