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方法探究

2023-09-08 03:48单永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受训者武术心理健康

单永亮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应有之义。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生体育竞赛全过程,深入挖掘学生体育竞赛育人功能,按照“五育”并举要求,以体育竞赛开展带动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合发展。统筹体育与教育两方面资源,遵循体育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夯实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拓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空间。

大学武术训练是结合走、跑、跳等技能的运动训练,具有竞技功能,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有专业的比赛活动,在综合性运动会上,武术项目也是极具特色影响力的项目。武术具有健身功能,作为一项易于在群众中开展的具有极高价值的运动项目,武术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身体活动技能水平,促进大学生生长发育和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此外,武术还具有教育功能,参与武术训练必然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并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在遵守训练方法、要求和规则的基础上,可形成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通过武术教学,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1 现实困境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改善

根据中科院调查显示,有13.6%的大学本科及以上群体存在较大的抑郁检出率;中专、大专群体约为16%,调查还发现,有18.5%的大学生存在抑郁倾向,其中患抑郁风险的占比为4.2%。当下普遍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失眠,调查显示,有43.8%的大学生表示睡眠不足,有7.9%的大学生表示1 周内有3~4 次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各界关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在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防和干预也需要从多角度和多层面进行[1]。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基于武术的丰富形式和内涵,在武术训练中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成为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是相互影响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理状态上的健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是实际需要,也是体育教学方式的革新。

1.2 大学武术训练现状有待改善

大学武术训练作为公共基础课,首先承载着强身健体的重要功能和任务,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武术训练更加注重将训练与社会、文化、教育三方面因素联系。一方面,更加注重武术训练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关注武术训练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加快推进武术训练方式和教学目标的科学化,使其更加适应学生兴趣启发及身心发展规律[2]。

当下传统的武术训练模式和教育理念还未能实现科学化的教育教学,还存在着训练工作受阻、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具体来说,大学武术训练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理论性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学生排斥心理较为严重,学习积极性不强。教学理念的滞后,一方面是由武术训练本身蕴含的部分理念造成,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以外在的动静结合实现行为与内心的统一,对于学生而言,则是枯燥和乏味的重复性动作;另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冲击,很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活泼有趣、极具观赏性的舞蹈或体操。训练手段的单一则是受制于武术训练理论知识教学、招式讲解等,占据大多数上课时间,学生实践环节较少,并且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教学设备也大多无法按照要求匹配,造成实践环节效果不佳。

2 武术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认为,大学生年龄18~25岁,正处于成年早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生命全程的一个定位点、锚定点,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虽然有成年人的外形、体格及种种生理机能,生理发育已经几乎成熟,但心理发育尚未完成,情绪不稳定,心理较为脆弱,缺乏挫折承受能力,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和自我冲突。这一时期,从各个方面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若不能及时、有效、合理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生理、心理冲突,日积月累将会造成心理问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乎着其能否顺利成长[3]。

2.1 武术训练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表明,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生理、心理矛盾和障碍,并非只依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能实现的,而应当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融入大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引导。

通过武术训练,大学生能够形成更完善的自我认知。具体来说,武术训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认识自我能力、性格、习惯、综合素质、兴趣的机会,并且能够让大学生更加客观地判断他们在群体中的状态、自身的识别能力。武术训练中的理论基础学习,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在更加具体的示例和感官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武术本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调节,克服大学生思想上的阻碍,减轻精神上的压力,更好地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心理减负,更加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计划,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进步和提升。

2.2 武术训练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社会整体环境之间相互协调适应的过程,既包括接纳社会整体环境,主动将个体置于其中,也包括个体与社会整体环境的和谐相处。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后,融洽地加入集体生活,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好方法。武术训练过程本身就是集体学习和融合的过程,个体对于武术训练要素的掌握、基础动作和要领的理解都是建立在集体的基础之上,最终也是以集体的训练成果作为展示的标准和判断的主要依据。

2.3 武术训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是人内在的精神驱动力,是驱动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断前进的关键。当下,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缺少精神动力而萎靡不振,缺少内发性的动力,造成自我感觉空虚。武术训练强大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理论体系、观点和示例能够给大学生带来高层次的精神感悟,熏陶学生心灵,转移学生注意力,间接引导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实现自我治愈。与此同时,武术训练过程本身对于大学生心理引导也有正向作用,长时间周期性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尤其在基础训练过程中,基本功的训练,更多的是对学生性格和态度的引导和磨炼[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的策略分析

3.1 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

武术训练基本遵循“训练应然”的价值观,经过时间沉淀,不同流派之间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以及价值取向的训练理念。一是动静结合的训练理念,该训练理念主要是由早期的武术派人物根据古代的太极哲理感悟所得。动静结合的训练理念认为,所有的训练动作都是由动态和静态两种形态构成,动到极致即为静态,动静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武术精髓,发挥技艺的最大作用。二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理念。习武之人不仅要做到外在行为的连贯统一,还要做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武术训练强调形神兼备,要让受训者保持身心内外的高度协调统一[5]。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

3.2.1 内外结合原则

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武术训练应当注重内外结合,鼓励大学生在武术训练中内外兼修,既学习技术,又享受“自己”。武术训练注重外在形体动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贯性,确保整个训练过程具有可连接性。从动作的外在表现来看,注重美观更注重动作的实用性,真正起到“一招制敌”的效果。武术训练的外在形态需要全身发力,确保每个动作都带动全身并将全身力量汇聚于某一关节或部位,起到“厚积薄发”的作用。

从内在意识来看,武术训练也是通过内在意识对身体产生指导作用,更加注重身体内部呼吸与外在动作的协调,做到一呼一吸之间与一举一动之间更加顺畅和具有连接性。武术训练也注重内在意志对外在行为的引导,真正做到人“心”合一,最终实现手眼身法及心志意气的内外结合。

3.2.2 动静结合原则

武术训练中的静是指静止性定势练习,动是指活动性过程练习,二者之间的结合,如将压腿动作、搬腿动作以及上踢动作结合,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动,单一动作的静相互配合,实现动作的协调训练过程;又如下腰、弓腰及甩腰与测腰之间的结合,确保站桩、动作定式练习及步型转换与动作组合练习进行有效结合。

动静结合原则不仅仅是单个静动作叠加实现多个动作,更是在完整技术动作训练过程中实现的一项原则。大学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中,注重整个过程的动静结合,此时的动是一招一式,此时的静则是在招式之外,练习者形成内心的动和外在的静以及外在的动和内心的静。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武术所需运动素质,使正确动力定型能够形成,武术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而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稳定情绪,丰富内心的过程。

3.2.3 循序渐进原则

武术训练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拳联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各种器械及对练的练习和学习。武术训练的循序渐进不仅是武术技术由简单到复杂,还是武术从技术到精神层面的循序渐进。如在套路技术训练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功架、劲力及节奏,还应当学会将武术精神、形象等方面融会贯通,在训练过程中不仅注重技术特点的应用,还应当让学习者在训练中逐渐掌握武术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底蕴,真正做到既规范又有特色。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武术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主要是为了在训练过程中让大学生舒缓情绪,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并且实现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心理健康发展是与人格发展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武术训练的基本原则契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训练,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也是不断进行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过程[6]。

3.2.4 适度恢复原则

任何运动都需要做到运动与休息的有机结合,武术也不例外,在武术训练中尤其要注重训练的放松与恢复。只有充分恢复和放松,才能实现训练效果质的改变。恢复阶段是训练阶段后的一个必备环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技能与体能的统一,同时也是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储备能量和状态。当然,恢复期并非完全放松,不训练,应当是降低训练的强度或密度,同时保证训练的质量;或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增加训练间歇的时长或频率,增加体能恢复时长,增强机体耐受力,为后续训练阶段提供更好的体能基础。

3.3 心理健康视角下大学武术训练过程

3.3.1 基本功训练

武术基本功训练是臂、腰、腿等的训练,当然具体的基本功训练内容也会因为流派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武术的基本功训练中,又注重站桩、打沙袋、走架子、对练等基础训练,突出对受训者的劲力练习。除了劲力训练之外,还有其他形体训练,如形意拳中的拳法基础训练中有站砖训练,通过增加砖块数量,训练受训者的平衡性;又如过板凳等基础训练,注重对受训者的身体灵活度训练和力量训练,最终实现受训者身体的协调。

大学武术训练考虑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性,并非会以非常专业的基础训练展开,而较多采取踢腿、出拳、站桩等练习基本功,主要目的是引导受训者培养动静练习的习惯,并提升身体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基本功训练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当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的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接收的渠道和方法过多,造成大学生焦虑感增加,武术基本功训练以重复性、单调性的训练营造纯粹的氛围,帮助学生远离信息化产品,专注于体能训练,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思考力。

3.3.2 过程训练

武术训练过程主要分为盘架子、走趟。基于武术流派的不同,各个流派在训练中的风格和内容也存在明显差异,注重内家训练和注重外家训练的架子各不相同。武术训练在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演练中形成了许多技击动作,并演化成符合发展规律的套路。例如:太极二十四式就是典型的套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审美性和艺术性,在这些套路中更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武术技术的精髓。

从大学武术的开设情况来看,武术课程项目较多的是太极拳、太极剑、形意拳等,训练过程基本以教师进行走趟、盘架演示,学生在对整个武术动作有了浅显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招式的拆解练习,经过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性练习,最终掌握动作要领和基本要求。在实现单个动作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形成连贯性的动作。

3.3.3 提升训练

大学武术训练,更多的是强调训练的艺术感和美感,对于武术本身的攻击技能涉及较少,但其技击性应当是武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过程中的套路练习,并不能完全让受训者掌握武术练习的精髓,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进行拆招对练,让受训者深刻理解招式之间的动静和攻守。如在太极剑的练习中,让受训者进行分组训练。两人一组,分别扮演进攻和防守角色进行练习,深入掌握剑法精髓。武术训练,除了注重对受训者个体技能的提升之外,还强调团队合作意识,武术训练中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的培养是有具体的标准和内容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团队训练当中,并且武术训练中的团队合作更多的是在自身训练技能的基础之上的技术交流。从交流的形式来看,更多的是朋辈之间的交流,对于大学生放松心理状态有良好效果,训练效果和心理帮助效果都会较为明显[7]。

4 结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武术训练强调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成果,将其融入武术训练中,重新构建武术训练的理念、原则以及训练过程。这一过程是对武术训练在大学教学中模式的重新构建,也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突破,既实现了课程革新,又能为传统的武术训练创造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大学武术训练公共课程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猜你喜欢
受训者武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