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2023-09-20 05:28张建军
文理导航 2023年26期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张建军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动比较明显,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积极尝试现代化的教学对策,真正实现独辟蹊径、吐故纳新和别出心裁,从各个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学生在逆向思考的过程中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知识原理,实现融会贯通。经验丰富的教师立足于书本和经验全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宏观规划实验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化学实验竞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让学生能够接触丰富多元的化学实验资源,进而爱上化学,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典型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提升化学实验所占的比重,深入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原理和具体要求,着眼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全面探索现代化的的教学路径,打造新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保持活跃的思维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化学实验的实践性和系统性比较强,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拉长战线、放眼眼光,结合化学实验的地位变化以及化学实验的设计变化和实验内容的变化调整教学思路,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能够重拾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实现乐学善学和融会贯通。

一、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变化

首先,从教学地位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对化学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技能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体验整个实验探究的具体过程,真正意识到化学科学研究与化学学习的重要价值,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应结合基本化学实验方法以及技能简单介绍化学实验仪器与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及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批判精神,保持科学态度。

其次,从实验设计来看,整个高中化学实验设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验证性实验占据的比例较高。学生一方面需要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通过化学实验深入领悟科学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微观的视角上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实现以实验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顺利过渡。不再过多关注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全面打造开放课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着重发展学生的实验思维,紧密融合理论与实际、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组织开展合作式的化学实验,转变学生固有的思维认知,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大胆试错和自主探究。

最后,从实验内容来看,化学实验内容与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教师需要结合化学实验设计的具体变化精心筛选实验内容,调整化学实验形式。以教材为依托,严格遵循多元化、综合化的实践准则,始终坚持创新导向,筛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内容,全面凸显化学实验的探究性、趣味性和生活化以及绿色化。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学生的认知局限,避免学生学了忘、忘了学。

二、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策

在全面开发高中化学实验时,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立足于书本实验宏观规划实验课程,逐步丰富课程内容。严格遵循单元主体教学准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证据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参与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理顺个人的思路,保持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步掌握实验技能和化学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在对高中化学新课标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新课标没有机械性地区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学生的课内外表现及认知疑惑调整实验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鼓励学生自主动手,留给学生更多充足的实验时间,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深度思考最关键,直接关乎整体的实验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顺利过渡,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和能动性。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化学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及乏味,实验课生动有趣,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较为感兴趣,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和探究化学理论知识。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层次、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基础,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细心观察、深度分析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原理,始终保持科学严谨、认真求学的态度,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意识。学生的学习基础层次不齐,教师需要真正做到视如己出和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导向下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元素,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比如在组织开展酸碱中和实验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解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不同的化学实验仪器,如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分析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全面掌握化学实验中测定碱浓度和酸浓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小组内部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实验的色彩变化。學生跃跃欲试,能动性较足,能够自主处理化学实验数据,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原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适当增设化学实验

为了确保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顺利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题目,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避免学生一知半解、纸上谈兵。比如在讲解完原电池、电解池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锌棒、铜棒、砂纸、烧杯、碳棒以及碘化钾淀粉试纸。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主动识别及分析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以及硫酸钠溶液,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测定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在小组内部合作安装一套装置,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调整实验思路,确保溶液的pH值呈现下降的态势,同时能够适当增加金属电极质量。一部分学生过度依赖书本介绍,动手能力和探索意识不足,无法结合实验现象自主分析阴极和阳极,难以准确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整体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水平不足,综合实验能力有待提升。教师则可以结合电解质的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在小组内部科学探讨,适当组织开展拓展性化学实验,让学生自主迁移、大胆反思。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能够尝试利用碳棒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并寻求其中的阳极,不再过多关注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而是静下心来做出分析拓展性实验的具体要求,结合电化学知识主动分析实验结果。

(三)鼓励学生自主动手

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容忽略,为了保证最佳的实验学习效果,充分凸显化学实验教学的育人优势,教师需要抓住化学实验的重点以及难点,严格遵循发现式教学法的规律以及要求,让学生自主动手、深度思考,全程参与化学实验并了解其中的知识原理,自主发现化学规律,全面掌握化学知识。比如在围绕盐类的水解组织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薄弱点合理划分教学课时,设置多个实验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在引入阶段性实验内容时顺势提出化学问题。比如是否所有的盐溶液都属于中性,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进入探索阶段,让学生自由分组,主动利用石蕊试纸、氯化铵、氯化钠自主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分析最终结果的原理,了解不同盐溶液的酸碱度。很多学生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则应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化学知识原理的本质及原貌,寻求最终答案。在教师的指导及启发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盐溶液酸碱性,自主分析盐的分类。教师则可以顺势导入盐类水解的相关概念,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有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存在诸多思维短板,教师则可以进入发展阶段,适当提出问题,比如民工为什么可以进水?泡沫灭火器是怎么灭火的?借助系列问题强化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意识到这一类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全面理顺学生的思维,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始终围绕学生组织开展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独立探索自主和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终极结论,逐步掌握化学知识的原理及奥秘,并且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大部分初中化学知识是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原理的简单总结和提炼,教师需要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共同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凸显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调用个人的生活经验主动分析化学学科知识。传统的教育理念导致教师过度关注化学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及生硬,学生面临较重的学习压力。一部分化学实验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故存在抵触情绪,新课改之后的化学教学标准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则可以主动打破教学传统,积极整合多种生活化元素,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化学实验,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元素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给予学生自主动手、深度思考的机会。比如鼓励学生自制保暖袋、自制褪色灵,展示滴水起火和苹果电池,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深入分析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利用趣味十足的化学实验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而保持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宽裕,教师还可以废物利用,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以及材料,将其替代化学实验药品和仪器,逐步丰富实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关注对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整合利用,逐步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全面呈现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形式,突破时空限制。在示范演示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能够形成严谨踏实、认真谦虚的科学态度。

三、结束语

作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化学实验不容忽略,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有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化学实验受到了应有的关注,教师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科学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强化学生的实验体验。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确保学生能够在自由操作、合作互动、深度学习及大胆试错的过程中掌握化学实验的核心技巧,深入感悟化学知识的魅力,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再停留于知识表层。

【参考文献】

[1]张宏玉.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析[J].读与写(上,下旬), 2019.

[2]袁雪峰.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8):1.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