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吴芳汀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

2023-09-08 05:17郑明岚袁卓杰潘婉淳林南菊林炯同吴芳汀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名医经验数据挖掘

郑明岚 袁卓杰 潘婉淳 林南菊 林炯同 吴芳汀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吴芳汀主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  2017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吴芳汀主任医师门诊的糖尿病患者病历,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处方药物的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及关联规则、核心组合进行挖掘分析。 结果  纳入313首处方,涉及药物161味,其中温、平、寒为高频药性,肝经、脾经为高频归经,甘、酸为高频药味,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和理气药为主。“白芍、茯苓”,“茯苓、山药”,“白芍、山药”为高频药物组合,并提取了5组核心药物组合。 结论  吴芳汀主任治疗糖尿病主要从肝、脾二脏论治,以疏肝健脾为主,兼以养阴、清热、化痰,缓补轻泻,量少质轻,既谨守基本病机,又重视个体差异。

关键词:  糖尿病;中醫传承计算平台;吴芳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349(2023)08-0064-0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血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代谢性疾病,以“三多一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群最多的国家,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4亿,我国18周岁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1-2]。

现代医学对DM的治疗主要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其降糖效果确切,然而却存在不良作用多,对并发症防治力度不足等短板,中医药治疗DM降糖作用较为温和,持续时间久,在保护胰岛素功能及防治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4]。

吴芳汀主任医师是广东省省级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入选2018-2021年广东省《岭南名医录》,从医30 余年,在诊治DM有丰富临床经验及独特的诊治经验,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吴芳汀主任门诊治疗DM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吴芳汀主任治疗DM用药经验,为中医药治疗DM提供参考。

1 资料

1.1 数据来源 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吴芳汀主任医师门诊治疗DM的有效病例,共纳入处方313首,涉及中药161味。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所纳入的研究对象符合DM的诊断。(2)纳入口服中药治疗DM确切有效并且有完整的药物组成和药物用量的处方;

1.2.2 排除标准 (1)明确诊断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疾病。(2)合并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3)合并酮症酸中毒、DM高渗状态。(4)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如针刺、艾灸等)。(5)完全重复的方剂。

2  方法

2.1 数据录入 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将筛选出的313首处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对处方中药进行规范化处理,例如:将“炒酸枣仁”统一为“酸枣仁”,“干石斛”统一为“石斛”,由双人独立录入患者处方情况,上传至“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数据分析。

2.2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包括药物频次、四气统计、五味统计、归经统计、功效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

3 结果

3.1 用药统计分析

3.1.1 用药频次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313首处方,涉及中药161味。药物总频次4174次,平均每味药使用频次25.92次,平均每首处方使用药物 13.35味;最常用的过12味药(使用频次>100次)分别是白芍、佛手、茯苓、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钩藤、葛根、大枣、白术、麦冬。(见表1)。其中,白芍、佛手、茯苓、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在每首处方中出现的频率大于50%。

3.1.2 药物四气分析 药物四气总频次为3862次,其中温性药1304次,占33.76%;寒性药1247次,占32.28%;平性药885次,占22.91%;凉性药419次,占10.85%;热性药7次,占0.18%(见图1)。

3.1.3 药物五味分析 药物五味总频次为5863次,其中甘味药2279次, 占38.87%;酸味药1811次,占30.89%;辛味药1097次,占18.71%;苦味药534次,占9.11%;咸味药142次,占2.42%(见图2)。

3.1.4 药物归经分析 药物归经总频次为10593次,频次最高的六经分别为脾经2688次,占25.38%;肝经2280次,占21.52%;胃经1450次,占13.69%;肾经1110次,占10.48%;肺经914次,占8.63%;心经845次,占7.98%(见图3)。

3.1.5 药物功效归类分析 药物功效归类总频次为3862次,频次最高的4类分别为补虚类1559次,占40.37%;理气类681次,占17.63%;清热类425次,占11.00%;利水渗湿类361次,占9.35%(见图4)。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3.2.1 高频药物组合分析 支持度设置为154,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五位分别为“白芍,茯苓”“茯苓,山药”“白芍,山药”“白芍,佛手”“白芍,茯苓,山药”(见表2)。

3.2.2 关联规则分析 设置置信度为0.9,按照置信度从高到低的药物组合排序,前五位分别是“山药→茯苓”“白芍,山药→茯苓”“山药,太子参→茯苓”“茯苓,太子参→山药”“茯苓,太子参→白芍”,其中白芍、佛手、茯苓、陈皮、山药、太子参、黄芩7种药物的关联程度较高(见表3);网络展示图见图5。

3.3 基于聚类算法的药物核心组合 应用平台聚类分析功能(k-means算法+回归模拟)对医案处方进行无监督聚类。通过反复聚类并结合吴主任临床组方用药特点,提取出5组药物核心组合(见表4),K 算法+聚类分析图见图6,K算法+回归模拟分析图见图7。

4 讨论

广东省名中医吴芳汀主任认为,DM的始发因素为肝失疏泄,肝病传脾。《灵枢·本脏》中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四圣心源》中曰:“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脾主运化,脾气健运则分清别浊,肝主疏泄,肝气舒畅则气机不滞,气滞过度则影响脾胃,肝脾失和,则疏泄、运化失责,分清泌浊功能失调,导致血糖等精微物质代谢失衡,表现为血糖、血脂升高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郁滞而化热,热盛伤阴,表现为口干、多饮等;脾主肌肉,脾虚则肉萎,表现为消瘦。吴芳汀主任认为,DM的始发病因为肝失疏泄,肝病传脾,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燥热内生、阴虚热盛,治疗上以疏肝健脾为本,佐以养阴清热。

4.1 用药统计分析

4.1.1 高频药物分析 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吴芳汀治疗DM的用药经验,通过对用药统计情况分析可知,吴芳汀最常用的过12味药分别是白芍、佛手、茯苓、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钩藤、葛根、大枣、白术、麦冬,且白芍、佛手、茯苓、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等药物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50%,这些药物可以分为疏肝、健脾、养阴、清热四大类,这体现了吴芳汀主任临床治疗DM以疏肝健脾为本,辅以养阴清热的思路。

其中以白芍使用频次最高,《得配本草》注释白芍“除烦止渴”,《本草分经》认为其“治一切血病,脾热、易饥”。实验研究表明,白芍多糖能有效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5-6],同时,白芍总苷能有效防治因DM引起的肾脏病、心脏病、末梢循环病变等。吴芳汀主任临床上运用白芍诊治DM,以其能酸能疏泄肝郁,甘能补益体虚、健运脾胃,且具有降糖及保护肾功能等药理作用,用量为10~20 g。

佛手是使用频次仅次于白芍的药物,为岭南名药,具有健脾行气,疏肝解郁之功效,《滇南本草》释佛手:“补肝暖胃,消胃寒痰,和中行气”。研究表明,佛手柑内酯可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7];吴芳汀主任运用佛手,以其能疏肝健脾,且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为着眼,配合白芍诊治DM,二者相配,白芍力在疏肝,佛手力在健脾,肝脾同调而奏效。

其他使用较高频的药物有茯苓、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等健脾养阴清热类中药,紧靠肝郁脾虚、燥热内生、阴虚热盛的基本病机,用药轻盈,缓补缓泻,充分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茯苓中的茯苓多糖,山药中的山药多糖,黄芩中的黄芩素,陈皮中的川陈皮素,太子参中的太子参多糖,皆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8-12]。

4.1.2 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析 吴芳汀主任治疗DM所用药物四气中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五味中以甘味药最多,酸味药次之;归经中以脾经、肝经、胃经为主;功效中以补虚类最多,理气类次之。《三消论》 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消渴一症,起因肝郁,乃致脾虚,运化无力,虚而生痰,郁而生火,痰热互结,灼伤津液;所以治疗上当择入脾、肝二脏之药,以补益佐理气,取酸性疏肝,甘性补虚,主温性以健脾,佐寒性而清热,共奏疏肝健脾,清热养阴之效。

4.1.3 高频药物组合分析 高频药物组合和高频使用药物基本一致,主要由白芍、茯苓、山药、佛手、陈皮、太子参、黄芩,这些药物组合可大致分为几类,健脾益胃组合,如茯苓-山药、茯苓-陈皮、山药-太子参、茯苓-山药-太子参;疏肝健脾类组合,白芍-茯苓、白芍-山药、白芍-陈皮、白芍-佛手、陈皮-佛手、白芍-太子参;疏肝清热类,如白芍-黄芩、 白芍-佛手-黄芩;清热养阴类,如太子参-黄芩;可以看出,吴芳汀主任用药组合较为集中,且同时兼具健脾、疏肝、养阴、清热等多种功效交集,吴芳汀主任临床主张“慢病慢治”,提倡慢性病治疗应缓补轻泻,量少质轻,谨守病机,遵循病程,守方而获效,并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独创“疏肝降糖方”,方由白芍、茯苓、山药、佛手、陈皮、太子参、黄芩、生甘草、石斛、麦冬、桑白皮等药物组成,以白芍为君,佛手、茯苓为臣,山药、陈皮、太子参、黄芩、石斛、麦冬、桑白皮为佐,生甘草为使,临床常以此方加减而治,共驱而效。依照药物相关性得到7味药物的关联规则网络反应吴芳汀主任的学术思维。

4.1.4 高頻药物组合分析 基于k-means算法聚类形成5个药物核心组合,第一组为“白芍,茯苓,山药,太子参,大枣,佛手”,频次为108次,组合药物以健脾胃、疏肝气、益津液为主,贴合吴芳汀主任肝脾同调的思维,倾向于益脾胃;第二组为“白芍,佛手,黄芩,葛根,陈皮,茯苓”,频次为90次,亦贴合肝脾同调的思维,倾向于疏肝清热;第三组为“陈皮,石斛,白芍,麦冬,佛手,山药”,频次为48次,符合DM阴虚火旺的病机,重在养阴;第四组为“佛手,白芍,黄芪,山药,茯苓,太子参”,频次为44次,以疏肝不忘益气,适用气虚较甚的患者;第五组为“佛手,黄芩,茯苓,山药,瓜蒌皮,桑白皮”,频次为23次,适用于内热较明显的患者。这5个药物核心组合,贴合肝郁脾虚、燥热内生、阴虚热盛的基本病机,且有所侧重,可以视为临床诊治DM辨证调整的组合经验,体现了临床的个体差异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吴芳汀主任治疗DM的临床数据进行客观分析,为诊治DM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辨证思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了吴芳汀主任的用药规律,明确了吴芳汀主任主要从肝、脾两脏辨证论治DM,治疗上缓补轻泻,既谨守基本病机,又重视个体差异。同时,吴芳汀主任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重视对病人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的规范,强调非药物治疗是DM治疗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48-151.

[2]Golden Sherita Hill,Sapir Tamar.Methods for insulin delivery and glucose monitoring in diabetes:Summary of a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view[J].J Manag Care Pharm,2012,18(6 Suppl B):S1-17.

[3]李洪基,石岩,杨宇峰.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其研究进 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34-35.

[4]马志伟,马晓蓉,张甜,等.中医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24):71-74.

[5]赵琼玥.白芍赤芍配方颗粒研制及白芍降糖作用研 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6]李宁,李肇进,张博,等.白芍多糖抗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16,39(6):1408-1410.

[7]Fang K,Dong H,Jiang S,et al.Diosgenin and 5-Methoxypsoralen Ameliorate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ER-α/PI3K/ Akt-Signaling Pathways in HepG2 Cell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6,2016:7493694.

[8]张红蕊,赵轶群,高晓红,等.川陈皮素对糖尿病大鼠海马Nrf-2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 46(6):732-734.

[9]韩思婕,潘翔,朱芊芊,等.茯苓多糖调节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糖异生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22,33(13):1581-1587.

[10]徐锋,陳滕,汪祖华,等.黄芩抗糖尿病作用与机制的近十年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2,15(2):342-348.

[11]高子涵,李瑞芳,吕行直,等.山药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功能和醛糖还原酶通路的影响[J].中药材,2019, 42(3):643-646.

[12]徐锦龙,徐爱仁,应景艳,等.太子参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2):423-424.

(收稿日期:2022-10-24)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名医经验数据挖掘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中药局部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用药规律研究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