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诵读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诗篇

2023-09-14 05:15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3年33期
关键词:长安文人李白

《长安三万里》是以诗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努力为当下观众消解超越1200年历史的陌生感,找到与古人血脉相连的亲切感,正如影片中高适所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唐代生活的风情体现在众多细节中。李白和高适这两个在观众想象里理应风流倜傥的文人,却光着上身在野地里相扑——这其实是唐代盛行的一种较量;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双手交于胸前——这是唐代的叉手礼;身姿丰腴的玉真公主,身上的项链、头饰都有出土文物作原型参照;曲江酒肆里以诗歌酒的酒筹游戏,是唐代文人饮酒作乐的常见形式;舞女以柘枝舞、胡旋舞为文人武将助兴,又在长安城破之日于高楼独舞,舞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凄凉之美;黄鹤楼天下闻名,楼中悬挂的题诗板子让观众了解到在唐代,是怎样展示南来北往文人墨客的诗歌佳作的……

有趣的是,当代审美推崇“九头身”“大长腿”体型,而《长安三万里》中的人物却是上半身比下半身长的“四头身”。这恰恰是片方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特意营造的“唐风之美”。

(摘编自《文汇报》2023年7月6日)

素材解读

1.诠释了传统文化的中国式浪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历史故事、盛唐风韵、诗歌之美,还会跨越时代折射到每个平凡人生的成败、进退、取舍和得失之中。大唐群像画卷栩栩如生,中华传统文化的至真、至美、至善动人心弦,人生逆旅的哲思、智慧、曲折耐人寻味。读懂诗人的一生,读到的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浪漫诗歌,更让我们看懂了现实主义的人生纪实。

2.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李白的超脱,使他能在孔孟和老庄之间进退有据,虽鼓盆而歌,但信念不灭。再看高适,祖辈的光环带给他一种荣耀,同时种下了一颗报效祖国的伟大种子,当国家正需用人之际,他可以年老之躯披挂上阵,建立功勋。

适用话题

家國情怀 艺术审美 文化自信 传统力量

猜你喜欢
长安文人李白
我们长安
水VS火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宋代文人爱睡觉
西游新记 2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