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需要知道这些

2023-09-05 06:17杨红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抽动症作息病情

文/杨红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抽动症在发病后非常棘手,很多家长缺乏抽动症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够了解儿童抽动症这种疾病,一些家长在对患有抽动症的儿童进行护理时,因护理不到位导致儿童抽动症加重。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抽动症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一、抽动症概述

1.抽动症的概念

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发病特点是肌肉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和松弛,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抽动症主要的发病人群为儿童,大部分在18 岁之前发病,4~8 岁的儿童最为多见,平均年龄在6 岁左右,通常10~12 岁最为严重,一些儿童患者会在青春后期与成年早期逐渐消退。男童与女童相比,发病比较多,男女比例大约为3:1~5:1。

抽动是突然出现的、快速的、无目的、刻板的肌肉收缩,根据抽动肌群可分为运动抽动与发声抽动;按起病时间可分为短暂性抽动(<1 年)与慢性抽动(≥1 年)。若患者具有发声及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叫作妥瑞综合征,发病一般会超过1 年,在抽动症中是比较严重的类型,临床表现为肢体抽搐、噘嘴、频繁眨眼等。患病后,发病时间不确定,发作较频繁,会对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一定影响。

2.抽动症的常见类型

(1)运动抽动

运动抽动包括面部、头颈部、四肢与其他部位的抽动。面部包括眨眼、挑眉、嘟嘴、张口、耸鼻子、舔唇;头颈部包括点头、甩头、头后仰;四肢包括抬手、抬脚、耸肩、手指或脚趾动。其他部位包括缩肚子、不自主地摸身体某些部位、鼓肚子等。

(2)发声抽动

发声抽动包括清嗓子、模仿动物叫声、咳嗽、尖叫、发“啊、哒”等比较奇怪的声音。抽动的症状并非一成不变,伴随时间的推移,抽动的频率与形式都会有所变化。这是由于抽动比较多变,且不稳定,症状有时比较轻,有时会加重。通常情况下,情绪越紧张,越严重,情绪一旦放松,注意力分散之后就会有所减轻,进入睡眠之后,会逐渐消失。大约有一半的儿童患者会同时出现一种或几种行为障碍。

3.抽动症在开学前后高发的原因

抽动症通常在开学前后会高发,原因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第一,父母期望值过高、面临升学、自我要求比较高等,这些都会给儿童带来一些压力;第二,假期期间儿童往往生活作息缺乏规律,睡眠时间不够充足;第三,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电视、游戏、电脑等;第四,家庭环境不够和谐;第五,面对换老师、换学校等状况,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第六,上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之间交往有一些问题,对学校有一些抵触情绪;第七,对自己的症状过度关注,开学后担心会被同学嘲笑等。

二、抽动症的治疗

轻度的抽动,不会导致功能障碍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神经调控疗法等进行治疗。比如,系统脱敏治疗、认知行为矫正法、经颅微电流刺激等。对以上治疗没有效果的儿童患者,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立哌唑、可乐定、舒必利等。若治疗失败,可以尝试采取深部脑刺激。另外,伴随年龄的增长与脑部发育的完善,抽动症状可以得到减轻或缓解。患有抽动症的儿童进入成年期之后,一般会有3 种结果:50%~60%的患者病情能够完全缓解;30%~50%的患者病情可以减轻;5%~10%的患者会迁延至成年,甚至伴随终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三、儿童患抽动症,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1.抽动症不是绝症,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虽然当前抽动症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大部分儿童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症都会有所减轻,甚至会完全消失。所以若孩子诊断为抽动症,家长不需要对症状过于担心,但也需要重视孩子的病情,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

2.要重视心理干预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治疗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病情比较轻的儿童来说,心理治疗比较适合。比如,儿童出现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情况,可以通过放松训练与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减轻病症。

3.帮助孩子处理好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抽动症在一些情况下,会对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肢体出现抽搐症状时,在社交场合与上学中会出现不适或尴尬,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尽量使孩子的症状得到减轻,避免对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4.配合医生积极调整治疗方案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对患者的个体差异与病情进行综合考虑,治疗方案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若患者的症状控制得不够理想,家长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5.保持合理饮食与规律作息

抽动症的发病和精神紧张、失眠、不规律作息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家长要让孩子保持合理的饮食与规律的作息,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身体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四、儿童在患抽动症后家长要避免这些情况

1.避免感冒

儿童患抽动症后,要避免感冒,感冒会导致儿童抽动症的发作,使抽动症的症状加重,一些抽动症儿童在感冒后症状会加重。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儿童,非常容易感冒,所以家长要及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为儿童增减衣物。

2.避免情绪过大波动

儿童患者很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精神紧张、过度兴奋等不良情绪,家长应对儿童患者进行及时的疏导。

3.避免饮食不合理

预防抽动症,饮食非常重要。儿童患者在平时要尽量少喝或不喝碳酸与咖啡类饮料,不要食用含铅的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冷冻食品与辛辣食品。少吃海鲜,如螃蟹、虾等。

总而言之,抽动症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因此,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在儿童患抽动症后,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在生活中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与关爱,使孩子逐渐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抽动症作息病情
不 顺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爱心健康作息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