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级解读的进阶阅读教学研究*

2023-09-14 07:45
江苏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进阶解码层级

黄 伟

语文教学无不从阅读起步,同时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工程。这是因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同理,阅读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动力和源泉,同时它本身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历来受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在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使阅读教学步入高效低耗的高品质发展的轨道。基于三层级文本解读而实施的进阶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已历经近十年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很好地回应了素养本位的语文教学的诉求。

一、从层级文本解读到进阶教学设计

“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把学生对课文或用于语文学习的文本阅读理解分为三个层级,即释义层、解码层、评鉴层。这三个层级分别对应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的三个台阶,即基础性阅读、审美性阅读、反思性阅读,而这三个阅读台阶又分别指向阅读教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三个教学目标,即打好基础、抓牢关键、走向高阶,由此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释义层,也可理解为理解性阅读的层级,就是通过理解文字、了解事实、概念、推理和想象,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这种阅读方式强调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和概括,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在理解性阅读中,学生需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意义,也就是获得文本的基本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针对这一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四个由低到高的小台阶:第一,认识、理解字词的能力。这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阅读的第一步。第二,理解句子的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识别句子的构成和结构,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第三,理解段落的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将句子联系起来,理解段落的主题和重点。第四,理解整个篇章的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将各段联系起来,并理解篇章的结构、主题和意图。阅读理解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但语文教学,并不止于让学生理解文意,即便是基础性阅读,也还要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即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应该有其相应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缺失或错位,都会大大影响阅读效果甚至无法理解或误解作品。所以,阅读教学从这一角度说,要教学生学会阅读。

解码层,即审美性阅读层级,要求学生读懂文本中的技术和艺术。具体地说,读懂隐含在文章中的思路和结构,读懂文章作品中的表达艺术和言语智慧。鉴于当前的阅读教学对文章作品思路关注不够,这里重点谈谈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问题。文章思路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文章的内在结构,每篇文章都有作家的思维过程和表达顺序、层次的艺术处理,且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行文轨迹,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摸清文章的机理。学生抓住这些行文的“理”,既便于深入探查文本,也便于思维发展,还便于通向自己的写作。例如,叙事性作品特别是故事性作品,行文思路主要表现为事情发展的起承转合。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理解,最主要的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叶老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1]545“看人家的文章, 把他的思路弄清楚,主要的意思也就 弄清楚了。”[1]692他说:“就文章本身 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最为切要。了解了这个,你才跟作者合得拢在一块儿,你才有接受它,信从它,欣赏它,感受它,辨正它,批评它的资格。”[1]208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2]所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也就是训练学生厘清作者思路的能力。正如叶老所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这些就叫基本功。练,就是练这个功夫。[3]这样的训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甚为缺乏,即使有也表现为简单的分段和总结段落大意,没有走进文本深处去捋清文章的内部结构,没有辨析行文的路径和其中的逻辑关系。阅读教学应训练学生理解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言语方式实现逻辑连接的,进而构建让读者好懂且欣然前往的路径。只有训练到这一层,阅读教学才算是进行了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的训练。否则,仅仅分段和总结段意只是罗列了一堆碎片化的信息。

解码层,也是对文本进行审美性细读的层级,它强调对文本的艺术风格、行文特点、语言技巧进行精细分析及欣赏,不仅关注文本的表面意义,还关注文本的美学价值和文学特征。这种阅读方式常见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通过审美性阅读,读者可以发掘文本的审美趣味和文学妙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审美性阅读,我们不仅要通过欣赏文本语言的美妙,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更要通过体悟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来揣摩语言表达的“秘密”。我们常常能从表达中感知文本所要表现的主题、表达的情感,但常常忘了探究这样的主题和情感是如何很好地表现、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的审美性细读一般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形式。文学作品通常采用不同的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赏析时需要注意作品的形式特点,如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刻画等。第二,文学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其表达艺术和修辞技巧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丰富、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赏析时应注意作者的词汇选择、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第三,描写技巧。描写是文学作品中表达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赏析时需要注意作品中关于人物、场景、情感等的描写方式,是否形象生动,是否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性。第四,意象和象征。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还可以启迪读者的思维和想象。欣赏时需要留意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理解其寓意和象征意义。第五,修辞手法。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是体现表达艺术的关键之一。优秀的作品通常会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欣赏时需要留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和效果。对于实用性或议论性的文章,也有一套解码的技巧。仅就结构而言,有比较/对比结构:将两个或多个主题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种结构适用于分析文章和辩论文章等;有螺旋式结构:这种结构通过从不同角度反复讨论相同的主题,逐渐深入讲解主题,通常用于探究主题较为复杂的文章等。

评鉴层,即审辨性阅读和反思性阅读的层面。这是一种通过批判、评价和解析文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强调读者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读,同时也是培养读者反思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阅读方式。在评论性阅读中,读者要注意文本的逻辑、语言、观点和价值,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探讨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价值。这种阅读方式常见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文本阅读中。基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互文比较阅读、群文参照阅读、探查研摩阅读等阅读方式,深入了解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发现文本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评鉴层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探究,从而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即读出“自我”“新我”和“我思”。在评论性阅读中,我们需要对文本的多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这一层次的阅读需要我们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审查思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我们的批判反思、探究研究的能力。

二、基于层级解读的进阶阅读教学设计的价值追求

1.释义层的教学价值

释义层解读,主要解决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和阅读方法问题,这是基础性解读。在基础性解读中,学生应侧重打好阅读基础。打好阅读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好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基础。读懂一篇文章需要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就字词而言,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要加强字词的学习,包括字词的认读和书写,也包括字词义项的理解,还包括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以及特定语境下的衍生意和特指意;而语段有它的承续方式以及由语句和语句连接而形成的语群合成义,这就要学习句与句之间所构建起来的关系;再到篇章,语段安排和组合构成了文章的主题,这就要学习语段之间的逻辑结构和创意建构。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多关注字词的识读和基本义的理解,而缺乏语用知识的教学,这方面理应得到加强。二是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所谓“学习语文的基础”,是指语文学习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要使其能够凭借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学习,这里便涉及阅读方法及策略等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要教阅读方法及策略,让学生凭借阅读方法及策略进行自主的语文学习甚至跨学科学习。

2.解码层的教学价值

解码层主要用来培养学生分析、赏析、审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学会文本细读、文本赏析、文本品味来获得。解码层解读,既是分析性阅读,也是审美性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阅读体验能力。作为学生,对于课文或其他作为学习资源的阅读文本,不应仅仅局限于一般理解,而应进一步揣摩、分析作品的构成机理,体验、品味作品的表达艺术。这就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包括文章结构、言语修辞、表达形式、行文技巧等,来达成文本分析能力和文章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文本形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后,一些教师的教学便开始触及解码环节,但其关注的往往是学生“有没有读通文本”“有没有从文本中读出‘细节’”,而不是“怎么读通的”“怎么解开‘密码’的”。所以在这一层次,我们应该从文本中提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真正把知与用、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所以,阅读教学的解码层也要注意两点:一是完成解码需要一套专业的知识;二是不能只教概念,还要阐释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安排等艺术密码运用于文本之中的方法、技巧,即要教技艺方面的程序性知识。读出文本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性、专业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味”。涉及解码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辨析力以及语文审美力,能够让学生品味语文、玩味语文,从而成为高级读者,涵育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进入这一层才算得上找到了登堂入室的钥匙。至此,学生才可以看清文本,同时读出“语文的滋味”,进而走上言语自我建构和领悟写作奥秘的道路。

3.评鉴层的教学价值

评鉴层主要用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评鉴层,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常常被忽略,虽然也有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评议文章写得好不好,关注学生“有没有读透文本”,可往往不得要领,或者只会一味“点赞”甚至“跪拜”。所以,在这一层次,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是“怎么读透的”,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评判和能力迁移,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平等对话和意义建构,掌握研读策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读懂文本、读出文本的好,更要进一步探讨它“为什么如此之好”,还有哪些地方不好或值得商榷,思考怎样才能将这些好的地方学到家。评鉴,就是比较和借鉴。对于文本,我们要学会审读,不仅要能读懂、会欣赏,更要能鉴别,能进行高低优劣的价值判断;不仅要学习文本,从文本中学到知识,更要活用文本,让文本为我所用,运用文本的观察视角、思考方法、构文匠心、表达智慧,书写自己的作品,重建自我的“文本”。在这一层级,我们聚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学用迁移能力。

三、进阶阅读教学致力于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解决语文教学内容模糊不清、零碎散乱的问题,为教学内容清晰化、结构化提供抓手

由于课文只是教学资源而不能直接作为教学内容,所以,教学内容只能从课文中提取。因而,如何提取教学内容、提取什么内容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这就导致语文教学要么教学内容模糊不清,要么随意教学即教学内容零碎散乱。层级进阶教学对语文内容进行了框架性的架构和转化性的改造,以形成方法性和建构性知识:首先,指导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基本的学语文的方法;其次,指导学生获得语文关键能力和关键的专业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审辨性思维品质和迁移再创能力。而这些方法性、建构性的知识都需要从课文或单元中提取、加工和重构。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紧扣课文,又不是简单地教课文,其教学内容不再仅仅是课文所呈现的内容,还明确指向课文所隐含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言语思维。

2.解决语文教学过程对促进学生发展不力的问题,让语文深度教学成为可能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过程没能实质性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热衷于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一直在平面化、表面化的层面游荡,即便是那些努力追求有深度、有厚度的教学也常常喜欢在增加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上做文章,而不是指导学生在深度理解语文知识、透彻掌握语文能力、进阶发展言语思维上用功。层级进阶教学为教学过程设置了三个阶梯,让语文教学引领学生在习得核心素养的道路上拾级而上、逐级攀登,从基础层到关键层直到高阶层,以实现核心素养的涵育和优化。

3.解决教学设计主线不清、任务不实的问题,使教学有明确的入口和路径

层级进阶教学具有明确的主线:释义层——打好基础,解码层——掌握关键,评鉴层——走向高阶。教师要在释义层引导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习得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解码层找到该课文(单元)最需要教、最值得教的关键性的语文要素,把语文关键能力落到实处;在评鉴层,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批判、质疑、审辨、评论,把学生思维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从阅读理解的视角来看,层级进阶教学也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度的教学过程:释义层,属于感知性阅读、整合性阅读层面,应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初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意愿以形成价值取向;解码层,属于精读细读、审美性阅读层级,重点剖析关键处、关节点,使学生把握文本的细节、要点,并对此进行细品、玩味、赏析、揣摩,领悟并悉察文本的内部奥秘和表达技艺;评鉴层,属于研读审读、批判性阅读层级,在这一层,引导学生对照比较、审辨、质疑等方式来探究讨论文本的学习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反思、内化和语文能力的自我重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堂上有发展轨迹可见、有阶段性水平可检测,是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本位的语文教学。

4.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探索出教学评一体化的可行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4],让教、学、评三要素实现逻辑关联和有机衔接。从层级解读到进阶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进阶教学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为三个阶梯(可根据需要将每个阶梯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小项目),并对应这三级目标进行一一实施。这样既防止了目标设计的随意性,也杜绝了教学内容安排的零碎性,使“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得怎么样”都有水准可对照、可考查。学生也可在学习之后对照几个阶梯进行反思,自己踏上了哪一级台阶也可以得到检测。基于三层级解读而设计的层级进阶教学,不仅使教与学有标杆、有支架,也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进行“对标”评价,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评内在的一致性。

猜你喜欢
进阶解码层级
《解码万吨站》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解码eUCP2.0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