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2023-09-11 09:45袁佳佳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减美术内容

袁佳佳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小学生成长中需要艺术的熏陶和滋养,才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对小学生的艺术引导教育中不仅要重视艺术技能层面的培养,还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艺术的情感价值、审美价值等,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意愿,让学生愿意参与艺术类的课程活动,进而在课程活动中主动和学生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并能够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展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深入而持续的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一、“双减”背景下的“艺术+”综合课程开发的价值

“艺术+”综合课程是将艺术和人文素养结合而创建的课程,该课程体系中以艺术为落脚点将艺术和文化、生活、情感、科学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艺术学习体系,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面更广,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学生在“艺术+”综合课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艺术知识,如,舞蹈、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实现了鉴赏能力、感悟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欣赏作品,理解作品内容,并产生主观方面的感受和学习经验,最终升华学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欣赏作品,创造作品,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艺术作品是生活原型加工而成的,作者通过在生活原型中融入文化、情感、生活元素等,让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因此对于艺术课程的学习中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理解艺术中的审美元素,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价值,感受到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的魅力。“艺术+”综合课程中包含的艺术学习内容较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感悟艺术作品,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爱上艺术类课程,形成持续的学习循环。

“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意愿的提升有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艺术类课程,并让学生对艺术课程有主动的学习意愿,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更新艺术课程教学方式。而“艺术+”综合课程内容丰富,组织方式多样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意愿,对学生更好地投入艺术课程学习情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的“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艺术类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一些作品中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才能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如果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则很难吸引小学生注意,让小学生主动投入艺术课程学习中。因此“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应秉承趣味性原则,打造趣味性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实现自我提升,从而发挥“艺术+”综合课程的价值,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升。如,美术教学中运用动听的音乐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内容;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内容,在演奏中能够保证情感饱满,通过绘画、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内容,感受作品中蕴藏的情感,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为更好地完成作品演奏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艺术+”综合课程中趣味性应具有针对性,而不是为了凸显趣味性而设置课程,而应以综合素养提升、艺术素养培养为目标而创建趣味性课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1]

(二)综合实践原则

综合实践原则指的是“艺术+”综合课程具有“综合”“实践”双重特点。首先,“艺术+”综合课程建设应具有“综合”特点,即课程中包含音乐、舞蹈、美术、德育等内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艺术+”综合课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还能实现学习内容的扩展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应具有实践性特点,“艺术+”综合课程中所设计的每一项内容都应落实到教学中,而不是为了凸显设计亮点,应具有可实践性,而且经过教学实践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应在美育的教学理念下,能够综合美术和音乐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综合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情感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等。

(三)育人原则

“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应秉承“育人”原则,不仅要重视知识层面的教育,还应重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文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保持热爱国家、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优良精神,避免学生受到西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精神的侵蚀。还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我提升,而不是坐享其成,安于享乐。此外,精神的带动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艺术+”综合课程应注重作品选材,选择积极向上、具有带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价值,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修养,规范自己行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2]

三、“双减”背景下“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一)与学生共同成长,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艺术+”综合课程的开发对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提升课程开发的应用价值。但是从目前小学的艺术课程教师专业能力来看,教师只具备某项教学专业能力,在某一科目中拥有丰富的知识,如,音乐教师音乐教学水平高,音乐知识丰富,但是美术知识匮乏,其他文化素养也较差,如,文化、德育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将音乐课程和其他文化要素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艺术+”综合课程体系,因此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升应和学生成长同步,立足于学生艺术课程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如,针对学生音乐成长而进行不断学习,为了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断地学习和提升,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既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而且还开阔了教师知识视野,完善了教师知识体系库,为“艺术+”综合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还应设置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将“艺术+”综合课程开发、“艺术+”综合课程教学融入教学考核体系中,并和教师工资挂钩,以此激发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并在课程开发中融入更多艺术资源,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二)结合美术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音乐和美术虽然学习内容不同,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但是均属于艺术类课程,有着共同的本质,如,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审美能力、情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创新教学内容。在“艺术+”综合课程开发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课程教学:第一,基于二者共同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均需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基于审美能力结合两科学习内容构建课程体系。第二,基于作品构建课程体系。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中都有共同的艺术元素,可以将这些共同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构建艺术课程,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提升了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扩展了学生学习视野。

《春天的歌》课程中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是欢快、美丽、多彩的,包含了大量的音乐学习内容。如,《春天的小河》《嘀哩嘀哩》《小春笋》等学习内容,此外还融合一些文化、精神等方面内容,春天生机勃勃、蓬勃发展的精神内容,对应着三年级的美术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有粉印纸版画、点彩游戏,教师可以以《春天的歌》为课程主题构建“艺术+”综合课程,设置以春天为主题的点彩游戏,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来完成游戏,如,通过点彩游戏描绘出《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歌曲内容,让学生通过点彩游戏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春天音乐课程学习内容绘制一幅粉印纸版画,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会联想到音乐旋律,更好地理解歌词内容,进而通过绘画培养学生情感感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三)结合美术学科丰富教学方式,体验艺术魅力

“艺术+”综合课程开发还需要考虑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虽然非常重要,但是科学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艺术+”综合课程价值。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式,将美术、音乐融合在一起,开发趣味性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教师可以共同研究、商讨,确保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3]

3S 课堂教学方式,是一个深入浅出的学习过程,非常适合“艺术+”综合课程教学,在音乐和美术融合的过程中,需要突出“赏”,而“赏”是一个在理解基础上的赏,只有学生了解作品,分析作品之后,才能进行“赏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艺术+”综合课程开发中应运用3S 课堂教学方式,实现自我引导、组团讨论、自我超越的学习过程。

六善课程教学方式,美术和音乐学科对审美有较高的要求,对此,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开发艺术基础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音乐课和美术课各两节,在两门课程结合教学中可以采用“60+20”分钟的长短课程时间设计。60 分钟用来认真完成作品,20 分钟用来赏析点评。在“艺术+”综合课程中,六善课程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学生能够在同一作品中发现美术、音乐魅力,实现精神深化,激发学生对生活、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成为一名善担当、善思维、善共情、善表达、善审美、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四)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艺术创作力

艺术来源于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深化学习内容,更好地感悟作品中所赋予的艺术价值,因此“艺术+”综合课程开发中应融入实践活动类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营造艺术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学习的快乐,艺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4]

根据音乐课程《劳动最光荣》内容开发综合课程,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歌曲《劳动最光荣》内容,可以组织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如,绘画实践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劳动最光荣》歌词内容绘制一幅图画,画中有蜜蜂采蜜、喜鹊搭建房屋、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美丽的森林场景,绘画中要突出劳动,将小动物的劳动形象展现出来,通过绘画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词中所蕴藏的感情,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教师还可以组织课下劳动活动,深化本次学习内容,在家长配合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参与日常家庭劳动活动,并记录学生劳动的瞬间,教师在课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并愿意在劳动中学习知识,实现自我成长。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表演类的实践活动,将本次音乐歌词内容进行扩展,设置更多的小动物,如,花儿、大树、狐狸、大象等,并创新表演内容,让学生通过扮演的方式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针对某个课程学习的实践类课程开发之外,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类课程,如,竞赛实践课程活动、社团类实践活动、经典剧目类实践活动,这些实践类课程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机会,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检验了学生学习成果,对提升学生艺术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做好课后延时辅导,解决学生学习困难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在校内做好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帮助解决学生在“艺术+”综合课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升教师课后辅导质量。教师课后辅导应放在课后,在延时服务中给予学生关于艺术课程方面的指导,在指导中要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均能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另外,针对技能类的辅导,教师还应在课后服务中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提升艺术技能。

在中华传统节日中,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带领学生了解该节日由来以及习俗。如中秋节。学生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吗?谁能来说一说?教师今天带来了几组乐器的图片,你们觉得哪组器乐的音响,更能表现中秋团圆的美好情感呢?说说你的理由。在带领学生们欣赏中秋的有关乐曲的同时,进行思考和选择,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魅力中感受团圆的幸福与温馨。

根据当前我国的热点事件所设计的“艺术+”综合课程中,以“奥运会”为主题构建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让学生观看奥运会中运动员精彩的表现,在课后延时服务中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特长,如,舞蹈、音乐、美术、演讲等,学生展示结束之后让学生欣赏奥运会主题歌曲《一起向未来》,通过歌曲感受奥运精神,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六)发挥评价作用,形成持续学习动力

“艺术+”综合课程中应包含学生评价,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能够通过测评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中所存在的欠缺之处,能够做到查漏补缺,而且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越走越远。

演奏类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乐器使用方面的评价,包括乐器节奏、乐器正确使用、乐器演奏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年级对乐器演奏的评价标准和内容不同:一二年级评价主要是正确识别打击乐器,并演奏出教师敲击的节奏;三至六年级则是排笛演奏方面的评价,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和内容,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还包括学习态度、审美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帮助学生建立持续的学习过程。

“双减”背景下“艺术+”综合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学习意愿,在课程开发中注重综合性,在课程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如,文化元素、德育元素等,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艺术审美,将美术和音乐课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美术的直观性来感受音乐情感,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受美术作品的色彩、内容,从而实现知识升华,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创新等能力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双减美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创意美术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