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政治三力”的逻辑理路

2023-09-07 08:18陈晓晖连森
共产党员·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领悟力三力判断力

陈晓晖 连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不是彼此割裂、相互分离,而是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

政治判断力——

领导干部“政治三力”的基本前提

政治判断力,即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基于某种政治价值观,对政治事件或政治主体的行为及后果展开主观判定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充分彰显政治主体所遵循的政治理念和奉行的政治标准,是政治主体制定决策或展开行动的先导。

对领导干部而言,“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掌握政治上的主动,首先要具备高超的政治判断力。在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体系中,政治判断力是“政治三力”的基本前提。唯有基于正确的政治判断,才能准确把握政治方向,作出正确的政治决断并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领导干部政治判断的原则和方式。

一是对政治形势的判断力。领导干部政治站位的高度决定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干事创业的力度,唯有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形势、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敏锐的鉴别力,透过现象识别本质,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政治诱惑。

二是对政治风险的判断力。能否防范政治风险直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领导干部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敏锐察觉政治发展态势中隐藏的各类风险挑战,善用政治智慧深入分析潜藏在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政治风险及成因,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贯穿其中的政治逻辑。

三是对人民利益的判断力。政治活动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领导干部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仅要基于人民利益明晰政治活动的出发点,还要基于政治形势的发展作出准确预判,敏锐觉察损害人民利益、为人民所深恶痛绝的行为,坚守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根本价值取向。

政治领悟力——

领导干部“政治三力”的关键环节

政治领悟力,即政治主体基于一定的政治判断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将政治对象、政治理念和政治方略内化于心的能力,是政治主体先天悟性和后天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

思想上高度统一才能确保行动上高度一致。政治领悟力既体现在对政党的政治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上,又体现在对偏离政治方向的及时预警和果断纠偏上。“政治领悟力既是政治判断力的递进发展和深化跃升,又是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指引和根本保障”,在“政治三力”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联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担的是政治责任,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重要论述明确领导干部政治领悟力的首要要求就是运用政治思维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

一是对政治理念的领悟力。领导干部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准确把握政治方向的基础在于善从大局出发,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准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为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实能力支撑。

二是对人民力量的领悟力。政治主体从事政治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明确唯有人民才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扎根人民,才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并汇集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所需要的磅礴力量。

三是对政治纪律的领悟力。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本质上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唯有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才能自觉遵循,要求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政治站位、较强的政治定力和责任担当意识,在真学、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党的政治纪律的内涵和外延。

政治执行力——

领导干部“政治三力”的最终归宿

政治执行力,即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始终保持足够的自制力,坚定奋斗目标不动摇,蹄疾步稳为政治目标由理想向现实转化而奋斗的过程中所彰显的能力素质,是衡量政治主体观察政治形势的敏感度、保持政治定力的程度、驾驭政治局面的能力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水平的重要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真理性最终也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政治执行力侧重实践层面的政治能力表达,在领导干部“政治三力”体系中处于根本地位,是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的归宿,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的高低也要靠政治执行力来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政治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顺利推进。

一是对政治路线的执行力。政治路线是对实现政治目标的路线规划,领导干部在坚定政治信仰的基础上,对贯彻政治路线进行科学谋划,切实为实现党的使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助力政治信仰从理想向现实转化。

二是对政治战略的执行力。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既要推动党的政治战略落地生根,规避战略偏差,又要对偏离政治战略的风险性问题及时纠偏,切实掌握战略主动。

三是为民谋利的执行力。领导干部要从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坚守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提升联系、服务人民的本领,切实掌握人民实际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增进人民福祉。

四是维护政治纪律的执行力。领导干部既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的相关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坚持原则,勇于同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行作斗争。

总之,“政治三力”的高低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能否担当党和人民所賦予政治责任的重要标志。新的赶考之路上,风险挑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唯有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掌握政治主动权,切实提升“政治三力”,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领悟力三力判断力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如何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之关联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学习书法是培养判断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三性”建设 促进“三力”提升
让依“标”扣“本”成为孩子语文阅读答题的“法宝”
环境会影响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