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路径探析

2023-09-11 19:29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5期
关键词:值日劳动幼儿园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铁第二幼儿园 王 燕

劳动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基于此我园教师积极探索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的路径与方法,顺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的概念阐述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园内实施的,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劳动教育主要是以生活活动为实施途径,在实践中又与幼儿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相互渗透。同时幼儿园劳动教育还要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进行,确保劳动教育实施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从而形成教育合力,通过三者共同的力量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劳动教育按照幼儿劳动的形式和服务对象,大致分为自我服务劳动、集体服务劳动、种植养殖劳动。

二、幼儿园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基于劳动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对客体改造的活动,是以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途径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区别于其它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幼儿园的劳动实践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例如:整理衣物、分发餐具、种植养殖活动等等。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是教育,教师在一日生活环节中要善于抓住劳动教育的契机,根据班级的实际创造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多动手、多练习,结合实际需要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技能。同时建立适宜幼儿成长的劳动课程,创造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实施评价标准,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劳动课程时间,为幼儿提供更多丰富的劳动机会。

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活动中劳动教育的现状考察

1.幼儿劳动认知方面

劳动认知是指劳动的主体对劳动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幼儿的劳动认知存在偏差,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表现在自我服务劳动方面,例如,离园环节自己不背书包、不拿自己需要带回家的东西,经常需要老师提醒后再做;二是幼儿在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敷衍等行为表现,例如,在做值日生时只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工作。

2.幼儿劳动技能方面

劳动技能本质上是幼儿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幼儿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小班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技能掌握不全面——在对小班幼儿午睡环节的观察中发现大部分的幼儿不会叠衣服、午睡后穿反鞋、不会叠被子;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中劳动顺序掌握不清晰。主要表现在进餐前后擦桌子、扫地以及整理玩具三项劳动内容之中——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劳动时难以按照顺序开展劳动或者根本不会做某些劳动;大班幼儿对种植活动较陌生——幼儿园的种植或饲养活动多是老师代劳,幼儿只是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没有对这些动、植物产生强烈的照顾意识,常常作为旁观者使得种植和饲养活动没有发挥劳动实践的真正意义。

3.幼儿劳动习惯方面

调查发现:幼儿劳动时主动性、持续性不强,被动劳动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幼儿劳动需要老师提醒——例如,午睡环节时需要教师提醒才能将鞋子摆放整齐,进餐环节需要老师提醒不洒落饭菜、将自己的残渣倒入垃圾桶;在为集体服务中,整理玩具、照顾自然角、收拾餐具、整理垃圾、整理桌子、整理床铺等,都需要教师提醒。从这些情况来看,幼儿的劳动习惯养成需要加强,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的、稳定的劳动行为。

4.幼儿劳动情感态度方面

劳动态度呈现两极化,具体表现为愿意劳动或拒绝劳动,热爱劳动或厌恶劳动,尊重劳动或鄙视劳动。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存在劳动态度马虎的问题。例如,幼儿在擦桌子时,只是胡乱的用抹布擦擦了事,而且只擦自己所在小组的桌子,其他小组的桌子则需要老师提醒后才去擦一擦,但是他们擦过的桌子还需保育老师重新擦拭干净。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幼儿劳动教育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访谈中发现,幼儿教师虽然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够了解,认为劳动教育只是简单地以园地种植劳动为主要形式,忽略了幼儿的自我服务劳动、为集体服务劳动以及手工劳动。幼儿园虽然专门开设了半日劳动活动,但是大部分教师只让幼儿进行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如松土、除草、浇水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培训,教师没有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作为支撑,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只停留在表面。

2.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劳动机会

幼儿在劳动技能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幼儿劳动学习经验不充分,导致幼儿的动手能力差;二是保育老师包办代替,老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常常自己动手,导致幼儿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例如,幼儿在劳动时不清楚劳动的先后顺序,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对幼儿进行经验传递,幼儿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劳动经验,导致劳动顺序混乱。

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实施路径

一、增强幼儿的劳动认知与技能

幼儿应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能够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照料身边的动植物等;幼儿还需要掌握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铲子、锄头等,从而增强自身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在开展种植活动时,要求幼儿学会浇水,除草、除虫,修剪黄叶等,整个种植过程应让幼儿自己动手,从而锻炼幼儿的劳动实践能力,掌握具体的劳动技能。

二、激发幼儿劳动的情感

劳动是发展情感教育的优质载体,幼儿园应善于利用劳动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良好情感,让幼儿在劳动和照料的过程中,获得对劳动的认知和热爱,进一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园建立了饲养角、种植园,并按不同班级划分养殖区及责任田。通过养殖区的小动物和责任田里的植物牵动幼儿的心——当天气炎热时,幼儿会坐在一起想更多避暑妙招;当天气预报要下暴雨时,幼儿一起给蔬菜园做了小雨棚;当快要入冬时,幼儿就在窝棚里面加入棉花、稻草等为小动物取暖,可见幼儿在照料和种植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愉悦和收获,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三、养成幼儿劳动的习惯

幼儿的劳动习惯是一种长期积累养成的生活方式。以中班值日活动为例,其核心关键就是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主要包括值日岗位设置、值日工作模式、值日标志(值日操作墙、值日工作牌)及值日评价四个方面,相互作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班里的值日生是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的职责、工作内容、如何分工等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决定——是根据值日生来园的先后确定当日值日分工,先到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照片放到相应的分工栏,后到的幼儿可以在剩下的工作内容中进行选择。其中第一轮值日组长由教师指定,教师和其他幼儿作为星级评价员,在每天离园前选出当日的“值日之星”并说出评选理由。第一轮下来排名前几位的幼儿将成为下一轮的值日组长,此后教师慢慢撤出,幼儿可自行进行商讨决定,激发幼儿在值日中的自主意识,从而养成劳动习惯。

四、利用家园共助幼儿成长

仅仅在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是不够的,幼儿园和家庭应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类联系媒介,如家园栏、家长会、线上讲座等方式向家长推荐适宜的家庭劳动教育方式,同时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家长了解更多劳动活动组织的方式以及策略。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家访”,实时了解和交流更适宜的家庭劳动教育方式,互相分享成果及建议,切实让家长成为幼儿劳动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

我园遵循“自然习得,还原本真,尊重天性、舒展灵性”的办园理念和“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下,从劳动认知、技能、习惯、情感态度方面对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研究中探索出幼儿园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发路径与实践方法。

猜你喜欢
值日劳动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值日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