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维权攻略

2023-09-05 04:02张宏羽
检察风云 2023年16期
关键词:网文网络文学维权

张宏羽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网络文学已走过20余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和营收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发展路径愈发多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人,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过2278万人。“IP开发”和“网文出海”更是助推网络文学迈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然而,盗版侵权始终是制约网络文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一大障碍。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输入关键词:“网络文学”和“侵权”,跳转出的相关案件达532件。其中,2013年仅为1件,而2020年就达到了142件,2021年达186件。这仅仅是公开的案件,记者从多位网文作者处了解到,由于维权难度大,更多侵权事件并未诉诸司法途径。

网文维权难点

网络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学作品的新形式,也是科技和传统文学发展的衍生物,是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网络文学作品具有独创性及可复制性,即同其他文字作品一样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保护。

上海政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梁春程向记者介绍,目前网络文学的著作权侵权形式主要有非法转载、盗版侵权、衍生作品侵权与抄袭、融梗四种形式。

一是非法转载。侵权人擅自将他人网络作品进行复制、截取、剪辑后,通过网络媒体转载、传播的行为。除了直接复制转载内容外,还有一种非法转载的方式就是网络链接隐形侵权,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盗链”。通过链接到该网文,将流量引导到自己的网站或平台,从中获取收益。

二是盗版侵权。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盗版从早期的复制粘贴、截图分享、贴吧搬运,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购买软件——搭建网站——宣传推广——获取广告——资金结算”的完整黑产链条。此外,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作为盗版内容传播的主要渠道,侵害最为严重。其中,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其推出的竞价排名、聚合链接和转码阅读等功能加剧了盗版内容的传播。

三是衍生作品侵权。未经许可,基于网文创作衍生作品,例如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等。

四是抄袭、融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融梗是相对于传统抄袭来说更让人难以防范的新型侵权形式,一般是形容撰稿人在创作过程中,过度抄袭甚至抄袭汇集各方创意,将几个故事拼接、组装形成一个新故事的手法。

目前,维权成本高、举证难、赔偿低等弊端制约着权利人的维权之路。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认为,维权难点在于侵权事实的固定、侵权人获利的计算依据等方面,当然如何证明侵权也是需要反复推敲的。

梁春程也认为,维权成本过高、取证困难是困扰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的一大问题。他指出,公众缺乏版权意识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不同于传统纸质文字作品购买、借阅,读者很难接受有偿阅读网络作品,这是由于公众版权意识不足造成的。此外值得警惕的是,避风港原则正被滥用,即“通知删除,不告知不删除”,网站平台秩序混乱,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为侵权者打开了侵权的方便之门。

网文维权路径

“没精力去维权”是不少网文作者在遇到侵权事件后的第一反应。对于网文作者而言,低成本、高效率的维权尤为重要。

孙宇昊介绍,网文作者的低成本维权方法主要包括版权声明、网络监测、公开举报、侵权通知等。

首先,在发布网文作品时,可以在明显位置加上版权声明,清楚标注自己是原创作者并保留所有权利。这可以提醒他人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并为日后的维权提供一定的证据。

其次,可以利用网络监测工具追踪作品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情况。通过设置关键词等方式,可以及时发现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作者的作品,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再者,如果发现有人未经许可使用自己的作品,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举报,向大众展示侵权行为并呼吁支持。这样做不仅能引起关注,也可能促使侵权者停止侵权。

此外,还可以直接联系侵权者,通过电子邮件或站内信等方式发送侵权通知。在通知中详细陈述侵权事实,并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内容。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因为侵权者可能担心法律纠纷或声誉损失。

低成本的维权方法可能效果有限,特别是在跨国侵权行为或复杂纠纷案件中。如果侵权情况严重或无法通过简单手段解决,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更全面的法律支持和维权策略。由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指导、起草侵权通知或代表作者进行调解谈判等服务,帮助作者以较低的成本維护自己的权益。

作为开展著作权贸易的一种手段,著作权代理在网络文学领域较为常见。主要是指由代理人或代理公司经著作权人授权后代理行使著作权人的部分财产权利,包括推荐作品、组织洽谈、签订合同、收取样书和版税,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著作权人的权利等。

梁春程表示,网文作者将著作权代理给代理方,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专业管理。代理方可能是专门从事著作权管理和推广的机构或个人,通常具有专业知识和资源来管理作者的著作权财产;二是推广与营销。代理方可以帮助作者的作品获得更广泛的曝光和市场推广,从而增加作者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商业价值;三是版权保护。代理方具备更强大的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知识,能够更好地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免受侵权。

同时,他提醒广大网文作者,在选择代理方时,要充分了解其背景、经验和能力,确保选择有良好信誉和专业背景的代理方,以保证作者的著作权得到妥善管理和维护。在代理协议中,应明确作者的权益和利益,包括著作权使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事项,以避免产生纠纷。此外,协商规定代理期限和终止条款,确保作者有权在适当的时候终止代理关系。在签署任何协议之前,可以与专业人士(如律师)一起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这样可以确保作者的权益得到保护,以及代理关系对其著作权财产有益。

孙宇昊也表示,应重点注意代理合同条款,要仔细审查代理合同中的所有条款和条件,确保清楚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特别是要关注授权范围、代理期限、收益分成比例、终止合同的条件等重要条款。同时,注意著作权的控制和保护问题,虽然委托甲方管理著作权,但应确保甲方遵守合同约定,不擅自修改或使用作品,同时可以要求甲方提供监测侵权行为和维权保护的报告等。

海外版权保护

《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海外访问用户规模突破9亿,16部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录,我国网络文学的综合影响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然而,当下网络文学盗版侵权跨境化趋势愈发明显。由于盗版成本低、获利高,一大批境外文学翻译类网站,以为国外网文爱好者提供外文版的中国网络文学为名,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大量翻译国内优秀网文作品,以谋取巨大的网站流量、广告收入和其他经济收益。据保守估计,某知名欧美地区网站依靠上述侵权模式,每年可获利数千万美元。这不仅损害了权利方利益,更阻碍了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者洪长晖、徐雯琴在《网络文学“出海”的演进脉络、现实图景与突围策略》一文中提出,在国内,要形成维权合力,加强行业内部合作,从创作生产、渠道分发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截断从根源流出的可能性,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从宏观层面加强保护机制的建设和监管追责。

记者注意到,在海外版权保护中,引入著作权集体管理也不失为一种策略。梁春程介绍道,由于信息网络传播的无地域性限制,各国著作权法权利范围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通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作品获得相互代表的权利,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了地域障碍。

猜你喜欢
网文网络文学维权
维权去哪里?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网络文学的诞生
完美 打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