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和诗歌的共生气质

2023-09-12 12:39木汀
诗林 2023年5期
关键词:青蓝紫赤橙原诗

木汀

多年来,我对元诗这个定义始终是模糊的,因为在我心中,元诗缺乏参照物,故缺失圭臬。

当我看到向阳的《心若向阳》成稿时,心里对元诗那种不确定性下的困惑瞬间云开雾散,渐起对元诗的兴致和痴迷。当然,这是我从向阳的诗集中得到的启示,或是挦扯。不管有意无意,权作是向阳在《心若向阳》为每首诗筑的暖巢,是《心若向阳》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貌似无心却是出神入化之举。

太阳的光谱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当我看到《心若向阳》分辑之称时,不假思索、不由自主地想到要给向阳的这些诗歌认祖归宗——在我看来,元诗是最恰当的《心若向阳》中诗作血象的一统姓氏。

向阳的诗,具有元诗的显著特征,本真的原始血性、冲动,质朴和纯粹的生活体验、感受,不矫揉造作的渴望、倾诉,那种与生俱来对生命的观照、悲悯……林林总总,起伏在纸上,时而如正跃出海面的太阳,把身心照通、照亮,时而如夜空的星宿,字里行间,使阅读者的心在这样的夜晚,充满憧憬地迎迓未来。

依个人的喜好,我更愿意反复沉湎、微醉于向阳在《先许华夏再许家》《我是一片云》《打捞湖中的笑声》《母亲,道神庙——母亲节有感》《拒绝所有的比喻》等等那种清醒着一路假设问题和一路自我解答的诗中,这些诗,构成了向阳的元诗。向阳的元诗独辟蹊径,所以我更想给向阳的诗歌一个新的概念、新的定义,给向阳的诗一个递进的新名词:原诗。我心里的那杆秤是,原诗比元诗更接近生活,诗不是贴近、不是面对面,《心若向阳》中的诗,已然是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民。

向阳的原诗,是时代必然的文学产物,是这个时代最赤诚的心声。因此,在这些诗成集之前,它就在一定阈际的朋友圈叫好并自发传播,以文字的痛快,字字真切、字字如锥,赢得了认同的掌声。我曾在各种场合表达过我对诗歌的陋见,主张“人民是诗歌真正的判官”,向阳的诗被一定范围内的坊间认同,是我对诗的评价标准的又一次被印证。

不乏有人持有小说和诗歌之间存在着天然屏障、其间的天生沟壑很难逾越的观点,理由是小说和诗歌这两种文学形式均固有自有的语境和写作路径、手法,小说的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而诗歌是由意象和意境抵达的。

向阳写过很多部小说,尤其以剧本见长。我恰恰认为,向阳在诗歌以外文学门类的经年造诣,构建了自成一体的或是高辨识度的诗歌的从容和自如,走出诗歌固步自封的桎梏和百年新诗客观上存在的暂时性瓶颈。向阳诗歌的从容和自如,前提是诗人必须要历经时光和岁月的砥砺、积累、淬炼,才能解决诗歌形式和内容、技术上的干扰。

很显然,向阳的诗歌是当下现实主义忠于灵魂写作者的收获,向阳是现实生活的在场写作实践者。由于它需要实实在在地扎根生活,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无形中增加了这种写作的时间成本和创作成本,需要甘于寂寞和耐心。這种写作,不在于一朝一夕,要舍去功利。这类诗歌的作者,必须潜心各种生活,把握时代和大众的脉搏,聆听时代和大众的声音,写大众读得懂、人民需要和喜爱的诗句。

诗集《心若向阳》是成熟作家向阳“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一次创作过程的总结,是对中国作家协会以“做人民的学生”为主题、倡导作家写作态度的一种响应、致敬。

猜你喜欢
青蓝紫赤橙原诗
玩味色彩空间
赏秋(通韵)
峨眉山月歌
调色盘
七色转盘呼呼转
改诗为文三步走
彩虹
我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