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南非年”视角下的金砖机制建设评析

2023-09-20 13:38王友明
当代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金砖国家

王友明

【关键词】金砖国家  金砖扩员  金砖机制

2023年8月22—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围绕“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主题,聚焦金砖扩员、国际金融多元化、地缘政治冲突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在国际格局处于变乱交织、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异动之际,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在国际秩序重构进程中被寄予厚望。金砖机制建设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不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机遇,而且为后疫情时代构建公平公正、有效均衡的全球治理新架构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金砖国家合作实现新突破

十多年来,金砖国家在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无论是在倡议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数量和成效在全球多边机制中都可圈可点。目前,金砖合作呈现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态势,突破经济合作的狭隘框架而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政治、经济、人文“三轮齐驱”的大型综合多边机制,是“全球南方”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全球治理平台。

第一,金砖国家合作领域不断扩大。金砖合作从经济合作起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政治、人文等领域拓展。近年来,金砖国家在反恐、军事防务等安全领域的合作又迈出新步伐,通过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等平台积极开展对话。2023年2月,中国、俄罗斯、南非三国海军在南非德班至理查兹湾以东海空域举行第二次海上联合演习,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此次演习的规模、课目、时长均超过三国于2019年11月的首次联合军演,而且巴西第一次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了演习。虽然此次军演未以金砖国家名义进行,但在南非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后三国举行联合军演意义重大,它向外界释放了金砖国家走向整体军事防务合作的强烈信号。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表示,“相信军事安全合作将成为金砖合作未来拓展的重要方向,期待下一次由中方主办第三次联合演习时,金砖各国都能参演。”[1]金砖合作拓展至军事防务领域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当前,国际秩序不确定性骤增,全球安全赤字严峻,两种安全观激烈碰撞:一种是美西方以盟友体系为支撑、以单边主义为要义的“小院高墙”霸权安全观,另一种是金砖国家主张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两种安全观事关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的未来走向。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所指出,“人类社会走到了关键当口。是坚持合作与融合,还是走向分裂与对抗?是携手维护和平稳定,还是滑向‘新冷战的深渊?”[2] 世界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兴主体,金砖国家的整体军事防务合作可以提升金砖国家整体军事联动能力,有利于人类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安宁。

2023年8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会议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图片)

第二,金砖国家合作质量不断提升。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金砖国家前瞻性地深化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特别是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合作力度持续加大。自2018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倡议以来,金砖成员国积极响应,共同谋划新工业革命合作蓝图。此后每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宣言均对倡议的落实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中国还为此专门在厦门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这是继金砖新开发银行之后第二个金砖合作实体机构,旨在为金砖国家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提供政策协调、项目研发和培养人才。新形势下,金砖国家亟须深入推进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当前,新工业革命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组进程的最关键因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决定着其能否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深化新工业革命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金砖南非年”将其作为金砖合作以及金砖与非洲合作的重要内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中国一如既往地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宣布,中国将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习近平主席还积极主张金砖国家要充分发挥金砖人工智能研究组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3]

数字经济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涵。近几年来,金砖国家在数字经济合作上取得积极进展,成员国通过数字经济工作组、数字金砖任务组等方式开展多种活动并收到初步成效。金砖国家提出“制造业数字转型”理念,并通过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共商数字制造领域的合作,發布了《金砖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倡议》。“金砖南非年”将这一倡议和愿景转化为进一步行动,用实绩将金砖数字合作前沿化、常态化。非洲国家的数字经济潜力巨大。据统计,目前非洲数字经济规模为115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7120亿美元。在中国等金砖国家助力下,非洲数字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金砖国家可加大对非洲数字经济的帮扶力度,利用高新科技在非洲开展“数字帮扶”,以现代信息技术助力非洲发展。

第三,金砖国家合作队伍不断壮大。多年来,关于金砖机制是否要扩员的讨论一直伴随机制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国创造性地提出“金砖+”的合作思路,在扩员共识没有达成的情形下,由轮值主席国邀请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砖机制的一系列活动。此举通过加强对话的方式灵活有效地扩大了金砖机制的辐射效应,进一步调动了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金砖事务和全球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伴随世纪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叠加发酵,金砖扩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美国企图通过打造各种“小圈子”维持霸权体系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团结起来,在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全球南方”的作用。

这是2023年7月2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拍摄的俄非峰会圣彼得堡市展区。

进入“金砖南非年”,越来越多的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的愿望,23个国家提交了正式书面申请。面对“金砖加入潮”,金砖国家顺势而为,实现历史性扩员。2023年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对此,习近平主席表示,“这次扩员是历史性的,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这次扩员也是金砖合作的新起点,将给金砖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壮大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力量。”[4] 可以预见,在单极秩序与多极秩序激烈博弈的进程中,金砖成功扩员后,一个更为响亮的“金砖声音”必然会对国际秩序的重构产生积极效应。正如巴西总统卢拉所言,“一个强大的金砖以及我们的新开发银行,都可以改变人类历史,可以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过去五百年没有得到的机会。”

金砖国家与非洲的合作不断深化

金砖机制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与地区国家的合作,无论是在解决地区冲突热点问题上还是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都频频发出与西方大国不一样的“金砖主张”和“金砖声音”。金砖国家尤其注重与非洲的合作,在实现机制化后不久就及时将南非纳入。金砖合作进程中的非洲色彩和非洲诉求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尤其是在“金砖中国年”,金砖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非盟《2063年议程》、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努力、支持非洲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宣言重申支持非盟《2063年议程》、支持非洲通过非洲大陆自贸区投入运行等方式促进一体化的努力。金砖机制的角色和属性凸显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衡性。

金砖国家能在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上取得共识,在于其成员国都与非洲国家有着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或历史文化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非互助联动铸牢了传统友谊根基,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形成了具有典范意义的南南合作平台。中国是将南非纳入金砖大家庭的主导力量,主张非洲可以作为金砖合作的重点区域,率先倡导并落实在南非设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非洲区域中心。中国加强对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努力把金砖国家同非洲合作打造成南南合作的样板。为了规划好下阶段中非务实合作,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步入快车道,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召开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宣布3项举措: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和“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5]

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非洲在巴西大国外交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巴西尤其重视同非洲葡语国家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的关系。多年来,巴西首倡成立并通过“葡语国家共同体”机制,不断夯实巴非“特殊而传统的关系”。卢拉总统格外重视在金砖机制框架内推动同非洲的合作,多次主张金砖国家优先照顾非洲国家的关切,及时提升非洲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卢拉在此前两任总统任期内多次访问非洲,其间巴非贸易大幅增长。同样,由于印度洋的地缘因素,印度重视对非合作,并于2008年开启“印度非洲峰会”机制。莫迪担任总理后,大力打造“印度洋经济圈”,印非峰会的规模和内涵不断升级,“印度制造”大量进入非洲市场,印度对非洲战略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非洲成为俄罗斯日益倚重的政治经济合作对象。普京公开称,“非洲国家是俄罗斯重要和可靠的伙伴”。2023年7月,俄罗斯在圣彼得堡举行第二届俄非峰会,旨在全方位推进俄非合作伙伴关系。

南非认为自身是拉近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关系最理想的桥梁,注重利用金砖成员国身份提升金砖国家与非洲的整体合作关系。加入金砖机制后,南非在历次领导人会晤期间,积极推动将“非洲议程”融入金砖合作,积极表达非洲诉求。多年来,南非不但推动金砖国家对南非的投资、经贸往来和技术转让,而且促进金砖国家关注和投入整个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医疗卫生援助以及地区冲突调停与维和,出色地充当了金砖机制中“非洲代言人”的角色。2023年,南非第三次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合作迎来新机遇。南非积极推动举办“金砖—非洲”外围对话会,表示作为轮值主席国,南非的优先事项之一是在金砖国家和非洲国家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中国电动巴士促进肯尼亚减排降碳。2023年6月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肯尼亚电动巴士公司工作人员指挥电动巴士进站充电。

近年来,南非政治总体稳定,202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金融机构的预期。但失业、贫困、腐败、暴力犯罪、贫富分化等问题仍在,电力短缺等基础设施建设瓶颈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在世纪疫情与乌克兰危机交织影响下,非洲经济发展仍呈现较强的韧性与活力,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提档加速。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报告,2022年非洲GDP增长4.1%左右,成为全球复苏幅度最大、最强劲的地区之一。但通胀高企、粮食短缺、青年失业、债务高企、金融体系脆弱、部分国家政局不稳等棘手难题依然是非洲发展的重大障碍。

面对南非乃至整个非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金砖南非年”的合作议程增添了更多的“非洲议题”,以回应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的诉求。金砖国家因国施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資力度,深化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助力提升非洲粮食安全,改善贸易结构,提升非洲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此外,金砖国家注意到,在与非洲国家合作时,还需因国施策、靶向支援,努力实现精准合作、有效合作、可持续合作。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首先,南非三面环海,地理位置独特,海洋经济资源得天独厚,但缺乏开发资金和技术,金砖国家可联手南非进行双方、三方乃至多方合作,助力南非挖掘海洋经济的潜力。其次,金砖机制可对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积极推进金砖国家与非洲国家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2023年的“南非金砖年”恰逢“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年”,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加快建设为金砖国家扩大非洲市场提供了难得契机,金砖对非合作的政策空间、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迎来利好。最后,金砖国家需要在非洲的“痛点”上加大合作深度和援助力度。一是在农业合作上注重农产品本土化加工和经营,此举既能提升非洲农业生产以解决温饱问题,又能缓解当地民众就业压力。二是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尤其需要在电力、水利和交通上加大力度,切实为非洲工业化进程夯实硬件基础。三是助力非洲国家健全金融体系建设。非洲脆弱的金融体系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外溢效应下面临诸多挑战,债务问题倘若应对不当将拖累非洲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金砖国家可为非洲国家金融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2023年6月13日,中国—南非新能源投资合作大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南非总统府电力部部长科西恩乔·拉莫科帕在大会上致辞。

2022年12月21日,受邀嘉宾为由中企承建的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工程竣工的轻轨项目剪彩。

新时期拓展与深化金砖国家合作的路径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建设性力量,金砖国家可在以下四个领域拓展和深化合作。

一是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加强联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日增,金砖国家可以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加强合作、发挥作用。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走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为消弭国际冲突、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在这一重要理念指引下,中方推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实现历史性和解,并在中东掀起了新一轮“和解潮”。金砖国家可以此为借鉴,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有别于美西方拱火添乱的角色,展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全球安全观和全球秩序观。

二是拓展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俄罗斯主要银行被美西方踢出国际金融支付体系引发“寒蝉效应”。美联储不断加息的溢出效应暴露出西方金融霸权的危害性,也打开了新兴市场国家重构国际金融体系的窗口期。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应抓住机遇,加大金融合作力度,在彼此贸易和投资中以本币互换、本币结算、本币债券等多种方式,顺势逐步推进“去美元化”进程,积极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支付体系”(BRICS PAY), 并在已有“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基础上,探索建立“金砖国家货币储备基金”(BMF)。

三是增进文明交流互鉴。金砖国家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均倡导文明互鉴、包容共存,反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在金砖机制建设进程中,金砖国家可重点围绕治国理政、现代化建设等开展经验交流,共同提升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在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国际形势下,倡导包容与平等的文明交流、重建国际文明对话架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四是深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合作。美西方仍然掌控着当今国际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金砖合作在国际传播领域仍存短板,常陷入被部分西方媒体以“民主”“人权”的幌子进行污名化和政治化操弄的困境。金砖国家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合作,在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的基础上,探索成立金砖传媒实体合作机制(如金砖通讯社),合力补齐短板,用金砖声音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人文面貌和发展利益诉求。

总之,在全球治理体系震荡与失序的时代背景下,“金砖南非年”顺势而为,找准契合時代潮流的合作领域并加以拓展和深化,符合多边机制行稳致远的客观发展需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并行不悖,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正在双向发力、多管齐下赋能金砖合作架构,从而立体化、系统化地做大做强金砖机制。金砖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赋能全球治理体系,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发展和国际秩序重构注入更多“金砖精神”和“金砖能量”。

[1] 《中国驻南非大使出席中国海军“日照舰”甲板招待会》,中国新闻网,2023年2月23日,https://m.gmw.cn/baijia/2023-02/23/1303293431.html。

[2] 《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全文)》,外交部网站,2023年8月23日,https://www.fmprc.gov.cn/zyxw/202308/t20230823_11130476.shtml。

[3]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外交部网站,2023年8月24日,https://www.fmprc.gov.cn/zyxw/202308/t20230824_11131013.shtml。

[4]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外交部网站,2023年8月24日,https://www.fmprc.gov.cn/zyxw/202308/t20230824_11132195.shtml。

[5] 《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外交部网站,2023年8月25日,https://www.fmprc.gov.cn/zyxw/202308/t20230825_11132509.shtml。

猜你喜欢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
五彩斑斓的巴西文化
论金砖国家合作发展前景
沃勒斯坦评“金砖国家”现状
“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理念
FDI与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已撬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