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济宁市成年人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19 01:50曹皓玥孙康宁谷慧敏马庆峰韩海涛马文瑶孙海娅吴冬梅王文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吸烟率二手烟济宁市

曹皓玥,孙康宁,谷慧敏,刘 欣,马庆峰,韩海涛,马文瑶,张 玲,刘 冰,孙海娅,吴冬梅,王文军

1)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2)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山东济宁 272067 3)济宁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4)济宁市泗水县卫生健康局 273299 5)济宁市兖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济宁 272199 6)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2500

吸烟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1-2]。2018年我国现在吸烟者总数超过3亿人,烟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4]。研究[5]表明,2017年在国内16个省级行政区,吸烟在导致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危险因素顺位中居于首位。既往文献[6-8]表明,吸烟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中风等众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刻不容缓。

现在吸烟率为调查时吸烟者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吸烟率为现在吸烟和过去吸烟者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9]。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群吸烟现状,可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但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因素可能不同。本研究利用济宁市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数据,对济宁市18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现在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重点人群,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烟草健康教育及采取控烟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济宁市成年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开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第一阶段,按照地理位置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别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共从11个县(区)中抽取3个县(区)作为调查点;第二阶段,根据地理位置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在每个抽中的县(区)调查点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共抽取5个乡镇(街道);第三阶段,在抽中的乡镇(街道)内,按照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第四阶段,在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一个至少含有100个家庭户的村民组(居民组);第五阶段,在每个抽中的村民组(居民组)内,至少选取90户开展调查。采用KISH选择表法在每户确定1名18岁及以上的济宁市常住(在调查地居住满6个月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基于2018年山东省糖尿病患病率10.3%[9]、置信水平95%(双侧)、效能1.5、相对误差15%,设定无效问卷和拒访率不超过20%,计算出所需人数为2 677人;考虑到性别分层,最终样本量确定为5 354人。经计算每个县(区)所需样本量为1 785人。所有调查对象均同意参与此次调查。

1.2 调查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成年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问卷,采用集中调查的方式,由经过统一培训后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中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现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学资料;吸烟、二手烟暴露情况,烟草/烟卷危害知识知晓情况等。

1.3 质量控制调查前对参与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专业培训。质控人员参与调查全过程的监督控制工作。调查完成后,质控人员对当天所有问卷进行复核并填写质控记录,当场检查是否存在纰漏及逻辑错误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质控人员在调查现场进行二次核查,及时解决问题后对问卷进行整理密封。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采用双录入和平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运用STATA 17.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特征居民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因本研究中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大于10%,故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筛选吸烟和现在吸烟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排除连续3次预约失败或外出者,患有严重躯体或精神类疾病无法参与调查者,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 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2%。5 150名调查对象中,男2 674人(51.9%),女2 476人(48.1%);18~<35岁1 171人(22.7%),35~<50岁1 751人(34.0%),50~<65岁1 717人(33.3%),≥65岁511人(9.9%);现居住地为街道2 386人(46.3%),乡镇2 764人(53.7%);吸烟者1 448人(28.1%);现在吸烟者1 208人(23.5%)。

2.2 不同特征居民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的比较详见表1。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二手烟接触情况,不同吸烟危害、二手烟危害、低焦油烟卷危害知晓情况的居民,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现居住地为街道的居民吸烟率高于乡镇。

表1 济宁市不同特征居民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的比较

2.3 吸烟和现在吸烟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以吸烟和现在吸烟作为因变量(0=否,1=是),将表1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binomial回归分析,计算得患病率比值(PR),结果见表2。

表2 吸烟和现在吸烟影响因素的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男性、高年龄段、同居/已婚、分居/离异/丧偶、从事商业服务、从事行政干部及办事员、从事其他职业、二手烟接触≥1次/周既是吸烟的危险因素,也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知晓吸烟危害、知晓低焦油烟卷危害是吸烟和现在吸烟的保护因素。

从事家务、未就业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知晓二手烟危害是吸烟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济宁市成年人2022年吸烟率为28.1%,高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2022年行动目标(吸烟率24.5%)和2030年行动目标(吸烟率20.0%)[10],高于2018年全国成年人吸烟率(26.6%)[11],低于山东省2018年吸烟率(29.0%)[9],高于上海市闵行区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23.5%)[12];济宁市成年人2022年现在吸烟率为(23.5%),高于2018年山东省现在吸烟率(22.6%)[9],高于杭州市15~69岁居民(22.1%)[13]、郑州市成年人(19.1%)[14]和深圳宝安区居民(19.0%)[15]的现在吸烟率。济宁市成年人相对于省外其他地区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较高,这可能与山东省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吸烟和现在吸烟率均远高于女性,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6],考虑其原因可能为男性的社交方式与女性存在一定差异,且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压力较大。高年龄段人群是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高风险人群,这与何虎鹏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高年龄段人群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烟草危害认知程度较低,且受习惯养成的影响,多数人拒绝戒烟。分居/离异/丧偶者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风险远高于未婚者,这与崔晓娟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此类人群家庭不健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烦闷苦恼情绪有关[19];同居/已婚人群相较于未婚者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故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风险也较高。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吸烟风险越低,与Cao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高文化程度者更容易接触到烟草危害宣传知识并积极践行戒烟行为,且更倾向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21]。职业对吸烟行为也有影响,商业服务是吸烟和现在吸烟的高风险人群,可能因为商业服务者每天工作时间较长,接触人群广泛,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行政干部及办事员吸烟风险较高,可能与该人群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及需要应对较多的应酬有关。

本研究表明,每周接触二手烟至少一次者为现在吸烟高风险人群。暴露于二手烟的人,可能会因为模仿心理或社交需要而吸烟[22]。无论家居生活环境还是公共场所,都应是宣传无烟和控烟的重要场所[23]。青少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模仿他人的吸烟行为[24];建议在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基础上促进无烟家庭的创立,减少青少年对烟草的接触途径,降低人群吸烟率[25]。

“吸烟危害”“二手烟危害”及“低焦油烟卷危害”知晓者吸烟风险显著降低,这与曹晓晓等[2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知信行模式,知识知晓是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建议济宁市加大对烟草危害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烟草相关疾病的认识。

综上所述,济宁市成年人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较高。应当进一步加大控烟卫生的宣教工作,加大烟草危害的普及力度;同时应当重点针对男性、老年人、同居/已婚、分居/离异/丧偶、低文化程度人群开展控烟工作,借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推进,积极促进公共场所及家庭等无烟环境的建设,提高控烟措施的落实,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吸烟率。

猜你喜欢
吸烟率二手烟济宁市
二手烟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神数据
接触二手烟 伤儿童视力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