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薪火传新人

2023-09-15 00:45刘毓航
铁军 2023年9期
关键词:鲁艺华中铁军

编者按本期封面人物,推出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刘毓航。该校最初是新四军鲁艺华中分院。刘毓航带领党委班子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2021年,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把“铁军精神教育基地”标牌授予这所学校。在中共盐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刘毓航光荣当选新一届市委委员。

我们学校,在抗日烽火里诞生,前身之一是新四军“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2016年,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站在民族复兴的交汇点上,始终守红色鲁艺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持续推进“薪火传承”工程。鲁艺风骨,铁血丰碑,激励师生在新时代续写青春芳华。

创作红色剧目,红色记忆映照理想信念。延安有“鲁艺”,盐城有“华中鲁艺”。1941年2月,归属新四军领导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开学。师生不惧硝烟,不畏艰辛,坚持学习,坚持宣传,为抗战培养了文化艺术人才。江苏省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我们学校组织力量演出了原创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这部剧以华中鲁艺师生真人真事为原型,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志青年为崇高理想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以音乐剧为载体,融入话剧、舞蹈、民歌、地方戏剧等多元成分,精心打磨,再现了华中鲁艺血染的峥嵘岁月,讴歌了华中鲁艺师生的艺魂、军魂、民族魂,谱写了一曲鲁艺青春赞歌,为当代青年学生打造了一个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筑梦启航的精神高地。这部精品音乐剧,获2020年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风华奖一等奖,去年入选盐城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开设红色讲堂,红色精神激发使命担当。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特色课堂,让红色历史深植师生心田。学校请党史专家讲党史国史;请新四军纪念馆同志讲新四军光荣传统和作风,汲取精神之钙,奋进之力,践行伟大使命。学校和新四军纪念馆、华中鲁艺烈士纪念馆开展共建活动,把纪念场馆同时作为现场教学的红色课堂。学校创建了“铁军精神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心”,深入挖掘盐城红色文化资源,围绕铁军之“魂”,开发了“盐的城、铁的魂,铁军精神在盐城”在线课程,被评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同时,搭建“学海讲堂”“臻美讲堂”等线下、线上平台,打造“学生身边的思政课堂”。学校在盐城电视台红色大讲堂开设专栏,《传承革命薪火,凝聚抗战力量》《战地文学开拓者丘东平》等成为经典节目。

打造红色基地,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2006年,学校在设计建设新校区的时候,就考虑到办学要继承红色传统,树立红色丰碑,特意建造了铁军艺苑、鲁迅艺术广场、鲁迅艺术剧院。近年来,办起了华中鲁艺校史画廊,与铁军艺苑、师表园、国学墙等融为一体,形成铁军文化、鲁艺文化、传统文化、师培文化现场教学基地。铁军艺苑里,鲁艺学院美术教师创作了以版画形式呈现昔日鲁艺办学场景,道路上汇聚了丘东平、许晴、许幸之、贺绿汀、庄五洲、孟波等华中鲁艺大先生们的生平事迹。1941年6月,日伪准备对盐阜地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鲁艺师生分两个队奉命撤出盐城。7月24日凌晨,鲁艺二队师生在建湖北秦庄突陷日伪军重围,丘东平、许晴等30多位师生不幸牺牲,其中李锐、王海纹、叶玲等8名师生和桂林《救亡日报》记者高静,谱写了“九女投河”的悲壮故事。这个基地展现的是学校先辈的师者风范。师生漫步在这样的环境里,时时接受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和奉献情怀的洗礼。

组织红色宣讲,红色文化滋养师生成长。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张旗鼓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我们选择了盐城128个烈士命名镇村,把盐阜红土地上的英模人物故事,作为一个个红色地标,沉浸式开展宣讲联动活动。暑期来临,组织师生奔赴全国15个城市,走访红色纪念地,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社会实践活动,制作云视频23部,宣讲先辈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不久前,第三届“鲁艺薪传·作家日”在学校成功举办,主宾作家、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庞余亮,与盐城幼专师生一起点燃鲁艺之火,畅游文学星空。

夯实红色理论,红色基因传承代代新人。我们学校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厚重的历史,赋予了我们更多的使命:不仅仅要讲好红色故事,更要深入提煉出以鲜血和生命孕育成的红色理论,以武装师生头脑,打牢新时代学子的信念之基。学校成立了华中鲁艺研究所,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开展铁军精神、鲁艺精神的课题研究。与鲁迅美术学院、延安大学、延安鲁艺纪念馆、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单位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合作交流,推出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涵研究”“铁军魂,鲁艺红:四课融通育新人”“华中鲁艺资料抢救整理”等一批研究项目,生动回答了“传承什么样的红色基因”“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等重大课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的生动实践。师生们认为,一个人的理想里,只有牢牢确立了时刻为民族和人民奉献青春的信念,才会有壮丽的人生。华中鲁艺学生王海纹,父亲是上海的大律师,家境优渥,可她为救国救民依然来到苏北盐城这个贫穷、充满战火硝烟的地方,最后献出了生命;丘东平是老师,为掩护学生突围,自己牺牲了,年仅31岁,牺牲的前一夜,还在撰写小说《茅山下》。

从抗战时期的文脉赓续到新时代的砥砺奋进;从师范教育的情怀坚守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从多校融合的跨越突破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鲁艺薪火,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抒写着传承、守护、创新的新篇章。(葛红梅、陈德田、张爱萱整理)

(责任编辑黄朱清)

猜你喜欢
鲁艺华中铁军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铁军颂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铸成消防铁军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