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2023-09-12 00:01李红梅
科教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师范教育也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实践缺乏等。地方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注重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体系,积极为师范生创造各种教学实践机会,以期改善英语师范生培养质量,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 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4.0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这一情形使得我国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英语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我国各高校培养的英语师范生是未来英语师资的主要来源,对其职业技能进行培养,是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我国英语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地方高校的英语师范教育为我国英语基础教育培育了很多英语师范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但与一本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对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尝试对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1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职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校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范教育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者开始关注师范生的职业化素质培养。

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作为地方英语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化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师范教育发展和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目前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很多问题,以致很多英语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较弱。对于师范生来说,他们从大学校园走出去,需投入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他们面对开课、授课、备课、班主任工作等多重任务,心理压力倍增,有的师范生感到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有的甚至无法完成中小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

为了让师范毕业生能够信心十足地应对未来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地方高校有必要对英语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首先,地方高校只有通过对英语师范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才能提升师范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才能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教师岗位的工作,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其次,近年来全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也需要通过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成为地方高校提升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最后,地方高校通过师范教育改革,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必然会培养出学科知识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英语师范生,这些师范生作为地方社会未来英语教师的主要力量,必然会推动地方英语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从而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2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分析

地方高校作为为地方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重要人才基地,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英语师范教育改革,积极参与国家师范专业认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素质方面。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综合能力普遍较弱。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主要来源于地方各州市、各县区、各乡镇,少数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由于各地中学的英语教育水平不一样,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英语学科知识不扎实,缺乏基本的英语能力,无法达到很多一本院校英语师范生的英语水平。

第二,师资队伍方面。地方高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成效。地方高校英语教师主要是全国各高校的硕士毕业,少数是本科毕业,个别是博士毕业,专业背景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而具有英语师范专业背景的教师很少。根据笔者调查,贵州两所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师仅有10%左右具有英语师范专业背景。因此,很多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比较薄弱,在实际教学中比较注重讲授语言知识,较少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较少传递教学实践经验和知识,导致英语师范生的师范职业技能比较薄弱。

第三,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诸多地方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但地方高校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改革进展较慢。目前有些地方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创新,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师范生教学仍然注重知识传授,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师范生未来无法很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第四,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际教学能力的师范生。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學,学科知识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较多,教学实践课程较少,而且很多课程仍然停留在教授语言知识、学科基础等层面,缺乏对师范生实际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此外,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缺乏多样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笔试进行考核,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师范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难以提升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第五,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地方高校为英语师范生提供的教学实践机会不够,导致英语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较弱。虽然很多地方高校也设置了教学实习实践环节,但很多学校的教学实习时间较短,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较少,校内教学实践和实训机会较少,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实际教学培训;而且有些地方高校教学实习与实际教学存在部分脱节问题,比如,学生在高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所需,高校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学校指导老师沟通不紧密,尤其是高校对分散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情况监管,随意性较大,监管难度较大,缺乏稳定和全面的监管体系,导致学生在完成教学实习后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3地方高校英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策略探讨

虽然很多地方高校在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会遇到上述问题,但只要地方高校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就可以改善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首先,地方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培养学生较高的学科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地方高校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范生为目标,及时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吸纳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健全适合实际应用的师范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学以致用的师范教育。地方高校要鼓励高校英语教师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英语教师关注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培养出来的师范生能够很好地适应未来教学工作的需要。

其次,地方高校应注重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还缺少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导致他们个人素质不够全面。地方高校要为师范生提供足够的人文关怀和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在课程中应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帮助师范生强化语言水平,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引导师范生在思想、专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成长。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英语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有些地方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专业能力薄弱,尤其是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范教育名师,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因此应当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吸收一批高品质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依据教育政策的需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师范技能培养。此外,地方高校应考虑校内英语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为其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技能培养机会。应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专业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素养,以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再次,地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应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地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育课、教育专业课、学科专业课、教育实践课。学科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对于英语水平普遍较弱的地方高校生源而言,学科专业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教育专业课和教育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是师范生培养至关重要的课程,但很多地方高校设置此类课程的学分较低,有些学校的教育类课程学分甚至不及学科专业课的四分之一,因此地方高校应适当增加教育类课程,尤其是教育实践课程,加强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训练,提升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在通识教育课中,很多地方高校除了设置必修的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很少。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范生,地方高校应适当丰富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地方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应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仅有教师的个人评价,还要构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综评的多元评价主体;不能仅仅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还要构建观察、访谈、问卷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最后,地方高校应积极为师范生创造各种教学实践机会,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要提高英语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地方高校必须注重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地方高校应增强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完善教学实习实践环节,构建稳定和全面的实习实践监管体系;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积极举办校内外专业知识竞赛和教学技能竞赛,为师范生提供更多参与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机会和资源。在校外,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地方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展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完善实习基地的教学实践环境,加强校内外实习指导老师之间的联系,构建常态化的校内外各层级沟通协商机制,尽力为师范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机会,扩宽师范生的社会视野,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4结语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如荼如火进行之际,地方高校也应加快改革步伐,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本校师范生培养体系,推动本校英语师范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转型,积极应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为师范生创造各种教学实践机会,促进英语师范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为地方社会基础教育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英语师范人才,为地方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金项目:安顺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联合基金项目“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探究”(2022LHZX030)。

参考文献

[1]陈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方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19(12):127-128.

[2]王润娟.地方高师英语教师技能培养模式转型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0):73-76.

[3]李军靠,王明慧.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改进策略[J].大学教育,2021(6):124-127.

[4]施应凤.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以文山学院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3,26(5):80-83.

[5]李红梅.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校园英语,2022(15):27-29.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