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政工作品牌 推动学子成长成才

2023-09-10 18:27付宏政
新长征·党建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校党委思政课理论课

付宏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近年来,长春人文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推出思政工作品牌项目——“思政课伴随我成长”,旨在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设立品牌项目,在勇于探索实践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認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转变学生的看法和学习态度,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愿学”。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校党委设立了“思政课伴随我成长”品牌项目,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评选活动方案,确定评选目的、评选主题、评选范围、评选条件和办法,就如何开辟新渠道、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方法、实施表彰奖励新项目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将“思政课伴随我成长”大学生道德修养先进个人、“思政课伴随我成长”学习标兵、“思政课伴随我成长”进步奖、“思政课伴随我成长”成功奖等评比项目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有效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为推动该项目在全校广泛开展,从新生入学开始,校党委就组织开展思政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专业的学习者、思想的信仰者、理论的宣讲者、实践的践行者和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许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学生群体,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真情关心关爱学生,做学生工作的热心人;悉心教育引导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全校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基层学院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营造了党政领导抓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推动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二、彰显品牌特色,在创新手段方法上出实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的历史重任。校党委在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基础上,注重从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培养学生积极性方面出实招,率先在学生中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标兵”评选活动,先后评出三届共165名理论学习标兵,在全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提升思想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校党委从大学生理论学习标兵中选拔出100余名“大学生思政宣讲团成员”,利用寒暑假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回家乡、回母校、进社区、进乡村,把党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发展的现实生活中,用通俗语言宣讲党的光辉历史,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母校师生送去当代大学生看国家、观社会的全新视角与思考。去年寒假期间,校党委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组织大学生思政宣讲团成员,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新学期刚开学,又组织大学生理论骨干深入学生公寓,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为学生宣讲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大学生成长树立典型榜样。

为进一步检验“思政课伴随我成长”项目成果,让更多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转化为建设优良校风学风的持久动力,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思政课伴随我成长奖”评选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从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中遴选出理论素质高、学习成绩优的大学生组成优秀事迹报告团,深入基层学院进行巡回宣讲。今年6月,校党委又对86名“思政课伴随我成长”成功奖的大学生思政课骨干进行了表彰奖励。目前,全校拥有大学生思政课骨干1000余人。

三、提升品牌形象,在形成特色优势上见成效

“思政课伴随我成长”项目的设立,打造了有高度、有体系、有内涵、有成效的“四有”育人体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充分融合,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校党委还要求思政教研部门坚持做到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理论学习深度融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目标指向深度融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议事决策深度融合,致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项目的设立,每年都有千余名学生理论骨干受到校党委的表彰奖励,也坚定了教师上好思政课和学生学好思政课的信心。

“思政课伴随我成长”项目作为校党委抓思政课的一项创新内容,正是基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考量,整合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汇聚思政课教师、基层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等各方力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参与度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四年的不断成长,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许多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扎实理论基础,在思政课的伴随中不断成长成熟。近年来,学校还收集整理了“思政课伴随我成长”体会文章千余篇、社会调查优秀论文280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20余篇。文学院2018级高铭泽,作为吉林省唯一在校大学生,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健康福祉学院残疾大学生李爱春用短视频激励自己刻苦学习,被《人民日报》等100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荣获吉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随着“思政课伴随我成长”项目的设立,学校教师在全省高校思政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习筑梦”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获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活动,获得了两个奖项;2名教师荣获长春市“十佳思政工作者提名奖”和吉林省“最美思政教师”称号;3名教师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思政教研部党支部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作者系长春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校党委思政课理论课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注重文化建设,体现文化底蕴,彰显办学特色
学生特别委员列席校党委会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