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内涵、挑战与优化路径

2023-09-06 05:09王钱坤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乡村优化路径挑战

王钱坤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耦合失调、建设人才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四大挑战。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耦合、夯实数字乡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是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的理性路径选择。

关键词:数字乡村 内涵 挑战 优化路径

*基金项目: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探析。课题编号:ZXSKGH-2023-1746。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拉开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帷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把数字乡村建设摆在了与乡村振兴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中央政府层面的高位推动,促使数字乡村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以期深化人们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认知,推动我国的数字乡村建设。

二、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一)参与主体: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村民等多元主体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市场、村级组织和村民等多元主体,必须充分考虑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协调、配合,这是因为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跨界等问题,需要明确多元主体责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推进数字乡村有序建设。从长远来看,政府仍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导者,总揽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资源供给,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参与;市场主体是数字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市场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结构变革提供着技术支撑,市场决定着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类基层社会组织链接着党和国家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关联着数字乡村建设的落地实践,凝聚着人才、资金等优势,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行动主体,是数字乡村建设的行动者和受惠者,数字乡村建设的宗旨便是使农村农民充分享受数字发展红利。

(二)耦合路径: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相融合

數字乡村建设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感知乡村社会发展态势,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乡村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提高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适应乡村社会治理的需要。数字乡村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依靠高新信息科技改造乡村社会,实现乡村社会的数字化治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信息技术在乡村社会的深入应用,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的本质就是数字技术融合乡村治理理念、治理机制、乡村制度规范以及乡村组织等众多要素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三)重要内容: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与技能

农村居民是数字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和受益对象,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数字素养是指数字化情境下农民所具备的数字知识、数字意识和数字能力,它具体包含数字通用素养、数字社交素养、数字专门素养、数字创意素养以及数字安全素养五个方面。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的提升不仅能促进其对数字生活、数字生态和数字治理等单一领域的实践参与,而且能够促进数字乡村各领域发展机制的深化,激活数字乡村各领域的生态系统。数字乡村建设依赖农民的广泛和深度参与,农民兼具数字资源使用者和部分数字资源贡献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农民素养的提升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农民的数字素养越高,越有利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推动数字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必然将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由中央政府高位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工程实施行动。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自然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构建政策体系从而为任务完成提供制度保障。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刚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的积累,在中央层面,政策的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和完备,尽管国家已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战略指南1.0》等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但这些也只是从宏观层面初步明确了数字乡村的战略布局和任务安排,尚未细化到具体实践层面,缺乏涉及数字乡村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政策配套设施。政策体系尚未健全,表现在数字乡村立法相对滞后、政企、政社之间统筹协调难度大、数字乡村网络空间监管政策存在着空白,在数字乡村建设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缺失;在地方层面,绝大多数试点地区尚未推出数字乡村建设的试点实施方案,政策设计的缺位使得数字乡村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阻碍着数字乡村建设进程。

(二)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耦合失调

1.我国乡村社会的信息资源、信息设备和信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城乡数字鸿沟持续扩大。随着市场机制的调节和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城乡发展的非对称发展格局加剧了信息固化,也促使数字鸿沟也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设备是数字乡村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由于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贫乏,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愈加拉大,乡村信息资源贫弱,数字化生态建设滞后,数字鸿沟持续扩大,严重阻碍着数字乡村建设。

2.面向乡村社会的科技供给不足,科技与乡村社会存在着兼容困境。当前,我国面向农业领域的技术成果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自动化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智能化等农业数字化方面的科技研究明显落后于西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供给乡村有限,科技成果与乡村的融合困难。传统乡村建设理念根深蒂固,建设模式固化,技术、资源的下乡与科层制在乡村社会的再复制存在冲突矛盾,村“两委”的行政化迹象愈发明显,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着滋生了智能形式主义、信息形式主义,基层政府惯用技术进行决策,只是用技术解决表层问题,而将村民、社会组织等本质问题排斥数字乡村建设之外,导致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存在耦合困境。

(三)支撑数字乡村建设的乡土人才力量薄弱

1.数字乡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数字乡村建设的人才流失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状,使我国乡村社会面临着“空心化”的窘境。据《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了17190万人,平均年龄为37.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8.7%,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壮年流失严重,乡村社会“老年化”问题突出。第二,乡村社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特别对大学生、高技能人员的吸引能力有限,使得数字乡村建设缺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青壮年的严重流失、乡村吸引人才的能力孱弱,建设数字乡村的人力资源匮乏,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人才力量不足的“窘境”。

2.农村居民数字信息素养贫困。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项关于我国居民数字素养的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仅为35.1分,而城市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为56.3分,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相差21.2分。差距明显,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贫困。目前乡村社会“空心化”现象严重,老年化问题突出。留在乡村社会生活、生产的留守老人观念落后,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缺乏信任、学习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乡村社会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仅不能充分享受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而且也阻碍着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

(四)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国家用于乡村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在逐步增长,但相比其他经济领域,仍然存在着投入不足的情况。据最新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有535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2021年我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仅占全国农林水务投资的1.8%,全国用于县域农村信息化社会资本投入954.6亿元,县均社会资本投入为3588.8万元。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既需要政府持续的财政投入,又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的注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政府财政投资还是民间资本投资均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而这将影响着数字乡村的建设进程。

四、优化數字乡村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政策体系

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离不开完备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为了顺利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必须持续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优化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中央政府应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涵盖农村、农民、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数字乡村建设方面法律法规,形成完备的数字乡村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加强政企、政社等多元主体协作建设方面政策设计和立法工作。地方政府应本着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摸索创新的思路,对标中央政府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本地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加强乡村文化、经济、生态等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理顺数字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的考核监督与评价的制度体系,杜绝数字建设的形式主义,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注意力。

(二)科学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耦合

1.加强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乡村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健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建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健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就是要优化信息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畅通和拓宽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信息资源的公开透明度,打破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和信息的不对称,优化城乡数据资源的分配。

2.加大乡村地区信息技术的支持帮扶力度,加强技术输送,调动社会各方技术力量支持乡村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乡村移动互联网体系全覆盖,推动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着力研发契合乡村发展的应用软件和技术产品,搭建服务“三农”的数字化平台。

3.加强面向世界前沿的农业科技研究,扩大和优化农村科技供给,促进先进科技研究和开发,加大面向服务农业发展的诸如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研发力度。扩大面向农村的数字技术供给,以先进的理念因地制宜促进数字技术与乡土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

(三)夯实数字乡村建设的人才支撑

1.留住乡土人才。数字乡村建设核心在于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资源。面对目前我国乡村地区人才日益外流加重的形势,必须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因为他们是建设数字乡村的中坚力量。要通过政策引导、发展乡村产业引导和促使人才本地就业创业、就近就业创业,减少乡村地区人才的严重外流。

2.引进人才。国家应通过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政策宣传促进包括大学生、高技能人才在内的高素质群体到乡村地区支援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地区也要抓住机遇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发展数字产业、智能产业吸进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机遇和成长平台。乡村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己实际的一套人才激励机制,更好地吸引外来人才,为数字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3.培养乡土建设人才。要通过乡土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农民数字素养越高,越对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技术感兴趣和信任,数字技能和数字意识就越高,也愿意参与数字生活。因此要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实施乡村素养提升工程,设计多元化的农民数字素养提升模式,开发多元化的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活动,建立农民数字素养监测和考评机制,形成一套特色、成熟、系统的培训体系和培训系统。

(四)加大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1.加大基础设施薄弱的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保证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稳定政府的财政投入,改善乡村的信息环境,提高乡村的信息化水平,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2.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拓宽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的資金的来源渠道。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仅靠政府财政支持是不现实的,仅凭政府的财政投入无法保障建设的效率、质量和速度,且会给政府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需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注入。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创新招商融资政策,拓展招商融资渠道,将优质金融资源引入县域乡村地区。提高资金利用效能,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瑞波.技术治理驱动的数字乡村建设及其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03):16-23.

[2]王胜,余娜,付锐.数字乡村建设: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J].改革,2021,(04):45-59.

[3]沈费伟,叶温馨.数字乡村建设: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1(05):41-53.

[4]曾亿武,宋逸香,林夏珍,傅昌銮.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21,(04):21-35.

[5]苏岚岚,张航宇,彭艳玲.农民数字素养驱动数字乡村发展的机理研究[J].电子政务,2021,(10):42-56.

[6]胡卫卫,唐伟杰.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机理、实践逻辑与驱动机制[J].图书馆,2023,(02):7-13+25.

[7]杨佳锋,杨嵘均.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政策扩散、梗阻及其疏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4):67-73.

[8]贾秀飞.复合语境下技术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运行逻辑与实践检视[J].电子政务,2022,(08):41-54.

[9]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23-4-28].http://www.stats.gov.cn/sj/zxfb/ 202304/t20230427_1939124.html

[10]刘艳红,吕鹏.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成效与挑战[J].经济与管理, 2022,36(06):25-33.

[11]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EB/OL].[2021-12-20].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01/5743969/files/5807a90751b1448ba9 77f02e7a80b14c.pdf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

猜你喜欢
数字乡村优化路径挑战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