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研究

2023-09-03 15:01曾如达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发明科学知识动手

曾如达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实践科学原理,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并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下面就如何在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以下简称“科技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探讨。

一、营造科技环境,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打开科学殿堂的金钥匙。当学生对科学有兴趣,喜欢上科学,热爱着科学,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去追求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奥秘,科学课堂也就自然会成为高效优质的课堂。因此,学校需要创设科技环境,激发小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图书馆创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读书活动;在学校走廊设置科技长廊,介绍科学家、科技发展史及科技作品展等,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建设种植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植物生长的秘密等。如此,不但能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小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技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动手实践不仅涉及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加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如在科技活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木棒、橡皮筋和勺子,指导学生进行简易“抛石机”小制作。學生通过构思、动脑、动手,制作出形状各异的“抛石机”。就底座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有的是梯形的还有的是多边形的。这节课,制作前,学生兴趣盎然;制作时,全情投入;制作后,争先恐后试验制作效果。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使用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开动了脑筋,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还端正了科学态度,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

三、组织科技竞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始终要贯穿这个目标,可通过科技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激发探索精神,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活动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去,并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组织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象,大胆进行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次竞赛活动中,涌现了大批有创意的科技作品,有“会飞的金龟”“未来汽车模型”“水陆两用车”“水火箭”等,其中“会飞的金龟”是学生根据遥控飞机制作出来的:用KT板做金龟模型,在龟背上装上风扇叶和小马达,再配上遥控器,便制成了“会飞的金龟”。此作品还在深圳市学生创客节上获得好成绩。

四、开展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素质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需要评价,评价的意义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素质发展。

在科学课中对学生开展多元激励性评价尤为重要,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多元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并开展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小学科学课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科技的天地中自由翱翔,让科技创新之花开满校园。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小发明科学知识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动手画一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动手演示找错因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