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9-08 03:48程野宋妍苏立宁梁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京津冀协同

程野 宋妍 苏立宁 梁超

(1.河北经贸大学体育教育部;2.河北经贸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3.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1;4.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处 河北石家庄 050061)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性发展重点[1]。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壮大京津冀体育产业集群[2]。2014 年7 月,签署《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并成立京津冀体育产业协会。近年来,《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京津冀健身休闲运动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接连出台[3]。自此,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部分有了较好的基础。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确定了北京、张家口两个城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4]。这是京津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它推动了京津冀冰雪旅游业迅速发展,北京市明显增加的冰雪场馆的数量和接连举办的国内外冰雪赛事[5]、天津市新增的冰雪体育旅游工程、河北省以张家口为核心的旅游发展新态势,无一不彰显着京津冀借冬奥会这股东风有效发展了冰雪体育产业。在政策支持和赛事管理上,京津冀政府社会部门协同配合,使得体育产业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影响力更大,受益人更多。所以要想打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制定出整体性区域规划和有效的协同发展战略和措施,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引导,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1 京津冀体育产业布局和结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和北京冬季夏季两届奥运会的成功筹办,探索了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合作机制、体育产业布局、赛事协办、体育场馆协同运营等方面稳步推进。在京津冀体育场馆方面,河北省拥有最多的体育场馆,北京市拥有数量最多的大型体育场馆。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京津冀体育场馆数量高达10万多个,主要受益于冬奥效应。所以综合来看,京津冀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丰富。在体育产业资源方面,三地区域内拥有丰富的体育产业资源,资金雄厚、赛事权威、体育相关人才众多、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河北则拥有发展休闲体育的自然资源[6]。在体育旅游方面,北京市大力发展山地步道旅游,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展冰雪旅游业,冰雪经济持续上涨;天津市发展东部海滨运动旅游,发展专项旅游项目;河北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冰雪小镇、旅游小镇,发展马拉松、游船、垂钓等户外项目,三地根据自身特点各有侧重发展。京津冀在联合举办体育赛事和大众化体育项目、联合运营体育场馆等方面的分工合作水平较高,依托政策和议定书的出台,政府间的合作和沟通正稳步推进,体育产业布局结构合理。尤其是后冬奥时代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协同发展符合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也正好契合“首都两区建设”“河北一翼”区域定位战略,破除了区域限制,实现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业协同发展,深化区域合作,借助冬奥契机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功能,促进形成京津冀体育旅游业统筹推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对于京津冀三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其总体发展目标为:北京实现“做高”,天津实现“做强”,河北实现“做大”[7]。

2 京津冀体育产业的结构性问题

2.1 体育产业资源分配不均匀

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发展不均衡、分配不公平以及扶持力度的差异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体育产业在历史准备、特色节庆、发展技术、体育设施场地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之处远超河北省,但存在“大城市病”问题。河北省地域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在体育赛事和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十分欠缺,在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另外,在体育赛事品牌、企业的合作方面也是北京和天津更具优势,使得营销度欠缺。三地体育产业发展失衡,缺乏平等的利益协调机制,政治地位、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资源的倾斜及不对等。京津冀缺乏利益表达机制,非政府力量亦缺少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和渠道。

2.2 产业政策沟通不畅

如今京津冀的体育产业管理依然呈“一亩三分地”的分割之势,未能做到“拧成一股绳”的统筹规划。体育产业“强政府”的体制惯性和固化思维依然存在,体育部门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中历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8]。在体育相关项目的策划、审批和资源支持都靠后处理的情况下,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体育管理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政策沟通不畅,导致好的政策无法落实,无法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对于企业而言,自负盈亏,如果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的发展项目,很难让民营企业注入的资本进入群众体育发展层面,从而限制了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

2.3 体育产业投入与体育消费间存在较大差距

刺激群众体育消费是促进现阶段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应改进体育产业投入的各项目比例与力度,而现在的体育产业投入和体育消费间存在较大差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刺激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体育产品及体育运动所产生的消费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消费者对于多样、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较大,但如今京津冀体育产业化程度低,体育消费大部分集中在体育用品的制造与消费上。因此,体育产业的投入应该对应人们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改善,如赛事观赏、健身娱乐活动,避免体育资源的搁置与浪费。河北相对于北京和天津,消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这样就限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整体上看,京津冀的规模还是较小,从结构和体制上都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需要京津冀区域经济结构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和变革,积极探索出有利于京津冀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时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思想和理念。

3 适应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3.1 资源共享

体育产业的资源共享能使京津冀的体育产业发展更健康。资源共享离不开京津冀三地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建立协作机制整合资源实现体育产业资源优势互补,统筹协调体育产业集群,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推进资源共享进程。运用互联网,通过京津冀的网络平台系统进行资源的收集管理,并通过数据进行后续的资源分配调整。同时,要想做好体育,必须跳出体育看体育,进一步延伸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的发展,积极拓宽发展渠道,通过发展体育赛事、广告、传媒、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产品,努力打造城市体育服务载体,深度发掘体育产业链,促进多学科融合。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通过医体融合、医养融合,利用体育相关健康管理知识促进健康养老的发展,让老年人群的慢病管理得到科学指导,使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进体育产业链涉及更多的年龄群体,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外延。

3.2 政策协同

京津冀三地的发展差异带来的资源倾斜和不均匀分配需要政策机制协同。建设三地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使得各方力量都有机会表达诉求。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体育产业政策和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京津冀体育产业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而形成京津冀体育产业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发展新思路。努力打造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信息与资源网,成立京津冀体育文化发展联盟,深化三地区域和产业合作,健全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创新规章制度,完善京津冀合作制度,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联盟的沟通交流,加强体育赛事项目的合作,构建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布局,实现三地的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区域的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信息互通、政策互惠提供全方位平台,并搭建桥梁。

3.3 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结合长三角区域发展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促进区域间全民健身协同发展,通过学习有规模、有成效的典型案例,也是推动京津冀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推进全民健身亦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全民的体育发展需从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着手,建设户外体育公园和健身体育场馆,以及涉及残疾人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提高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满足群众的基础健身要求。建设区域性的特色主题公园、亲民的体育场馆和独具风情的运动休闲小镇区域,人们的社区环境改善,在家门口就能进行高质量的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全民参与健身的热情。

3.4 提高体育产业供给侧质量

京津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供给侧质量,推动体育产业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体育供给质量。例如: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吸引投资,提高体育产品质量,打造多元化兼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创新体育数据服务等。另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减少城乡间的体育供给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侧面解决体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政府推动消费结构改变升级,解决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间较大的供给差距问题,打破不平衡局面,促进三地协作互补。同时,雄安新区战略政策的提出,既是立足改善当前城市现状发展的明智之举,又着重于京津冀长远发展战略大计,同时有助于不同区域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融合新格局。雄安新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于带动京津冀区域整体布局的效能发挥,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北京非首都承载地,而且是实现与北京和天津错位式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优化京津冀区域的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3.5 打造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推进体育产业整合化来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重点体现在结合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打造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推进北京和张家口的旅游带建设,包含冰雪运动、草原驿站、自驾车游等,在其中融入观赏景区以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依托太行山区、燕山山脉各区县整合旅游资源,共建“太行山国家公园”“大燕山国家公园”精品品牌,推广登山体育项目[9]。现在京津冀三地交通的统一规划和运营,大大缩短了三地出行时间,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三地交流发展,更惠及了三地人民。

北京有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的丰富经验,继续深化与河北天津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利用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独特的地质结构,依托雄安新区白洋淀的景观优势,发展游船项目,建设运动休闲小镇[10]。综上,冰雪、草原、登山、游水等丰富的饱含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整合需要重点关注,利用不重样的京津冀旅游项目打造体育综合体,可快速促进体育产业的扩展,也能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京津冀的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增加动力。此外,也要注重生态地资源的保护,可以协同旅游相关部门、经济相关部门、文化相关部门和环保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同时环保部门也要起到积极主动协调的辅助作用,以防止资源的退化,避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更要精准核算出生态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出价值,防止盲目的经济增长,要以全局为导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举措。

4 结语

京津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挑战重重,又机遇满满。体育产业资料的分配不均匀、合作机制缺失、产业政策沟通不畅仍是当前京津冀体育产业亟须攻克的几座大山。京津冀三地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以提高体育产业供给侧质量为重点,不断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体育新发展格局,培育消费市场,开辟区域协调新道路。协调发展京津冀体育产业对于推动京津冀整体和谐发展,实现2035年的远景目标,发展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育强国和全民健身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协同”需要京津冀互联互通体的有力作为,需要共建共享的体育市场不断开拓,以此来提升居民的整体幸福感和满意度,打破体育经济发展常态,实现京津冀体育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京津冀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