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滑雪跳台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技术特点与训练要点

2023-09-04 12:09李胤伯白文宇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1期
关键词:单板转体落地

李胤伯,白文宇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单板滑雪运动是由冲浪、滑板运动演变而来,在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 现已由最初的一种“新颖”的滑行方式演变成了横跨多个项群的冬奥大项。单板滑雪大跳台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仅在单个跳台向正前方腾跃并完成相关动作,与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跳台技术完全相同。目前,跳台技术已成为上述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技术。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采访一线教练员、运动员,对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进行分析。该动作是跳台技术的重要旋转技术,是运动员完成的第1个双周平传动作,也是其学习掌握高度数平转动作、偏轴转体的重要基础技术。本文通过解析该动作的技术特点及训练要点,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赛实践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单板滑雪青年集训队(佐藤组)运动员、广西单板滑雪队运动员覃龙恩。

1.2 研究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2022年8月,广西单板滑雪队赴成都尖峰旱雪场进行旱雪跳台气垫训练,笔者对运动员完成质量较高的单个动作进行录像。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术动作特点

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是由正脚后刃起跳的外侧水平旋转动作,也是多种偏轴转体如Frontside Cork 720°、Frontside Rodeo 720°等的基础动作,对运动员的基础滑行技术、起跳技术、旋转技术、制动技术、本体感觉及身体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该动作具有较大创新空间,在不同规格的跳台场地中,该动作的旋转速度、抓板方式都有多种完成方式,能体现运动员的动作美感与表现力,可以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创新性运动智能。从技术动作掌握与学习过程来看,该动作为双周水平旋转正脚盲落动作,是衔接低度数转体动作与高度数水平旋转、偏轴转体的过渡动作。一般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熟练掌握后刃外转360°转体,处于专项提高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或爱好者可以结合练习后刃外转540°转体以掌握旋转技术、制动技术,并适应伴随旋转的滞空感觉。本文将该技术动作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2.1.1 助滑阶段

如图1所示,助滑阶段可大致划分为A、B、C三段。运动员到达起速位置后,应采用前刃滑行至平行于跳台抛射基线的A段,为后续线路奠定平稳、正直的线路基础。此时运动员的视线应聚焦于滑行前方,即助滑坡与跳台的交界处,为接下来的B段换刃走线作视线引导。滑行至助滑坡底部即B段中点时,由前刃滑行平稳转换至后刃滑行,同时视线聚焦于跳台顶部,为进入起跳位置提供视线引导。在B段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可以继续通过小幅度的反拧搓雪动作对滑行速度进行调整。离开助滑坡进入跳台后,运动员进入C段滑行,C段滑行过程应平稳立刃,避免立刃过高,较高的立刃角度容易导致身体重心发生偏移,从而使飞行路线出现偏差。此时应当保持上身正直,上身发生倾斜会造成运动员出台后前倾或后倒。C段滑行过程中视线应聚焦于前方飞行方向,避免“盯地”或“盯板”。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C段滑行线路应与抛射基线平行线D线保持一定夹角,图中所表现的C线略微向右偏移,是为了抵消运动员带手旋转起跳瞬间产生的向左的扭力对飞行方向造成的偏移,为起跳留出“提前量”。

图1 助滑线路示意

2.1.2 起跳阶段

起跳阶段是完成空中动作的关键阶段,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在起跳阶段主要包含带手、起跳2个技术。带手技术通过上肢及肩关节从内转侧向外转侧水平发力,为旋转提供必要的动量从而产生角速度;起跳技术通过下肢蹬地、重心转移使雪板弯曲,由蹬地的反作用力与雪板形变弹力共同提供垂直于地面向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滞空高度,延长滞空时间。完成后刃外转720°动作时,运动员在助滑坡底部由前刃滑行转换至后刃滑行时开始预摆与预蹲,预摆需始终强调“开肩不开胯”,即仅肩部向“内转”侧展开,为外转旋转提供空间;髋部及下肢保持锁定,髋部平行于雪板方向保持滑行稳定,下肢稳定确保力量传导扎实可靠。滑行至跳台顶端时,目光聚焦于飞行方向正前方,迅速垂直于地面蹬地起跳、沿人体解剖学水平面带手旋转,此时头部应朝向飞行方向,即“留头转肩”建立平稳旋转轴,进入滞空旋转阶段。见图2。

图2 起跳阶段动作分解

2.1.3 飞行阶段

运动员完成起跳阶段后随即脱离跳台进入飞行旋转阶段,该阶段的关键技术为抓板动作。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单板滑雪运动广泛采取惯性转体,即在进入飞行阶段前通过发力动作产生旋转角动量使身体与雪板进行旋转,其数学表达式为L=Iω,I=mr²,v=ωr。其中,L为角动量,I为转动惯量,ω为旋转角速度,r为旋转半径,v为线速度,m为运动员与雪板质量总和,合并得L=mr²ω=mrv,其中m、L恒定。飞行阶段的力学关系式可进一步表现为ω1/∝r,即旋转角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运动员可通过采用更为紧密的抓板动作缩短旋转半径使转速增加,或通过展开身体增加旋转半径从而降低转速,落地阶段的制动技术即是该原理[1]。如图3所示,在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中,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在离地旋转至90°时开始团身,旋转至180°时开始抓板,在余下的旋转过程中完成Tweak、Shifty等风格化的进阶抓板动作。

图3 飞行阶段动作分解

2.1.4 落地阶段

落地阶段是后刃外转720°转体的最后阶段,也是决定动作成功与否的重要阶段,该阶段运动员需在转体即将结束前采取制动,降低旋转速度,利用板刃或平板进行着陆。如图4所示,由于该动作为正脚盲落动作,落地前运动员视线无法回到滑行方向前方,视线聚焦于身后,调整空间有限,因此需提前进行制动控制,确保落地瞬间身体与雪板处在可控、正直的姿态。运动员通常在转体至630°时聚焦视线于下方落地点,并开始展开身体,降低旋转速度,在即将旋转至720°时通过反拧动作进行微调,落地后视线迅速回到滑行方向前方。雪质较软的情况下多采用平板落地,雪质较硬的情况下多会借助后刃确保滑行稳定。

图4 落地阶段动作分解

2.2 训练要点

2.2.1 强化助滑阶段滑行能力

助滑是运动员在跳台获得速度的唯一来源,足够的速度确保运动员在起跳后有足够的滞空时间,滞空时间是运动员完成腾空动作的根基。作为跳台动作的第一阶段,助滑过程除了决定运动员的出台速度外,还决定运动员的出台方向。若助滑线路出现偏差,运动员起跳腾空后的飞行方向将偏离垂直于跳台前缘的抛射基线,落地点将偏离跳台抛射基线延长线,对动作完成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运动员的落地方向若发生偏离,会影响下一个跳台或障碍的助滑阶段,从而降低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在大跳台项目中,偏移的落地点可能造成运动员错误地用板刃落地,进而导致侧滑等落地失误。训练中应适当加大滑行训练的比重,强调助滑技术的实际意义与重要作用,可在跳台上仅开展助滑走线,不进行带手起跳的针对性训练。

2.2.2 强化专项体能

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是双周水平旋转动作,与1周或1周半旋转动作相比,其对运动员的肩部力量、核心力量有较高要求,因此发展专项力量素质、提高专项体能是学习掌握该动作的重要条件。在单板滑雪跳台技术中,上下肢运动链由核心肌群联通,核心肌群在各技术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核心肌群不仅可以稳定运动员的骨盆及脊柱,使运动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保持姿态稳定,促进不同肌肉群相互协调,同时在滞空阶段中可以有效提高团身效果,增强动作塑形能力,对提高旋转速度,增加抓板动作的个性化表现力具有较大意义。

2.2.3 培养制动落地意识

训练过程始终强调运动员制动意识的培养,即在落地前有意识地通过外展身体、上下肢反拧抵消旋转效果,力求在落地前结束旋转[3]。此举可有效避免落地后地面抵消旋转产生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各种失误。训练过程应避免“蛮练”“硬练”的思想,切忌为追求动作效果而盲目发力。实践过程中,许多运动员由于基础技术不扎实,制动意识不牢固,技术理论不清晰,在“大力出奇迹”的错误思想引导下胡乱起跳,空中以近乎失控的方法进行旋转, 导致搓雪落地。这样的动作表现不仅违背了跳台旋转技术的基本逻辑,对后期进阶技术的训练也容易产生错误认识,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训练事故。因此,训练过程中应重点培养运动员制动落地意识,遵循科学训练规律,避免盲目尝试。

2.2.4 借助辅助训练手段

进行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时应当广泛借助辅助训练手段,在安全的条件下循序渐进,逐步促进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目前广泛采用蹦床、旱雪跳台、气垫等辅助训练以消除运动员的恐惧心理,逐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进而纠正错误动作,使其熟练掌握该技术动作[4]。运动员在学习此类旋转技术时,恐惧心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教练员需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动机控制、心理建设,选择适宜的辅助手段诱导运动员逐步完成、掌握该动作[5]。

2.3 常见错误及对策

2.3.1 起跳后身体姿态倾斜

运动员初学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时常常会起跳后身体倾斜,以近似偏轴转体的角度进行旋转,落地时“趴倒”或“躺倒”。出现该情况往往是由于起跳阶段发力瞬间身体重心沿矢状面偏移,因此,完成水平旋转类动作时应确保发力后身体重心水平面投影从蓄力下蹲时的后脚处回归于双脚之间连线中点处。解决办法是降低旋转周数,强化起跳时对重心转移的控制能力,在确保完成360°、540°转体动作时重心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720°转体动作练习。

2.3.2 起跳后飞行方向偏移

实践过程中,大多数运动员初学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时会出现起跳出台后飞行方向与跳台抛射方向存在偏移的情况。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起跳带手发力时雪质松软无法支撑身体旋转产生的反作用力,雪板搓雪导致产生偏差。解决办法为强化运动员的走线意识,进一步提高助滑能力,滑行至跳台顶端时设置适宜的提前量,以此修正起跳后的飞行方向。

2.3.3 旋转过度

旋转过度是运动员在初步掌握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后,动作技能进入分化阶段会出现的问题。体现为运动员起跳时过度发力、旋转周数超过720°、落地时以后刃落地。主要原因为过度追求旋转,落地前无法在适宜的时间进行制动,与运动员的恐惧心理及过高动机有一定关联。解决办法是教练员在运动员落地前通过口头语言、哨声等方式提示运动员展开身体进行反拧制动,调成落地姿态,以此形成正确的制动意识,纠正错误动作。

3 小 结

后刃外转720°转体动作是单板滑雪跳台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动作,在高水平坡面障碍技巧赛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扎实、熟练地掌握该动作对运动员后期学习掌握后刃外转1440°、双周后空翻后刃外转1080°等高难技术具有积极导向作用。该动作在技术、体能方面并无较高要求,主要对运动员的基本转体技术、滑行能力、落地意识、心理能力有一定要求,运动员在熟练完成540°等转体动作后进行该动作训练往往具有较高的迁移效应,能够较快掌握720°的足周旋转。由于该技术旋转更快、高度更高,运动员只有具备更加扎实的助滑能力、落地意识,才能准确、干净地完成该动作。该动作训练时,教练员应高度重视技术细节的处理,既能使运动员在多种地形、道具上自如使用该转体技术,提高成套动作技术的多样性,也能确保运动员学习掌握高难技术时有良好基础,提高训练效率。

猜你喜欢
单板转体落地
摄影作品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单板层积材带来的内部生产模式
封面人物 单板滑雪凌空飞燕蔡雪桐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