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路径分析

2023-09-16 14:33江苏省工商联课题组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

江苏省工商联课题组

摘 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小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江苏“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建设活力十足,呈现政策支持丰富、质效位居全国前列、苏南占比较高、行业“六七八九”、专利技术含量高、梯队企业数量庞大等特点。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在创新研发、供应链、政策享受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下一步需要从进一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扩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空间三个方面发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更是把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开创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广大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营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是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江苏致力于深入挖掘特色优势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供给,优化发展生态,激发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前四批公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已达9119家,江苏以共计709家企业数位列第四。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从培育成效看,江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都处在全国前列

江苏目前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88家,带动市县培育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两万家。深耕细分行业产品10年以上的企业1483家,占比达77.5%;20年以上的企业310家。2021年,全省7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大关,企业净利润接近500亿元,两项指标近三年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6.01%和28.6%。

(二)从区域分布看,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差异较大

苏南1245家(苏州392家、南京291家、无锡249家、常州212家、镇江101家),占比62.6%;苏中430家(南通176家、泰州139家、扬州115家),占比21.6%;苏北313家(盐城88家、徐州74家、宿迁63家、淮安50家、连云港38家),占比15.8%。从全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来看,苏州、南京分别位列第10位和第20位,与其在全国城市GDP排名地位不相称。

(三)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首位度高

江苏“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有约80%在全省细分领域排名首位,其中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行业细分领域位居全国前三的企业占比达33.58%,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居国内细分行业首位的企业占比17.2%。全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以研究和试验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有116家,占比为16.34%,其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

(四)从专利产出看,普遍技术创新能力强、专利技术含量高

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2,850件,其中有效授权专利数量为12,553件,是目前企业中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类型。从有效授权率来看,发明授权的授权率最高,有47.28%的发明授权处于有效期内。从软件著作权情况来看,江苏共有3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其中拥有软件著作权数量在10件以下的“小巨人”企业最多,共有196家,占比高达62.03%;其次,软件著作权数量在10—30件区间的企业有78家,占比为24.68%。

(五)从后备力量看,梯队培育企业数量较大

目前江苏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认定1998家,与浙江、广东、上海、山东、北京还有差距,但入库的后备企业已达14,475家,为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储备了庞大的后备军,反映出梯度培育的力度和潜力还有提升空间。

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江苏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对标发达国家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仍然存在企业培育数量不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研创新能力不强、供应链自主可控建设不足等问题。

(一)“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研发存在的问题

1.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均明显

2020年,江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2%,远低于广东的8%。很多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总体仍以低投入、快见效的为主,对前沿研究和未来可能的颠覆性技术投入热情不足,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偏低。数据显示,江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低于25%的企业数超过60%,而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研发人员占比基本能达到25%的水平。另外,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较明显,“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区域,四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占比超过六成。从研发支出、研发人员、专利数等创新情况来看,苏中、苏北也大大落后于苏南地区。

2.企业创新模式单一,协作能力短板显现

联合创新比例不高,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还不成熟,构建创新联合体面临利益分配、资金安排、条块壁垒、信息沟通、成果分享等方面问题。中小企业主要创新路径还是自主研发及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间合作和行业协会支持比例不高。在622家受访企业中,71.86%的企业技术来源为独立研发,选择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研发的企业分别只占14.95%、9%和2.25%(见图1)。研发经费来源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仅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研发。超九成的企业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使用银行贷款、社会风险投资资金和财政补助或奖励资金的占比不足7%(见图2)。科技评价标准有待优化,科技应用成果转化落地缺乏成熟模式,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研发出发点有所差异,创新人才和成果多数还集中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成果与市场主体需求之间匹配度不高。江苏虽然高校林立,科教资源丰富,但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缺乏专业化中介服务和高效市场,转化率仅有5%左右(见图3)。

3.人才供需匹配不佳,引育工作仍需加强

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反映,当前最急需的人才是研究开发人员,其次是高级技工人员。超七成的企业认为科技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发展的最主要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专精特新”相关产业发展速度远超人才培养速度,特别对于一些集成电路、OLED显示企业,人才匮乏的呼声更为强烈。二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受房价、地缘位置等外部因素和中小企业薪酬结构、绩效考评、晋升通道、文化体系等内部因素的叠加影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人才吸引力较弱。不少企业反映,高端人才大都流向发达地区或者大企业、外资企业,特别是地处县镇的小微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行业内公司间无序挖人,加大了行业内人才流动频率,增加了企业人力成本。除此之外,“专精特新”企业中“产业工人多、技术人才少”“急用现找的多、长期培养的少”等问题也同样存在。

(二)“专精特新”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稳定供应链平衡能力有待提升

在需求端,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专精特新”企业面临国内国外市场的双重压力,供给和需求波动性大。近两年来,63.99%的“专精特新”企业供应链需求发生偶尔短期中断,7.56%的企业偶尔长期中断,只有26.53%的企业基本无中断。在供应端,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对企业的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加上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制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精特新”企业高技术产品的供给。近两年来,57.72%的企业供应链供给出现了偶尔短期中断,12.22%的企业则出现了经常短期中断情况,3.7%的企业则是经常长期中断。在供需协调方面,江苏“专精特新”企业以生产制造业中间产品为主,极易受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的牵制。调查数据显示,江苏“专精特新”企业基础材料省内采购比例约为40%,一旦遭遇特殊情况,容易出现原材料“进不来”的情况。同时,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产品面向海外市场,受国外市场需求、物流等因素影响,产品供需不平衡,容易出现滞销等情况。

2.强化供应链韧性建设亟须开展

供应链调整会对“专精特新”企业风险防控、运营成本等产生较大影响。一是风险预防难度提升。世界经济持续疲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风险和挑战增多。多数“专精特新”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感知能力较强,但还未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拓展、融资等方面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后期风险预防难度将进一步增加。二是生产运营成本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遭遇订单延期或取消、物流运输不畅、新订单签约困难等问题,生产运营成本不断增加。问卷数据显示,67.52%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困难,降低成本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供应链布局的首要考虑因素(见图4)。“专精特新”企业因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用于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的资金被动降低,削弱了企业研发能力。三是绿色生产压力较大。调研发现,供应链上游的“专精特新”企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部分下游企业利用供应链优势,将节能减排任务转嫁给上游企业,进一步增加了上游企业绿色生产的难度。

3.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供应链自主可控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部分企业仍存在明显问题。从调研数据看,45.18%的企业认为核心技术或零部件进口受限、价格较高等。一方面是供应链核心技术无优势。“专精特新”企业多为制造业企业,部分企业的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受国外限制。例如智能化木材加工装备中缺少“图像自动扫描装置”,导致产品智能化程度偏低。同时,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设备多数来源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易受国际政治影响,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基础不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还有待加强。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大量非涉密数据依然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开放利用程度不够,难以将数字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配套机制体制有待健全,缺乏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训服务,技术成果产业化难度大。

(三)“专精特新”企业政策享受存在的问题

1.用地解决“难”

由于“专精特新”企业的特殊性,对厂房层高、承重等参数有着更为特殊要求,同时普遍希望通过扩大规模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影响、招工能力以及融资估值水平,因而“專精特新”企业倾向以单独拿地新建或现有厂房扩建方式,满足企业专业化生产需求。但“专精特新”企业专项用地指标不到位,普遍存在“一手地”门槛高、“二手地”价格高、存量用地缺少真实透明信息等问题,“专精特新”企业用地诉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此外,部分“专精特新”企业还存在盘活利用存量用地政策、优化土地审批服务、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等需求。

2.融资渠道“窄”

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但多是政府引导下“点”的突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劣势仍然十分明显。“专精特新”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依然是银行贷款,融资不足问题依然困扰“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传统的银行授信评审体系往往重视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对融资需求迫切的初创期、尚未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信贷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有待加强。规模较小但成长性好的企业,由于研发性投入资金量大且风险较高,在债券市场不被看好,债务融资占比较低,未体现出“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便利。

3.奖补力度“弱”

“专精特新”企业对科研项目的补助需求最大,占到全部调查企业的77%以上,在专利申请资助经费、新产品补助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奖补诉求。目前,江苏对国家认定的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对省级层面的“专精特新”企业还没有资金奖补政策。相较而言,北京对国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一次性30—1000万元的补助,山东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和100万元补助奖励,广州市黄埔区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在落户奖励、扩产奖励、项目建设奖励等项目进行分项奖励,奖补总额过亿。

4.专业服务“少”

除了生产要素配置服务外,“专精特新”企业个性化需求同样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重视、及时回应。调研过程中许多“专精特新”企业提及一些个性需求,如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对同行业企业兼并和重组的支持,协助企业北交所上市并给予全周期指导,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推广,协助“专精特新”企业解决诉讼纠纷等,需要政府服务更加主动靠前,让“专精特新”企业“心无旁骛”“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支持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强链补链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进一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

1.加强科技研发保障,让“专精特新”企业“敢研发”

着力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打好政策应用组合拳,提升短期与中长期激励、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综合效应。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持续保持研发强度,鼓励探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持续深耕细分领域,提升行业领导力,防止陷入片面追求流量迅速增长、快速变现的短期行为模式。积极开展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专利执行保险和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企业科学研发保险品种,完善科研保险制度保障。降低研发投入费用损失风险,为高风险的科技型企业“兜底”,进一步规范科研环节管理,激发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热情。加大对苏中及苏北地区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在省级转型升级资金中加大“小巨人”企业奖励力度。

2.疏通技术融合屏障,让“专精特新”企业“愿合作”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行业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科研设施和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共享政策,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申报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重大实验室等联合建设创新载体。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产学研技术供需对接,推动科学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对符合政策条件的研发机构给予前期运营经费支持。依托知識产权保护中心,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服务。

3.加快人才强省建设,让专业技术人才“留得住”

高校要参照国家强基计划要求,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优势,优化“卡脖子”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规划,扩大高端人才的有效供给。企业要主动推进“专精特新”领域科教融合、产研结合的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企业项目“合作”模式培养专业化人才,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支持企业聚焦“高精尖缺”引进人才,在档案管理、职称评定、奖励申报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积极探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摸得着、够得上”的引才引智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体系。对高端人才提供特殊津贴的同时,兼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性人才。在创新项目评审、科研经费支持、跨学科优势互补等环节上下功夫,保障评审的公平公正、确保经费的合理高效,引导多学科协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

1.积极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国内产业链控制力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专精特新”企业一站式风险防控系统,包括风险客群画像、行业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传导、区域风险集中度等,实现对风险的提前识别、及时预警和精准干预,把风险管理从“后置”变为“前置”,降低风险防控成本。对关键原材料、高端设备、核心元器件等采取定向攻关,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话语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领先领域为突破口,积极参与、主动谋划建立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提升“反卡脖子”能力。积极培育“链主”企业,发挥“链主”企业毗邻终端消费者和背靠生产性服务产业的优势,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开展固链、补链、强链等专项行动。推动“链主”企业主动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深度协同、共生发展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可控和迭代升级。

2.加速拓宽市场,提升市场供需匹配度

在利用大数据掌握产品流向的基础上,企业与政府通力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宽终端产品市场,加速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同时,以“打造品牌”为中心,建立品牌信任度,提高终端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鼓励“专精特新”企业采用多元化供给模式,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以双循环战略为支撑,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内,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努力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打通产业链“堵点”。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欧盟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构建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国际合作链条,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全球范围内产业链供需平衡能力。

3.赋能企业数字化能力,构筑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鼓励和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参与数据资源平台建设,通过云上资源支持、公共数据共享、行业数据打通等方面缩小企业间的“数据鸿沟”。同时,依托各类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企业“上云”“上链”,降低产业链组织成本,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建设以数据智能技术及中台架构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大脑”,提升算法能力、计算能力。同时强化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提升企业设备、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水平,加速实现工业自动化。推动建立融合多源数据、全面系统分析问题、数字智慧化的“双碳”智慧运营系统,促进行业供应链和全生命周期减碳。同时,要积极深化政企和校企合作,搭建双碳研究中心,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科技企業、高校研究院等,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实现新的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空间

1.合理统筹规划,切实保障供地效率与公平

充分考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与生产结合的特点,将用地保护线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进行管理。可借鉴北京等地先租赁后出让和弹性年期出让供应模式,出让年限根据产业类型、企业意愿以及发展计划等情况确定,土地出让金则根据出让年限确定,进一步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用地成本。积极探索协同度高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联合用地出让,联合建设中试车间、研发中心、产品展示、配套宿舍等,从而放大“专精特新”企业的规模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支持高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等设立“专精特新”产业园。

2.优化价值评价,拓宽企业融资途径与来源

引导商业银行构建“专精特新”企业的价值评价方式,建立更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应更加关注企业是否以牵头方、参与方等身份参与国家、省级重要科研专项,是否有阶段性创新成果、奖励申报、专利授权等研发实力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指标,市场占有率、需求潜力、竞品模仿难易程度等市场竞争优势方面的指标。进一步丰富资金供给方式,指导金融、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专精特新保”“专精特新险”,探索“专精特新”企业发行区域集合债券,在区域特色产业链下的“专精特新”企业组成联合发行人,提高区域协同效率,助力增强科技创新竞争优势。

3.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财政奖补范围与力度

健全“专精特新”专项政策奖补体系,完善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度,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国家级榜单。用好“专精特新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推动省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对进入名录库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给予二次支持。适当提高财政支持比例,加大对企业研发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扶持力度,对项目设备购置、房租、研发投入等分档予以支持。

4.坚持以企为本,协同共建服务机制与平台

完善省市县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建立和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服务专员库等,汇集政策、信贷、上市、法律、数字化等方面资深专家,优化上市办理服务,做好分类指导。建立服务协调工作机制,用好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加强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运行监测分析,不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成立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联盟,帮助企业融智融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蒋建忠

收稿日期:2023-06-17

作者简介:课题组组长为顾万峰,江苏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聪,江苏省工商联主席。课题组成员为郭东升、高敏、郑洁琼、李卓霖、陈颖、罗贤伟。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