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价值

2023-09-04 03:34李明明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智力开发艺术修养

李明明

摘   要:舞蹈将肢体动作视为语言来传达舞者的情感,儿童舞蹈教育可以实现对儿童“五育”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如今,儿童舞蹈考级已成为舞蹈教学培训的重点内容。中国舞蹈考级作为儿童舞蹈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能够实现对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强化儿童舞蹈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推动儿童舞蹈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舞蹈考级;儿童舞蹈教育;艺术修养;智力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1/24-0123-03

现如今,舞蹈艺术已走入生活并联系生活,舞蹈的作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这一背景下,儿童舞蹈教育受到了全社会关注。中国舞蹈考级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作用,有助于对儿童道德意识、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儿童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一、儿童特点与儿童舞蹈特性

(一)儿童特点

儿童成长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自制力较差。儿童年龄小,通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常被好奇的事物所吸引,尽管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儿童保持时间有限,虽然舞蹈同音乐的融合能够提高儿童的关注度,但也需保证融合教学的合理性。其二,情感性强。儿童心理有待健全,但其对于一些事物可生成强烈的情感,甚至渴望同其他人展开情感上的交流,渴望被表扬与鼓励,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儿童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为其构建彼此交流、相互学习的氛围,确保儿童以更为愉悦的心情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其三,直觉性强。儿童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往往会利用身体感知外在世界,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識,但无法对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系统性的思维活动,通常停留在表层,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节奏活泼的音乐,以此加深儿童对音乐及舞蹈动作的印象。其四,创造性强。儿童喜欢模仿与创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若不加以引导,儿童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及教材内容完成课堂训练。但一些自发的创造性行为能够为舞蹈教学增添活力与色彩,能更加体现儿童阶段的艺术美,促使观舞者生成另类情感。

(二)儿童舞蹈特性

与成年舞蹈不同,儿童舞蹈具有游乐性、综合性、纯真性的特点。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包括游戏与活动,有利于儿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时,教师需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以提升舞蹈教育工作的质量。年龄段不同,儿童的生活内容与心理特征也会存有较大差异,且关心的事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这为儿童舞蹈教学主题的选择拓宽了范围,彰显出了其综合性的特点。此外,舞蹈能够将儿童的真实想法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其思想特点体现为纯真性,思维活动特点具有较强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纯真性是教师需重点考虑的,在设计训练安排时,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站在儿童思想情感角度看待各类事物,制定出贴合儿童生活的舞蹈教学主题。

二、中国舞蹈考级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一)对儿童艺术修养的培育

艺术修养是儿童综合素质的呈现,而中国舞蹈考级能够对儿童艺术修养进行塑造。考级要求儿童对于舞蹈技巧及范式做到基本掌握,并学习多样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学习与舞蹈相关的知识,在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帮助下,实现儿童艺术修养的进一步提高。舞蹈艺术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舞蹈考级,而创作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儿童舞蹈教学时,教师需达成教育共识即模仿,其基础来自于舞蹈考级系统,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舞蹈考级训练下,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舞蹈学习的需求。舞蹈考级呈现出递进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考级规范较为严苛,并要求儿童在舞蹈学习与训练中,严格按照考级规范完成所有舞蹈动作,促使各舞蹈动作的动力因素及神韵得以充分凸显,同时,还能在动作规范的要求下,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舞蹈动作要领,确保其将舞蹈中蕴含的艺术气息表达出来,间接达到提高儿童艺术修养的目的。

(二)强化儿童自身身体素质

舞蹈考级的关键不仅仅是考察儿童对舞蹈的掌握程度及其临场应变能力,其核心是如何将舞蹈动作的动态造型与动态美表现出来,因此,适合儿童参与的舞蹈考级训练能够对儿童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的培养、儿童的骨骼发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舞蹈与音乐本是一体的,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充分展现出舞蹈的艺术魅力。儿童舞蹈是针对儿童打造的一种娱乐活动,也可将其视为一项具有强健体魄功能的体育运动,在音乐的衬托下,自发生成一系列舞蹈动作如伸手、动脚、摇头等,可以实现对儿童全身的锻炼。此外,在舞蹈教学中为儿童播放与动植物相关的音频幻灯片,让其进行模仿,可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激发儿童的参与性,使其主动投入到音乐与舞蹈共同打造的世界中,再搭配舞蹈考级制度,最终实现儿童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并提高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儿童节奏感。

三、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一)实现舞蹈教学资源普及

舞蹈资源具体指各类舞种的理论知识、艺术理念、舞蹈技术等,中国舞蹈考级的实施与推广可达到舞蹈资源普及的目的,将考核内容与制度要求融入儿童舞蹈教学中,在教师的讲解下,使儿童了解并学习艺术知识,实现对儿童艺术修养的培养。

在儿童舞蹈考级目标的驱使下,为保证儿童能够以理想成绩通过舞蹈考级,舞蹈教师需严格按照考级要求与考级内容,采取科学且易于儿童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组织儿童开展舞蹈训练。可采用有意识、系统性、强制性的教学方式,确保舞蹈教学的全面性,使儿童有效接受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其后期舞蹈动作训练及更深层次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

(二)增强儿童舞蹈教育全面性

教学内容是开展舞蹈教学的重要依据,能为教师备课、实际教学、任务安排及儿童舞蹈训练成绩评定提供参照,因此,为保证各教学环节有序且高质量进行,教师需合理选择教学素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现阶段的舞蹈教学内容通常分成两大部分:基础训练、舞蹈训练,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顺序开展教学活动。而中国舞蹈考级针对教学内容做出了全面调整,不仅注重儿童基本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儿童肢端控制力与灵活性的强化。舞蹈呈现的最终效果与音乐节奏息息相关,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对儿童音乐节奏的感知与掌控能力进行培养,确保舞蹈动作的精准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在舞蹈时融入情感,以此带给观舞者良好的视觉享受与情感体验。由此可见,舞蹈考级的要求能够对儿童进行专业且全面培养。

(三)激发儿童舞蹈学习能动性

在舞蹈教学中,为保证舞蹈的完整性、准确性,教师通常采取舞蹈动作分解式训练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给儿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儿童要想突破极限,就需在舞蹈学习中展现出超强的毅力。其中,意志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均需长时间训练而获得,前期的训练与意志的养成过程漫长且乏味,这与儿童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相违背,若不采取有效且合理的训练方法,會使儿童产生厌倦感、疲惫感,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儿童在舞蹈学习方面的毅力、热情与能动性。

儿童舞蹈学习不仅取决于其内在意愿,还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因此,为强化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比如,规定舞蹈动作开展“木头人”活动,让儿童进行模仿,而教师则需对儿童的舞蹈动作进行纠正,紧接着换动作进行下一环节。游戏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儿童对舞蹈动作的印象,还能在纠正的过程中提高儿童的意志力。

(四)强化儿童舞蹈教师队伍专业性

与儿童舞蹈专业所学内容相比,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教师在校学习的内容层次更深,但这类教师的学习内容通常是建立在有舞蹈功底基础之上的,主要教学对象为具备感知与理解能力的青年或成年,儿童的舞蹈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且对舞蹈动作无法生成自己的理解。儿童舞蹈毕业的教师,其专业主要是教儿童跳舞,专业程度与专业舞蹈教师相差较大,而企业文工团舞蹈演员的舞台经验丰富,但很少有表演者涉猎教育行业,不能对儿童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提供保障,间接出现了专业舞蹈院校教师“能上不能下”、儿童舞蹈教师“能下不能上”的现象。

中国舞蹈考级主要面对的是18岁以下少儿,考级内容与等级依托于儿童心理特点而划分,且对不同等级的内容加以细分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尽管专业舞蹈教师在舞蹈基本功及专业舞蹈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较为全面,但不能以儿童作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致使教学活动的专业程度受到影响。儿童舞蹈专业教师对儿童舞蹈教学体系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在专业性与系统性上还达不到舞蹈教学的要求。而中国舞蹈考级为两类教师提供了借鉴、学习平台,促使其明确儿童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与关键,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从整体上提高儿童舞蹈教学的专业水准,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稳.中国舞协考级教材对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效率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12).

[2]吴文稳.合理运用中国舞协考级教材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性[J].黄河之声,2018,(19).

[3]岑小春.我国舞蹈考级的培训现状与建议[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04).

[4]刘   慧.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8,(03).

猜你喜欢
智力开发艺术修养
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开发研究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
新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