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

2023-09-13 10:13□周
艺术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表演者心理素质生理

□周 俊

对于声乐舞台表演而言,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声乐表演者强化自身生理素质,全面优化自身心理素质,能在心理和生理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声乐表演的整体质量,使自身的表演能力和表演艺术效果得到显著的增强。本文在简要分析声乐表演中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提出了声乐表演活动中促进歌唱生理和心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旨在为声乐表演过程中心理素质的调节、生理条件的改善提供相应的支持。

一、声乐表演中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内涵

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歌唱生理就是歌唱过程中生理层面的运动成果,是声乐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身体内部与歌唱相关的发声器官协调作用,从而发出高质量声音的过程。

歌唱心理就是人在歌唱表演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状态和心理知觉,涉及人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歌唱的内心感觉、歌唱心理知觉、歌唱记忆、歌唱思维等,是通过声乐演唱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对于歌唱表演而言,好的歌唱效果需要表演者在歌唱表演环节有机协调生理和心理层面,歌唱者只有保持积极的生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端正心态参与表演活动,才能演唱出动听的歌声,达到预期的情感表达效果,使歌唱表演的艺术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新时期在歌唱表演环节,声乐表演者应该加强对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的重视,从有效调节生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协调角度,自觉参与训练活动,全面凸显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成效。

二、声乐表演中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辩证关系

人本身是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在声乐表演环节,人身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统一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产生不同的协调效果、牵制效果,能共同强化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而对歌唱表演者生理和心理层面的辩证关系进行解析,能从不同的视角对歌唱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其辩证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荷伯特·凯萨利在研究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指出,声乐的演唱环节对歌唱心理和歌唱生理提出了重要的要求,他认为声乐演唱环节同时受到歌唱生理条件和歌唱心理条件的影响。从生理条件的角度分析,声乐表演者在声乐演唱活动中声音垂直线感觉、声束等会直接影响表演效果;而从心理层面看,表演者的心理路线以及心理上的音级等也会使表演效果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同步强化表演者的歌唱生理状态和歌唱心理状态,使其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男高音贝尼亚米诺·吉利在对声乐演唱中生理与心理关系进行论述的过程中,也从这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其认为声乐表演者心理和生理之间存在一定协调的关系,人们在发声的情况下,首先要从心理层面上预想自己所要发出的声音每个元音音响效果以及声音的具体形象,然后再对演唱环节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呈现的方向进行确定,在歌唱者思维意识正确的情况下,歌唱者的生理条件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可以强化声乐演唱的综合效果。从这一点进行分析,对于声乐表演者演唱中的生理素质和心理条件而言,心理素质处于主导的地位,心理素质会对生理条件产生直接的影响,心理素质的强化能使演唱者的生理条件保持最佳状态。而声乐表演者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是增强演唱效果的基础,演唱者只有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采用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呼吸等进行演唱,才能形成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协调统一的状态,才能促进演唱效果的全面改进和系统性优化。

因此,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演唱者要客观系统地分析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的辩证关系,从多角度促进歌唱生理条件的改善和心理素质的优化,夯实歌唱表演的基础,为新时代背景下声乐表演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声乐表演中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的功能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生理和心理条件的改善能对表演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演唱者提高自身生理水平和心理素质,能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流畅自如地完成表演,彰显表演的艺术性。细化分析,对于声乐表演活动而言,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功能能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出来。

(一)歌唱生理功能

歌唱生理素质的强化是增强声乐表演者演唱效果的基础,演唱者只有显著提高生理功能,改进声乐演唱形式,才能使歌唱表演的艺术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在声乐表演活动中,歌唱生理技能是增强声乐演唱效果的重要基础,声乐表演者有意识地锻炼生理功能,对自身发声系统、神经系统、共鸣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语言系统等进行优化创新,能形成积极健康的歌唱生理功能状态,使声乐表演活动的艺术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从歌唱神经系统生理条件的角度解析歌唱的生理功能,可以看出高水平的神经控制系统能强化听觉系统效果,让表演者对周围声音进行精准的捕捉,并协调发声器官与呼吸系统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共鸣腔体的有机调控,提高歌唱表演的有效性。

(二)歌唱心理功能

歌唱心理在声乐表演中能对歌唱者内心活动的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声乐表演者表演能力的提升,为声乐表演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切实促进声乐表演效果的全面优化。一般情况下,在声乐表演环节,声乐表演者的心理功能会从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演唱者情绪变化、情感变化、想象力的变化、内心知觉的变化等都会对演唱心理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也能借助心理状态作用于声乐表演活动中,使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和系统性的优化。

对于声乐表演者心理功能而言,情绪情感状态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感是感情性体验的过程,情绪则是短暂而强烈情感的集中展现,人的情绪和情感在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对外部事物的状态,它们本身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也存在明确的区别,情绪情感蕴含于艺术表演和艺术作品中。在声乐表演环节要想促进表演效果的优化,表演者就需要从心理层面重视表演过程中情绪情感的表达,确保能借助声乐艺术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产生良好的艺术感染力和综合渲染效果。

在声乐表演环节,歌唱是歌唱者情绪情感的正确表达,如果作品的表演违背情绪情感状态,会导致情感的表达不够正确,甚至会出现影响表演效果的情况。如声乐表演者在演唱《尼娜》这首歌曲时,为了优化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需要对《尼娜》的情感内涵进行分析,使歌曲表演环节情感传达效果更加理想。《尼娜》展现了母亲内心的情绪状态,是母亲对死去女儿的哀歌,因此,表演环节应该尽量使用圆润哀伤的情感,展现母亲的情感特色,歌唱中声音强弱起伏变化要明显。演唱者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母亲的角色中,更好地展现情感的变化状态。又如,在对歌曲《夏夜》进行演唱时,表演者需要结合《田园歌》《在墓地》《离别》《无名岛》《在环礁湖上》《玫瑰花魂》几个部分的情感特色进行分析。如在《田园歌》曲目中,柏辽兹将大小调自由等融入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并对和弦伴奏等进行调整,使曲目展现出热情奔放的情绪思想。而在《在环礁湖上》曲目的创作方面,则突出表现悲伤绝望的情感基调,将主人公死亡的阴霾以及感叹生命价值、怀念去世爱人的情感融入音乐音符中,让人们在聆听曲目时可以对其中所表现出的深厚情感产生深入的理解。声乐表演使用合适的情感基调进行演唱,能够更好地凸显声乐演唱的艺术特色,增强艺术表演的效果。

四、声乐表演中歌唱心理和歌唱生理互相协调统一的措施

(一)强化发声技能训练,融入歌唱心理,培养良好声乐演唱习惯

菲尔兹在研究中曾经提出,明智的使用身体中的某些器官,形成专门化的使用方式,就能获得相关技能,达到技巧娴熟的状态。在声乐歌唱表演活动中,受到这一思想和理论的影响,歌唱者不仅要强化自身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对自身演唱环节生理器官的功能进行分析,解读生理器官的应用,从而夯实声乐演唱的基础,确保在声乐演唱活动中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演唱状态,增强演唱活动的综合效果。在主动参与发声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声乐表演者要注意针对声音起伏状态、情绪体验以及音乐节奏等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发音技巧和呼吸节奏技巧,确保在声乐表演活动中能通过呼气、吸气以及肌肉的灵活变化增强演唱效果,在演唱环节产生抑扬顿挫的变化,体现声乐演唱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生理素质水平,使生理条件为声乐表演服务,声乐表演者需要重点针对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呼吸条件、发声状态等进行分析,并制订合理化的训练方案,使生理调节和心理训练形成同步状态,保证声乐表演质量和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此,声乐表演者在积极参与有效训练和科学心态调节的基础上,就能形成良好的声乐演唱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演唱质量,也能对新时代背景下声乐演唱整体质量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以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表演中生理条件训练为例进行分析,由于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中的起始音“哎”表现了河水流动的变化,所以需要声乐表演者在演唱环节展现出声音从弱到强的变化。声乐表演者在演唱表演前就应该做好准备,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想象河水流淌的情况,建构声音表象,由弱到强地演绎河流声音的变化。这样声乐表演者就能通过基本功的训练优化声乐表演效果,使自身心理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和优化。

(二)优化心理素质训练,融入发声活动,提高良好心理状态

对于声乐表演艺术而言,声乐表演者要想在表演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歌唱生理和心理状态,就要构建心理层面的复合体,使歌唱心理状态能形成与歌唱生理状态的协调和配合关系,从而在良好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支撑下,更好地展现声乐表演的价值。首先,为了使声乐表演环节声乐表演者的歌唱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应该尽量引导其在精神层面保持放松的状态,以精神层面的放松带动全身肌肉的放松,形成对生理状态的积极影响,有效促进其成功进行演唱。在此状态下,声乐表演者能形成心理复合体,形成心理和生理的有机协调状态,从而使自身歌唱状态得到有效的优化。其次,声乐表演者在表演环节应该强化自身控制力,增强声乐演出环节情感表现效果,可以借助高级神经系统,使自身发声器官与其他器官之间形成有机协调的关系,优化表演环节的心理素质情况,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协调统一的状态,提高演唱的艺术性和情感性,以此为基础,全面优化声乐演唱整体质量。

例如,在演唱《啊,我亲爱的爸爸》时,声乐表演者为了能实现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有机协调,需要提前解析作品的内涵和创作内涵,分析创作语言特征,感受主人公在故事中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情况和情感表达情况等。然后,声乐表演者可以通过应用歌唱技巧进行训练,改善自身声乐演唱生理条件。声乐表演者应该紧密结合表演活动的需求,形成积极的声乐演唱心理活动,全身心地进行演唱。这样,声乐表演者在准确定位表演生理需求和内心需求的情况下,就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全面优化声乐表演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声乐表演活动中,声乐表演者全面促进歌唱生理条件的改善和歌唱心理的优化,不仅能改善自身演唱能力和效果,使声乐表演艺术性和情感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能对新时代背景下歌唱表演活动的优化创新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在声乐表演活动中,声乐表演者应该深化对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认识,全方位促进表演能力的改进和创新,提高自身演唱能力和声乐表演的整体质量,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对声乐表演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猜你喜欢
表演者心理素质生理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妙猜两数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