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虚拟教研室新型组织体系构建路径探究

2023-09-09 03:29刘慧冯修猛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智能+人才培养

刘慧 冯修猛

摘 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虚拟教研室既是学术研究共同体,也是高水平的学者联盟和师生共建共学的实践基地,它应以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核心,以网络课程群建设为方向,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开展建设。在具体的建设机制上,应将问题导向机制与结果产出机制相结合,运行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多方评价与元评价相结合,致力于成为集综合管理新模式、协作教研新范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新机制于一体的新型组织体系。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新型组织体系;综合管理模式;协作教研;人才培养

一、引言

虚拟教研室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承载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实体场所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的虚拟组织。虚拟教研室的职责使命,就是要将最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试点,使之“走出去”,对于已实践证明有效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将之“引进来”[1]。它通過先进的技术平台联合相互独立的基层教学组织,将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模式相互整合,旨在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终实现智能化教育教学新模式。这种集教学资源的数据采集、文化内容生产和多元服务于一体的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是大学在教书育人层面展开的一场深层次时代转型、教学文化转型,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教研学术水平和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1年提出积极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作模式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全国各地相关教育部门、单位、各高等学校等都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虚拟教研室试点申报与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5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共确定了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657个,其中课程(群)教学类237个,占36%;专业建设类137个,占20.8%;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65个,占9.9%;2022年未分类类型218个,占33.18%。全国获批数量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北京、江苏和上海;全国获批数量前三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的17所高校获批了共51个试点,其中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数居前三,为今后上海市虚拟教研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传统教研室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1.多样综合的教研形态和教学手段逐步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

高校教学研究必须植根于真实的教学情境。教与学的形态决定了基层教学研究的形态。教师利用黑板加粉笔进行口授、整齐划一的“教”和师生面对面、低效率的“学”决定了最传统的教研形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堂电化教学成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研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进入21世纪后,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在线辅导)、慕课、SPOC、微视频教学、云教学(云课堂)、直播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纷纷涌现出来,它们是对教学结构重组、教学环境再造、教学生态重构等问题展开的深入探讨并将与教学逐步走向深度融合[3]。这种深度融合的背后是教学观念、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由相互失衡状态到建立新秩序的变化,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在思维和观念层面的一种升华。

2.传统教研室已基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虚拟教研室成为多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组织形式

虽然高校教研室较早便得到了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经历了初创期、定型期、恢复和转型期、虚化期四个基本阶段[1],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传统教研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重教研轻教学”的矛盾,这不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要解决这一根本难题,就是要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改造传统教研室,通过协同建设知识图谱、高质量教材、教学资源库和优秀教学案例等,将教研活动的重点真正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上。另一方面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大规模兴起,传统教育也必须以互联网的方式重构自身,满足高等教育在公平和效率上的深层次需求。因此,虚拟教研室的出现是对传统教研室进行升级换代,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公平的新出路。

3.后疫情时代元宇宙技术革命的发展,上海虚拟教研之路将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全球虚拟教室的市场规模以每年16.24%的速度在增长,到2024年,这个市场将达到196亿美元,这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机会和转折点,将成为引领数字化教育改革的先锋[4]。相比疫情下的被动改变和适应,各高校更愿意通过积极主动探索“网络教育和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师精准教学方式”去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某种意义上也带动了教师转型和学校转型。上海率先提出“元宇宙之路”,开展“虚实融合”的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带动长三角协同发展,推进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也必将引领教育技术在“虚拟”教研方面取得前瞻性的进步和成果。

三、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

(1)从试点申报要求来看,上海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结合各高校已有的工作基础和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申报,鼓励优先申报全国性、区域性虚拟教研室。申报学校须依托已获批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或“国家级一流课程”,经过校内遴选、公示相关程序后,择优向市教委申报推荐。全国性试点项目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向教育部推荐并向市教委备案。

(2)从试点的建设条件来看,上海试点建设评审参考指标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推荐要求,对所有申报试点的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依托专业及课程情况、实体建设基础和条件保障等进行了严格的形式审核,并聘请在虚拟教研、教学信息技术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了会议评审,最终确立出20个首批市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和培育项目,并择优推荐至教育部。

(3)从试点的建设任务来看,上海试点建设方针政策根据教育部文件的建设原则和建设任务,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和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着力,通过以点带面来推进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旨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优秀教师、优质课程和一流专业结合起来,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研究、改革和发展。

(4)从试点的建设内容来看,主要集中为专业建设类和课程(群)教学类两类;在建设范围上,以全国性和区域性教研室为主;在学科类型上,以文科类、医学类、工学类学科居多;同时还依托市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

(5)从推荐试点的规律来看,各高校结合各自的特色学科优势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优势,打造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网络课程(群)体系和与新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新工科专业培养体系,形成了多师协作、校内外结合、线上与线下课程双驱动的教学改革方式。

(6)從上海试点获批的结果来看,上海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步伐和总体水平较全国相比还是走在前列的。部属高校具有优势学科的建设试点仍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获批试点项目的研究方向涉及生物学、经济、教育、建筑、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地理、医学等多个行业领域,已具备了多学科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

四、虚拟教研室的组织运行及其建设内容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创新必然催生出新的教学与学术组织,这些新型组织又会反过来重构教学与科研的行为和意义系统。例如,洪堡基于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原则,将教学实验室、讲座制和习明纳等新的教学形式引入了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传统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又出现和强化了研究生院、研究所和学科实验室等机构。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高校传统的教研形式必然随之发生变革。但以虚拟教研室为代表的新型教研组织从早期筹备到形成完整的体系往往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

1.运行主体

(1)虚拟教研室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建设的学术研究共同体。与西方大学实行的“大学—学院—研究所(系)”的组织模式不同,进入 20 世纪后,苏联和新中国的高校中出现了“校—系—所”的新型组织模式,教研室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5]。虚拟教研是在在线教学的基础上,由不同形式的教学组织或主体经过不断的教学研究、课程改造、学科融合、平台分享和成果推广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研形态,是在线教研、混合教研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在博耶(Ernest L Boyer)首次提出教学学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学术共同体”,强调共同体中各角色的充分沟通,共同承担责任和共同认知[6]。虚拟教研室中所涉及的教学组织和不同个体就是经由互联网基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学术共同体”,是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主体。

(2)虚拟教研室是包含一批高水平教师和优秀教研团队开展研究活动的学者联盟。一支好的教研团队和带头人是虚拟教研室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教研室的带头人一般是研究发起人或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地位的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负责人、其团队成员也大多是在该学科等领域有知名度的教师和研究者,呈现出跨学科(多学科或交叉学科)、跨校际(全国甚至海外名校的教授)、跨区域(一个虚拟教研室可能有中东西部多个院校教师参与)的特点。试点项目的项目带头人拥有“万人计划”等教学名师领衔,或有该行业的全国教指委课程联盟背书,其团队成员也大多是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的负责人。

(3)虚拟教研室是以实体教研室为建设基础,师生共建共学的实践基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多样化选择。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需要有运行良好的实体教研室为基础,企业可以成为师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基地的教研场所,是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利环境,是为虚拟教研室添砖加瓦的后备力量和有利保障。实体教研场所能够为师生开展面对面的见习和创新项目研发与指导,让师生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到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并获得最大程度的互动和参与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虚拟教研室在实体教研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元宇宙软件、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教学,运用课堂直播、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验活动不再受到场所、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学生只需要通过点击鼠标和键盘来完成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数据结果,为老师的备课节省了时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同样达到了实体教研室所获得的参与感效果,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

总之,学校、教研团队和实体教研室三者不断扮演着总指挥、工程师和传帮带的角色,使得虚拟教研室呈现出一个信息化教学新模型,构建出一个教学指挥新系统,衍变出一个人才培养新体系。

2.建设条件

(1)依托已有的教改成果,持续深入开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十年慕课(MOOC)和“私播课”(SPOC)学习方式的演变,到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的改革经验,使虚拟教研室的深入探索具备了很好的建设载体。在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景下,虚拟教研室以其开放性、共享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受到更多的关注,将在高等教育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打造“双万计划”,做好二级、三级专业认证,积极推进“四新”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有清晰明确的建设规划,获得所在单位的全方位支持。学校对虚拟教研室进行建设,不仅是为了保障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等建设任务的完成,更是为了将已取得的教改成果推广、交流、共享和使用,从而为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让优秀的案例共享,为全国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范式。因此,学校肩负着虚拟教研室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不仅要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供组织支持和政策保障,还要为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教学条件保障和质量保障。

(3)能创新教学、评价、管理等手段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有可推广和可借鉴的价值。虚拟教研室应当颠覆传统教研室在教学手段上的应用方式,将线上教研、“云端”推进、多元评价、共通管理成为指导虚拟教研室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方法论,使之在教学、评价、管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虚拟教研室跨学科专业、跨地域甚至国际的开放性及以网络平台为教研载体的共享性,都决定了虚拟教研室必然以推广和分享为价值取向[1]。

3.建设对象

(1)教学研究与改革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然核心。重点推进虚拟教研室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导向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本质,把教学当成教师基本任务的必经之路。教师在虚拟教研室中的专业发展获得感和身份归属感是影响教师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这是虚拟教研室各项新功能得以实现之奥秘[2]。探索一种新的机制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培养一支复合型教师队伍致力于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校要从虚拟教研室的团队组建和立项阶段便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

(2)课程(群)教学向网络课程群方向转型和拓展。虚拟教研室使得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基于教学学术共同体进行分工协同成为可能,特别是在集合各校所长,共同构建课程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要建设的课程(群)更多意义上是对网络课程群进行建设。从对课程群组合的基础来看,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课程群体[7]。从对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来看,课程群由若干门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建设是为了各门课程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协同作用,注重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最佳效果。各门课程通过建设提升质量,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8]。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其实是将多门课程通过新的组合方式实现新的教学效果的组合方式,进而得到“1+1>2”的效果。而网络课程群是近几年高校教学中出现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把内容联系紧密且属于同一人才培养范畴的相关课程进行的重新整合与重新设计,使之组成一个在结构和内容上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9]。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将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从技术手段上来看,网络课程群建设通过改变课程呈现的形态,依托网络教学技术手段和虚拟教学平台,实现了例如系列课程慕课(MOOCs)的现代化课程组织形式;从内容上看,网络课程群建设实现了课程内容按照学习需求进一步精细化,形成新的课程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从可共享的范围上来看,网络课程群建设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课程共享,不再局限于校内、区域或全国范围内,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直接地获取全球各地的优质课程资源。

(3)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引导专业建设,达成建设目标。将成果导向理念融入专业建设,旨在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专业评估方案、专业工程认证等方面进行产出和做出贡献,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建设方法和思路,将所取得的学习的成果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再通过考核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成效来认定未来的一流专业及一流课程,以保证各高校的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的最终产出和建设目标的达成。这套建设思路背后的逻辑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于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已经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如何利用好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国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现状和专业认证的要求,来推进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需要做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变,从质量监控到持续改进进行转变(图1)。

五、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

做好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要多主体协作开展多元探索,围绕虚拟教研活动的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师生团队建设这三个方面制定九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和指导方法,构建出最具适切性的现代化虚拟教研新型组织体系(图2)。

1.以政府为先导的教育行政机构,要重视落实好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机制和平台保障机制

全面提高虚拟教研教学质量,建设与管理好虚拟教研平台,是此次教育部提出建设虚拟教研室的题中之义。虚拟教研室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培养人才和构建教研形态的新媒介,教育部试点建设工作的部署不仅是对“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技术升级,更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技术手段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认识、新关注和新信心。

良好的建设机制是有效保障学校各方集中力量定好教研室建设方向的指南针。首先要在虚拟教研的大环境下,借力于“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利用技术辅助教学,而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實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环境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虚拟教研的空间建设,教研空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定制,凸显个性化教学体验特色。因此,让虚拟技术与教学手段深入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技术与教学相加,而是需要形成各生产要素紧密连接环环相扣的建设机制。其次,资源建设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重点与关键,一切都围绕优质资源展开建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学习资料不再是现实中书本,而是线上观看的各类课程视频等。各高校可以通过将自己的线上线下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线上课程等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和呈现在平台上,将学生的操作学习数据在线实时上传云端,还可以实现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的平台共建共享互换互学,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教研知识体系;在师生团队建设方面,各高校更要建立培养和打造一支能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抓好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和团队建设,设置教师教学研究与改革激励机制,带动、带好、带活一批优秀的学生。

2.以企业为助力的各方力量,要协心、协力、协作帮扶学校扎实基础,抓住智能时代发展先机,做好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

来源于企业一线的人才对于保证虚拟教研室的团队建设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代表了该行业领域的先进水平,也为虚拟教研室形成完整独特的科学共同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的助力不仅有利于优秀师生人才的输送,促进了交流学习和资源互换巩固,还确保了实体教研室运行制度及活动组织情况的正常运转,因为实体教研室承担着相关的科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工作任务,这将直接影响虚拟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水平,虚拟教研室因而能在此基础上得以萌芽、立项、探索、发展。最后,以企业推动发展不仅关系着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更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突破口[10]。它承担着成果的技术转化使命,不断为满足用户新思维研发投入,甚至修复和改善软件和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已知漏洞和不足,为平台使用者提供最具适切性的云端及虚拟教研共享平台。例如云端课堂,作为面向教育行业的在线直播软件,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将老师和学生直接联系起来,老师可以快速创建和开启直播课,并通过微信分享课程实时邀请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在线视频互动、语音聊天、白板操作、视频演示、截屏录制、数据共享等功能与老师沟通学习,全过程记录上课动态,并生成课程回放,甚至能完成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实现了师生学习全过程的闭环操作流程,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虚拟技术通过让大量的内容呈现,让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教师可以转变教授思维,学生可以进行沉浸式学习,不用再为了应试教育去死记硬背或反复练习。

3.以学校为核心的主要建设者,要全力、合力、聚力完成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建立健全虚拟教研室的质量保障机制,深化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决定其生存,教研室的科研决定其水平,教研室的专业决定其地位,教研室的质量决定其兴衰,教研室的制度决定其成败[10]。高校作为虚拟教研室的主要建设者和任务完成人,不仅要为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输送优秀人才血液,还要完成课程、专业、教材等建设任务,发挥虚拟教研室的职能功能,打造出上海特色学科的新时代特征。

首先,注重专业建设和教师发展是虚拟教研室的首要任务。教师在网络教研形态中如何开展专业建设和促进自身发展是虚拟教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传统教研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创新教研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思维,这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而展开教研活动的教研新方式[11],形成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技术交流的良好建设氛围,以网络技术结合学校专业、学科及课程为焦点,才可以让教研室的跨校、跨区域教师可以互学互换,掌握网络教研最新的技术手段以便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网络教研平台的便捷性来解决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滞后问题。虚拟教研室在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为切实解决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提供平台,为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供研究、交流、试点、示范、培训和建设等支持机制[1],且因此应当鼓励教研室团队中的教师多产出一流课程、一流专业,或依托教材建设,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举措为指引来建设虚拟教研室,开展虚拟教研活动。

其次,推动教学研究和管理是虚拟教研室的核心关键。虚拟教研室应当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创新工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关注实验教学中的混合式教学,在虚拟教研和创新方面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尤为突出。在课程建设方面,邀请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为上海各兄弟院校“聚焦混合式教学,如何做好教育部五类一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报告,助力老师打造金课,促进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在教学管理方面,以人文学院首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公共汉语教研室和安泰经管学院的首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学原理教学团队案例分享为代表,解答如何利用虚拟技术工具与平台来开展教学实践并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最后,致力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虚拟教研室的重点工作。虚拟教研室可以利用“云端”技术聚合联系的特点,有效将教学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利用。例如,鼓励位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共享优秀教研案例和教学方法,参观各校使用的虚拟教研教学设施设备和实验教学基地。上海各高校首创图书馆直播间在线教学共建课程制作室,为师生创造“虚拟教学”新模式。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进一步表现在国内外先进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交流互换上,这便是虚拟教研室的跨地理位置之便、跨国际人才交流之便、跨时空在线教学之便等优势凸显之处。因此,研究好虚拟教研室所关注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公平和传统教研形态中存在的顽疾。

六、新型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理论就是将新型组织体系中的各子机制结合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以新运行机制为方法论,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为教研产出、人才输出、评建成效作出贡献(图3)。

1.虚拟教研室的新机制就是要将研究的问题导向机制与结果产出机制结合起来,这是保障虚拟教研产出成果具有价值性的关键

坚持问题导向,实质上是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马克思

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虚拟教研室的设立往往以高校实体教研室为基础,在坚持高校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以对接国家资源战略,带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教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切入点,确定能凸显出问题导向性、研究前瞻性、符合时代性特征并具备一定研究价值性的课题。通过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核心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最终共同解决聚焦问题并获得成果产出。高等院校作为知识生产的主要基地,通过计算机技术等生产工具,对教学信息、教学团队、教学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复制、传播、再定制、再挖掘、再创新,最后得到产出成果的生产模式,让虚拟教研真正成为可產出、高质量、敢研究的创造性活动。因此,虚拟教研团队应当定期开展教研问题研讨、创新教学方法分享、教研成果推广,有效地将问题反馈和成果产出相挂钩。

2.虚拟教研室的新机制就是要将运行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这是巩固虚拟教研学术共同体坚实力量的关键

虚拟教研室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为其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教师激励机制为教育教学的研究提供内在动力。从教师的自愿发起到研究立项,不仅需要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它一般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教务部门管理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教研活动场所、办公设施、经费支持等,以保障教学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虚拟教研室向教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业务监督、年度考查,完成与教研室项目或主题相关学校教改研究、培训示范等义务。最后,教务部门亦有权力对考核不合格的虚拟教研室进行灵活淘汰[1]。在教研室组织运行层面,学校要统筹实体教研室和虚拟教研室的两级运作模式;成立教研室领导组织机构;明确校长、分管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等校级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同时使学校其他各级职能部门与教研室形成良好的机制联动,以保障教研室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虚拟教研室作为一个自发性质的共同体,仍要为教研团队提供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该机制应当包含一切能促进教师发展的有利条件,以提升其综合素质、更新其教育理念、改变其教学方式、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建立激励机制也能汲取更多顶尖的学者参与其中,因为一支好的教研团队和带头人是虚拟教研室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和灵魂。学校制定考核机制,各教研室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等都能促进虚拟教研运行管理机制的成熟与完善,教师团队的激励机制又能解决教研人员流动性的问题,吸引更多优秀的学者、教师参与其中,也让团队教师成员对该教研室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展望其教育教学活动的未来取向,激发其研究动力。

3.虚拟教研室的新机制应是建立多方评价和多元评价机制体制,将分类评价与元评价结合起来

一方面对内要开展分类评价,学者从多学科领域、多层级、多类型探索如何建好虚拟教研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另一方面对外要对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成效开展多方评价,学生评价、教研室自评、校内教研室互评、跨校互评等;最后要开展元评价,积极探索虚拟教研研究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竞争力,与全国同学科甚至世界同行业相排名作比较。以评价促建设、促发展、促探索,才能更好地发现不足、知道如何弥补不足、指引科学地开展研究与建设工作。

七、展望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不仅将改变传统的教研方式,更让教育认知不断升级迭代,合作共享变得尤其重要。预计通过3至5年的努力,虚拟教研室将凭借新模式,打造新范式,实现新机制,真正让学校、政府、企业机构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发展中受益。

1.实现虚拟教研室信息化平台的综合管理新模式

按用户进行多层管理,即可以实现按使用平台的不同用户的角色类型进行在线注册开设虚拟账户的功能。因使用该平台的用户涉及学校、教研团队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等多个主体,每个用户进行管理操作的页面也应当因人而异,应当全方位考虑不同主体的需求和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的开发和使用,将完整的操作指南提供在线下载和参考学习,定期将新功能指引视频推送给平台的用户,实现技术层面的不断优化升级。

按功能进行双向管理,即用户登录角色,实现功能划分和在线模式的使用。例如,推出教师集体备课模式、学生操作练习模式、学校定期考核模式、校企合作交流模式等。同时,对双重角色用户设置可切换模式等特色功能,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多模式切换需求,不仅方便师生演练和在线指导,也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互换体验与换位操作演练。

按需求进行分类管理,即将虚拟教研室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分类的功能,可以按学校所在区域、层次、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按学科领域、研究方向或行业领域进行分类管理;也可按课程、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管理。该功能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虚拟教研室的选择,如上海高校的教师想要进入其他学校的虚拟教研室学习借鉴,可以选择该学校所在省市、本科或研究生类院校和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进而自动跳转该院校建立的所有全国性、区域性、校内虚拟教研室,再根据教研室所属学科方向和课程、专业类型等很快地锁定到目标教研室的学习界面,这样的分类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

按数据进行动态管理。能够实现虚拟教研室的动态管理是信息化平台的优势所在,平台内应实现在线人工咨询服务,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实时操作留存的数据轨迹在线解决用户在操作层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开启师生动态交流模式,通过互动窗口,老师可以随时收到学生在线留言并进行及时回复处理。动态管理的优势还在于能具备数据分析的功能,根据用户对该教研室的点击量和浏览次数生成实时的状态数据分析,以建立教研学习的反馈机制,刺激教研室积极推广和提升建设水平。

2.实现多地域多校联动探索虚拟技术的协作教研新范式

虚拟教研室的推广和建设不仅能够为全国高校在建设模式上起到示范引领和借鉴作用,更能够促进中东西部高校的教学资源一体化、均衡化,这也是推进各高校品牌建设,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和合作机制的最佳方式。利用虚拟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多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等需要相互借鉴、相互沟通的工作;虚拟教研平台能够支持空间和时间上分散的多校教师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过程反馈、课程达成目标分析与评价等活动[12]。同时,在疫情防控特殊时刻,虚拟教研室平台依然能够支撑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保障多校间的教学信息与资源互换,促进跨学科、跨行业的交叉融合。因此,多校的协作与联动作用愈发重要,各校要在虚拟教研室平台共享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互助联动机制,共同利用虚拟技术盘活教育资源,发挥杠杆作用,群策群力,攜手共同打造虚拟教研室的产学研一体新范式。

3.实现上海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辐射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新机制

上海是我国高等教育强省,高校不断涌现出新的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我们应当以探索更多优秀成果在虚拟教研室范式下的改良及应用作为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虚拟教研室在后疫情时代下对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功能开发、模式研究,特别是利用好虚拟教研信息化平台实现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送审、评审、监督、反馈等一系列功能,提供优秀案例,为保障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虚拟教研室信息化平台,构建出一个虚拟教研室新型组织体系,形成一个集信息数字化教学环境、拔尖师资教研团队与云端资源共享的现代化虚拟教研室的供应链闭环,将虚拟教研室这个新型的基层组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界的运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在虚拟世界存在的无限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2]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21(11):91-97.

[3] 赵婧,王本陆.我国教学手段研究4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1):46-52.

[4] 崔亨旭(韩).元宇宙指南:虚拟世界新机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6):265.

[5] 刘小强,何齐宗.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0):57-61.

[6] TRIGWELLK, MARTINE, BENJAMINJ, et al.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 Model[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0, 19(2):155-168.

[7] 范守信.試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25-27.

[8] 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7):114-116.

[9] 郭绘绘. 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0] 臧智慧.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1.

[11] 吴昌龙,张萍.网络教研:从“虚拟”走向“真实”的创意研修变革[J].江苏教育,2017(70):51-53.

[12] 王君,董明利,娄小平.多校联合的虚拟教研平台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8):224-225.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上海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机制研究”(A2022012)]

[责任编辑:杨裕南]

刘 慧,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冯修猛,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所长、教育评估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智能+人才培养
大数据支撑:养老产业拥抱“智能+”时代
智优沃孵化器: “智能+”全球创新生态践行者
腾讯云定义“智能+” 万物智联新时代即将开启
后互联网时代的引擎“智能+”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