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检测技术分析

2023-09-19 08:31王弟伟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包装材料塑料安全性

王弟伟

(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饮食服务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 100000)

多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类型、营养、口感等的关注,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但食品生产、加工中部分厂家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未过多关注食品安全,特别是未重视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所选择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安全性不达标,影响了食品安全。未来的食品行业发展中,相关部门需强化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与监管。

1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

在生产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时产生的有害物质相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邻苯二甲酸酯。该物质用于各类聚氯乙烯制品,可经呼吸道或皮肤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②荧光增白剂。其属于荧光燃料,在造纸方面的应用较多,当处于高温条件时,荧光增白剂中的有害物质将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③初级芳香胺。这类物质为致癌物,其毒性远超甲醛,无论是固体还是蒸汽形态的初级芳香胺,均可经由皮肤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肠道菌群,严重情况下会增大致癌风险。

1.2 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使用中也会出现各类安全风险,以塑料材料为研究对象,市场上的塑料材质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类型较多,每种类型的材料都有其严格的使用规定,当将这些材料作为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时,各企业、各人员都需严格执行安全规定。食品包装材料如选用塑料容器,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聚乙烯单体、聚丙烯原料均无毒,但绝大部分的聚氯乙烯塑料袋都为有毒物,一旦作为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将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此外,聚氯乙烯一旦处于高温条件,其分解迅速,将同步释放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使用聚氯乙烯成分的材料时应谨慎考虑食品安全性因素。

2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常见类型

2.1 纸和纸板类食品接触包装材料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种类较多,纸和纸板类为较为常见的材料。当前的食品市场上,纸类食品接触材料包括牛皮纸、半透明纸、涂布纸、玻璃纸和复合纸,虽然这些材料基本可满足食品包装、接触的需求,但也有较大的安全风险。部分纸类接触材料由废纸制成,材料中使用了一些霉变纸,即使在专业化生产、加工条件下,这些纸张依旧存在霉菌、致病菌,易引起食物变质[1]。

2.2 塑料食品接触包装材料

根据有关数据,约有60%的食品选用的是塑料类接触材料。塑料材料的生产工艺复杂,由高分子树脂和许多添加剂在特定的工艺下加工形成,质量轻、加工简单、成本低且对食品的保护作用突出。但塑料接触食品后也会对食品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塑料中的树脂、各类添加剂,虽然树脂本身为无毒物质,但降解、老化后的物质都有较大毒性,对食品安全危害较大[2]。塑料内含多种有害添加物,对人体、环境等都有较大的危害,如食品接触包装材料选用塑料类型的材料,需考虑塑料中各种添加物与食品的反应,或在高温等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最大程度降低塑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塑料回收便捷,可循环利用,但对个别食品而言,利用循环利用的塑料材料可能会加剧食品的变质等,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3]。

2.3 金属食品接触包装材料

部分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为金属类材料,这类材料的回收简单,抗高温、耐阻隔,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即不耐酸碱,化学稳定性较差。将金属作为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时,根据食品的不同特性会选用涂层和非涂层形式的金属,涂层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料中含有游离甲醛、游离酚等有害物质;非涂层金属材料的危害大,人们食用与这些材料接触的食品后,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金属接触材料为铁、铝、不锈钢、其他合金材料,铁制品中的镀锌层与食品接触时,锌将转移到食品中,接着进入人体,过量则会引起人体中毒;铝合金中的锌含量高,人体摄入量超标的情况下也会危及生命。

3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技术

3.1 气相色谱法

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方面,气相色谱法的应用相对较多,为最常用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原理为利用物质的吸附能力、溶解度、亲和力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组分。气相色谱法兼具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样品消耗少和灵敏度高等优势。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检测中使用气相色谱法能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

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为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检测中的常用方式,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以等离子体作为激光光源,能同时满足多元素测定的需求。样品由载气引入雾化系统,在该系统内对样品实施雾化处理,随后使样品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轴向通道,在高温与惰性气体中经过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过程,发射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结合特征谱线判定样品中的元素类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具有分辨率高、线性范围宽、受化学干扰小、多元素同步测定的优势。

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是将待测样品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流出液经接口部分进入离子源,所产生离子在加速电压影响下进入质谱质量分析器,以离子质荷比大小分离并列谱的分析方法,在极性强、挥发度小、分子量大、热不稳定混合有机物检测中十分适用,如可用于检测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利用超声法提取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中的全氟羧酸类化合物,使用HPLC-MS法检测;利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后,使用HPLC-MS法检测全氟丁烷磺酸、全氟辛烷磺酸,该检测方法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安全性检测方面应用较广。HPLC-MS可直接在室温条件下完成检测任务,能直接分析不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等,分析范围广且不存在衍生化环节。

3.4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的原子荧光就是原子蒸气受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到高能态再去活化回到某一较低能态而发射特征光谱的现象,激发辐射的波长与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就是共振荧光,为原子荧光分析中的主要分析线,不同元素的原子荧光光谱各有不同,通过判定原子荧光强度的大小,就可判定样品中的元素类型及其含量。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基体干扰小、操作简单,在砷、锑等元素的检测方面应用较多,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4 提高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安全性检测水平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目前,行业内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卫生标准不完善,在人们愈发关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安全性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需立足于行业的具体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可行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卫生法律体系,在法律完善、执行的过程中鼓励卫生部门与工商部门配合工作,真正发挥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与约束作用[4-5]。我国可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立足我国的行业发展情况、市场机制,针对不同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指标体系。

4.2 强化食品企业的自律

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责任方,政府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须对这些食品企业开展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增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意识,使食品企业在食品加工、生产或包装等环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强化行业内的自律性,使食品企业在选择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时做好安全检测,从安全性角度选择性能优越的材料。

4.3 健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检测体系

市场上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种类众多,每一种材料在成型工艺、分子结构、添加物质等方面各有不同,为保证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类型、性质等符合行业内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检测体系,在体系中明确规定食品检测的有关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检测规定等,使食品企业、检测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可参考食品接触包装材料检测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开展工作。食品企业和检测机构在进行材料检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不仅要保障检测效率,也要提高检测精度。

4.4 使用新型接触包装材料

市场上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种类较多,为提高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检测水平,促进食品安全,需要不断筛选新型食品接触材料,用新型材料替代旧有材料,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有关机构、科研部门应与食品企业加强合作,增大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研发投入、技术支持,研究出能延长货架期、实现高阻隔、减小对食品危害的材料,如可大力研究可食性接触材料。

4.5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中,检测水平受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影响较大,为避免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引发检测问题,相关机构需定期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多样化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过程中,培训讲师需向检测人员传授市场上的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类型、安全性指标体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检测技术等有关的专业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其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行业动态,在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工作中灵活应用专业知识。

5 结语

当前的食品行业中,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广受关注,但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种类繁多,安全性检测难度较大,未来的工作中有关部门需强化监管工作,创新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测技术,完善法律法规与制度体系,提高检测水平。

猜你喜欢
包装材料塑料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可降解包装材料,让“白色污染”成为绿色包装
塑料也高级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将环保坚持到底
塑料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
当归饮片包装材料的研究
芬兰研发出新型超薄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