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2023-09-05 02:47张雨桐宋杨刘凤凤丁凡刘言哲常昭瑞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口病省份

张雨桐,宋杨,刘凤凤,丁凡,刘言哲,常昭瑞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北京 102206;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A 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 岁以下儿童高发[1-2]。自2008 年手足口病被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以来,其发病率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与社会干预措施[4],在有效遏制新冠疫情的同时,流感、手足口病等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5]。新冠疫情之前,我国手足口病的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59/10 万[6];新冠疫情发生后,2020 年我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降至54.23/10 万[7],明显低于疫情之前的水平。澳大利亚[8]、波兰[9]和日本[10]也有类似的报道。有学者认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免疫负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即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后,可能导致部分传染病流行强度明显上升[11]。

手足口病流行强度的评估和预警可为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12]。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最早在西班牙提出,用于流感流行强度评估,广泛应用于许多欧洲国家[13],后经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改进后,其建立的阈值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14-15]。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流感相似,因此有学者将MEM 应用于手足口病的监测预警,并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本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首个流行季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MEM 对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进行评估,以及时掌握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和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动态变化,为今后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日期为2017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并经审核的手足口病病例数、重症数、实验室检测信息和个案数据(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3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本信息系统。

1.2 研究方法

1.2.1 流行特征 将2023 年、2020—2022 年和2017—2019 年3 个时间段内1—6 月份的全国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时间和地区分布、病原构成等资料分别汇总和统计,比较2023 年1—6 月相关数据与既往同期平均水平的差异。

1.2.2 流行强度 MEM 是基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数据建模,计算传染病流行阈值并评估流行强度的方法[16]。对2013—2019 年手足口病周发病率数据建立模型,确定各省份流行强度阈值,评估2023年1—6月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

1.3 数据整理与分析 使用Excel 2010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发病数、重症数、死亡数和发病率等。

2 结 果

2.1 疫情概况 2023 年1—6 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57 940 例,报告发病率为39.68/10 万,其中重症病例225 例(占0.04%);与2017—2019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报告病例数下降了38.12%,重症病例数下降了92.97%;与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了50.46%,重症病例数下降了34.78%,见表1。

表1 2023年1—6月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及与2017—2022年同期比较Table 1 The number of HFMD cases in China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23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s reported in the same period from 2017 to 2022

2.2 时间分布 2023年手足口病疫情上升时间较往年推迟,第16周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第20周后病例数快速上升。第19周报告病例数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第21 周报告病例数高于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第23 周接近2017—2019 年平均峰值水平,第26 周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图1A)。重症病例报告数总体低于2022年同期,但自第23周起,重症病例数增加,高于2022 年同期及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但低于2017—2019 年同期平均水平(图1B)。

图1 2017年1月—2023年6月全国手足口病病例及重症病例报告情况Figure 1 Time distribution of HFMD cases and severe HFMD cases reported in China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23

2.3 地区分布 2023 年1—6 月,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居前5 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209 228 例)、湖南(46 751例)、浙江(44 254例)、重庆(37 900例)和广西(29 717例),5 省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5.93%,其中广东省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余省份。见图2。累计报告发病率居前5 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165.48/10 万)、海南(154.03/10 万)、重庆(118.30/10万)、湖南(70.68/10万)和浙江(67.78/10万)。与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全国16 个省份报告病例数增加;与2017—2019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所有省份报告病例数均下降。

图2 2017—2023年全国手足口病1—6月发病地区分布Figure 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FMD cases repor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China during 2017 and 2023

2.4 病原学监测 2023 年1—6 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32 804例,其中肠道病毒A组71 型(enterovirus A71, EV-A71)、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31%、12.18%和73.51%。与2017—2019 年和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EV-A71 和CV-A16 构成比均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均上升。见表2、图3。

图3 2017—2023年全国手足口病1—6月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Figure 3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enterovirus serotypes in HFMD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China during 2017 and 2023

表2 2023年1—6月实验室确诊病例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及与2017—2022年同期比较Table 2 Composition of enterovirus serotypes in laboratory-confirmed cases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23 and comparison for the observations in the same period from 2017 to 2022

2.5 流行强度评估 2023 年1—6 月,全国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第26 周全国报告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66.76/10 万,处于极高流行水平区间,见图4。将2023 年1—6 月各省份的平均发病率与其流行分级阈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东为极高流行水平;江西和湖南为中流行水平;贵州、四川、湖北、重庆和浙江为低流行水平;其余省份均为流行前水平。见图5。

图4 2023年1—6月全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总体评估Figure 4 Assessment of epidemic intensity of HFMD in China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3

图5 2023年1—6月各省份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评估Figure 5 Assessment of epidemic intensity of HFMD in 31 provincial-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China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3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2020—2022 年,受新冠疫情防控干预措施的影响,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明显下降。按照《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23 年1 月8 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不再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与社会干预措施[18],手足口病发病出现上升趋势,2023 年1—6 月手足口病的报告病例数与2020—2022 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上升了50.46%。总体来看,随着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的到来,2023 年上半年全国手足口病呈现春夏季发病高峰后移、病例增长速度快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这种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而出现其他传染病发病率反弹的现象,很大概率是由“免疫负债”导致的[19]。“免疫负债”也称“免疫差距”,指长期低接触或不接触某病毒或细菌导致对某病原体缺乏免疫刺激,群体保护性免疫力不足,易感性提高[20]。新冠疫情发生后,由于人群聚集性活动减少,个人卫生健康意识提升,人群对肠道病毒暴露风险降低,易感人群累积,群体免疫力下降[21],增加了未来发生流行的可能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及部分肠道传染病,如轮状病毒感染和腺病毒感染,受新冠疫情影响也出现发病先大幅下降、后震荡性回升的现象[22-23]。欧洲儿科协会针对儿童发生“免疫负债”的现象,呼吁卫生部门继续对正在发生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进行监测,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保持定期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计划,以保护儿童免受呼吸道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的侵害,防止疾病在社区传播[20]。

地区分布显示,2023 年上半年我国南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为手足口病疫情高发地区,这与Wang 等[24]基于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的地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仍以南方省份为主要聚集区。由于2020—2022 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对于流行强度阈值的估计缺乏参考意义,因此,本研究在建立MEM 模型时采用了2013—2019 年的历史数据以计算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等级阈值。结果显示,2023 年上半年我国南方手足口病总体流行强度高于北方:北方省份均处于流行前水平,而南方部分省份,如江西和湖南,处于中度流行水平,广东处于极高流行水平。

另外,研究发现,2023 年1—6 月手足口病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提示其他肠道病毒继续取代EV-A71 成为优势血清型。近五年,湖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均报道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血清型[25-28]。部分地区对其他肠道病毒进一步分型后发现CV-A6 在其他肠道病毒中占比最高[28-29];然而,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小部分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被进一步鉴定为CV-A6 和CV-A10[30]。肠道病毒病原谱的变化不仅出现在中国,日本[31]、印度[32]、菲律宾[33]等亚洲其他国家也有报道。因此,在常规病毒学监测中,建议在持续开展EV-A71 和CV-A16 监测外,还要加强其他肠道病毒分型工作。

综上,自2023 年1 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受易感人群累积、人员流动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手足口病春夏季发病高峰后移,峰值明显高于新冠疫情前同期平均水平,南方省份流行高峰的出现早于北方省份。建议各省份密切关注本省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变化,做好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利益冲突声明全部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张雨桐负责论文撰写;宋杨、刘凤凤负责数据分析;丁凡、刘言哲负责数据收集与整理;常昭瑞负责论文指导和审阅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口病省份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浅谈肠道病毒EV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