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战后勤保障概念创新
——以美军为例

2023-09-18 07:37高东广
祖国 2023年15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后勤装备

文/高东广

美军通常把作战与后勤一体筹划、同步部署。近年来,美军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不断加大部署力度,各种演练都是为了打赢中俄等主要假想敌。此外,美军不断创新作战概念和理论,企图用各军种构想的一体化多域作战,震慑击垮潜在对手。作战理念变化势必引发后勤保障理论创新。为此,美军围绕多域战理念,推出了网格式持续保障、远程投送持续保障、精确后勤保障、人工智能配送系统及无人化保障等后勤领域多项创新。

一、美军创新后勤作战概念的动因分析

美军后勤理论创新,主要通过每年组织实施的战略净评估,开展针对美军军事能力和后勤保障潜力所具地位及未来前景的净评估活动,系统比较对抗双方及其盟友的军事能力剖析阻遏实施军事战略目标的原因,提出改进计划。

(一)不断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军军事战略焦点集中体现在“美国优先”。军事上谋求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进而主导世界秩序。在这一战略需求牵引下,美军不断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推动战略理论创新,总体思路是运用非对称手段形成优势,全力破解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以确保美国在大国军事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美军后勤理论围绕其军事战略的实现,同时确立利用技术优势抵消对手数量优势的战略手段。美军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安全形势和技术现状,实施作战与后勤理论创新,并转化为现实能力。

高东广

(二)不断推出新的作战概念。美军诸军种着眼预测、设计未来战争,提出了不少新的理念和新的概念。诸如:“多域战”“分布式杀伤”“敏捷性作战”等较为前沿的作战概念,新的作战概念又拉动新的后勤概念的涌现。美军研究规划后勤保障能力,主要追求作战力量运用有相应后勤保障能力,力量建设有相应一定的参考依据。“概念驱动”是美军作战理论创新与后勤力量建设的重要方法,这些作战概念主要是以中俄两大国作为替在作战对手,对未来战争形态和战争制胜机理的研判相对超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美军后勤保障理论和后勤保障行动的发展趋势。美军的作战概念是关于未来战争和作战的前沿理论,主要是围绕中长期安全挑战与威胁,针对军事力量各个方面的运用与建设而提出的理性思考,目的是预测战争、设计战争,并为准备与打赢战争提供包括后勤能力建设在内的咨询建议。

(三)社会保障机制成龙配套。美军主要本国或者盟国中,大规模采用社会化保障,并取得较好效益。美军社会化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几近成龙配套。一是确保承包商保障的经济效益和军队利益的最大化。美军持续加强成本核算和审计,为确保报价合理,美军财务部门始终坚持预先对拟外包项目进行认真成本核算,并确定合理的报价。为确保公正和效益,美军坚持聘请独立于军方和承包商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成本核算。二是持续加强对承包商保障效益的审计。美国国防部合同审计部门不断加强对战场承包商保障合同的审计力度,加强对承包商的违法违规查处。三是建立大规模承包商保障数据库,提高战场承包商管理智能化水平。美国防部多年来构建了越来越庞大的中央数据库,甚至能够实时跟踪战场上合同雇员工作和把握在军事部署中投入的民间合同雇员规模数量和工作效率。

(四)新兴技术助力后勤保障。新兴技术手段在美军后勤保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保障物资及保障对象信息获取、安全传递、高效处理以及有效控制等几个方面。其一,美军始终注重射频识别技术和物品识别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进一步深化资产可视化管理,加强对敏感区域进出人员及装备的识别、跟踪和监控。其二,美军目前正将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于后勤领域,配合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能够更加及时准确获取资产数据,推动资产可视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三,基于云计算技术,美国防信息系统局开发了“军事云”和软件平台,为后勤保障大量数据信息的整合提供有效途径,为分散美军用户提供稳定安全服务,实现对战场物资需求准确预测。其四,在美军精确后勤中主要运用无人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实现后勤保障质量效益提升。美军现在发展最快的机器人技术,可以满足信息化战争不断增长的勤务人员应用需求,能够到士兵无法接近的核、生、化沾染区作业实施勤务保障,拓宽后勤保障能力与范围。

二、美军作战后勤保障概念主要内容

近年来,美军不断推出新的作战概念,围绕后勤理论与后勤保障相继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新的概念,更新频率之快前所未有。

(一)网格式持续保障概念。“网格式持续保障概念”是美军后勤保障转型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依靠信息优势,合理运用保障力量,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为所需部队适时精确地提供满足作战需求的后勤保障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率。其核心要义是以信息优势达成决策优势并促进后勤保障落实。一是后勤必须具备应对地区冲突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后勤必须拥有灵活的保障方式;三是后勤必须拥有针对后勤力量有效的灵活调遣和精确运用的手段。针对以上新的要求,后勤应当做到三个适应:适应作战战场的不确定性,适应“兵力投送”的部署方式,适应后勤资源日益减少的现实。

(二)远程精确保障概念。远程精确后勤保障的目标是使作战及保障力量具备远征战役能力。战役能力是美军快速适应不可预测的作战内容、作战性质变化,获取作战决定性胜利的能力,以及按需保障这类军事行动的能力。为与美军远征所需的敏捷、灵活与赢得作战胜利所需的持续力、耐久力和适应力相匹配,联合后勤必须具备快速精确与可持续的保障能力。一是持续塑造模块化设计理念。新的作战理论采用模块化作战单元,美军模块化设计使战勤物资在战场上的状态发生变化。战勤物资在上一梯级一经集结,就立刻下发机动旅、作战分队或保障旅,使作战部队获得足够自我保障能力,享有充分作战自由。二是强化后勤单元司令部在远程保障中的作用。美军在后勤作业单元司令部设置两大后勤保障作业单元。一类作业单元司令部负责战术或较低层次的作战指挥,另一类作业单元司令部则指挥战区保障和地面合成作战。三是建强跨区后勤支援旅。美军支援旅是战勤物资综合保障组织,担负原属于师保障司令部和军保障司令部综合职能,主要任务是计划、协调、统一、监控和管理属于作业单元保障区域战勤物资。支援旅指挥员担任作业单元高级后勤指挥。支援旅是可整合的模块化组织,由配属单项功能和综合功能战勤物资保障单元组成,负责前送和后撤旅机动作战部队,或其他隶属、归属作业单元的保障旅。

(三)弹性后勤保障概念。美军国防战略摘要曾特别强调“弹性和敏捷的后勤”是八个能力领域之一,为美国迎接新的大国竞争做好准备。美军弹性后勤注重战前对后勤能力的调用、战时对后勤资源的可视掌控,其弹性化后勤保障理论体现为二种能力:一是对战场需求的有效预测能力。及时准确获取、处理和传输后勤保障信息,是弹性化后勤保障的主要工作指标,要实现后勤弹性保障就必须强化信息保障能力。美军通过大量运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构建起数字化战场,随时了解战斗部队需求,并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未来24-48 小时内的保障任务量。二是对作战物资的全透明可视能力。弹性后勤保障的目标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地点向作战部队提供最准确的人员、物资、装备与给养品。对作战资产实现准确可视,能够随时提供全部资产的数量、类别、位置等信息,以便为作战部队提供快速、适应需求的后勤保障。美军在原有后勤系统基础上开发“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全资产可视系统”等,为后勤保障机构提供战备物资及信息技术支持,进而将信息优势转换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以逐步实现后勤的弹性保障,提高后勤保障效能。

(四)智能后勤保障概念。美军在智能化后勤保障理论上强调编配思想、编配原则、编配标准与作战需求、军事变革和保障任务的有机结合、科学统筹,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突出编配信息化智能化基础后勤装备,稳步提升保障效能。智能化后勤装备是近年来美军后勤装备建设的重点,编配数量呈日益增长趋势,其现有作战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达到70%左右,编配的信息化智能化后勤装备也保持在这个比例。为满足未来信息化战场的需要,伴随步兵行进,用于减轻单兵负荷和实施战场自动化运输补给的无人驾驶多功能通用(后勤)装备车、机器人步兵支援系统、机器骡等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保障装备相继编配部队。二是加大编配战略级后勤智能化装备。在战略后勤装备上,美军侧重编配新型海空战略运输装备,以提高战略后勤保障能力。目前,美海军“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已列装10 艘,从“圣安东尼奥”号(LPD-17)一直到“约翰·P·默撒”(LPD-26)。该级舰装有先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拥有极强的货运能力和良好的生存能力,可满足未来美国海军快速应付区域冲突并将两栖陆战队运送上岸的任务。此外,美海军共接收了14 艘T-AKE 级干货弹药船。该船载重能力超过1 万吨,能从岸上海军基地向海上作战舰艇运输食物、弹药、燃料和其他补给物资。美国空军除继续采购C-17战略运输机外,也在加紧列装C-27J 战术运输机,该机与最新型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具有极高共通性。

三、美军作战后勤保障实践与展望

全新的作战概念要求全新的后勤保障概念与之相适应相衔接。战场智能化、无人化、零伤亡,对后勤保障也相应提出了高效、可靠、安全、集约、精确的更高要求。为此,未来战争要求必须组织实施全维立体、全时全域的聚焦精确保障,为新的作战概念提供多维度、立体化、全时空的综合保障。美军在这方面正在积极做着新的尝试。

(一)大幅度提高美军战时后勤保障效率。美军通过系列后勤概念的创新发展,引领研发后勤装备,积极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按照功能组合原理开发模块化精确化后勤装备,大幅度提高美军战时后勤保障效率。一是在单兵装备方面,由于后勤装备具备在各种任务之间进行快速转换的组合能力,可增强单兵的战术灵活性,外军在士兵系统、野战服、防弹背心、携行具、头盔等装备研发过程中大量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二是美军对军交运输装备的通用化、模块化及多功能化建设高度重视。研制重要运输装备的整装整卸车,就是采用新设计思想,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将过去单一功能的运输、储存、装卸作业功能模块集于一身,使保障效能大大提高。三是美空军为按作战计划的保障对象配置各种后勤装备“保障箱”。如任务保障箱、战备备件箱、战时保障箱、优先任务保障箱等,通常装在集装箱或方舱内,可空运、车载,便于机动和展开保障。

(二)支撑美军大战场低伤亡作战概念创新。美军通过优先编配特需后勤装备,支撑美军大战场低伤亡作战概念创新。一是编配具有隐身性能的后勤装备。隐身技术是为提高军事装备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和减少雷达、红外、可见光等观测特性,在总体设计中采取的综合性技术。美军已把它作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发展各种隐身后勤装备,如美军远程隐身运输机、隐身帐篷、隐身车辆、隐身服装等。二是编配具有更强常规防护性能的后勤装备。美军在发展后勤装备中,比以往更加关注后勤装备防护性能,注重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在对常规武器的防护方面,美军正在使作战部队的重要后勤装备实现装甲化。三是编配具有防核生化和定向能武器能力后勤装备。为提高特种作战环境下后勤装备的防护能力,美军除着力提高后勤装备的“三防”性能外,还非常重视后勤装备对新武器的防护,把防弹能力和对新武器的防护能力列入其方舱研究规划,要求部分后勤装备具有防核生化和定向能武器的能力。

(三)牵引美军后勤力量智能化无人化发展。在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3-2038》,该路线图在新的战略和预算环境下,以智能化无人系统广泛应用为背景,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研制、生产、试验、训练、作战使用和保障等多领域的技术愿景,为美军各军种和工业界发展智能无人系统提供指引和参考。一是非接触、零伤亡。军事后勤装备智能化无人化,符合非常规作战需求和零伤亡要求,符合美国国防部进行“无人战争”的要求,智能无人系统正在使士兵从重复性或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二是地面后勤保障装备发展迅速。地面智能无人后勤装备载重大、速度快、机动性好,可以保障在崎岖地形中徒步的野战部队。例如,对部队实施伴随保障的“大狗”后勤机器人可以满载着物资和装备跟随部队前进,不但可以穿行在崎岖不平的地带,甚至可以伴随士兵翻山越岭,跟进到车辆无法开进的地方。三是空中保障力量得到加强。智能无人化后勤保障具有补给周期短、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同时,使用无人后勤装备可以满足分布式作战保障需求,实现精确物流保障。无人机可以沿着安全系数不高的交通线投送小型、轻量、急需的物品,非常高效实用。

(四)联合保障概念与保障趋势不断转型。近年来,美军军事行动证明:通过与民间力量的积极合作,充分借鉴民用保障思想及使用地方优势资源,能为美军带来除军事能力外的巨大综合效益。一是借助民间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美军强调最大限度利用民用技术和资源,同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没有替代品或民间难以涉足的领域。除此之外,美军的合同保障供应商大多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充足的资源储备,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效率、杜绝重复建设和浪费,并能为美军提供一些自身不具备的能力,如战时装备改造与升级、系统能力更新等。二是多种保障模式促进作战能力提升。美军大多通过与国防承包商签署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获取多种保障服务,实现军民保障能力优化配置。如“基地级维修”、“协议联合保障”以及多种公私合作与资源利用模式等,实现了美军保障能力的飞跃和保障成本的大幅降低。提高了军民保障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后勤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后勤服务
防晒装备折起来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