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感官写无限风景

2023-09-12 10:26蔡永生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袖樱桃树樟子松

蔡永生

所谓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景与物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景时,若能综合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印象,会更立体地反映景物特征,使画面更丰富。下面,我们一起阅读迟子建的《水袖烟波》和学生习作《我的家乡樱桃村》,学习多种感官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

【佳篇賞读】

水 袖 烟 波

迟子建

一个缺树少水的城市,不管它装扮得多么五光十色,也是没有精气神儿的。

长春虽然没有大江大河环绕着,但它拥有两块宜人的水域:南湖和净月潭。它们就像一双飘逸的水袖,在舞动的一刻,一只弯在了心脏部位,散发着清辉;另一只则跃过肩头,像一道闪电,飘向远方。

对于在山里长大的我来说,进入城市最大的苦楚,是嗅不到树木的清香气了。城市也不是没有树,人行道上,公园里,总会看到它们的影子。由于被高楼压迫着,被浓重的汽车尾气熏染着,被蜂拥的人流簇拥着,不管多么高大的树,看上去都显得孱弱;而且树的气色也不好,叶片通常是萎黄寡绿的,给人病病怏怏的感觉。

可是,长春这两只水袖中掩映的树,却是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的。究其原因,大约是这座城市绿化好,树多了,联合抵御外部环境的能力便也增强了。还有,长春人怜惜树,我注意到闹市区的商铺前,没有店家欺树——在它身上张贴广告,或是将消夏的凉棚搭在它身上——这使得树能在天地间自由地生长。

长春的一只水袖荡在了南湖,而另一只妖娆的水袖呢,甩在了十八公里外的净月潭。我喜爱的山名,都在天府之国,一个是峨眉山,一个是青城山。最爱的水名呢,是西湖。真是奇怪,东湖和南湖,与西湖比起来,就是少了些韵味。除了西湖,云南的水名与它的风光一样是美不胜收的,如泸沽湖、洱海、蝴蝶泉、抚仙湖等。在东北,我心目中的最佳的山名是长白山,最美的水名呢,就是镜泊湖和净月潭了。

净月潭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当局截断了伊通河的支流,修建了一座大坝,在三座山间蓄水,让积水与自然的泉眼相汇合,形成一个人工湖。这个湖比市区的南湖足足大上四倍,有四百多万平方米。为了保护水源地,环湖大量植树,使这里拥有了八千多公顷的森林。在城市里少见的红松和樟子松,在这里随处可见。林木之茂盛,植被之丰富,让我联想起童年的大兴安岭。在林荫路上徜徉,看着有着半个世纪树龄的大树,听着阵阵鸟鸣,你有置身原始森林的感觉。微风起来了,它先是做了乐师,谱写了动人的松涛声,接着又化作了香水师,把樟子松树身上好闻的松脂气播撒开来。

在松林间走了一程后,我们来到一个小码头,登上一艘艘小船,游览净月潭。机动船形如梭子,两丈来长,可容四五人坐。但见其他小艇的同伴都穿上了橘黄色的救生衣,纷纷离了岸,可我们搭乘的那艘小艇却因为没有配备救生衣,落在最后。开船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他正处在天不怕地不怕的年华,哪甘其后,把船开得飞快。可是没容他畅快五分钟,汽艇突然一个趔趄停了下来,原来油门短路了。因为没穿救生衣,我又不会游泳,再加上汽艇骤停时剧烈颠簸,左摇右摆,感觉水就要漫进汽艇,我惊叫起来。同船的舒婷还有心思与我开玩笑,说是落水后她可以救我,我的长头发好抓。油路畅通后,小艇奔向彼岸,我才懂得,在水路抛锚,是多么可怕!净月潭在那一刻,好像正表演着悲剧的唱段,因而水袖颤动,抖个不休。而一座人工湖,能如此烟波浩渺,给游人以惊险,说明它造化深、气象万千,这样的潭,便有点得道成仙的意味了。

我羡慕长春有这样两条云卷云舒的水袖。虽然它们都不是天然的,却给人浑然天成的美感!它们的存在,也为现代都市提供了再造自然的典范。

净月潭这名字,按照我的解释,是洗濯月亮的潭。试想,一潭能除掉月亮浮尘的水,又怎能不给风尘仆仆的旅人带来别样的清凉呢!

(原文有删改)

【且读且思】

1.文章以《水袖烟波》为题,有什么妙处?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由于被高楼压迫着,被浓重的汽车尾气熏染着,被蜂拥的人流簇拥着,不管多么高大的树,看上去都显得孱弱;而且树的气色也不好,叶片通常是萎黄寡绿的,给人病病怏怏的感觉。

3.赏析第六段画横线的句子。

微风起来了,它先是做了乐师,谱写了动人的松涛声,接着又化作了香水师,把樟子松树身上好闻的松脂气播撒开来。

【写作借鉴】

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捕捉形、色、声、态,细致描写景物

本文在描写净月潭美丽的景色时,紧紧抓住净月潭的特征,如“在城市里少见的红松和樟子松,在这里随处可见。林木之茂盛,植被之丰富,让我联想起童年的大兴安岭。在林荫路上徜徉,看着有着半个世纪树龄的大树,听着阵阵鸟鸣,你有置身原始森林的感觉。微风起来了,它先是做了乐师,谱写了动人的松涛声,接着又化作了香水师,把樟子松树身上好闻的松脂气播撒开来”,捕捉景物的形、色、声、态,写出了净月潭原始而又粗犷的美。

二、调动多种感官,凸显景物特征

描写景物时,不一定要把所有感官一一罗列出来,应该学会抓重点,灵活搭配使用,每部分着墨多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中作者重点描绘一处风景——净月潭,紧紧抓住景物最显著的特征去写,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悟。为了突出景物特征,调动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从不同维度呈现景物的丰富多彩。

【小试身手】

我的家乡樱桃村

付宇夏

我的家乡在辽南旅顺的一个小村子,曾经人称“樱桃村”,只因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樱桃树。

我小时候,父母很忙,他们常常把我扔到村口的樱桃树下——那里是孩子们的聚集地。春天,我便和大我几岁的小朋友一起在树下嬉戏,看着大树从透出一点点白到星星般的樱桃花随风徐徐落下。

初夏,青葱的树叶被暗红色的果实点缀,茂盛的绿荫没收了夏日的炎热。那年我5岁,眼巴巴地望着伙伴动作敏捷地爬到树上。看着他们咬开樱桃红色的果肉,我闻到了清甜的香味。我按捺不住,也学着他们抱着树干、踩着树枝,竟然爬到了树上。摘下一颗大樱桃,我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口水,然而还没来得及送进嘴里,我脚下猛地一滑,摔了下去。由于树不高,我没感到疼,扑了扑身上的土,只是心疼那颗还没来得及品尝的樱桃。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大概是我在樱桃树下玩耍的最后一个夏天了。6岁那年初夏,星星般的白才点缀于樱桃树上的时候,我们离开了樱桃村。从此,关于家乡的一切都隐去了,只有那棵花繁叶茂的樱桃树,还有那颗未入口的、鲜嫩多汁的樱桃若隐若现。

两年前的夏天,我们重回村里。我以为,找到那棵樱桃树,就找到村口了。但是,我错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一望无际,郁郁葱葱。

进了村,村口的樱桃树仍绿荫浓、枝叶繁,更胜旧时一筹。以前的小伙伴也还在,只是他们都已长大了。微风轻拂,樱桃的清甜再一次扑面而来。很奇怪,家乡的一切好像都在一瞬间隐去了,只剩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樱桃树与缀于其间的一颗颗饱满的大樱桃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这就是我的家乡,辽南的一个小村子,名副其实的樱桃村,只因村里那一片枝繁叶茂的樱桃树。

描写景物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本文作者选取家乡最有特色的风物——大樱桃,以点带面,为读者呈现了记忆中最难忘、最值得珍惜的美好。此外,作者在行文中还巧妙地调动了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也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结尾照应开头,画龙点睛,升华情感。

(作者單位:大连软件园双语学校)

《水袖烟波》参考答案:

1.交代了写作对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南湖和净月潭比作水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湖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城市树木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树木不良的生长状态,与下文长春的南湖和净月潭的树木葱郁蓬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长春城市绿化好、环境优良的特点。

3.从听觉和嗅觉角度进行描写,写出了置身净月潭听到的松涛声之悦耳、嗅到的松脂气之芳香,表现了净月潭树木茂盛、植被丰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净月潭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水袖樱桃树樟子松
樱桃树屋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樱桃树上的座位
大棚樱桃树冬季修剪要点
水袖
“樱桃树是我砍的”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