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游志

2023-09-11 23:38文/[宋]邓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8期
关键词:信宿桃花源记

文/[宋]邓 牧

岁癸巳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①,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②。

越信宿③,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④耶?

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⑤,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霑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⑥,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⑦。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⑧。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艳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注释】

①游胜最诸山:可供游玩的诸山中是最好的。

②不类城府:意指此地僧人好学且胸怀比较宽广。

③越信宿:过了两夜。

④《兔园册》:儿童浅易读物的代称。

⑤具觞豆劳客:准备了酒菜招待客人。

⑥羡衍:展延。

⑦称此:和这相称。

⑧不可殚状:不能完全形容出它们的形状。殚,尽。

—— 鉴 赏 空 间 ——

《桃花源记》描绘了陶渊明的精神家园,《雪窦游志》展现的则是邓牧眼中的“桃花源”。与桃花源类似的是:雪窦山交通闭塞,居民与外界几无交往,语言不通,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安定,热情好客。不同之处在于:《桃花源记》写的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乌托邦”,而《雪窦游志》则多次提到当地居民喜诵诗书,僧人好学坦荡,可见当地居民虽然疏于与外界交往,但依然重视文化传承。结合文中临景而生的“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的心理来看,作者写这篇游记应该是意在言外,暗有所指。

—— 读 有 所 思 ——

《桃花源记》和《雪窦游志》都很注重环境描写,表现了所游之处朴野原始的自然美景和安定自足的生活画面,但描写手法又有所不同,你能举例说明吗?

猜你喜欢
信宿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优化Sink速度的最大化WSNs数据收集算法研究
采用虚拟网格的格头连通的WSNs路由算法
混合网络中基于约束的信宿计算方法
《桃花源记》
立即可解网络编码应用于无线网络重传中的时延分析
养猿于笼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