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探究

2023-09-08 03:48郑诗畅赵昊天王伟业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内容信息化

郑诗畅 赵昊天 王伟业

(江南大学体育部 江苏无锡 21412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逐步与互联网结合形成新型的“互联网+”模式,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构架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主要教学方式。“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型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如何依托“互联网+”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发挥出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2]。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契机

1.1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生活的联系愈发密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人手必备的生活必需品。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融合也是教育模式改革的大势所趋,信息化技术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视频、音频、图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3]。大量的体育教学课程喷涌而出,教学从操场搬到了屏幕上。2020 年疫情初期,线上教学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线学习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体育教学”的发展。

1.2 教学理念的转变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健康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素养有了更高要求。在线体育教育为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在体育领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课余时间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与同学、朋友一同进行体育社交,而在线体育教育是学生快速提高体育技术、增强自信心的便捷途径。其次,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更加认识到开展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录制,努力完善相关体系制度,为高校线上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3-4]。同时,教师群体应认可信息化技术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出一系列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线上课程。

1.3 国家政策的倾斜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5]指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校体育评价改革,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同年,教育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的理念、目标和实施路径[6]。而在线体育教学也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2021 年11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质量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提案》[7](以下简称《提案》)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模式,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8]。

2 “互联网+”对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

2.1 教学目标

在过去,体育院校以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为主要目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体育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普及,大众对体育不再是单纯要求奖牌,人们对体育精神、体育理念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展除基础体育课程外的专项体育课程,而“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教育,结合信息化技术将体育多方位多维度地向学生展现,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改善心理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9]。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育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分别主要集中在课堂与操场,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常觉得枯燥、晦涩难懂,在实践部分也常因为技术动作学习难度大,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运动技术、运动项目和专业知识等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剖析运动知识点,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学方式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体育教师主要依赖自身运动经验来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准确有效地理解教师所传达的内容,课后又因时间限制不能反复练习,巩固学习效果。而线上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以北京体育大学张瑛秋老师在慕课开设的乒乓球入门与提高课程为例,课程分节清晰,包括线上教学与线上理论考核[10]。学生结课后,会颁发相应的结课证书,提高了学生参与线上体育课程的主动性。2022 年,国家体育总局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运动会,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摄影,线上APP自动识别动作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同时参与的学生都得到了参与证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11]。

2.4 教学方法

传统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常以一对多的模式进行教学,虽然方法、手段多样,但依旧很难根据学生生理、兴趣特点做到个性化教学。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型可视化统计分析APP,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后台的实时数据回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个性化地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教学进度,将教学从“一对多”转变为“一对一”模式[12]。同样,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辅助体育教师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教学体系更加合理。

3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育的特点

3.1 便捷性

“互联网+”将网络与移动端连接在一起,突破了时空限制,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13]。同时,线上还可以将授课内容进行录制,方便学生课后反复观看、随机观看,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效果,这也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最大优势之一。学生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爱好搜寻喜欢的内容,提前预习或自我学习。

3.2 即时性

“互联网+”将各种世界各地的体育信息和体育数据快速搜罗,实时上传到网络端,方便人们进行即时交流与沟通[14]。目前,在互联网端汇集了各个体育网站的资源,大量体育教学与体育爱好者聚集的门户快速涌现,吸引了当代大部分的大学生,便于他们分享和交流自身的经验。而在新兴动作技术推广上,创作者只需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通过大数据筛选,立刻就能传播到对应用户端。

3.3 广泛性

“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对象不再只限于体育专业学生。各种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资源,包括动作讲解、训练编排、运动损失和运动营养等资源都能够轻松地在网上搜索并且免费获取,加速了数字化体育资源的传播,推动了体育教育的共享化发展。一些优秀体育教学名师可以录制公开课放到网络平台上,在方便本校学生查阅学习的同时,也方便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其他高校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名师课程,优化自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技术与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教师综合素质水平[15]。同时,也为偏远地区、教学资源较差的高校获取高水平教学资源提供了途径,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3.4 多样性

“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同一内容的多角度教学课程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统一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课程,加快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互联网+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不再是要求教师教学生如何做,而是要求学生主动去学习如何做。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不会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这就要求学生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主动去利用网络平台,在海量的教育资源中,挑选出适合自己并且有用的课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敢于去学,敢于分享,敢于交流,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发展优势与困境

4.1 优势

4.1.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

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新型在线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师生只需依托互联网平台,使用一台联网的电子设备即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地同步教学。同时,在线教学提供了暂停、回放等功能,使得教师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也可以随时随地办理其他紧急事件,在处理完成后继续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在线体育教学也打破了场地、地域等空间限制,师生在上课期间不需要完全的时间地点统一,人员不受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远程发送教学内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在线教育节约了学校聘请名师授课的成本,降低了学习成本,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体育教学更加灵活、多样、便捷。

4.1.2 教学内容丰富多形式全面展示

学生的兴趣驱动力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与文化学科教学不同,体育学科有着强烈的趣味性、竞争性,学生在学习体育时往往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但体育学习有着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示范无法从多角度展现动作规律,加上单一的动作反复练习使得体育内容逐渐枯燥乏味。而在线体育教育模式建立在网络的优势条件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更直观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又清晰、全面展现体育运动的动作规律,方便学生快速掌握体育动作。在线教育也符合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生活方式[16],大批的体育游戏、体育活动记录APP 被开发,结合大数据、VR、AI等新型教学工具,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潮流爱好,还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器材需求,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4.1.3 资源共享多时代内容同步展现

慕课、学堂在线和云课堂等超万门在线课程免费向大众开放,一句“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奠定了互联网线上教学的多资源共享特点。免费的资源与试看功能方便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课程,既做到了个性化教育,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依从性,使得以“二分制”考核驱动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结果导向教学转变为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导向教学。在线体育教学也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人数限制,让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的学生,尽享同一质量的教学内容。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将不同时代的体育一同展现给学生,方便学生了解体育起源,更加渗透化地培养学生体育精神[17]。

4.2 困境

4.2.1 学生自制力不够,课堂管理棘手

在线体育教学虽然突破了时空限制,但在师生之间永远隔着一块屏幕,这对课堂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许多学生会因自控力不足、随性散漫,出现边吃边听、边玩边听、边睡边听等情况,使得课堂管理问题愈发棘手。教学逐步出现两极化现象,即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18]。

尽管很多教师尝试通过中途点名或者增加课堂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收效甚微。这些方式虽然一直是提高传统教学课堂积极性的主要方式,但在线上教学中极难有效实行,同班同学电话、短信提醒或者上网搜索答案都降低了学生上课期间的专注要求,最终导致课堂管理问题愈发棘手。

4.2.2 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比例不合理

体育作为一门对实践要求极高的学科,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线教学虽然在理论方面的介绍更为详细,但学生无法亲身体会到技术动作的要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比以往传统教学,在线教育模式下课程的内容更加偏向理论,学生能够对理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运动机会。教师无法通过学生实践展示,来评价教学目的是否达标,学生也无法通过体育课程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课程目的。同时,理论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4.2.3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

在线体育教学对传统体育教学造成了强烈的教学方法冲击,因为疫情原因,加快了信息化技术下的在线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的进程,教学模式快速变化。然而很多教师没有实时进行跟进,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认为在线体育教学不过是把传统课堂内容搬到网络上,一味播放视频,讲解动作,不愿意去学习信息化技术下的新多媒体技术,这就发挥不出在线体育教学的优势,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9]。部分教师未进行过系统的在线教学培训,不能够熟练地将新兴软件融入教学方法中,也给线上教学方法带来了桎梏。

4.2.4 教学质量受限于终端设备

在线教育对师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有智能设备,而在线体育教学为了更好地监控学生的运动强度,对设备要求更多。例如,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运动强度是否达标,每位学生需配一条心率表,为监控学生动作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摄像清晰度也提出了很高要求[20]。在理论考核方面,还需要多设备联用,监控学生周围情况。这就对师生的经济条件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网络环境也必须稳定、安全,避免音画不同步、失真、个人数据泄露等情况[13]。不稳定的环境使得教师无法准确及时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学生也会因网络波动而失去耐心,浪费课堂时间。不安全的网络环境还会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导致学生对在线体育教学失去信心。最终,网络的不可控也就使得教学质量不可控,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出体育的育人价值。

5 “互联网+体育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5.1 高校层面

5.1.1 加大资金支持,健全教学平台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体育教学”是后疫情时代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高校应认识到线上教学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加大线上教学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目标,所以校方应努力搭建出一个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保证线上信息化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努力确保画质流畅清晰、音画同步无卡顿,及时监督、评估教学质量。高效、高质量地保证线上体育课程的开展。

5.1.2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互联网+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授课外,还要会使用新型信息化APP,“互联网+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初期试行时也暴露出教师的许多问题。教师缺乏信息化知识与信息化课程授课实践经历,不懂如何用新软件授课,遇到突发情况时不知道如何应对。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定期开展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培养课程与讲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定期举行信息化教学实践模拟课程,鼓励教师大胆尝试运用信息化技术丰富自己的课程,设计多维度多技术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氛围。举办信息化教学技术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以赛养练,对优秀教师予以一定奖励,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鼓励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信息化素质,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培育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目标。

5.2 体育教师层面

5.2.1 主动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化知识素养

疫情加快了“互联网+体育教学”的进程,教师更要意识到线上教学是不可避免的,而线上体育教学又对教师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体育教师除了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讲座外,还应主动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在线上感受不同项目体育教学的特点,主动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对信息化技术要不排斥、不抵触,多学多用,将更多信息化教学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体系中,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5.2.2 注重师生互动,增加教学交互性

“互联网+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师生之间的交流由面对面拓展到了互联网上,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但同样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被限制在了一块屏幕和一个麦克风之间。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课上简单灌输教学内容,课后只忙于自己的事情。体育教师应注重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应多展示多提问,多让学生回答,多让学生展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课前课后注意课件、学习资料的发送,及时回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使体育教学由在线转变为在场。

5.2.3 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互联网+体育教学”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项目繁多,注重实践,体育教师在努力改变教学内容,构建教学体系时也应明白体育项目的特点,哪些内容只能线下展示,哪些内容通过线上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展示。线下教学互动性强,能够清晰地展示项目动作,及时观察并纠正学生群体中的错误实例,所以线下教学更适合体育教学中的动作技能学习部分。线上教学则打破了时空约束,为教师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与条件,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多样化展示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内容,方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动作原理有着更为清晰的理解,所以线上更适合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学习部分。

6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挑战,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以建立起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助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内容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