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江:舞台虽不同 本色永不改

2023-09-07 08:18陈鹏飞
共产党员·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退伍军人老兵

陈鹏飞

“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变迁,这位老兵持守的信念始终不变;爱心、助人,为社会分忧、为他人解难,在寒冷中给人温暖!他成立的‘老兵之家以雷锋精神践行公益活动,为社会竖起了道德的标杆。”——这是“河南省第十届优秀退役军人年度人物”评委会给武玉江的颁奖词。作为一名19岁就参军入伍的退伍老兵,武玉江的事迹感动了中原大地上的无数群众。他是个好男人,1996年妻子因意外导致下肢瘫痪,武玉江不离不弃照顾她27年直到现在;他也是一个好班长,退休后回到祖籍开封祥符区西姜寨乡,利用自家老宅、自掏腰包20万元创办了全省首个“老兵之家”,为老兵们排忧解难,带领老兵们脱贫致富;他更是一名好党员,心系桑梓,现年72岁依旧坚持和老兵们一起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没有退休期”的奉献与坚守,曾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

建老兵之家

武玉江1951年出生于河南开封,1970年入伍,1973年入党,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2011年从郑州市管城区政协副主席岗位光荣退休。2016年初,武玉江听闻家乡的65名退伍军人因“兵龄换算错误导致每月少发10元补贴金”一事情绪很大,闹得沸沸扬扬,便第一时间跑去做老兵们的思想工作。安抚完老兵们的情绪,他又连夜赶回郑州,为老兵们的事情四处奔波、多方协调,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这件事对武玉江触动很大,看似很少的10元钱,事情处理不好却会产生严重后果。“退伍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武玉江觉得“老兵应该有个维护权益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就决定建一个退伍军人活动中心。说干就干,没有场所,他便用上自家老宅;没有启动资金,他便拿出自己20多万元的积蓄;没有办公家具和宣传物料,他便开车带着瘫痪的老伴儿往返于郑州、开封之间购置,先后往返108次,累计9720公里。用了一年半时间,武玉江终于把“老兵之家”建了起来。成立当天,就有上百名老兵涌进了“老兵之家”。

“老兵之家”建成了,日常维护依然需要费用。为了节省资金,武玉江辞退保姆,把照料妻子的重担扛在自己肩上。只要条件允许,他就推着轮椅带着妻子工作。必须独自出门时,他就把馒头、咸菜、方便面和开水放在妻子床头。本身就有糖尿病的武玉江,那几年因为太过劳累经常犯低血糖,有一次还住进了医院。医生见到他就是一通“批评”:“听说你办了个‘老兵之家,老兵是有了家,可你这么不爱惜身体,只能躺在医院回不了家啦。”好心的护士也劝他:“阿姨坐轮椅20多年了,全靠你照顾。你要再有个三长两短,她可怎么办?”武玉江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他停不下来。“因为我的老家在开封,是全国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武玉江清晰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个小喇叭,一到晚上就播放歌颂焦裕禄的歌曲。有句歌词到现在他还念念不忘,“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像焦裕禄那样多给人民办好事,多为社会作贡献。

济老兵之困

“老兵之家”是个大家庭。2019年时西姜寨乡就有1236名退伍军人,其中党员761人,在職村干部70人。“根据地”建好了,武玉江首先想到的就是带领老兵们脱贫致富。他根据西姜寨乡的区位特点和地形土质,提出“一带三片区一养殖”的发展思路,说服有养殖经验的10多户老兵成立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方式让更多老兵通过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养牛户刘团结办理手续时,武玉江不辞辛苦、跑前跑后;鸡鸭养殖户王文生购买幼苗没有资金周转,武玉江毫不犹豫拿出自己3个月的工资;他还为种养基地挂牌,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老兵扶贫”交流会。

老兵蒲红生这些年因为家里负担重一直很消沉,武玉江就和其他老兵一起帮助蒲红生脱贫。脱贫后的蒲红生主动当起村里的环境卫生宣传员,每天清晨三四点就开始收拾村里的垃圾。固始县有3位老兵因长年有病导致家境贫困,武玉江就把积攒下来的3万多元钱拿去救急。光山县老兵陈存宏的妻子突发脑出血住进重症监护室,家里无力承担医疗费,武玉江就连夜带头组织捐款。当天晚上,就募集到来自7个省的58名退役军人的捐款,第二天就把钱送到了陈存宏的手上。

聚老兵之力

“老兵们都经历过部队的锻炼与洗礼,发挥老兵的党性和纪律性,就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这是武玉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带动下,老兵们办好事、做善事蔚然成风,“老兵之家”也有了“五大员”:国防教育宣传员、扶贫攻坚战斗员、平安稳定维护员、树木养护管理员、环境卫生宣传员。

老兵吴文增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中,他捆着6颗手榴弹,顶着猛烈炮火,炸毁敌人碉堡为部队开路,荣立一等功,被老兵们称为“活着的董存瑞”。这些年,吴文增和与他一样有过英勇战斗经历的100多位老兵走机关、进校园、下企业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受教育人数多达十余万人。西姜寨乡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时,不少群众每天主动打扫道路,其中退伍老兵占40%;在全乡河道清淤改造过程中,退伍老兵义务投入劳动力2600人次,挖掘土方1100立方米,清除垃圾杂草660立方米;老兵之家成立3年时,已参与调解民事纠纷206起、平安巡逻1200多人次、政策宣传102场。

“‘老兵之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退伍军人的楷模。”曾先后3次走进“老兵之家”的开封原市委书记侯红评价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老百姓这样评价“老兵之家”。这些评价让武玉江很自豪。他说:“咱们老兵的舞台大着呢,永远不能忘了我们的名字是老兵,我们的职务是党员!”

本栏编辑/彩虹

猜你喜欢
退伍军人老兵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新时期建立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档案研究
一位老兵的峥嵘岁月
老兵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只要老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